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34)
2023(19194)
2022(16412)
2021(15593)
2020(13073)
2019(30073)
2018(29711)
2017(56215)
2016(31365)
2015(34875)
2014(34933)
2013(33472)
2012(30423)
2011(27128)
2010(27343)
2009(24354)
2008(23907)
2007(20612)
2006(17780)
2005(15212)
作者
(86990)
(72337)
(71835)
(68697)
(45948)
(34772)
(32704)
(28370)
(27615)
(25753)
(24515)
(24190)
(22876)
(22774)
(22449)
(22315)
(22030)
(21574)
(20734)
(20602)
(18110)
(17766)
(17601)
(16586)
(16241)
(16045)
(16027)
(15984)
(14548)
(14408)
学科
(112213)
经济(112085)
管理(87618)
(80201)
(67721)
企业(67721)
方法(56023)
数学(48804)
数学方法(47979)
(38808)
中国(34471)
(30227)
(27570)
业经(25294)
教育(24360)
理论(23923)
地方(21792)
(21581)
财务(21496)
财务管理(21434)
(20920)
企业财务(20314)
(19938)
贸易(19929)
农业(19866)
(19367)
技术(19145)
(17636)
环境(16875)
(16090)
机构
大学(426854)
学院(422585)
管理(162959)
(157951)
经济(154422)
理学(142797)
理学院(141147)
研究(139682)
管理学(138047)
管理学院(137271)
中国(98154)
(91094)
科学(90140)
(78135)
(70596)
(70045)
业大(66557)
研究所(64298)
中心(63120)
(61734)
(61257)
师范(61089)
财经(60199)
北京(57221)
农业(55631)
(54869)
(50778)
师范大学(49726)
(49098)
技术(48632)
基金
项目(296497)
科学(232624)
研究(214798)
基金(212719)
(187580)
国家(185960)
科学基金(158775)
社会(132654)
社会科(125581)
社会科学(125549)
(117132)
基金项目(112085)
自然(105181)
教育(104732)
自然科(102792)
自然科学(102763)
自然科学基金(100863)
(100387)
编号(88751)
资助(87928)
成果(72457)
重点(67724)
(65280)
(62703)
课题(62629)
(61958)
创新(57590)
科研(57345)
教育部(56201)
大学(55617)
期刊
(161701)
经济(161701)
研究(124089)
中国(83868)
学报(73008)
教育(69711)
(63291)
科学(62942)
(62228)
管理(56872)
大学(55595)
学学(51493)
农业(42928)
技术(39830)
(29049)
金融(29049)
财经(28987)
经济研究(27066)
业经(26823)
(24815)
图书(23127)
(22327)
(21070)
问题(20908)
科技(20442)
统计(19182)
业大(19005)
技术经济(18876)
职业(18216)
理论(18156)
共检索到605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伟卿  
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提升了中央财权的同时,却使地方政府事权负担加重。这种支出的财政分权可能使地方政府减少公共服务的供给,比如公共教育供给。文章首先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然后构建理论模型,基于1996-2007年全国地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财政分权确实减少了公共教育供给。文章进一步做了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地区的对比。依据分析结果,文章对改进公共教育供给提出了财政体制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超  
本文分别构造了关于财政分权与基础教育投入的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并使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实证发现,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基础教育的供给的影响模式迥异:支出分权有利于地区基础教育投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权则对地区基础教育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模型还解释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人口结构对基础教育投入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希望为以后的相关课题提供借鉴,这些结论对于我国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间收支安排上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本文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存在许多值得深入探究和有待验证的地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成宇  史桂芬  聂丽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中国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选择合适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式财政分权对教育支出的直接影响,以及相邻地区财政分权度对当地教育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主要结论是:中国的财政分权形成了财政激励,使得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教育的投资;并且,财政分权对教育支出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即相邻地区财政分权程度提高会对当地的教育投入产生不利影响;政府规模以及政绩考核下的政府竞争对教育支出也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的研究结果为中国公共教育投入以及财政分权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建民  王蓓  陈霞  
本文基于2003—2012年的27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选取财政分权、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单因素和多因素PSTR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与财政分权存在着平滑转换机制,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对财政分权的环境污染效应影响均呈现出不同的门槛特征,财政分权对环境监管存在着"竞次"现象。根据中国财政分权的特点,改变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合理引导外商集聚等是改善环境现状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晓钰  李强谊  郭莹莹  
笔者利用我国30个省1999年~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权度的提高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也说明了财政分权可能会降低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的管制力度。同时笔者还发现,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和上一期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将加重本期环境污染程度,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肖建华  
财政分权是促使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制度安排,实证发现,不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区域上,我国财政保障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但无法判定这种能力的增强是来源于内在机制还是外在压力。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行政管理体制也直接影响了社会性公共服务的供给。我们应降低财政分权度、建立一套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通过提高人口密度来提升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改善其供给质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贾智莲  卢洪友  
本文从最终有效产出角度,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省级地方政府2001~2006年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作出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政府偏好等因素对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有效供给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与政府偏好并没有增进地方政府对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和城市化水平有利于增进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财政转移支付、经济开放度和人口密度对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史桂芬  刘欢  王佳  
主流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分权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对教育等公共物品供给。基于200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非线性面板门槛方法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公共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影响存在非线性双重门槛特征,当财政分权度提高跨越门槛值,其对教育支出的负向影响程度随之降低。此外本文研究同时发现,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杏村  田淑英  王晓玲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263个地级城市的生态效率,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与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专业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均对生态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财政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在多样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支出分权负向影响生态效率,产业集聚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收入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但财政支出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负向影响生态效率。经济水平、工业化程度及第三产业、投资、对外开放、科技、教育、人口等因素也对我国城市生态效率产生不同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生  郭小东  简玉峰  
本文首先建立了财政分权与我国公共服务提供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我国30个省市义务教育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与义务教育的提供效率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提高财政分权度总体上有利于提高我国义务教育的提供效率,但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另外,财政分权对我国公共义务教育产生了"性别效应"。我国在维持现有"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支出体制的基础上,应利用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开拓县级财政收入源泉、规范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等措施来降低财政分权对部分省份义务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尚植  
基于1994—2010年省级数据,建立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和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对公共部门就业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的公共部门就业规模并非呈现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总体来看,经济增长与公共部门就业符合瓦格纳法则,经济增长促进了公共部门就业水平的提高,但是两者之间在散点图上呈现为抛物线形态,即存在一个经济增长的转折点,在此点之前,经济增长对于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为正;而在此点之后,经济增长对于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为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庆光  
本文以1985—2008年我国25个省域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各省域及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投资之间存在长期且相互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通过面板误差修正模型(PVECM)进一步得出结论: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投资的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修正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洁  龚六堂  张庆华  
本文在财政分权框架下建立三级政府的政治生命周期模型,研究了中国市级财政支出及结构的政治周期性及产生机制,并对财政支出的周期性波动进行解释。利用1992-2010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省级党代会召开时,市级财政总支出增长率显著增加,其中生产性支出比重显著增加,而福利性支出比重显著减少。此外,市级财政支出的变化还与省级官员的晋升状态密切相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梅婷  张清勇  
本文构建了2008—2013年262个地级市的土地出让、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数据集,研究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作用机制。我们发现,在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锦标赛下,晋升激励、财政分权使土地出让面积、新增出让面积显著增加,并带来滞后期内土地出让面积20%~30%的增加。与"低价出让工业用地、高价出让商住用地"的差异化土地出让策略的论断不同,主管官员的晋升激励使"招拍挂"出让面积和出让金额均显著增加,但协议出让面积受影响不显著,地方政府存在差异化的土地出让手法;党委书记的晋升激励使当地土地出让总价格平均降低约1.37%,"招拍挂"出让价格下降约1.28%,工业土地价格上涨不显著,并且土地收入占当年财政收入比重降低约1%。财政分权程度同样影响了出让行为。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压低土地出让金以"逐底竞争",增加土地出让面积而牺牲了部分土地的价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梅婷  张清勇  
本文构建了2008—2013年262个地级市的土地出让、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数据集,研究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作用机制。我们发现,在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锦标赛下,晋升激励、财政分权使土地出让面积、新增出让面积显著增加,并带来滞后期内土地出让面积20%30%的增加。与"低价出让工业用地、高价出让商住用地"的差异化土地出让策略的论断不同,主管官员的晋升激励使"招拍挂"出让面积和出让金额均显著增加,但协议出让面积受影响不显著,地方政府存在差异化的土地出让手法;党委书记的晋升激励使当地土地出让总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