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5)
2023(14276)
2022(11848)
2021(11078)
2020(9123)
2019(19774)
2018(19620)
2017(36179)
2016(19523)
2015(21574)
2014(21165)
2013(20151)
2012(17924)
2011(15852)
2010(16053)
2009(15271)
2008(14816)
2007(13371)
2006(11674)
2005(10363)
作者
(51826)
(43420)
(43342)
(41118)
(27344)
(20645)
(19488)
(16650)
(16292)
(15560)
(14679)
(14446)
(13805)
(13751)
(13662)
(13145)
(12839)
(12764)
(12548)
(12227)
(10743)
(10554)
(10282)
(9992)
(9785)
(9732)
(9662)
(9411)
(8632)
(8602)
学科
管理(68819)
(63939)
经济(63837)
(63127)
(54861)
企业(54861)
(32719)
方法(22776)
中国(22227)
(21876)
(21170)
数学(18378)
业经(18285)
数学方法(18096)
技术(17867)
(17091)
财务(17048)
财务管理(17000)
企业财务(16133)
(15463)
(14861)
银行(14829)
财政(14404)
(14085)
地方(13863)
(13704)
农业(13697)
理论(13602)
技术管理(12695)
(12644)
机构
学院(260170)
大学(256018)
(101779)
经济(99525)
管理(99004)
研究(84537)
理学(84529)
理学院(83670)
管理学(82282)
管理学院(81788)
中国(66185)
(59194)
(52642)
科学(49552)
财经(42449)
(41454)
(41258)
中心(39408)
(38383)
(38247)
研究所(36570)
业大(35163)
(32766)
北京(32631)
师范(32386)
(32359)
(31590)
财经大学(31035)
经济学(30938)
技术(29655)
基金
项目(172749)
科学(137175)
研究(132362)
基金(123265)
(106320)
国家(105359)
科学基金(91446)
社会(84464)
社会科(79966)
社会科学(79949)
(70511)
基金项目(64582)
教育(61914)
(57806)
自然(56328)
自然科(55064)
自然科学(55049)
编号(54584)
自然科学基金(54072)
资助(48100)
成果(45605)
(41689)
课题(39310)
重点(39238)
(38114)
创新(38023)
(37590)
(37138)
国家社会(34749)
(34317)
期刊
(119763)
经济(119763)
研究(80415)
中国(61808)
(52083)
管理(40523)
学报(37808)
(36593)
教育(35497)
科学(35222)
大学(29874)
学学(28130)
(25910)
金融(25910)
农业(24165)
技术(23814)
财经(21644)
业经(21034)
经济研究(19559)
(18664)
问题(14414)
科技(13982)
会计(13521)
财会(13507)
(12920)
(12225)
职业(11976)
(11973)
技术经济(11846)
(11716)
共检索到404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官永彬  
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标应定位于弥补地方财政缺口,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从财政转移支付形式演变的政治逻辑看,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不具有财力均等化效应。为此,笔者提出财政分权体制下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的路径:一是调整反映既得利益的转移支付;二是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三是完善财力性转移支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夏先德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如何发挥好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政府间财政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和纽带,是实现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重要财政制度安排。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关键环节,是健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文永  张富强  
我国从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就已经尝试建立中国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但至今尚未制定专门的财政转移支付法。本文针对目前财政转移支付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耿颖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财政资金在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再分配,旨在实现地区间财力均衡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以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合理搭配及规范化为追求。尽管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在财政体制中极为重要且资金数额巨大,但法治化程度较低,尚未制定专门的《财政转移支付法》,而是主要依靠大量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运行。令人欣喜的是,新预算法第16条首次以法律形式对财政转移支付作出规定,明确规定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组成、比例等基本内容。不管是解析新预算法中的财政转移支付条款,还是探寻财政转移支付的进一步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焦国华  
本文在全面、系统描述中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基础上 ,重点对我国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异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 ,并对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平衡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方面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性评估 ,最后对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我国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思路性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蕾蕾  宗颖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士义  
1994年中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资金规模稳定增长,管理日趋规范、科学和有效,有力推动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了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但在转移支付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边界不够清晰,部分项目功能交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弱化了政策实施效果。本文论述了转移支付的类型和功能,通过分析中国转移支付现状和综合借鉴国际经验,建议适时设立分类转移支付,进一步理清一般性转移支付、分类转移支付和专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分税财政体制──英国、巴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考察报告1994年,中国实行了分税制的重大改革,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税财政管理体制。但是,从世界各国实践来看,规范的分税制必须要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相配套。因此,建立财政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潘志金  王代玉  黄力明  谭华昌  
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那些不以取得商品和劳务为目的单方面无偿支出,它包括政府内部之间的资金转移及政府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的无偿支出。本文仅指财政资金在上下级政府及同级政府之间的无偿转移。由于转移支付能调节政府间的财力平衡,促进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对称,因而它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就必须有与预算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小川  
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预算法,高度重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设,对转移支付的原则、目标、范围、重点以及预算编制、管理机制等均作出了完整的制度框架规定。当然在转移支付制度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转移支付法律体系建设,科学制定转移支付的法定规模、支付标准、透明程序等规则,以及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谷成  
作为分权化财政体制的组成部分,政府间转移支付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产生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强调得更多的是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保证中央政府取得足够的财政资源,因此,转移支付在很大程度上被用于弥补地方财政缺口,成为中央政府实现纵向控制的重要手段。改进中国转移支付体系的策略应当是进一步完善以公式为基础的分配标准,并在政治上可行的情况下促进均等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卓珺  
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从"分灶吃饭"开始起步,历经财政包干体制和分税制,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但由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存在,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并不规范,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缺陷,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加以完善。应在巩固1994年分税制改革基本制度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存的制度缺陷,从五个方面实现体制创新:一是明确界定政府职能范围;二是明确界定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三是合理划分政府间财权;四是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五是构建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阎坤  
地方财政问题本质上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而是一个制度创新问题,但自1994年至今,我们一直在技术的层面上进行,即税率的增降、税种的开征与停征以及收入共享的划分等,而从未考虑过用制度创新来解决县乡财政问题。虽然短期内技术层面的操作能解决暂时的表面上的矛盾,但从长期来看,往往酝酿着更深层次、更激烈的矛盾。制度上的创新要求一方面要逐步建立民主的理财机制,另一方面要重构县乡财政体制的新框架,明晰界定县乡两级政府事权,培育新的主体税种,下放税权并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如果制度上的创新能够真正实行,那么县乡财政问题可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贾莉英  
根据国际上转移支付的2种主要模型,结合目前我国的卫生财政能力和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认为目前应建立以横向转移支付为主的卫生转移支付模式,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其实施的可能性和限制条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康锋莉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化解矛盾需要财政力量的介入。新时代新矛盾的科学判断直击发展的要害。发展的本质是扩展人的可行能力,实现人的实质自由。本文从可行能力的视角理解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内涵,从经济状况、住房与就业状况、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自然资本五个维度构建当前社会发展语境下度量可行能力的指标体系,提炼出中国居民可行能力不平等与可行能力贫困的特征性事实。在此基础上,指出扩展可行能力的财政制度约束,从事权与财权的划分、转移支付总资金的决定机制、转移支付的形式与绩效考核四个层面分析如何加快建立现代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缓解居民可行能力不平等、消除可行能力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