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12)
2023(17734)
2022(15253)
2021(14562)
2020(12144)
2019(27771)
2018(27402)
2017(51815)
2016(28546)
2015(32091)
2014(32070)
2013(31353)
2012(28694)
2011(25740)
2010(25698)
2009(24033)
2008(23390)
2007(20410)
2006(17792)
2005(15986)
作者
(79454)
(65789)
(65514)
(62524)
(41915)
(31296)
(29788)
(25849)
(24908)
(23659)
(22390)
(22278)
(20903)
(20851)
(20717)
(20178)
(19671)
(19510)
(18761)
(18715)
(16377)
(16308)
(15791)
(15058)
(14772)
(14649)
(14553)
(14534)
(13297)
(13043)
学科
(106513)
经济(106355)
管理(86434)
(77109)
(64100)
企业(64100)
方法(46613)
(41652)
数学(40211)
数学方法(39798)
中国(33278)
(30332)
(26190)
业经(24024)
(23210)
(21276)
财务(21195)
财务管理(21130)
地方(20760)
(20699)
贸易(20687)
(20192)
企业财务(20019)
农业(19583)
(19004)
银行(18957)
(18676)
理论(18419)
(18024)
(17435)
机构
大学(394927)
学院(392427)
(159471)
经济(156161)
管理(150854)
研究(135142)
理学(129968)
理学院(128527)
管理学(126406)
管理学院(125694)
中国(103088)
(84508)
(82999)
科学(81409)
(67781)
财经(62382)
(61568)
研究所(61178)
中心(60330)
(57438)
(56760)
业大(56008)
北京(53761)
(51355)
师范(50861)
经济学(49196)
(49025)
农业(48078)
财经大学(46316)
(45677)
基金
项目(264601)
科学(207827)
研究(196809)
基金(192092)
(167011)
国家(165642)
科学基金(141729)
社会(124523)
社会科(117949)
社会科学(117922)
(101298)
基金项目(100841)
教育(90697)
自然(90001)
自然科(87896)
自然科学(87873)
自然科学基金(86268)
(85648)
编号(80339)
资助(79262)
成果(67307)
(59374)
重点(59286)
课题(55901)
(55626)
(54798)
国家社会(51789)
教育部(51364)
创新(51238)
(51111)
期刊
(176844)
经济(176844)
研究(122006)
中国(82127)
(68027)
学报(61949)
(56635)
科学(56172)
管理(55913)
大学(47258)
教育(46693)
学学(44361)
农业(39070)
(34541)
金融(34541)
技术(32586)
财经(31193)
经济研究(29469)
业经(27417)
(26689)
问题(22695)
(20246)
图书(19684)
(18796)
(18649)
理论(18320)
科技(17871)
技术经济(17494)
世界(17232)
会计(17091)
共检索到590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益  
中国地方政府罚没收入连年快速增长不仅仅是出于各执法部门利己的动机,更重要的是中国财政分配体制使然。财政分权使得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匹配,尤其是县乡财政日益困难,这是中国地方政府罚没收入增长的客观原因。地区间竞争使得中国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服务",对执法部门实行差额预算,剥离大量具有行政执法功能机构转而成立事业单位,且允许执法部门雇佣"临时工"以降低财政支出,这是中国地方政府罚没收入增长的主观原因。另外,中国罚没收入管理制度为这种增长提供了支持。在主、客观原因及罚没收入管理制度的双重激励与约束体制下,地方政府罚没收入不得不连年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海益  
本文基于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罚没收入连年快速增长这一事实,研究中国各地方政府罚没收入连年快速增长的原因。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罚没收入常常被用来为地方政府非生产性财政支出融资,并且还常常被用来补充地方政府财税收支差额,这都导致了中国各地方政府罚没收入迅速增长,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各级地方政府职能的错位与越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薇  
在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没有决定税率及设定税种的权力。那么我国省级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税收竞争呢?该文基于资本竞争的"策略互动"模型,构建了辖区政府税收竞争的反应函数,并运用差分广义矩法对1998—2007年及2008—2013年两个时间段我国省级政府税收竞争进行实证检验,尝试考察地方省级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存在性及竞争程度。该文研究发现:在这两个时间段中,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广泛存在。但在不同地区,对于不同税种,不同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策略不同,"互补型"竞争与"替代型"竞争同时存在。这既与不同省份侧重不同税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关,也与各省份经济规模、省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偏好以及不同省份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计志英  
以财政收支活动为具体体现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在特定财政体制框架内,对财政资源在中央、地方和各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筹集和分配,其实质是对诸多社会利益主体产权边界重新划分、界定而使其达到均衡。笔者从包含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推出了反映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Laffer曲线;并利用转型期分省宏观经济数据对Laffer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出宏观税负过重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尚莉  杨尊亮  
文章立足于我国当前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两难冲突的现实状况,运用"高能激励"效用,分析在财政分权体制之下财政激励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进而对我国环境质量施加影响。最后指出,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不力的根源在于缺乏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和有能力进行环境规制的制度环境,因此,要想走出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困境还是得从制度层面入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晓兰  曾小春  廖凯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其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供给难题要求实行分权型财政管理体制;通过财政分权确保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优先权和自主性,地方公债用于提供具有资本品性质的公共产品是合理而有效的;公共财政体制中必须包含以公共产品提供为目的、并受到民主机制约束的地方政府公债融资权。但鉴于国情,我国地方政府公债融资权目前须受中央监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婉  
本文通过理论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仅就预算外收入问题本身并不能解决预算外收入膨胀。从根源上说,它受我国中央和地方间的财政分配模式的影响。如果要降低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的依赖,中央政府必须考虑,把更多的收入资源和收入权力让渡给地方政府,减少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增加其财政的自给程度。在支出方面,需要增加地方政府的支出规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丹  唐善永  
中国式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严重扭曲了地方政府的支出行为。追根溯源,财政体制和政治考核体制是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根本原因,财政分权、政治晋升锦标赛下的财政竞争、财政体制改革、贪污腐败等都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从财政体制着手,也要从政治体制着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瑞姣  王赛德  
中国式分权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经济上的分权与政治上的集中管理体制的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在垂直的政治治理体制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分税制改革以来,虽然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相对清晰,但支出责任并没有被正式划分。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也因此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并给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带来风险。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惠惠  
财政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国库财产取之于民理应用之于民。对于罚没收入这一与被处罚者关系密切的财产在上缴国库后将会如何管理运作势必受到关注。以罚没收入为例来窥见国库的管理体制,对我国国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构建我国国库管理的监督体制是现实需求。国家财产的管理关乎每个人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邹进文  李彩云  
近代中国自清末参照西方模式启动财政分权改革以后,财政分权既涉及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也包含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随着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改革的展开,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思想也开始产生。清末、民国时期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思想对于当今中国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龑  
从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当行政干预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地方保护主义存在"软约束"效应,虽然可以给地方银行带来"优质资源",但也会导致地方银行产生依赖性,最终阻碍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不当行政干预存在"硬约束"效应,会扭曲信贷资源配置、降低信贷资产质量,最终阻碍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微观层面上,地方银行扩张资产规模、开展跨区域经营活动,会抑制"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宏观层面上,法治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财政收入占比、政绩压力和财政赤字的上升,则会加剧"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英杰  黄晓花  曹鸿杰  
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激励地方政府通过竞争加剧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构性问题。本文以2002年-2015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域,当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早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中西部地区作用正好相反。据此,本文提出了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合理分权,在考核机制方面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在结构层面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英杰  黄晓花  曹鸿杰  
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激励地方政府通过竞争加剧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构性问题。本文以2002年-2015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域,当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早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中西部地区作用正好相反。据此,本文提出了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刚  
经典的分权理论认为,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能够激励地方政府提高质量,但上述理论命题在中国的情境下尚未得到系统的论证。以中国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采用条件均值和条件分位数回归估计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质量,且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正向影响随着政府质量的提高而递增;财政分权所具有的政府质量提升效应,主要源自政府效率和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