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2)
2023(16524)
2022(13935)
2021(13068)
2020(11146)
2019(25937)
2018(25074)
2017(47609)
2016(25815)
2015(29184)
2014(28991)
2013(29012)
2012(26899)
2011(23918)
2010(23774)
2009(22012)
2008(21915)
2007(19018)
2006(16177)
2005(14566)
作者
(71930)
(60136)
(59937)
(57275)
(38245)
(28801)
(27562)
(23457)
(22796)
(21416)
(20512)
(20269)
(19104)
(18806)
(18754)
(18699)
(18024)
(17814)
(17294)
(17227)
(14893)
(14649)
(14484)
(13706)
(13621)
(13517)
(13321)
(13006)
(12128)
(11887)
学科
(108598)
经济(108494)
管理(77060)
(73151)
(58581)
企业(58581)
方法(53656)
数学(48278)
数学方法(47771)
(39427)
中国(32325)
(28312)
(24387)
贸易(24372)
(23840)
(22841)
业经(21846)
(21769)
财务(21721)
财务管理(21650)
企业财务(20608)
(20278)
地方(20146)
农业(18215)
(17303)
银行(17269)
(16401)
金融(16398)
(16397)
(15344)
机构
大学(365393)
学院(360234)
(157694)
经济(154746)
管理(142520)
理学(123047)
理学院(121782)
研究(121349)
管理学(119854)
管理学院(119173)
中国(95286)
(79001)
(76830)
科学(70900)
财经(60041)
(59737)
中心(57010)
(55667)
(54708)
研究所(53779)
(52854)
业大(50444)
经济学(50309)
北京(48492)
经济学院(45568)
(44769)
财经大学(44607)
师范(44319)
(43951)
农业(43552)
基金
项目(242600)
科学(192157)
基金(179965)
研究(176984)
(156476)
国家(155261)
科学基金(134082)
社会(115272)
社会科(109545)
社会科学(109516)
基金项目(94118)
(91262)
自然(85490)
自然科(83610)
自然科学(83588)
自然科学基金(82140)
教育(81299)
(77604)
资助(74833)
编号(70729)
成果(58137)
(55392)
重点(54523)
(51143)
(50083)
国家社会(49497)
教育部(48151)
课题(47358)
科研(47299)
创新(46970)
期刊
(163482)
经济(163482)
研究(107246)
中国(70641)
(65796)
学报(54480)
管理(50421)
科学(49813)
(48082)
大学(42017)
学学(39125)
教育(33366)
(33242)
金融(33242)
农业(32442)
技术(31160)
财经(30313)
经济研究(28638)
(26062)
业经(24248)
图书(22620)
问题(22124)
(21510)
统计(19939)
(18698)
技术经济(18096)
国际(17597)
(17564)
理论(17098)
世界(17006)
共检索到541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詹新宇  王蓉蓉  
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以满足辖区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财税体制改革给地方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会对其公共服务供给行为产生影响。在测度中国229个地级市公共服务质量与财政压力的基础上,构建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产生了非线性影响,当地方政府承压超过一定限度时,财政压力将显著降低辖区公共服务质量;实证结果因地区、城市规模不同而呈现异质性;不同种类公共服务间的质量差异,源于财政压力环境下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行为。为此,应将财政压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质量相对均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德凤  彭飞  刘华  
基于2003~2013年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城市扩张、财政分权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城市人口密度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以建成区面积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加重了环境污染;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空间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仍表现较强的持续性;随着人口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财政分权由加剧环境污染向遏制环境污染方向转变,而在空间城市化的不同阶段,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均保持稳定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方元  李彦龙  
基于2008~2012年中国3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AR)对我国金融发展和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空间正相关性;从全国层面看,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政府财政支出拉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东北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正"U"型关系,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东北地区政府财政支出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大,政府财政支出对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从东部、中部到西部地区依次减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淑燕  赵祚翔  
科技投入与地区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基于全国285个地级市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财政科技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均为正,但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分区域来看,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中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低,东北地区最低;分阶段来看,相较于2007—2012年,2013—2019年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降低。此外,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投入和交通通达度对经济增长表现为负向影响。最后提出了高度重视财政科技投入、发挥政策综合效应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詹新宇  苗真子  
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财政压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中国282个地级市的财政压力和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地方财政压力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一定程度的地方财政压力,有助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善,但当地方财政压力过大时,反而将恶化辖区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倒U型关系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尚处于地方财政压力改善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阶段,而西部地区则截然相反;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压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系数,也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论文据此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波  项成  
基于财政分权视角,以2003~2013年中国11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联立方程,探讨城市级层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人均GDP与工业SO2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呈倒N型、负相关关系;外资的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确定,但能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梅婷  张清勇  
本文构建了2008—2013年262个地级市的土地出让、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数据集,研究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作用机制。我们发现,在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锦标赛下,晋升激励、财政分权使土地出让面积、新增出让面积显著增加,并带来滞后期内土地出让面积20%~30%的增加。与"低价出让工业用地、高价出让商住用地"的差异化土地出让策略的论断不同,主管官员的晋升激励使"招拍挂"出让面积和出让金额均显著增加,但协议出让面积受影响不显著,地方政府存在差异化的土地出让手法;党委书记的晋升激励使当地土地出让总价格平均降低约1.37%,"招拍挂"出让价格下降约1.28%,工业土地价格上涨不显著,并且土地收入占当年财政收入比重降低约1%。财政分权程度同样影响了出让行为。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压低土地出让金以"逐底竞争",增加土地出让面积而牺牲了部分土地的价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梅婷  张清勇  
本文构建了2008—2013年262个地级市的土地出让、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数据集,研究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作用机制。我们发现,在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锦标赛下,晋升激励、财政分权使土地出让面积、新增出让面积显著增加,并带来滞后期内土地出让面积20%30%的增加。与"低价出让工业用地、高价出让商住用地"的差异化土地出让策略的论断不同,主管官员的晋升激励使"招拍挂"出让面积和出让金额均显著增加,但协议出让面积受影响不显著,地方政府存在差异化的土地出让手法;党委书记的晋升激励使当地土地出让总价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开  孙琳  
政府财政的环境保护专项支出,在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吉林省2007~2012年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数据,利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评价省内8个地级市的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对影响各市环境保护支出效率的因素进行受限因变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级市政府财政的环保支出效率水平不尽相同,应区别对待地采取改进措施。结合吉林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应从优化投入规模和支出结构、提高监督管理水平、运用多种财政手段、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城市规模等方面着力提高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洁  龚六堂  张庆华  
本文在财政分权框架下建立三级政府的政治生命周期模型,研究了中国市级财政支出及结构的政治周期性及产生机制,并对财政支出的周期性波动进行解释。利用1992-2010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省级党代会召开时,市级财政总支出增长率显著增加,其中生产性支出比重显著增加,而福利性支出比重显著减少。此外,市级财政支出的变化还与省级官员的晋升状态密切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杏村  田淑英  王晓玲  
以2005-2016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同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财政分权、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5-2016年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相对较低,年均下降5. 1%,其中,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是其下降的主要原因。财政分权、专业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均是显著为负,但财政分权可通过专业化产业集聚促增绿色经济效率;多样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多样化产业集聚可通过财政分权促减绿色经济效率。从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产业比重、固定资产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促减作用;对外投资对绿色经济效率有负影响,科技投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正,但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本文针对相关分析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菲菲  宋德勇  
运用中国2000-2014年26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对环境规制影响城市工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区域特征进行总结。研究发现:一方面,环境规制与城市工业转移两者呈现倒"U"型特征,并存在门槛效应;另一方面,环境规制促进城市工业转移具有区域差异性特征。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从经验总结视角利用2000年、2008年、2014年截面数据采用区域间产业转移比较分析法,对城市间工业相对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城市工业转移主要集中于东中部区域,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工业梯度转移现象,基于此从产业转移粘性视角对中国并未出现大规模梯度转移现象进行解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平  赵春燕  
测算了中国286个地级市的城市韧性,检验了城市韧性对城市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韧性显著促进了城市出口贸易的发展;城市韧性对大城市、中等城市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对大城市的影响程度高于中等城市,但对小城市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城市韧性对东部和中部城市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对东部城市的影响程度高于中部城市,但对西部城市出口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守坤  王菲  
现有文献较多关注土地出让行为的价格决定和影响因素,而对其在环境质量层面的负面作用缺乏探讨。基于中国2002—2016年271个地级市社会经济特征数据、PM2.5卫星影像数据、中国土地市场网地块交易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综合面板数据,关注地级市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对于辖区雾霾污染的影响性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土地出让增加了PM2.5雾霾污染,其促增程度保守估计达到4%;(2)考虑工业土地是否出让于污染行业时,发现地方政府越倾向于将工业用地配置到严重污染行业,则雾霾污染越严重;(3)土地出让虽然可以促进地区经济规模扩张和工业企业进入率,但是这种追求增长速度和企业数量的行为不利于雾霾治理。未来需要不断弱化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竞争强度,完善土地出让效果评估和动态纠偏机制,以最大程度降低土地出让所引起的环境损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冬梅  李昕  刘春晓  孙伟增  
21世纪以来,房价的快速上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利用2002—2016年中国24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房价与犯罪率的关系,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房价上涨对城市犯罪率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的房价上涨将导致本城市刑事犯罪批捕率与起诉率分别上涨0.16%和0.099%,在使用工具变量后影响效果仍然存在且有所提升。第二,房价对犯罪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和时间异质性,在房价水平更高的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及2008年以后,房价对犯罪率的影响更大;第三,房价上涨会显著加剧本地居民家庭的财富不平等,从而导致犯罪率水平的提升。第四,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房价上涨对城市犯罪率的刺激作用。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全面理解房价上涨的社会影响以及相关住房市场政策的制定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