- 年份
- 2024(9649)
- 2023(14131)
- 2022(12295)
- 2021(11615)
- 2020(9654)
- 2019(22097)
- 2018(21744)
- 2017(42681)
- 2016(23041)
- 2015(25445)
- 2014(25097)
- 2013(24972)
- 2012(22574)
- 2011(19813)
- 2010(19834)
- 2009(18112)
- 2008(17532)
- 2007(15062)
- 2006(12915)
- 2005(11096)
- 学科
- 济(93229)
- 经济(93141)
- 管理(68685)
- 业(65027)
- 企(54494)
- 企业(54494)
- 方法(42884)
- 数学(37334)
- 数学方法(36967)
- 财(34048)
- 农(25036)
- 中国(24197)
- 业经(21293)
- 地方(21151)
- 学(19199)
- 务(18254)
- 财务(18190)
- 财务管理(18137)
- 制(18123)
- 企业财务(17206)
- 农业(16489)
- 贸(16199)
- 贸易(16192)
- 易(15683)
- 理论(15029)
- 技术(14594)
- 和(13938)
- 财政(13825)
- 环境(13779)
- 产业(13596)
- 机构
- 学院(314540)
- 大学(313057)
- 济(127931)
- 管理(126685)
- 经济(125367)
- 理学(110778)
- 理学院(109638)
- 管理学(107836)
- 管理学院(107296)
- 研究(101786)
- 中国(74348)
- 京(65296)
- 财(64424)
- 科学(63179)
- 所(50152)
- 财经(48876)
- 农(46988)
- 业大(45686)
- 中心(45593)
- 研究所(45546)
- 江(44848)
- 经(44364)
- 北京(40702)
- 范(40108)
- 师范(39733)
- 经济学(38936)
- 院(37406)
- 农业(36665)
- 财经大学(36282)
- 州(36103)
- 基金
- 项目(219229)
- 科学(172810)
- 研究(161810)
- 基金(159111)
- 家(137661)
- 国家(136540)
- 科学基金(118235)
- 社会(102509)
- 社会科(97313)
- 社会科学(97291)
- 省(86343)
- 基金项目(85039)
- 自然(76262)
- 自然科(74494)
- 自然科学(74479)
- 教育(73672)
- 自然科学基金(73147)
- 划(71493)
- 编号(66088)
- 资助(65290)
- 成果(52690)
- 重点(48837)
- 部(48045)
- 发(47127)
- 创(45977)
- 课题(44848)
- 创新(42805)
- 国家社会(42018)
- 科研(41851)
- 教育部(41608)
- 期刊
- 济(137342)
- 经济(137342)
- 研究(93894)
- 中国(55582)
- 财(52558)
- 学报(47796)
- 管理(45512)
- 科学(43848)
- 农(42168)
- 大学(36232)
- 学学(34324)
- 教育(32223)
- 农业(29713)
- 技术(26298)
- 业经(23771)
- 经济研究(23676)
- 财经(23587)
- 融(23454)
- 金融(23454)
- 经(20273)
- 问题(17783)
- 技术经济(15388)
- 图书(15201)
- 科技(15135)
- 商业(14912)
- 理论(14827)
- 业(14786)
- 现代(14160)
- 版(13855)
- 财会(13739)
共检索到449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廖红伟 刘永飞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税制改革对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直接推动试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还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增加第三产业人员就业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间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存在会对"营改增"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产生抑制作用,进而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分析发现,"营改增"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以及财政压力的调节效应在试点城市间存在异质性,这两种效应在Ⅱ类和Ⅲ类城市中表现更加显著;"营改增"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存在可持续性,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效应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因此,应当合理安排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构建完善的地方税体系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财政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敬全 陶冶
文章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第一,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的提升推动邻地产业结构升级,但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截然相反;第三,分区域看,中部地区城市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效应,而东部地区城市影响效应与其并不一致。因此,应继续深化财政分权制度改革,加强区域协同合作;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营造优质区域创新系统;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实施差异化财政分权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敬全 殷李松
将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定向诱导"突破到"区位定向诱导"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文章从决定产业结构的地区异质性、财政支出的本地效应与外部性以及遗漏因素出发,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技术,构建了财政支出-产业结构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并以安徽省为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在产业升级方面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与总效应等。研究表明:(1)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技术,可以将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定向诱导"突破至"区位定向诱导";(2)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研究与评估,要从本地效应转向空间外部效应;(3)应遵循"区位定向诱导"原则,充分释放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面效应,抑制负面效应,最大化叠...
关键词:
财政支出 产业升级 外部性 空间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玉胭
文章采用中国200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影响;同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对财政分权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传导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体上看,地区间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对本地区与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总效应显著为正,且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第二,分地区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仅体现在西部地区,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并不显著;第三,财政分权通过推动金融发展和提高区域创新效率而间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最后,给出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玉胭
文章采用中国200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影响;同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对财政分权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传导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体上看,地区间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对本地区与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总效应显著为正,且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第二,分地区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仅体现在西部地区,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并不显著;第三,财政分权通过推动金融发展和提高区域创新效率而间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最后,给出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文韬 孔晓婷 朱晟君
我国城市国有土地供给及分配的垄断权由地方政府掌握,在地方财权事权不对等的背景下,土地财政导致第三产业的发展成本上升、资源及资金被挤占。本文在提出土地财政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机制基础上,基于全国35个城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回归和动态面板回归方法,实证发现:土地财政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抑制作用,并且分地区来看,这一作用显著存在于我国的东部地区,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存在滞后一期的正反馈效应。
关键词:
土地财政 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民 胡小梅
基于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考察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以及由此引致的策略性竞争效应,研究表明:财政分权等经济社会因素存在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非对称的空间溢出效应。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支出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相邻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均产生抑制效应,但较之于收入分权,支出分权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民 胡小梅
基于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考察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以及由此引致的策略性竞争效应,研究表明:财政分权等经济社会因素存在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非对称的空间溢出效应。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支出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相邻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均产生抑制效应,但较之于收入分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玉霞 张明艳
随着"营改增"进一步扩围至全国,其经济效应也进一步显现。"营改增"延伸了增值税抵扣链条,减轻了试点行业的税收负担,加深了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河北省应以此为契机,快步抓住"营改增"的政策优势,推进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目前河北省产业结构总体态势是"二三一"格局。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第一产业基础薄弱。河北省第二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主,以钢铁、建材、煤炭等高耗能、高污染、资源依托型产业为支柱产业,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依赖程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弱、行业技术水平低、领军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聂卓 席天扬 刘松瑞 玄威
本文从财政分权和财政压力的两个角度研究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形成机制以及扩张路径,通过分析地方财政收入的结构变化揭示了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广对于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基于2009—2018年间地级市“城投债”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财政压力与近年来融资平台大规模举债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造成这种相关性的原因可能在于,财政支持力度的减弱促使融资平台通过债务发行“借新还旧”和补充流动资金,而非用于新增基建投资。上述效应在地方主政官员晋升激励较强以及地方隐性金融分权较弱的情形下更为重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健 黄静 吴群
"营改增"是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会对地方政府财税收入产生显著影响,也必然会对地方政府重要收入来源-土地财政产生影响。随着建设用地逐渐突破2020年的规划控制指标,地方政府受到建设用地规划指标限制的压力逐渐增大,这是否会限制土地财政收入增加呢?文章利用2009-2015年的土地出让数据,实证分析了"营改增"后市、县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变化,并考虑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在该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营改增"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受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约束;(2)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约束作用从2014年开始凸显;(3)市级地方政府对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更敏感。文章的研究对深化认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和加强市县层面差别化的土地财政管控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文
在上海率先试点和北京等其他地区的积极跟进之后,2013年8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对"1+7"行业全面推开。试点地区一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对地方财政收入、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及地方税体系产生了影响,有必要正确认识,并合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营改增"在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带来的是财政收入的减少,同时造成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减收,但具体而言,地方财政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琳 贾书真
地方财政支出和营商环境优化是政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抓手。文章利用2015~2021年223个地级市的数据,就地方财政支出和营商环境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应、区域特征和试点政策效果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地方财政支出和营商环境优化均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U型关系。(2)当前大部分地级市的地方财政支出和营商环境水平已跨过相应门槛,扩大财政支出水平和优化营商环境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皆行之有效。(3)地方财政支出和营商环境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化特征,且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政策的推行也明显提升了所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授之以渔”越发重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敬全 殷李松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背景下,释放财政支出的诱导功能,扭转劳动力空间分布失衡,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扩展Alvarez-Cuadrado和Poschke的多部门模型,建立涵盖恩格尔效应、鲍莫尔效应、财政支出诱导效应和资本吸纳效应的产业结构理论模型,并在区位视角下分解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的省内、省际诱导效应,结果表明:就省内而言,财政在社会保障、教育、交通运输、农林水务方面的支出会引发劳动力就近聚集,医疗卫生、文体传媒、环境保护、科技支出则会诱发劳动力层级聚集;就省际而言,财政在文体传媒、教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军 刘建民
本文选取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以政府财政收支、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水平、技术进步水平等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因素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并检验了我国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阀值转换条件下,我国财税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平滑转换机制效应,即财政收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阀值转换特征;在参数异质性假设条件下,实证结果揭示出财税政策在影响我国省域产业结构升级上具有非均衡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