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9)
- 2023(12559)
- 2022(10598)
- 2021(9790)
- 2020(8304)
- 2019(18990)
- 2018(18321)
- 2017(35511)
- 2016(18718)
- 2015(20965)
- 2014(20699)
- 2013(20243)
- 2012(18755)
- 2011(16405)
- 2010(16374)
- 2009(15043)
- 2008(14498)
- 2007(12176)
- 2006(10604)
- 2005(9207)
- 学科
- 济(101726)
- 经济(101644)
- 管理(59768)
- 业(52820)
- 方法(44506)
- 企(44467)
- 企业(44467)
- 数学(40601)
- 数学方法(40231)
- 财(32476)
- 地方(21823)
- 中国(21273)
- 农(19441)
- 业经(18044)
- 学(17250)
- 务(17076)
- 财务(17044)
- 财务管理(16989)
- 企业财务(16288)
- 制(15343)
- 地方经济(13572)
- 财政(13392)
- 农业(13055)
- 环境(12918)
- 贸(12702)
- 贸易(12696)
- 易(12251)
- 融(12202)
- 金融(12201)
- 体(12119)
- 机构
- 大学(262735)
- 学院(262078)
- 济(123360)
- 经济(121387)
- 管理(105793)
- 理学(92337)
- 理学院(91494)
- 管理学(90142)
- 管理学院(89660)
- 研究(84590)
- 中国(65662)
- 财(61567)
- 京(52220)
- 科学(47519)
- 财经(46641)
- 经(42604)
- 经济学(40500)
- 中心(39994)
- 所(39874)
- 江(37482)
- 经济学院(36479)
- 研究所(35760)
- 农(34873)
- 业大(34843)
- 财经大学(34793)
- 北京(31906)
- 院(30830)
- 范(30568)
- 师范(30280)
- 商学(28845)
- 基金
- 项目(179229)
- 科学(144087)
- 基金(135241)
- 研究(131148)
- 家(116057)
- 国家(115177)
- 科学基金(101686)
- 社会(88657)
- 社会科(84357)
- 社会科学(84340)
- 基金项目(71262)
- 省(67491)
- 自然(64316)
- 自然科(62893)
- 自然科学(62878)
- 自然科学基金(61773)
- 教育(59940)
- 划(56398)
- 资助(55532)
- 编号(50958)
- 部(41076)
- 成果(40161)
- 重点(39839)
- 国家社会(38314)
- 发(38128)
- 创(37259)
- 教育部(36496)
- 人文(35646)
- 创新(34985)
- 大学(34571)
- 期刊
- 济(131608)
- 经济(131608)
- 研究(78637)
- 财(52242)
- 中国(45998)
- 管理(39353)
- 学报(34692)
- 科学(33741)
- 农(29416)
- 大学(28150)
- 学学(27073)
- 财经(24740)
- 技术(23642)
- 融(23517)
- 金融(23517)
- 经济研究(23386)
- 经(21273)
- 农业(19930)
- 业经(18178)
- 教育(17375)
- 问题(16799)
- 统计(15309)
- 技术经济(14781)
- 策(13514)
- 贸(12871)
- 财会(12518)
- 决策(12286)
- 世界(12275)
- 理论(12130)
- 商业(11525)
共检索到383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亓寿伟 毛晖 张吉东
尽管我国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但各地为了招商引资,往往竞相低价出让工业用地。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策略反映了官员的行为驱动机制。本文基于2006—2015年我国289个地级市约34万宗工业用地出让的微观数据,按是否低于政策规定的最低出让价为标准,将工业用地出让划分为以地引资性质出让和正常出让两类。文章借助经济刺激政策的外生冲击,考察了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的工业用地出让策略,并探讨了官员特征对出让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压力会显著减少地方政府以地引资性质的工业用地出让。而当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后,尽管财政压力增大,但由于体制外融资渠道增多,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以地引资行为的约束作用明显减弱,导致地方以地引资的出让面积显著增加。从官员的晋升激励来看,在刺激政策实施后,任期更长的官员更倾向于增加以地引资的工业用地出让。因此,应合理安排中央与地方的财力与事权,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方式,同时构建起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干部考核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光旗 踪家峰
将财政压力作为核心切入点,就其与边界污染及环境规制的内在联系给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并对空气污染的边界效应以及财政压力与边界空气污染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越靠近省域边界的地级市,空气污染情况越严重;财政压力越大,空气污染的边界效应就越显著。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财政压力对环境规制力度具有负向影响,存在较大财政压力的地区官员对边界污染的影响更大,故加大边界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提升区域内联防联控水平,对于遏制边界污染具有重要的决策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扬军 曲卫东
商住用地价格倒挂是城市内部土地配置逻辑的重要体现,研究地方政府在商住用地出让中的行为对于把握未来中国城市发展逻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2007—2020年286个地级市的土地交易数据集,系统论证了城市商住用地价格的倒挂及其背后的干预机制与激励动机。研究发现:在控制地块和城市的相关特征后,商业用地的出让价格显著低于住宅用地的出让价格,并且面积越大、距市中心距离越远以及城市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商业用地,其出让价格低于住宅用地越显著。商住用地价格倒挂的背后是地方政府更多地通过挂牌方式出让商业用地,从而调节其出让价格。而地方政府在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和官员晋升压力时,挂牌出让商业用地的倾向会减弱,同时挂牌出让造成的商住用地的价格差异会缩小,这可能是为了获取更多可支配资金以弥补财政缺口、发展地区经济。
关键词:
价格倒挂 商住用地 挂牌出让 出让策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张昊天 谢红军
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解释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引资导致企业策略性创新的激励扭曲现象。由于政企双方之间的专利信息不对称,企业为获得工业用地使用权和“隐性补贴”,会主动迎合地方政府对高技术企业的偏好,在事前采取“重量轻质”的策略性创新。企业获得土地后,为应对地方政府对经营成果的后续验收,仍然会延续此前的创新行为。接着,我们利用制造业企业信息和工业用地出让记录的微观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引资模式对企业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获地企业相比未获地企业的专利数量明显提升,但专利质量则显著下降,该现象在获得协议出让土地和特殊经济区土地的企业中尤为突出。本文还证实了土地隐性补贴的内在机制和事前事后的专利迎合行为。这些发现表明,缓解土地引资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激励扭曲,提高工业用地创新效率,对实现由“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颜燕 贺灿飞 刘涛 满燕云
基于2008年我国地级市新建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将集聚经济纳入地方政府竞争模型,考察工业用地价格竞争行为如何与集聚经济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研究发现,在全国尺度和东部地区内部,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土地价格竞争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有限。虽然低地价总是有利于吸引投资的,但集聚经济的影响会超过土地价格竞争的影响,在企业区位选择中起到核心作用。然而,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进行竞争时,由于集聚经济都比较弱,土地价格成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
企业区位选择 工业用地价格竞争 集聚经济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冯志艳 黄玖立
在土地供应市场化之后,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和土地财政的压力下,工业用地价格迅速上升并开始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2003-2007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工业用地价格对企业进入的影响。研究证实,东部地区工业用地价格上涨的确抑制了新企业的进入,但这一关系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地价上涨对企业进入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土地依赖型行业以及低增加值行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詹新宇 苗真子
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财政压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中国282个地级市的财政压力和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地方财政压力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一定程度的地方财政压力,有助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善,但当地方财政压力过大时,反而将恶化辖区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倒U型关系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尚处于地方财政压力改善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阶段,而西部地区则截然相反;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压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系数,也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论文据此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碧云 郭壮哲 易行健 张凌霜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造平衡面板数据,系统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微观效应。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家庭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优化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促进居民家庭实现消费升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居民各类收入水平、降低收入与消费不确定性、缓解流动性约束以及拓宽社会网络机制推动消费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处于高数字创新要素水平、高数字基础设施和高金融可得性地区的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为数字经济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提供了微观证据,因此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普及与应用是实现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经。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洋 佟孟华 褚翠翠
不确定性已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基于2008—2019年中国50家上市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金融机构风险传染网络,从微观层面实证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显著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其不仅会加剧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性,而且会加重金融机构自身的脆弱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证券、房地产和金融控股四类部门风险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在经济政策不确定较快上升时期,银行、证券和房地产部门表现出显著的风险净溢入效应,而金融控股部门则表现出显著的风险净溢出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收益水平较低的个体机构以及在经济环境不景气和政策环境不稳定时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都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经济转型时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金融风险的防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莉 黄亮雄 刘京军
我国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城市土地错配现象大量存在,用地紧张与土地闲置并存。本文试图探究背后的地方政府引资动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土地成为地方官员发展辖区经济的工具。本文论证土地引资现象的普遍存在,提供来自需求方——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基于我国近年来微观分笔土地成交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后得到的工业企业购地数据,本文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购地的企业,企业购地后投资增加,资本密集度上升,并且实际税率下降,而就业规模没有稳健的变化。这个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通过低价供应土地并提供税收优惠来吸引企业短期内加大投资,存在土地引资竞争,相应地,企业会加大投资,总体上依然是依赖投资的增长方式。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企业购地 投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敬水 丁宁
本文以企业异质性理论为基础,揭示了企业异质性、出口对工资溢价的影响机理。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企业异质性、出口对工资溢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异质性对工资溢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生产率、资本密集度与技术密集度、企业绩效对工资溢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能力越强、生产率水平越高、绩效越好,其工资溢价越明显。(2)出口、出口补贴能够带来显著的工资溢价,工资溢价与出口密集度、出口补贴强度呈倒U型关系。(3)人力资本(员工受教育水平、职称、技能)对工资溢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其工资溢价越明显。此外,大型企业、中央直属企业、外资企业、沿海企业均存在明显的工资溢价。这一研究结果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祥来 谢雨轩
以中国26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PPP模式对财政压力的作用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实施PPP模式显著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PPP模式主要通过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提高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两个路径降低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PPP模式缓解财政压力的效果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效果最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不显著。建议通过完善PPP法规体系,合理配置PPP资源,分层设立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控PPP模式财政风险等措施,提高PPP模式的经济和财政治理效能。
关键词:
PPP模式 地方财政压力 公共服务供给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杰 洪洁瑛
本文运用2001年至2008年50家银行总共207个数据来分析国内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国内银行会根据当年的贷款损耗和上一年度的贷款损失储备来决定本年度的贷款损失拨备量,然而我们并没有得到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与未来不良贷款变动成正比。这说明我国银行可能还是主要根据过去的损失情况而不是根据估计未来可能出现的损失来决定贷款损失拨备的。同时,我们还考察了国内银行是否应用贷款损失拨备来调整资本比率、平滑收入以及作为显示银行未来经营状况的信号。我们的实证结果印证了前两个假设,但是却没有找到关于信号假设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平 李佳锶
利用中国家庭能源微观调查(2014)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2018)的三期数据,采用计量模型考察性别观念对家庭能源堆叠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性别观念现代化转移可以显著促进家庭能源堆叠消费向上移动,即实现家庭生活用能清洁转型;性别观念现代化转移会通过提高女性社会参与、增加女性人力资本和强化女性优生优育意识三条途径促进能源堆叠消费上移;性别观念对家庭能源堆叠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夫妻年龄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春晖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非理性发展,房价的不断增长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这既是市场所致又是政策使然。为此,土地财政的存与废也成了近年来学界讨论的房产焦点。文章从经济学解释与经验研究两方面向我国地方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之关系聚焦。研究显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越强,就越能抬高房地产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企业财务波动与经济景气水平——微观到宏观的交互影响与经验证据
财政规模、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基于异期协变模型的经验证据(1952-2007)
保增长压力、刺激计划与工业用地出让
税收分成、地方财政自给与经济增长——基于地级城市的经验证据
中国服务企业是否从服务业FDI中获取创新?——来自第二次经济普查和专利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失衡发展微观机制研究——基于长三角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工业用地补贴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吗?—来自微观土地交易的证据
数字经济与技能工资差距——基于CFPS的微观证据
财政分权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