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2)
- 2023(3612)
- 2022(2921)
- 2021(2781)
- 2020(2251)
- 2019(5049)
- 2018(4590)
- 2017(9193)
- 2016(4900)
- 2015(5430)
- 2014(5445)
- 2013(5618)
- 2012(5086)
- 2011(4281)
- 2010(4183)
- 2009(3819)
- 2008(4142)
- 2007(3381)
- 2006(2804)
- 2005(2384)
- 学科
- 济(25823)
- 经济(25804)
- 管理(21264)
- 财(21106)
- 业(15152)
- 企(12788)
- 企业(12788)
- 财政(11826)
- 政(9534)
- 方法(9193)
- 务(8716)
- 财务(8714)
- 财务管理(8676)
- 数学(8572)
- 数学方法(8548)
- 企业财务(8338)
- 土地(7395)
- 中国(6062)
- 制(5767)
- 地产(5325)
- 房(5325)
- 房地(5325)
- 房地产(5325)
- 农(5149)
- 学(4816)
- 城市(4580)
- 体(4354)
- 地方(4271)
- 体制(3996)
- 度(3972)
- 机构
- 大学(64993)
- 学院(64832)
- 济(29769)
- 经济(29322)
- 管理(25995)
- 财(24494)
- 理学(22462)
- 理学院(22263)
- 管理学(22021)
- 管理学院(21916)
- 研究(20117)
- 中国(17179)
- 财经(15573)
- 经(14236)
- 京(12915)
- 财经大学(11484)
- 科学(11215)
- 经济学(10623)
- 经济学院(9871)
- 中心(9836)
- 江(9782)
- 所(9776)
- 农(9329)
- 业大(8668)
- 财政(8556)
- 研究所(8358)
- 北京(7711)
- 政(7575)
- 院(7548)
- 商学(7509)
- 基金
- 项目(43341)
- 科学(34696)
- 基金(33541)
- 研究(31009)
- 家(28886)
- 国家(28681)
- 科学基金(25327)
- 社会(21991)
- 社会科(21073)
- 社会科学(21068)
- 基金项目(17930)
- 自然(15846)
- 省(15742)
- 自然科(15503)
- 自然科学(15500)
- 自然科学基金(15223)
- 教育(13773)
- 资助(13463)
- 划(13041)
- 编号(11330)
- 部(10357)
- 国家社会(10021)
- 重点(9331)
- 教育部(9097)
- 制(9069)
- 成果(8833)
- 创(8824)
- 人文(8783)
- 性(8670)
- 科研(8467)
共检索到100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云锋 马春华
本文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土地财政与房价水平置于同一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引致中国城镇"房价棘轮效应"背后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土地财政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为缓解财政压力,有动机增加土地财政收入,提高房价以获得高额房地产相关税收;地方政府提高土地出让价格,等同于提高房地产成本,间接提高房价,即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不仅直接提升房价,还通过土地财政固化了"房价棘轮效应"。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财政压力 房价棘轮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一花 化兵
房价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民生问题。但在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房价的快速上涨大大凸显了房价的经济属性,其民生属性则被极大削弱。对于房价过快增长有多种理论解释,但基于政府财政状况的实证研究证据比较缺乏。笔者沿着政府财政赤字—土地财政—房价的逻辑探究房价上涨的成因,通过使用2002—2015年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的研究发现,市级政府"土地财政"规模对房价存在正向影响;在进一步考虑财政赤字的影响后,发现财政赤字水平越高、"土地财政"规模对房价的促进作用越强。对此,本文认为,当前行政调控房价的手段具有局限性。从长远来看,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将财税体制改革与住房制度和土地供应制度结合起来,是建立房价调控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土地财政 房价 门限面板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佳
文章利用2006—2019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在估算各样本城市房价泡沫指数的基础上,研究土地财政对房价泡沫的影响效应以及房价泡沫的空间扩散效应。结果显示:(1)土地财政是导致城市房价泡沫产生和累积的重要因素,对房价泡沫的进一步膨胀具有推动效应,这种效应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最为强烈。(2)我国城市房价泡沫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随着区域跨度的不断增大而逐渐变小,全域自相关性随时间的推移虽有小幅波动,但是整体上表现出增长趋势;城市房价泡沫的扩散效应不仅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还受到城市间已有经济联系的影响。(3)我国城市房价泡沫具有显著的空间扩散效应,周边城市房价泡沫变动1%将会引起本地房价泡沫变动0.91%,这种扩散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强烈,中部、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为薄弱。(4)城市规模越大,其房价泡沫的传递效应越强,其中,一线和二线城市房价泡沫的辐射半径大约为400公里和100公里。
关键词:
房价泡沫 土地财政 空间扩散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英利
通过分析财政压力与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的影响机理,来构建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同时考虑到财政压力与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采用GTWR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研究了财政压力、土地财政对房价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并对其时空异质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压力、土地财政对房价整体上具有正向直接效应;财政压力通过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起到正向的间接效应;财政压力和土地财政及两者互动对房价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由于较高的土地财政依赖而以间接效应为主,而西部地区则以财政压力对房价的直接效应为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研究目的: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土地供给结构对区域房价的影响。研究方法:在分析土地供给结构影响房价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9—2015年的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加以检验。研究结果:土地供给结构显著影响房价水平,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表明住宅用地供给比例提高1%,房价分别下降0.126%和0.103%;基础设施用地供给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房价分别上升0.062%和0.051%;工业用地供给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房价则分别上升0.116%和0.110%。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在土地供给结构与房价的因果链条中起到重要的调节效应,即财政压力越大的地区,提高住宅用地供给比例对房价的抑制效果微弱,而基础设施和工业用地供给比例的增加则对房价的抬升效应更大。研究结论:为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保障城市居民住有所居,在加快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土地供给结构,加大住宅用地供应的同时,也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逐步向持有环节的房地产税转变,以降低财政压力对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扭曲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新智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人激励代理人时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代理人的业绩评价标准。委托人总是希望业绩评价标准尽可能的客观一些,因为业绩评价标准越客观,对代理人的努力水平的推断会越准确,激励机制也就越强。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委托人会通过代理人过去的业绩来观察代理人的能力及努力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的话,同一代理人过去的业绩就会成为后期业绩评价标准的重要参考。从而产生了一个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广平 陈立文 寇盛彪
利用2003~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以人均房屋竣工面积、人均GDP、预期和利率为控制变量,分析土地财政依赖与商品房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土地财政依赖对商品房价格产生正向影响,但不显著;人均GDP、预期和土地价格显著正向影响商品房价格;利率对商品房价格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土地价格在土地财政依赖与商品房价格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针对研究结论提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雷文妮 梅冬州 温兴春
在中国面临短期资本外流的压力下,政策当局面临提高利率遏制汇率贬值与维持宽松的政策以遏制房价下降的政策抉择。对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中对这两个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提高利率遏制资本外流来稳定汇率,会直接导致投资下降。在土地出让收入进入地方政府预算约束的背景下,利率上升导致的房价和地价下降,会降低地方政府的收入,使其对基建支出下降,并进而导致GDP的下降。以汇率贬值来应对外部冲击,虽然能够促进出口,但在企业存在外币债务的情形下,汇率贬值会使得债务负担上升和企业净值下降,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对投资和产出带来负面影响。两者相比,由于我国企业外债水平相对较低,维持房价稳定以汇率贬值应对外部冲击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小。
关键词:
汇率稳定 土地财政 房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瑞 卞洋 黄映红 李琳
本文将房价、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纳入同一经济系统,分析了三者的作用机制,并采用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是联结房价和地方政府债务的中间变量,房地产市场是土地财政增收的重要保障,而土地财政增收可以暂时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间接促进了债务规模的上升。据此,在调控房地产市场和治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时,建议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而地方政府应挖掘新的财政增收方式。
关键词:
房价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贵桥 李增泉
现阶段我国政府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棘轮效应和财政预算软约束,导致财政预算利益相关者中的"理性经济人"的逆向选择行为,造成财政资源配置不均衡和资源浪费等不良后果。本文分析指出,棘轮效应和财政预算软约束是政府产权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溢出效应,根源在于用于监督政府行为的信息缺失。政府会计作为反映政府行为的重要信息系统,可为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提供信息来源,有效利用政府会计信息可以增强财政预算投资效益,健全政府财政预算绩治机制,合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并有利于财政预算管理行政法制化建设等,从而可以用于抑制棘轮效应和削弱财政预算软约束的负面影响,助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东 杨璇 汪崇金
关于房地产税能否抑制房价的研究普遍存在期限混淆和现实数据匮乏的难题,造成研究结论各不相同。本文采用家庭微观数据和地区宏观数据,区分房地产税推出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并分别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其一,房地产税推行之初,将会带来存量房供给的一次性释放,短期内供需失衡将造成房价回调,回调幅度存在区域异质性,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中等经济水平地区受影响的程度最大;其二,随着市场供需达到新的均衡,在房地产税平稳运行之后,地方政府将成为影响房价长期走势的关键因素,随着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财政依赖程度的进一步加强,反而会在长期推高房价水平。因此,房地产税改革的着眼点要放在调节公平和完善税制上,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房地产税调控房价的功能均不符合中央的治理初衷和政策预期。
关键词:
房地产税 房价 以租养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珂
本文采用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土地财政依赖、财政缺口和房价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依赖、财政缺口、房地产国内贷款与房价之间存在相互反馈的作用机制。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财政依赖具有显著为正的滞后效应,对房价存在显著的提高作用。此外,地方财政收入缺口和房地产国内贷款对房价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对于我国近年来房价的不断攀升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此,应当在经济和政策上引导地方政府改变以土地出让获取财政收入的融资方式,规范土地财政行为。
关键词:
土地财政依赖 房价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德勇 陶相飞
利用2004~2016年我国地级市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土地财政会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房价间接影响产业升级。一方面,土地财政能够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土地财政也会推动房价上涨,抑制产业升级。分区域对比发现,房价越高的地区,土地财政对产业升级的抑制作用越强。以房价作为门槛变量,发现土地财政与产业升级关于房价存在着双门槛。当房价较低时,土地财政对产业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房价上涨,土地财政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会不断变小;当房价过高时,土地财政对产业升级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政府应该缩小土地财政的规模、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积极出台措施抑制房价上涨,提高土地财政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基础设施 房价 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高帅雄
文章构建了包含居民、政府和工业企业部门在内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型中,土地归政府部门所有,政府部门将土地以市场价格出售给居民用以满足居民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并从中获取土地财政收入。同时,政府将获得的土地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补贴给工业企业部门用以促进经济发展。将政府部门在土地市场上的作用引入动态随机一般模型后,文章模拟了各项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部分模拟结果与我国现实经济的一些典型化事实基本一致。模拟结果表明:尽管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能够为政府带来一定的土地财政收入,但居民需求偏好冲击带来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损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政府在获得土地财政收入的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税收收入,这将最终促使政府...
关键词:
房价 土地财政 经济波动 DSGE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安勇 王拉娣
通过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及房价纳入同一逻辑框架,剖析了财政分权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并以2005~2014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检验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城市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且作用力度存在区域差异,财政分权对东部城市房价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中西部城市;土地财政在财政分权与城市房价之间发挥了正中介效应,且其占总效应的比重高达57.41%。据此对平抑城市房价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房价 土地财政 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