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96)
2023(16144)
2022(13829)
2021(12841)
2020(10798)
2019(24416)
2018(23906)
2017(45994)
2016(25233)
2015(28066)
2014(27826)
2013(27649)
2012(25138)
2011(22459)
2010(22264)
2009(20538)
2008(20346)
2007(17630)
2006(15316)
2005(13417)
作者
(74019)
(61788)
(61219)
(58173)
(39097)
(29681)
(27546)
(24149)
(23343)
(21941)
(20848)
(20726)
(19573)
(19489)
(19174)
(18786)
(18740)
(18422)
(17608)
(17438)
(15589)
(14882)
(14829)
(13980)
(13883)
(13690)
(13616)
(13560)
(12410)
(12193)
学科
(94178)
经济(94036)
管理(79909)
(73417)
(61981)
企业(61981)
方法(43742)
(38091)
数学(37950)
数学方法(37575)
(26323)
中国(25776)
(23104)
业经(22026)
(21505)
(20922)
财务(20853)
财务管理(20799)
企业财务(19770)
地方(18850)
(17576)
贸易(17569)
农业(17214)
(17071)
(16001)
环境(15809)
技术(15775)
(15740)
银行(15674)
理论(15472)
机构
大学(357792)
学院(354957)
管理(139623)
(139373)
经济(136413)
理学(121983)
理学院(120618)
管理学(118541)
研究(118192)
管理学院(117917)
中国(86894)
科学(75426)
(75112)
(72730)
(63023)
(59939)
业大(57315)
财经(55038)
研究所(54573)
中心(52906)
(51472)
(49993)
农业(49728)
北京(46839)
(44376)
师范(43833)
(42733)
经济学(42282)
财经大学(40947)
(40708)
基金
项目(248786)
科学(194447)
基金(181310)
研究(176801)
(160139)
国家(158832)
科学基金(135612)
社会(112217)
社会科(106343)
社会科学(106315)
基金项目(97005)
(96980)
自然(89815)
自然科(87701)
自然科学(87674)
自然科学基金(86095)
(81894)
教育(80659)
资助(73678)
编号(70523)
成果(56693)
重点(55837)
(54524)
(52116)
(51671)
创新(48699)
课题(48449)
科研(48108)
(47014)
教育部(46530)
期刊
(149209)
经济(149209)
研究(104121)
中国(67554)
学报(63855)
(59843)
(56731)
科学(54950)
管理(49695)
大学(47714)
学学(45420)
农业(38517)
教育(35005)
(29001)
金融(29001)
技术(27522)
财经(27329)
经济研究(24340)
业经(24300)
(23219)
问题(19553)
(19276)
(18508)
科技(18346)
业大(16837)
理论(16760)
技术经济(16080)
图书(15777)
财会(15649)
实践(15261)
共检索到512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凤轩  张航  宋宝琳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作为调控地方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日益凸显。鉴于此,在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测算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财政分权能有效促进共同富裕,且对邻地共同富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支出行为与创新创业水平成为财政分权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相关研究可为政府部门通过优化财政分权推进共同富裕提供量化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卫军  李光勤  
财政分权作为调整央地财政权力关系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进而对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生产效率、总体富裕、协调发展、成果共享和生态福利五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并考察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有助于提升共同富裕水平,但存在一定的地区异质性;从分项指标来看,财政分权可以显著提升总体富裕、成果共享和生态福利水平,但对生产效率和协调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可以通过牺牲资本资源配置效率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最后,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具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财政分权与共同富裕呈倒U形关系。文章有助于了解财政分权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确认财政分权的“适度区间”,以期更好更快地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万里   陈卓扬  
财政在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有效的财政手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强有力保障。收入分配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因此,改善收入分配可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本文将收入分配作为衡量共同富裕的核心指标,研究税收、公共支出、财政转移支付这三大财政手段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路径,进而建构财政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本文研究提出:第一,我国应不断推进增值税等一系列生产税改革,优化税制结构,提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直接税的比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税收优惠形式,推动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第二,加大科教文卫支出以提高人民获取收入的能力,加强社会保障支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税式支出,引导社会财富的自由流动;第三,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完善转移支付方式,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清香  李仙娥  
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最强音,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选取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区域异质性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是赋能共同富裕的新动能,且这种助推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作用机制分析可知,数字经济通过发挥创新效应、协同效应、普惠效应等构筑共建机制、共富机制以及共享机制推动充分发展、平衡发展和共享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以上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更换核心解释变量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因此,要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创造社会成员平等公平参与共建与共富的条件和机会,提升致富能力,进而创造丰盈的社会物质财富和丰裕的精神财富,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进而破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助力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晶  
立足金融结构优化背景,借助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优化能够赋能共同富裕,且经过内生性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门槛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可正向调节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得出,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金融结构优化积极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晶  
立足金融结构优化背景,借助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优化能够赋能共同富裕,且经过内生性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门槛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可正向调节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得出,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金融结构优化积极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济洲   崔翼  
聚焦中国式分权情境,财政分权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立足于2012—2021年中国34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探讨财政分权、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公共服务均等化均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财政分权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受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的条件下,该影响越发明显;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约束下,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财政分权、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具有区域、城市规模异质性,且在中西部地区、特大城市更为突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建雨  储海涛  
文章通过构建共同富裕和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有效促进了共同富裕,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问题处理后,该结论依旧稳健。机制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通过引致集聚效应和提升创业活跃度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且随着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向云  陆倩  李芷萱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中国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已经成为推进共同富裕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维度测度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而利用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发展,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但目前“做大蛋糕”效应更强。(2)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可加快共同富裕发展。(3)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发展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维度和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的赋能效果更明显。上述结论对探索我国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枫   邢芳菲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该结果在内生性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新型城镇化在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细分共同富裕维度检验发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可显著提升富裕程度与共享程度。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在西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弱。为此,提出加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改革工作、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靶向发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云凯   邓汉慧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数字经济的人力资本结构、产业效率理论,利用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正向影响共同富裕;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劳动报酬、提高就业能力、提升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机制渠道;提高企业补助和行业准入门槛可以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并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枫   邢芳菲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该结果在内生性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新型城镇化在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细分共同富裕维度检验发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可显著提升富裕程度与共享程度。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在西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弱。为此,提出加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改革工作、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靶向发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娜   肖文琛  
文章采用2011—2020年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测算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同时从富裕度、共同度、可持续度三个维度测算出共同富裕指数,并研究城市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及作用效果。结果显示:(1)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会正向影响共同富裕。从三个维度来看,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都能够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而且数字产业发展对于共同富裕的影响最大。(2)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能力和社会消费效应影响共同富裕,其中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为6.01%,区域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为1.79%,社会消费效应的中介效应为5.74%。(3)在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化水平高以及创业活跃度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利  王金科  黄良伟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县域新型城镇化是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对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影响。选取四川省128个县(市)2011—2020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县域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县域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提升县域整体富裕水平,二是有助于缩小县域差距水平。基于此,从提升县域整体富裕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和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兴锋   王斌   王力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大维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动态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我国共同富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表现出“东强西弱”的时空非平衡性;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驱动效应,且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市场配置和创业带动三种渠道提高共同富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