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10)
2023(17823)
2022(15455)
2021(14374)
2020(12122)
2019(27494)
2018(27172)
2017(52546)
2016(28366)
2015(31869)
2014(31731)
2013(31557)
2012(28643)
2011(25815)
2010(26237)
2009(24769)
2008(24035)
2007(21312)
2006(19182)
2005(17045)
作者
(80283)
(67260)
(66719)
(63564)
(42508)
(32132)
(30023)
(26167)
(25374)
(23908)
(22779)
(22377)
(21291)
(21241)
(20905)
(20340)
(19734)
(19675)
(19096)
(19000)
(16795)
(16595)
(16126)
(15456)
(15194)
(15046)
(14887)
(14839)
(13600)
(13092)
学科
(128254)
经济(128107)
(86915)
管理(86752)
(65615)
企业(65615)
(49518)
方法(48521)
数学(42046)
数学方法(41612)
(39042)
农业(32884)
中国(31500)
业经(30077)
地方(28658)
(27540)
(25032)
(21275)
财务(21198)
财务管理(21141)
(20184)
企业财务(20012)
(19374)
贸易(19362)
(18761)
(18633)
银行(18589)
(18210)
环境(18130)
理论(18026)
机构
学院(402390)
大学(399890)
(170850)
经济(167359)
管理(158049)
理学(136441)
研究(136127)
理学院(135013)
管理学(132875)
管理学院(132157)
中国(104106)
(84003)
(83968)
科学(81377)
(75058)
(68374)
财经(63233)
中心(61963)
研究所(61348)
业大(61280)
(60644)
农业(57492)
(57247)
北京(52590)
经济学(51127)
(50961)
师范(50551)
(48493)
(47836)
财经大学(46270)
基金
项目(266967)
科学(210138)
研究(199127)
基金(193647)
(167247)
国家(165794)
科学基金(142904)
社会(127370)
社会科(120445)
社会科学(120414)
(104732)
基金项目(102706)
自然(90407)
教育(90164)
自然科(88213)
自然科学(88197)
自然科学基金(86620)
(86221)
编号(82325)
资助(78866)
成果(66975)
重点(59327)
(59323)
(57600)
课题(55747)
(55424)
国家社会(52421)
(52183)
创新(51740)
教育部(51117)
期刊
(200031)
经济(200031)
研究(124313)
中国(81828)
(74066)
(68622)
学报(60803)
管理(57397)
科学(56400)
农业(49799)
大学(47303)
学学(45020)
教育(40560)
(38311)
金融(38311)
技术(34485)
业经(34409)
财经(31674)
经济研究(31197)
(27079)
问题(25939)
(24157)
技术经济(20649)
(19867)
世界(19300)
理论(18819)
现代(18488)
科技(18360)
经济问题(17413)
图书(17310)
共检索到611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婧  张红  
在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财政分权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情况的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影响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和财政分权制度,提出假设,选取变量,并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分析法进行分析,利用Tobit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进一步深化指标选择,得到影响农业发展的指标因素为政府干预、劳动力、人耕面积、技术条件和农业规模。之后,在Grilich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绩效模型,得到了政府干预和农业规模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影响最大,且呈正比;人耕面积次之;技术条件和劳动力虽然对农业经济具有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确定的结论。本文的研究为农业在财政分权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增长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为其他行业在该背景下的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婧  张红  
在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财政分权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情况的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影响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和财政分权制度,提出假设,选取变量,并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分析法进行分析,利用Tobit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进一步深化指标选择,得到影响农业发展的指标因素为政府干预、劳动力、人耕面积、技术条件和农业规模。之后,在Grilich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绩效模型,得到了政府干预和农业规模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影响最大,且呈正比;人耕面积次之;技术条件和劳动力虽然对农业经济具有影响,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雪松  冉光和  
本文将财政分权制度、农业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纳入统一的逻辑分析框架下,利用1985—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的研究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经济增长和财政分权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财政分权短期内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但长期内会缓解城乡收入差距。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等系统考察了三者间短期动态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雪松  
首先构建了中国式分权的制度框架,从理论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生产要素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绩效变动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累积滞后效应,受政策驱动显著。分权的增长效应明显,具有跨时与区域差异特征。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与金融财政化引致农村金融功能拓展受到抑制,阻碍了农业经济增长,农村金融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良性互动机制不显著。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投入和农村金融的协调与配合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明显大于单纯财政支农的效力。宏观经济形势、农业能源消耗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联系日益紧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朗  
农业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框架对1999—2003年西部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06;进一步考察发现,各省农业投入要素的贡献率不同,可据此将西部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分为三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晓丽  韩克勇  
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利用全国26个省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分组视角,应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考察现阶段中国财政支农与劳动力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及其分组差异,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为新时代揭示农业经济增长驱动性因素提供可靠依据。研究发现,从全国看,财政支农与劳动力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从分区看,劳动力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中显著,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中显著。因而,从财政支农与劳动力流转两方面,针对不同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区域,提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付文林  
财政分权制度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理论上,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明确。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对中国财政分权制度演化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作者认为,在深化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财政分权制度,特别是要提高向落后地区的财政分权水平,以使公共品投资的整体效率进一步提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绚文  
农业经济增长、财政分权和城乡收入差距三个变量之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短期调整和长期均衡发展态势。文章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将过去几十年的统计数据整理出来,分析了农业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中国式分权这三者的统一性,将三个变量之间发生变化的动态模型进行制作;最后在回归到仿真模型上,对仿真模型进行预测。并提出两方面的对策建议:一是将现代化的新型生产要素引入传统农业;二是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燕  邓刚  
利用1978~2010年间四川财政支农和第一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四川财政支农支出对第一产业的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四川财政支农支出相对于第一产业GDP增长弹性系数为0.784。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四川第一产业增长效应高低次序依次为:支援农村生产最高,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次之,科技投入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最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该文引入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用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关系研究,并选取2000-2014年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GDP和财政支农支出数据,构建农业GDP的总量分解模型,将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业GDP总量变动的总效应分解为活动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三部分,进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的活动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最大;结构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不够显著且呈微弱负相关关系;效率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最小,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据此,该文提出进一步优化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该文引入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用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关系研究,并选取2000-2014年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GDP和财政支农支出数据,构建农业GDP的总量分解模型,将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业GDP总量变动的总效应分解为活动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三部分,进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的活动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最大;结构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不够显著且呈微弱负相关关系;效率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最小,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据此,该文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总量规模及地区结构配置,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内涵式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盛济川  施国庆  梁爽  
本文运用计量方法对1952~2007年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地制度下,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从而农业总产出有较大不同。研究发现农地产权制度在1953~2007年的55年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小,但从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后续改革,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自忠  王明利  
为考察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包括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率、产业合理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及城镇化率等五个指标在内的制度变迁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制度水平,并借助MS-VAR模型就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影响的非线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条件下,我国农业经济运行存在明显的状态转换和阶段性特征,其在平缓和剧烈两种波动状态下频繁转换,运行区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1979-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1年、1992-1996年和1997-2015年;制度变迁对农业经济具有长期影响,且该影响在两种状态下呈现出差异性,剧烈波动状态下农业经济所受影响较平缓波动状态更大;制度变迁对种植业经济的冲击影响总体表现为负,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经济所受影响为正;渔业经济所受影响最大,其次为林业和畜牧业经济,种植业经济受影响较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乐  黄斌全  曹静  
本文利用1996—201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并不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在农业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可能越大;促使农村金融制度约束与农业经济制度约束相适应有助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上述结论表明,只有减小制度约束程度或完善配套制度,促使制度约束相适应才能发挥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良性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冠  
通过对农业法律制度的概念及发展的描述,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并通过分析农业灾害救济、农业社会保障、农业投入、农业收入分配与利益保护、农产品流通与市场交易等法律分析农业法律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总结农业法律制度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农业法律制度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