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2)
- 2023(11205)
- 2022(9520)
- 2021(9202)
- 2020(7974)
- 2019(18557)
- 2018(18158)
- 2017(35194)
- 2016(19010)
- 2015(21536)
- 2014(21523)
- 2013(21135)
- 2012(19379)
- 2011(16977)
- 2010(16760)
- 2009(15378)
- 2008(15389)
- 2007(13450)
- 2006(10984)
- 2005(9527)
- 学科
- 济(76511)
- 经济(76432)
- 管理(58547)
- 业(54668)
- 企(45616)
- 企业(45616)
- 方法(40440)
- 数学(36447)
- 数学方法(36017)
- 财(33400)
- 农(20136)
- 中国(19140)
- 务(17919)
- 财务(17878)
- 财务管理(17821)
- 企业财务(16926)
- 业经(15668)
- 制(15331)
- 贸(14585)
- 贸易(14583)
- 地方(14559)
- 易(14234)
- 学(13812)
- 财政(13568)
- 农业(13052)
- 银(11396)
- 银行(11371)
- 和(11302)
- 融(11214)
- 金融(11211)
- 机构
- 大学(261904)
- 学院(261237)
- 济(108365)
- 经济(106319)
- 管理(104319)
- 理学(90925)
- 理学院(90042)
- 管理学(88505)
- 管理学院(88024)
- 研究(80979)
- 中国(62638)
- 财(57559)
- 京(52825)
- 科学(49091)
- 财经(42956)
- 农(41019)
- 所(39920)
- 中心(39787)
- 经(39070)
- 业大(38140)
- 江(37805)
- 研究所(35952)
- 经济学(33813)
- 北京(32405)
- 农业(32396)
- 财经大学(31957)
- 范(31470)
- 师范(31148)
- 经济学院(30883)
- 州(29496)
- 基金
- 项目(179278)
- 科学(141221)
- 基金(131569)
- 研究(130581)
- 家(113912)
- 国家(112995)
- 科学基金(97943)
- 社会(83157)
- 社会科(79022)
- 社会科学(79000)
- 基金项目(69913)
- 省(69519)
- 自然(63744)
- 自然科(62294)
- 自然科学(62276)
- 自然科学基金(61142)
- 教育(60632)
- 划(58500)
- 资助(54245)
- 编号(53140)
- 成果(42704)
- 部(40598)
- 重点(40033)
- 创(37524)
- 发(37189)
- 科研(35481)
- 教育部(35265)
- 创新(35096)
- 课题(35088)
- 国家社会(34883)
共检索到371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清彬
针对财政分权的跨国数据,本文分析发现:各国分权程度差异较大;支出分权高于收入分权,地方政府承担了比真实收入更多的真实财政支出;不含社保的分权程度要高于含社保的分权程度,意味着社保部分更多归属于中央政府。基于多种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得到中央地方财政分权程度的经验标准。在相对宽松的条件下,一些国家落在了分权标准的基准线外。无论以哪种指标来衡量,中国的分权程度均高于上基准线。下一步改革应坚持中央政府主导地位,同步减小收入和支出的分权程度,将社保责任更多上收至中央政府。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收入分权 支出分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储德银
文章首先从预期效应、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三个方面解析了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可能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建立私人消费的个体固定效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以24个OECD发达国家1980~2007年的跨国数据为例,运用GMM估计实证检验了政府消费、税收和转移支付对私人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在特殊财政时期,无论财政紧缩抑或财政扩张,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都具有显著的非凯恩斯效应;二是相比财政扩张时期,紧缩时期非凯恩斯效应产生的可能性更大;另外,紧缩时期的转移支付对私人消费的总效应表现为非凯恩斯效应,这一结论支持国外理论界最近提出的"财政紧缩扩张效应假说理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欧阳远芬 孟祥轶
在市场失灵、价格无法正确反映并调整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政府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往往主动分担各类社会经济风险,优化社会福利,而部分财政风险就是伴随政府履行职能产生的。在政府履行相同的职能下,财政风险越小的政府,其财政管理越具效率。但是,财政风险的增加不一定代表财政效率的降低,在政府分担了其他社会风险后,整体社会福利可能反而会增加;同样,财政风险的减少不一定代表财政效率的提高,也有可能是因为政府没有承担其应尽的职能所致。笔者利用60个样本1980年至2010年的年度数据,计算了相应的财政风险指数;并运用随机边界模型,进行了财政管理的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债务危机频传的欧猪六国(PIIGGS)位列19个...
关键词:
风险分担 财政风险指数 效率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琳 周欣 王弟海 高司民
近年来,政府债务问题持续引起各界关注。本文从财政分权、政府会计制度与政府债务风险的关系出发,结合"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和"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主要观点,通过31个样本国家2000—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改革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的影响,并分别检验了不同综合治理水平国家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一国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其政府债务风险增长水平越高;(2)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记账基础改革在与财政分权体制的共同作用下,对控制政府债务风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落实并细化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加快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进程,确保政府财务数据的客观性和可比性;构建债务管理和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衔接机制,全面反映政府财力结构和科学核算财政来源,完善财政资金约束制度体系;结合国际通用债务负担指标,科学设计政府财政纪律标准,积极推进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披露公开工作。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会计 债务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娱
本文运用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smooth transition VAR)模型,以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为样本,分析了美国财政政策的国际传导影响,考察了财政政策的跨国影响随着商业周期起伏变化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当美国和相关国家经济都处于衰退时,尤其是在识别出可预期的财政政策冲击后,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正溢出效应明显。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以及金融市场对未来财政"支出逆转"的预期,是增大财政乘数及其溢出效应的必要条件。通过验证在全球需求紧缩时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的国际影响,本文强调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应当加强跨国间财政政策的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苗文龙
分税制改革激化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争夺,继而影响金融分权结构,导致地方金融体系膨胀,是区域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的隐患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差异性目标函数,求解各级政府的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分析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的内在逻辑,在空间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2012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政策目标不同,其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存在差异,财政与金融成为地方经济增长框架下可以相互替代的融资工具,财政分权制度必然影响金融分权制度;财政分权制度构成了各省财政差异的基础,导致省际财政变量存在一定的空间效应;金融的显性集权隐性分权和财政...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金融分权 空间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孔晓婷 牛旭亮
在目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我国的基层财政困难问题仍十分突出。本文利用2012~2014年财政数据,通过构造转移支付依赖度和省本级财政收支占比指标,测度了我国各省份的最新财政分权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基层财政困难的原因进行了逻辑性梳理,进而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我国各省的财政分权程度仍存在很大差异,其中部分省份基层政府的财权已经大于事权;另一方面,分税制不完善是造成我国基层财政困难的根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瑞 台航
在测度地方政府财政分权程度的基础上,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以衡量市场竞争程度,实证检验财政分权与市场竞争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市场竞争环境,对维护市场秩序、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程度有助于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市场竞争 成本加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龙腾 罗美娟
长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加大财政顺周期风险,适时选择相应的财政政策周期是研究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探索。基于1990~2019年7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空间对财政政策周期性的实证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空间越小,财政政策的顺周期性就越强,且两者的负向关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而扩张财政空间能使国家在经济衰退期有能力实施逆周期财政政策,在发展中国家中这种影响作用尤为明显。为了规避财政顺周期风险,现阶段中国应加快构建结构性预算平衡准则,促进经济平稳期的财政盈余积累,扩大政府部门财政空间,构建可持续的逆周期财政调控体系。
关键词:
财政空间 财政周期 顺周期风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钢 潘孝珍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它可以通过支出分权度和收入分权度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从理论上分析,大多数研究结论都认为财政分权与污染量排放存在负激励,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1998年到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分权与污染物排放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选取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衡量污染物排放规模的指标,选择支出分权度与收入分权度作为解释变量,选择人均GDP、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外商投资总额、工业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本文还将所有省份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一花 李林巍
完善财政规则治理、实现财政可持续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欧盟委员会财政规则数据集(1995~2015年)构建全口径财政规则强度指数,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欧盟成员国数值型财政规则对财政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规则能改善财政平衡,尤其对高赤字政府更加有效。从财政规则的不同特征和类型来看,违规制裁的作用以及预算平衡规则效果最突出。从不同国家结构看,全国性财政规则和中央财政规则在联邦制和单一制国家中均有效,而地方财政规则只在单一制国家中发挥了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纵向财政失衡削弱了财政规则,对财政平衡造成损害。文章的研究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值型财政规则,尤其是改进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引导地方政府理性举债和建立负责任的地方财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萌 叶莉
包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表明,金融稳定对财政政策逆周期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46个国家1985~2016年的年度数据,首先利用系统GMM模型估计金融衰退对财政政策逆周期效果的影响,发现金融衰退会降低政府执行逆周期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能力。随之采用面板门槛回归分析不同金融波动程度下财政政策逆周期政策效果,发现金融波动对财政政策逆周期效果具有显著非线性影响:金融波动越剧烈,财政政策逆周期效果越差。因此,财政政策在金融周期繁荣期应更加审慎,而在衰退期应更加积极;应充分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财政监督体系应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框架更好协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针对最近有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我国近年来出现财政集权化的趋势《,论中国财政分权程度》一文运用衡量财政分权程度的两大指标——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主权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进行分析后,认为尽管最近有一定程度的财政集权趋势,但仍是一个高度财政分权的国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辛冲冲 周全林
公共环境支出是实现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而财政分权体制又是影响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识别财政分权是否对地方政府公共环境治理行为存在负激励,利用2007—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两个维度探讨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公共环境支出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收入分权还是支出分权,均与公共环境支出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证实了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地方政府公共环境治理行为存在一定的激励扭曲和约束不足等问题。因此,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应当从制度环境、中央和地方财权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孝珍 燕洪国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利维坦假说认为财政分权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规模。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财政分权格局与地方政府规模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构建了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我国1994-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财政分权水平与地方政府规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利维坦假说在我国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并不成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