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01)
2023(15948)
2022(13349)
2021(12477)
2020(10214)
2019(23024)
2018(22402)
2017(41129)
2016(23751)
2015(26306)
2014(26205)
2013(24887)
2012(22839)
2011(20534)
2010(20898)
2009(19088)
2008(19051)
2007(17121)
2006(15214)
2005(13694)
作者
(65504)
(54759)
(54238)
(51964)
(34683)
(26091)
(24645)
(21092)
(20823)
(19711)
(18548)
(18066)
(17554)
(17438)
(17328)
(16721)
(16649)
(16339)
(15813)
(15612)
(13846)
(13724)
(13091)
(12576)
(12355)
(12311)
(12128)
(12071)
(10987)
(10896)
学科
(77135)
经济(77003)
管理(73108)
(64692)
(53627)
企业(53627)
(37390)
方法(31578)
中国(28881)
数学(27584)
数学方法(27242)
(24489)
(23181)
教育(22266)
(19854)
财务(19808)
财务管理(19751)
企业财务(18798)
(18712)
业经(18344)
(16250)
理论(16137)
(15855)
贸易(15850)
(15663)
银行(15616)
地方(15518)
(15472)
财政(15362)
农业(15333)
机构
大学(321685)
学院(319488)
(125377)
经济(122532)
管理(115409)
研究(111433)
理学(99100)
理学院(97980)
管理学(96250)
管理学院(95647)
中国(80392)
(70315)
(67778)
科学(66029)
(56100)
(55877)
财经(51455)
(51284)
研究所(50331)
中心(50100)
业大(47475)
(47366)
师范(46859)
(46664)
农业(43821)
北京(42874)
(40459)
(39150)
经济学(38855)
教育(38491)
基金
项目(210768)
科学(166410)
研究(158001)
基金(150583)
(131776)
国家(130536)
科学基金(110896)
社会(99828)
社会科(94484)
社会科学(94464)
(83871)
教育(79229)
基金项目(78318)
(71962)
自然(70047)
自然科(68464)
自然科学(68440)
自然科学基金(67256)
编号(64861)
资助(60978)
成果(55611)
重点(48830)
课题(48631)
(48296)
(45282)
(44472)
(43388)
教育部(41971)
(41528)
创新(41414)
期刊
(139211)
经济(139211)
研究(106267)
中国(76386)
教育(62535)
(59629)
学报(52223)
(50343)
科学(44973)
管理(42042)
大学(40683)
学学(37341)
农业(33482)
(31218)
金融(31218)
技术(28654)
财经(26348)
经济研究(23204)
业经(22705)
(22557)
问题(17852)
(17242)
职业(16806)
(16089)
(15165)
财会(14639)
会计(14184)
(13991)
论坛(13991)
科技(13924)
共检索到495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廖康礼  王玉勤  罗贤慧  
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高等教育投资与区域间人力资本自由流动之间所形成的悖论性格局导致了地方高等教育收益外溢效应的产生,本文在对外溢效应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对其政策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收益外溢效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层特性,外溢效应削弱了溢出地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主动意愿,加剧了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失衡与投入不足的局面,使部分地区面临经济发展落后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落后的双重困局,而破局的关键则有赖于进一步完善现行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据收益外溢效应的测算结果来建立省际高等教育成本的动态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振宇  李涛  
从财政分权视角,使用2010—2016年省级数据,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可能存在的竞争效应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讨地方高等教育投入的产出效率。研究表明,由于财政分权体制下高等教育领域存在中央与地方"委托-代理"关系,在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和外部政策影响下,临近地区的高等教育投入会影响地方政府决策,导致支出竞争;支出规模增长带来的产出效率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增长趋势在2014年后有所放缓。为引导地方政府合理竞争,应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加快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治理能力建设;重视中央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入责任;强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源  袁莙健  陈丽  
利用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对财政分权与环境财政政策影响地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及空间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以环境财政政策为门槛变量时,环境财政政策对地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在以财政收支分权为门槛变量时,环境财政政策对地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进一步考虑空间外溢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邻近地区的财政分权与环境财政政策会通过空间"模仿效应"和"示范效应"对本地区的环境污染产生较为显著的空间外溢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部雅玲  付剑茹  
一、财政分权概述(一)财政分权的理论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和支出责任范围,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财政分权的核心是地方政府在执行经济计划和预算、管理本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财政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晨光  马蔡琛  
"双线制"高等教育体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需要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加以必要的扶持。其改革思路主要包括: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适度分立的教育部门预算体系;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加大中央财政对市县级政府的职业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完善社会力量对高等职业教育捐资助学行为的税收激励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罗伟卿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财政体制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经过1994年分税制改革,已基本建立起了全国范围的财政分权体制。政府的职能也开始发生转变,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转向为全社会提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在我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构成中,大约有50%的收入和80%的支出发生在地方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地方千差万别的发展中大国,研究地方财政体制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央与地方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整体效果,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地方财政问题的恰当处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康建英  
文章通过构建财政分权及国家政策对于教育支出影响的模型,利用1995~2005年间西部地区各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制度对西部地区的教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教育层次的升高,抑制作用在减弱;2002、2003年两次税改缓解了西部地区对教育支出的抑制;另外,还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其他经济发展因素对教育支出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实行一定程度的财政集权更加有利于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亚虹  宗庆庆  陈曦明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支出竞争行为已成为我国学界关注的热点。当前中国正处在由追求简单经济增长向追求社会民生转变的阶段,提供教育公共服务则是保障社会民生的重要方面。本文研究了我国地市级地方政府可能存在的教育支出相互竞争行为。在理论部分本文提出一个简单的、中国式的"自上而下"标尺竞争模型来解释地市级政府之间教育支出的相互影响机制:上级政府通过比较教育支出来评价地市级政府的相对教育政绩甚至决定地方官员是否连任,从而引发了地市级政府之间的标尺竞争。在文章实证部分使用2007年至2010年312个地级市教育支出等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并在固定效应框架下运用GS2SLS和MLE方法实证估计了地市级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成  
文章以地方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级地方公共品供给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省地财政分权体制的制度设计、分配体制、管理机制对地级政府提供地方公共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地方财政分权体制对地级公共品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省地财政分权体制下,地级政府受财政自给能力弱、财政负担重和治理效率低等因素的影响,并未由经济发展型政府转向社会服务型政府。因此,在推进地方财政分权体制改革时,应致力于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效率,改善地方财政体制运行状况,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地方财政体制供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中文  
1994年实行分税改革的财政分权化体制,自实施以来,遇到了财权和事权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在精简政策层级、合理配置税种、完善事权划分、建立高效转移支付制度方面作出努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武金陵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及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教育投入行为的影响,并利用2003—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分权的增加对教育投入有积极影响,而财政事权的分权对教育投入有负面影响。地方政府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竞争和投资竞争,对教育投入存在"挤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促进地方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因此改变地方政府考核指标,强化财政预算的透明度是保证教育投入的关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卫东  
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对经济和社会的外部性两个方面。高等教育的不同产品、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外部性。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应考虑外部性因素,适当根据外部性的大小进行财政政策的选择,完善国家学生资助体系,同时建立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的社会监督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梅  邓伟  
目前,对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顾虑集中体现为一个矛盾:一方面,近年来财政体制的改革、地方国库收入的快速增长等原因导致地方国库库存高企,大量闲置资金急于寻找获利的途径;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决策主体分散,一旦实施风险控制,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等将受到冲击。上述矛盾产生的原因主要源于目前的财政分权体制,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不尽一致。要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必须始终把握好地方政府目标与宏观经济目标的一致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姝  
作为替代性制度,地方政府间的"晋升锦标赛"机制一直被认为是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分权和政绩竞争可以对地方官员产生有效的生产性激励。但是,这种特殊激励机制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其内生的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福利型公共服务的供给,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情境下。中央政府的规制不能仅限于对传统体制的修补,针对地方政府负责解决的地方性公共服务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财政收支体制和政绩评价体制的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