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19)
- 2023(20703)
- 2022(17755)
- 2021(16690)
- 2020(13956)
- 2019(31977)
- 2018(31279)
- 2017(59278)
- 2016(32069)
- 2015(35864)
- 2014(35579)
- 2013(34899)
- 2012(32052)
- 2011(28698)
- 2010(28605)
- 2009(26517)
- 2008(25648)
- 2007(22075)
- 2006(19484)
- 2005(17386)
- 学科
- 济(138803)
- 经济(138660)
- 管理(92677)
- 业(85366)
- 企(70820)
- 企业(70820)
- 方法(58789)
- 数学(51123)
- 数学方法(50490)
- 财(41111)
- 中国(37607)
- 农(34651)
- 业经(29424)
- 地方(29001)
- 学(28783)
- 贸(27000)
- 贸易(26985)
- 易(26283)
- 制(25088)
- 农业(23133)
- 务(22638)
- 财务(22560)
- 财务管理(22494)
- 企业财务(21288)
- 理论(20971)
- 和(20362)
- 银(19937)
- 银行(19878)
- 环境(19676)
- 融(19269)
- 机构
- 大学(448235)
- 学院(445483)
- 济(188160)
- 经济(184458)
- 管理(172062)
- 研究(155362)
- 理学(148623)
- 理学院(147012)
- 管理学(144327)
- 管理学院(143546)
- 中国(117733)
- 京(95594)
- 科学(94565)
- 财(90262)
- 所(78041)
- 农(71301)
- 研究所(70754)
- 中心(69689)
- 财经(69356)
- 业大(65058)
- 江(64621)
- 经(63245)
- 北京(60514)
- 经济学(58355)
- 范(57356)
- 师范(56742)
- 院(56718)
- 农业(55760)
- 经济学院(52374)
- 财经大学(51561)
- 基金
- 项目(303016)
- 科学(237982)
- 基金(221188)
- 研究(220224)
- 家(193762)
- 国家(192211)
- 科学基金(164604)
- 社会(140289)
- 社会科(132963)
- 社会科学(132929)
- 省(115985)
- 基金项目(115783)
- 自然(106492)
- 自然科(104052)
- 自然科学(104022)
- 自然科学基金(102164)
- 教育(101066)
- 划(98012)
- 资助(92155)
- 编号(88600)
- 成果(72156)
- 重点(68120)
- 部(67221)
- 发(64692)
- 创(62557)
- 课题(60753)
- 国家社会(58767)
- 创新(58473)
- 科研(58308)
- 教育部(57909)
- 期刊
- 济(206849)
- 经济(206849)
- 研究(135843)
- 中国(86992)
- 财(72524)
- 学报(71563)
- 科学(65015)
- 管理(64582)
- 农(64548)
- 大学(54758)
- 学学(51505)
- 教育(46610)
- 农业(44804)
- 技术(38648)
- 融(37994)
- 金融(37994)
- 经济研究(35376)
- 财经(34599)
- 业经(31430)
- 经(29845)
- 问题(26321)
- 业(23900)
- 贸(23697)
- 图书(22554)
- 技术经济(22027)
- 世界(21024)
- 统计(20868)
- 版(20704)
- 国际(20347)
- 理论(20019)
共检索到669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涛 周业安
本文利用1994~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政府竞争、公共支出、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发现包括:其他地区的总体财政支出或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财政支出水平的增加能够显著地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其他地区的基本建设财政支出或行政管理费财政支出的水平或比重的增加的作用截然相反;本地区更低的预算外财政支出水平、更多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更高的贸易开放度都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地区财政分权程度的空间策略性互动以及地区财政分权本身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且稳定的影响。
关键词:
分权 支出竞争 经济增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广喜 高升 周玲
推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与增加应急财政支出是应对突发事件并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揭示应急产业集聚与应急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有助于应急产业健康发展、对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与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以2008—2017年我国(部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区位熵方法测算了我国应急产业集聚度;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从整体与局部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应急产业集聚与应急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促进我国应急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结果显示:我国应急产业集聚和应急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集聚水平越高或者财政支出越多,促进效果越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铭洪 卢晓军 陈璐
文章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影响的门限理论假说,并基于1997-2013年中国各省份的现实数据,利用门限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当地方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财政支出竞争的负效应高于正效应,对经济增长显示出一定的抵制作用;当地方经济发展处于中、高水平时,财政支出竞争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财政支出竞争 经济增长 门限面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温娇秀
在Barro、Davoodi和Zou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一个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并利用1980-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分阶段实证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总体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且我国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的跨区差异,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优势高于中西部地区。作者认为,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差异与公共支出构成的差异是造成我国财政分权经济增长效应跨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财政分权 跨区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基于中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对财政科技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均抑制了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投资热情,地方政府竞争则对其产生了促进作用。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的内在联动,使得地方政府竞争进一步强化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支出结构的负向影响效应。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科技支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尚植
基于1994—2010年省级数据,建立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和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对公共部门就业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的公共部门就业规模并非呈现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总体来看,经济增长与公共部门就业符合瓦格纳法则,经济增长促进了公共部门就业水平的提高,但是两者之间在散点图上呈现为抛物线形态,即存在一个经济增长的转折点,在此点之前,经济增长对于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为正;而在此点之后,经济增长对于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为负。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公共部门就业规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尚植
分税制背景下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财政竞争,其典型特征表现为税负、公共投入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三种政策工具之间的策略互动,从而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基于1997~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估计交互项系数的符号,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三种政策工具是相辅相成的;交互项的作用也存在着地区的差异;税负、公共服务支出和公共投入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边际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凯 黎友焕
通过利用197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FMOLS估计法和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财政分权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长期内,财政分权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短期内,在全国和东部,两者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中部和西部,两者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面板协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黎友焕 王凯
文章利用改革开放3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支出与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性的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能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全国、东部和中部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而在西部是"挤出效应"。经济增长变动是财政支出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瓦格纳法则"在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都是成立的。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瓦格纳法则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薇
在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没有决定税率及设定税种的权力。那么我国省级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税收竞争呢?该文基于资本竞争的"策略互动"模型,构建了辖区政府税收竞争的反应函数,并运用差分广义矩法对1998—2007年及2008—2013年两个时间段我国省级政府税收竞争进行实证检验,尝试考察地方省级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存在性及竞争程度。该文研究发现:在这两个时间段中,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广泛存在。但在不同地区,对于不同税种,不同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策略不同,"互补型"竞争与"替代型"竞争同时存在。这既与不同省份侧重不同税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关,也与各省份经济规模、省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偏好以及不同省份经济...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税收竞争 地方政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东明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财政分权无疑对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采用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1986~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分权对省际名义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总体上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支出分权比收入分权对经济的影响更大;财政分权对各区域经济影响不同,财政分权的系数西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居中,东部地区最小,表明财政分权将会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和中部地区较东部地区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轶 熊思敏
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针对FDI展开了激烈的引资竞争,各地针对FDI的优惠措施不断强化,使得外资企业对国内私人投资企业形成了过度的竞争优势,导致FDI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实证表明:各地对FDI的引资优惠引致并强化了FDI对我国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资的优惠强度明显高于东部,由此导致的挤出效应也最为显著。即使在"两税合并"后,分权体制所导致的引资冲动仍使得地方政府有足够激励采取各种变相优惠吸引FDI,因此,应从根本上调整地方政府激励机制,规范区域间引资竞争行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峰
研究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一个三部门模型,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区域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中国1997~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财政支出整体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其中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外溢效应,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外溢效应;(2)区域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出结构外溢效应的影响有所不同;(3)整体上看,购买性支出部门不具备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优势,而转移性支出部门的生产效率优势较为明显。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区域发展水平 外溢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浩天 李鑫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分权体制在激励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却开始出现了失衡的现象。本文采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剧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但是收入分权与支出分权有着不同的效应。从地区来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程度受财政分权影响大于中东部地区。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产业结构 失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浩天 李鑫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分权体制在激励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却开始出现了失衡的现象。本文采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剧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但是收入分权与支出分权有着不同的效应。从地区来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程度受财政分权影响大于中东部地区。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产业结构 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政支出可以长期促进经济增长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
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政分权促进还是抑制了公共环境支出——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中国式财政分权、辖区竞争与地方政府投资——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省级出口增长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差异——基于1997-2012年30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分析
财政支出、支出竞争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效率
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非线性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平滑转移模型实证分析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和区域经济增长
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998—2010——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