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2)
2023(11831)
2022(9978)
2021(9053)
2020(7872)
2019(17699)
2018(16978)
2017(33156)
2016(18291)
2015(20519)
2014(20464)
2013(20603)
2012(19326)
2011(17197)
2010(17079)
2009(16006)
2008(16207)
2007(14483)
2006(12123)
2005(10543)
作者
(55388)
(46503)
(46476)
(44154)
(29283)
(22382)
(21098)
(18280)
(17201)
(16423)
(15636)
(15276)
(14675)
(14661)
(14564)
(14532)
(14355)
(13799)
(13338)
(13105)
(11823)
(11459)
(11196)
(10697)
(10313)
(10309)
(10207)
(10161)
(9354)
(9327)
学科
(81593)
经济(81505)
管理(56757)
(55765)
(45334)
企业(45334)
方法(41375)
数学(37300)
数学方法(37072)
(33314)
(21668)
中国(19797)
(17755)
财务(17742)
财务管理(17685)
地方(17373)
业经(17231)
企业财务(16881)
(15752)
贸易(15751)
(15583)
(15556)
(15279)
农业(14218)
财政(13434)
产业(12637)
技术(12539)
(11490)
银行(11438)
(11191)
机构
大学(268816)
学院(268271)
(114705)
经济(112693)
管理(103962)
理学(91282)
理学院(90308)
管理学(88980)
研究(88534)
管理学院(88500)
中国(65481)
(58882)
科学(55985)
(54377)
(52131)
(45925)
财经(44305)
业大(44252)
研究所(41751)
农业(41736)
中心(40984)
(40239)
(39264)
经济学(36573)
经济学院(33696)
北京(33397)
财经大学(32771)
(31328)
(31045)
师范(30864)
基金
项目(184515)
科学(144609)
基金(135711)
研究(127719)
(120250)
国家(119276)
科学基金(101605)
社会(83370)
社会科(79409)
社会科学(79385)
基金项目(72926)
(72624)
自然(67097)
自然科(65605)
自然科学(65581)
自然科学基金(64466)
(61061)
教育(58163)
资助(55248)
编号(49160)
重点(41874)
(41207)
(39951)
(39002)
成果(38606)
科研(36529)
创新(36517)
计划(35482)
国家社会(35181)
教育部(35128)
期刊
(117434)
经济(117434)
研究(73926)
(50296)
学报(48622)
中国(46195)
(45486)
科学(41331)
大学(35587)
学学(34306)
管理(34235)
农业(30327)
财经(22931)
(22163)
金融(22163)
经济研究(20657)
技术(20123)
(19664)
业经(19534)
教育(17889)
(16567)
问题(16514)
(14228)
技术经济(14071)
(13612)
商业(13547)
统计(13161)
科技(12557)
(12447)
财会(12433)
共检索到379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阎川  雷婕  
本文揭示了财政分权制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并提供了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样本的经验证据,为中国产业集聚现象的原因解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制度显著促进了产业集聚经济的发展,而这种制度红利的释放效果会受到宏观产业结构环境的影响。(2)财政分权制度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当制造业集聚水平小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时,财政分权制度会促进两个产业的协同集聚,并且制造业各行业之间的关联度越高,这种促进效果越明显;当制造业集聚水平大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时,财政分权制度则阻碍了两个产业的协同集聚发展,而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度的提升则会缓解这种阻碍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杏村  田淑英  王晓玲  
以2005-2016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同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财政分权、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5-2016年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相对较低,年均下降5. 1%,其中,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是其下降的主要原因。财政分权、专业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均是显著为负,但财政分权可通过专业化产业集聚促增绿色经济效率;多样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多样化产业集聚可通过财政分权促减绿色经济效率。从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产业比重、固定资产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促减作用;对外投资对绿色经济效率有负影响,科技投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正,但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本文针对相关分析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兵  蒲勇健  
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产业集聚是相生相伴的。一般情况下,较高的税收政策将不利于产业的区域集聚,较低的税收将会吸引产业集聚。但是,如果在该区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降低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更有效时,即使是采用较高的税收政策,也将会有利于产业向该区域集聚。即如果区域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性地租足以阻止这种税收上升带来的损失时,较高的税收也将有利于产业的区域集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杏村  田淑英  王晓玲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263个地级城市的生态效率,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与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专业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均对生态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财政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在多样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支出分权负向影响生态效率,产业集聚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收入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但财政支出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负向影响生态效率。经济水平、工业化程度及第三产业、投资、对外开放、科技、教育、人口等因素也对我国城市生态效率产生不同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俊培  丁玮蓉  龚旻  
财政分权背景下政府对环境的影响有赖于财政体制是否能够为其履行环境保护职能提供必要的预算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本文采用熵权法计算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来刻画环境污染水平,采用"制造业实际技术选择指数"来度量地方政府的赶超行为,实证检验了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论表明:在预算制度软约束条件下,财政分权会导致环境恶化,并且晋升机制诱导的地方政府赶超行为是这一影响的重要原因。此外,门槛效应模型的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刺激地区经济增长的激励下,上述效应会进一步强化。但当经济水平提高到一定阶段,在环境恶化的边际成本递增和居民忍耐度下降的压力下,上述效应会开始逐渐衰退。因此,为了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倩  康建英  
文章构建了财政分权对教育支出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相关年份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制度对西部地区的教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教育层次的升高抑制作用减弱;西部大开发战略、两次分税制改革及其它经济因素对教育支出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实行一定程度的财政集权更加有利于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钢  潘孝珍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它可以通过支出分权度和收入分权度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从理论上分析,大多数研究结论都认为财政分权与污染量排放存在负激励,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1998年到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分权与污染物排放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选取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衡量污染物排放规模的指标,选择支出分权度与收入分权度作为解释变量,选择人均GDP、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外商投资总额、工业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本文还将所有省份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本文从出口参与和出口规模、出口进入与退出、出口质量和结构三个层次考察地方财政分权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其与集聚经济的交互作用,讨论基层财政权力下放对集聚出口效应的影响。采用2000—2009年的制造业企业数据,应用二值选择模型、断尾回归和Heckman估计等方法进行研究,基本结论如下:地方财政分权程度的上升,显著提高了当地企业的出口参与和出口规模,动态地看,促进了新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减少了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地方财政分权对于发挥集聚经济的"出口溢出"效应有积极作用,且在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中同样存在;地方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不利于出口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提高了企业出口上游度,使其更接近产业链上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本文从出口参与和出口规模、出口进入与退出、出口质量和结构三个层次考察地方财政分权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其与集聚经济的交互作用,讨论基层财政权力下放对集聚出口效应的影响。采用2000—2009年的制造业企业数据,应用二值选择模型、断尾回归和Heckman估计等方法进行研究,基本结论如下:地方财政分权程度的上升,显著提高了当地企业的出口参与和出口规模,动态地看,促进了新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减少了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地方财政分权对于发挥集聚经济的"出口溢出"效应有积极作用,且在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中同样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成  
文章以地方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级地方公共品供给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省地财政分权体制的制度设计、分配体制、管理机制对地级政府提供地方公共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地方财政分权体制对地级公共品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省地财政分权体制下,地级政府受财政自给能力弱、财政负担重和治理效率低等因素的影响,并未由经济发展型政府转向社会服务型政府。因此,在推进地方财政分权体制改革时,应致力于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效率,改善地方财政体制运行状况,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地方财政体制供给。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肖挺  
基于政府支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探讨地级市政府财政自主程度对于服务行业分行业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将行业劳动力变更细分为跨地区和跨行业两类指标,结合2004年至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构建的面板数据,在区分面板数据类型基础上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研究财政分权体制下这两类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一系列影响因素后,地方财权的扩张只对交通、仓储及邮电、房地产和租赁商务以及服务行业劳动力流入产生正向影响,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和信息行业在地方财权扩张时就业空间受到一定的挤压,导致本地劳动力流出。在跨行业的劳动力流动问题中,受地方财权扩张正向影响的行业为房地产、金融和租赁商务,其他行...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康建英  
文章在财政分权理论的框架下,利用21个省市区1995~2004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整体扩大起到推动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的整体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具有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浓度、人力资本和城市化等控制变量对收入差距也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文昌  
现阶段,大量文献研究了地区间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制度因素、现状及实现路径。但缺乏动态和实证研究。本文拟通过动态的实证分析,从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角度入手,探究我国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成  尤思梦  
以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政府支出结构与财政分权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度每增加1个单位,生产性支出份额分别将增加0.099和0.137个单位。政府竞争与生产性支出份额的交互项符号为正,但不显著。(2)财政分权度每提高一个单位,消费性支出所占的份额会分别下降0.043和0.019个单位。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没有通过交互效应影响消费性支出份额。(3)财政分权导致政府支出结构偏离合意水平。财政分权度每提高1个单位,政府支出结构多偏离0.155和0.204个单位。政府竞争和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结构偏离的边际效应大于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昕  安钢  
本文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各省公共医疗供给状况,利用我国1995-200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共医疗的供给,但地方政府在实际操作中倾向于以牺牲公共医疗供给为代价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即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医疗的激励不足。本文认为,在解决地方政府公共医疗供给问题时,分权财政体制本身并不是造成公共医疗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是根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