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8)
2023(13146)
2022(11454)
2021(10918)
2020(9162)
2019(20760)
2018(20309)
2017(38798)
2016(21405)
2015(23776)
2014(23503)
2013(23228)
2012(21238)
2011(18656)
2010(18361)
2009(16564)
2008(16204)
2007(13732)
2006(11675)
2005(9861)
作者
(62261)
(51640)
(51322)
(48791)
(32696)
(24859)
(23118)
(20432)
(19506)
(18324)
(17473)
(17287)
(16180)
(16135)
(15891)
(15852)
(15735)
(15410)
(14643)
(14453)
(13179)
(12475)
(12291)
(11770)
(11714)
(11475)
(11344)
(11250)
(10362)
(10335)
学科
(78060)
经济(77971)
管理(65183)
(60789)
(50463)
企业(50463)
方法(38299)
数学(33541)
数学方法(33221)
(32668)
(22031)
中国(21769)
(18320)
地方(17545)
业经(17321)
(17167)
财务(17108)
财务管理(17054)
企业财务(16216)
技术(15171)
(15039)
农业(14879)
(14601)
贸易(14597)
(14175)
财政(13701)
理论(12835)
环境(12788)
(12598)
(11620)
机构
大学(294524)
学院(292979)
管理(118114)
(111964)
经济(109599)
理学(103952)
理学院(102825)
管理学(101021)
管理学院(100528)
研究(97010)
中国(70231)
科学(64664)
(62089)
(57366)
(53735)
业大(49593)
(49486)
研究所(45429)
中心(43572)
财经(43077)
农业(42526)
(40843)
(39266)
北京(38723)
(36602)
师范(36139)
(35281)
(33140)
经济学(32807)
财经大学(32068)
基金
项目(211511)
科学(164359)
基金(152683)
研究(149287)
(135371)
国家(134260)
科学基金(114332)
社会(92718)
社会科(87892)
社会科学(87867)
(83422)
基金项目(82583)
自然(76921)
自然科(75110)
自然科学(75086)
自然科学基金(73712)
(70434)
教育(67463)
资助(62205)
编号(59863)
成果(47204)
重点(47149)
(45572)
(44775)
(44236)
创新(41768)
科研(41240)
课题(40656)
计划(40259)
大学(38729)
期刊
(114902)
经济(114902)
研究(83365)
学报(54145)
中国(53809)
(47199)
(46673)
科学(46551)
管理(40188)
大学(39676)
学学(37792)
农业(32802)
教育(28466)
技术(22818)
(20886)
金融(20886)
财经(20351)
业经(19283)
经济研究(19236)
科技(17739)
(17152)
(16656)
(15165)
问题(15099)
图书(14718)
业大(14429)
理论(14087)
技术经济(13794)
实践(13057)
(13057)
共检索到411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克清  刘海二  吴碧英  
通常认为,政府科技投入具有非经济性公共物品的属性,属于消费性支出的范畴,因而财政分权会降低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但本文利用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所进行的研究表明,财政分权能够提高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水平,表明科技创新实际上具有经济性公共物品的属性,属于生产性支出的范畴。为了更好地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科技分工;重新审视经济增长(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对外开放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白俊红  戴玮  
财政分权作为一种划分中央和地方之间收支权责的制度安排,既有从财政收入角度的划分,也有从财政支出角度的划分,而不同角度下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机制并不完全相同。本文在深入剖析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不同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地方科技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角度下的财政分权显著地抑制了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而支出角度下的财政分权却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采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及采用不同的财政分权的指标度量,结果都表明,本文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本文结论可为我国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白俊红  戴玮  
财政分权作为一种划分中央和地方之间收支权责的制度安排,既有从财政收入角度的划分,也有从财政支出角度的划分,而不同角度下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机制并不完全相同。本文在深入剖析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不同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地方科技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角度下的财政分权显著地抑制了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而支出角度下的财政分权却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采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及采用不同的财政分权的指标度量,结果都表明,本文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雅琴  
文章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统计模型。利用1999-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利用2010—201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财政-金融关联与政府竞争行为结合的综合视角探讨了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空间关联。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不仅推动了本区域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还刺激了邻近区域的债务扩张;而金融分权则抑制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进一步考虑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下分权规制对债务扩张的影响发现,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交互作用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和空间溢出。研究结论对于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欢  张晨  
在对财政分权与人口流动对软公共品供给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相关理论假说。经区分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分组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发现,财政资源配置并未与人口流动相匹配,一地区人口流出规模的扩大造成了其人均软公共品供给水平的提升。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是影响人口流动的根本因素,进一步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与人口流动与软公共品供给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分权造成了软公共品供给随人口流出量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相反,在经济发达地区,财政分权则造成了软公共品供给随人口流入量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且财政分权度越高,人口流入对软公共品供给的负效应就越明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刚  
中国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以及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清、地方政府独立财权尚未实现、转移支付未能解决地区间财力均衡等问题,限制了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满足辖区居民需求偏好方面主体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地方政府视角出发,尝试梳理中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桂君  田宗博  白彦锋  
本文以2006—2019年中国地级市统计数据为基础,从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的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首先对各地级市的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是否协同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的协同性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同城市的财政杠杆和举债竞争反应系数均显著高于非协同城市,说明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协同不仅促进了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还加大了地方政府间的举债竞争。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协同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债务管理时期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研究结论为完善财政分权制度,协调财政金融关系,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志安  刘子硕  
财政分权作为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限的财政制度,是财税政策的重要内容,对区域创新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具有深刻影响。文章通过构建我国31个省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地方科技投入与区域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创新水平,有效改善区域创新产出状况;在中央政府政绩考核压力下,地方政府会加大科技投入以提升区域创新水平、驱动经济增长,使得财政分权对地方科技投入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不仅具有直接影响效应,而且会通过影响地方科技投入对区域创新产生间接效应;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的联系具有区域异质特性,地方科技投入为东部地区财政分权赋能区域创新的主路径,但在中西部地区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因此,应继续推进财政分权改革,构建对地方政府的综合考核机制,关注政府科研保障资金的具体流向,积极推进区域创新发展进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海波  毛程连  
地方政府的事权是所谓"县域竞争"的直接手段,那么地方政府事权在R&D投入领域的效果如何呢?通过构建精细化的科技财政分权的新指标系列,选取2008—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财政分权对于专利产出的弹性系数。研究表明:直接受益人群人均值作为分权指标具有合理性;分权因素对于科技产出有正向效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分权因素对于科技产出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由于东部地区更加着眼于更加宏大和长远的命题,因此中部在仅仅按照专利作为产出指标的竞赛中取得了当期的优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志安  胡博  张帆  
以财政分权为契机,选取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EA-Tobit两步法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进行测度,并探讨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整体上呈改善态势,技术进步是主要贡献因素,但效率均值偏低,地区差异明显;财政支出分权、收入分权以及财政自给率均不利于政府科技投入效率的提升;除分权因素外,市场环境、金融环境、人才环境亦对其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财政差异化支持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的提升、优化财政分权体制、加强体制外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彬  邬娟  
激励地方政府科技投入需要明确科技投入的生产要素性质,因为地方政府会在支出结构中选择最能增加边际效用的种类,尤其是当资本的产出份额较多的时候,地方政府更有可能减少科技投入、增加经济型公共开支。经济型开支和科技投入中的腐败都减少了均衡的政府开支数量,而且科技投入领域的腐败机会相对较少。研究结果显示,地方财政分权度增加能够促进地方政府增加科技投入,进一步简政放权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此外,地方科技投入和腐败程度负相关,加大科技投入有利于减少地方政府官员腐败的机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庆光  
本文以1985—2008年我国25个省域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各省域及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投资之间存在长期且相互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通过面板误差修正模型(PVECM)进一步得出结论: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投资的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修正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成  
文章以地方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级地方公共品供给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省地财政分权体制的制度设计、分配体制、管理机制对地级政府提供地方公共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地方财政分权体制对地级公共品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省地财政分权体制下,地级政府受财政自给能力弱、财政负担重和治理效率低等因素的影响,并未由经济发展型政府转向社会服务型政府。因此,在推进地方财政分权体制改革时,应致力于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效率,改善地方财政体制运行状况,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地方财政体制供给。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骆永民  
在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放权的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所以财政分权促进了经济增长一说,很可能仅仅是一种数字错觉。但财政分权的一个直接作用是提高地方政府效率,如果能证实财政分权确实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效率,则财政分权必然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在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得到我国1998-2005年各省的地方政府效率后,借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确实有效地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效率,传统的面板回归模型因没有考虑空间相关性而低估了这一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