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8)
- 2023(15886)
- 2022(13716)
- 2021(12910)
- 2020(10781)
- 2019(24710)
- 2018(24280)
- 2017(47094)
- 2016(25116)
- 2015(28308)
- 2014(28244)
- 2013(27792)
- 2012(25303)
- 2011(22483)
- 2010(22364)
- 2009(20437)
- 2008(19500)
- 2007(16617)
- 2006(14419)
- 2005(12285)
- 学科
- 济(116136)
- 经济(116021)
- 管理(76259)
- 业(68297)
- 企(57810)
- 企业(57810)
- 方法(50140)
- 数学(44170)
- 数学方法(43631)
- 财(35314)
- 中国(27394)
- 农(26183)
- 地方(25780)
- 业经(23104)
- 学(22613)
- 务(19191)
- 财务(19117)
- 财务管理(19058)
- 制(18699)
- 企业财务(18107)
- 农业(17313)
- 理论(17000)
- 贸(16742)
- 贸易(16734)
- 和(16272)
- 易(16163)
- 环境(16091)
- 技术(14921)
- 地方经济(14833)
- 体(14210)
- 机构
- 大学(351963)
- 学院(350751)
- 济(148355)
- 经济(145420)
- 管理(141370)
- 理学(123507)
- 理学院(122232)
- 管理学(120089)
- 管理学院(119469)
- 研究(114665)
- 中国(84602)
- 京(72656)
- 财(71606)
- 科学(69719)
- 所(56047)
- 财经(55103)
- 中心(51870)
- 研究所(50944)
- 农(50906)
- 业大(50435)
- 经(50149)
- 江(49345)
- 经济学(45886)
- 北京(45331)
- 范(44503)
- 师范(44125)
- 院(41881)
- 经济学院(41172)
- 财经大学(41082)
- 农业(39623)
- 基金
- 项目(243856)
- 科学(192428)
- 研究(178704)
- 基金(178280)
- 家(154176)
- 国家(152931)
- 科学基金(132783)
- 社会(114292)
- 社会科(108390)
- 社会科学(108362)
- 基金项目(94883)
- 省(94516)
- 自然(85917)
- 自然科(83932)
- 自然科学(83914)
- 自然科学基金(82367)
- 教育(82187)
- 划(78783)
- 资助(73493)
- 编号(72381)
- 成果(57497)
- 部(54114)
- 重点(53934)
- 发(51411)
- 创(50462)
- 课题(48767)
- 国家社会(47263)
- 教育部(47151)
- 创新(47118)
- 科研(46698)
- 期刊
- 济(160923)
- 经济(160923)
- 研究(105018)
- 中国(62571)
- 财(58195)
- 学报(52728)
- 管理(51709)
- 科学(48525)
- 农(45192)
- 大学(40907)
- 学学(38812)
- 教育(33933)
- 技术(31648)
- 农业(31453)
- 财经(27447)
- 经济研究(27338)
- 融(26686)
- 金融(26686)
- 业经(24680)
- 经(23523)
- 问题(20335)
- 技术经济(18269)
- 理论(16743)
- 图书(16341)
- 统计(16052)
- 科技(15777)
- 版(15623)
- 商业(15548)
- 现代(15399)
- 业(15276)
共检索到506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从明 陈仲常
文章基于AS-AD的分析框架,利用Blanchard-Quah的SVAR分解方式,研究分析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由于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以及资本效率部门间的差异,财政分权在带来需求冲击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负向的供给冲击效应,二者共同的作用使得:(1)经济运行中表现出"价格与产出正向关联";(2)经济波动表现出"收—放"循环的特征,即分权导致产出增加、物价上涨,限制经济过热则导致产出与物价的下降;(3)分权促进经济增长并非源于分权增加社会供给能力,而是源于分权增加了社会需求水平。根据1952—2007年的数据,文章检验了上述推论,并指出频繁调整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经济波动"大起大落"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文谦
一、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分析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一国经济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它表明一国经济要依次经历经济扩张、经济繁荣、经济衰退、经济低迷四个阶段并周期性地进行循环。中国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表明,从1953-200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共经历了5个周期。 从1953年开始经历了6年的经济扩张于1958年达到顶峰(195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1.3%)之后经济开始萎缩,1960年经济出现负增长,1961年达到谷底(经济增长率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付一平 刘金全 梁冰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在总需求管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判断我国财政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规模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关联,描述结构VAR模型中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反馈过程,我们发现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操作过程中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相机选择性和对经济周期阶段的依赖性,这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出现“软扩张”的经济周期态势下,应当适当调整财政政策的期限结构和政策工具,加强货币政策的组合作用,继续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对国内产出的作用方向。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济周期 冲击反应函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王国志 付卫艳
本文利用我国1992年1月-2020年6月的宏观经济数据,运用马尔可夫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度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同时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将经济周期划分为扩张期和收缩期,并采用SV-TVP-VAR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冲击与经济周期阶段性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财政政策冲击对投资、消费和产出的冲击在短期和中期内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但长期效应比较平稳且微弱;(2)我国财政政策冲击具有非线性效应,经济扩张期和收缩期的财政政策冲击对投资、消费和产出的冲击具有"凯恩斯效应",但在某些特定时段则存在"非凯恩斯效应";(3)我国财政政策冲击存在非对称性效应,即财政政策冲击在经济紧缩期的调控效果要明显好于经济扩张期。因此,在经济下行期间还需要维持积极财政政策调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金全 梁冰
财政政策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方式,并在需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定量描述和检验了我国财政政策工具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相依性,在结构VAR模型中刻画了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反馈过程,并发现我国财政政策操作的相机选择性依赖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在目前我国进入新经济周期的态势下,应当及时调整财政政策的期限结构和政策工具,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作用,以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济周期 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开忠 欧阳一漪 王宇光
通过研究1979—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和协动性水平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省域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平滑化、微波化特征,1995年后协动性水平明显增强,密度、距离、分割、异质性(即"4D")对省域经济周期协动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在"4D"影响中,地理毗邻与周期协动性负相关,反映出我国相邻各省域间分割严重,行政和贸易壁垒问题较强;人均GDP差距与周期协动性正相关,反映出我国省域经济周期协动性水平整体虽然提高,但人均收入扩大的趋势尚未改善。在分区域"4D"影响分析中发现,东部地区受外商直接投资度、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最大,中部地区受对外开放度、人均GDP差距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受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最大。地理毗邻变量在东、中、西部三地的回归结果均不显著,说明三地内部省域分割仍然比较严重,区域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旭杰 余超
在关于政府规模与经济周期波动关系的研究中,公共收入规模和公共支出规模被关注得颇多,公共就业规模作为衡量政府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却少有涉及。然而,公共就业不仅是影响公共收支的重要因素,而且对劳动力市场具有直接和间接作用,因此考察公共就业规模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是对考察政府规模经济稳定效应的必要补充。本文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和省份经济周期波动两个层面考察公共就业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共就业有利于省份经济稳定,但对全国经济稳定的作用并不显著,这主要在于省份经济周期波动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间的差异性以及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中央政府机构改革间的时滞性。
关键词:
政府规模 公共就业 经济周期波动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金平 朱鸿
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金融体系运行是否独立于经济运行、是否具有"非中性"特征,是金融周期理论研究的起点。金融周期怎样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传导机制如何,则是金融周期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理论、债务-通缩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金融不稳定理论基本上构成了金融周期的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短期波动具有加速器作用,该作用具有非对称性;金融周期能够预测经济周期;金融周期对中长期经济增长波动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金融加速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爽
文章以第三产业为参照,从二阶导数和非对称性等角度对第二产业的经济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第二产业投资比例大、对政策敏感以及增长方式粗放等原因,其比例的增大会加剧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对GDP有着杠杆冲击效应;而通过对第三产业波动的分析发现,由于其投资小、见效快以及就业容纳效应强等原因,第三产业比例的增大对经济波动有着缓和作用。因此要优化我国第二产业的结构,提高工业增长效率,并大力推进我国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努力实现宏观经济的"软着陆"和"软扩张"。
关键词:
产业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玉春 王雅婷 万里虹
通过对比我国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波动图发现,保险周期并不是严格顺经济周期持续,而是在总体上顺周期特征下,保持保险业市场波动的自身特点,其波动频率及波动幅度与经济周期波动具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我国保险市场波动既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保险业自身产业政策的显著影响。此外,寿险与产险两大市场的波动性受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并不一致,保险监管部门应始终监测并充分考虑分险种市场的不同波动特征,以提高逆周期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保险周期 经济周期 波动形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倪克湖
甘肃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倪克湖一、甘肃经济的总体波动与全国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为了研究甘肃国民收入增长率(GSNIRT)(以1952年为100)和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率(NIRT)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二者做图(如图1)。图1反映出,不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波动周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述云
调和分析在经济周期波动研究中的应用陈述云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研究,大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即使已有的定量研究中也多是采用时域分析方法获得的。本文尝试从另一角度(即频率域角度)采用时间序列的调和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波动的机制及运行规律。一、经济序列的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颖 唐晓彬 武一
文章对我国1952~2009年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识别和检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发现二机制状态的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对于刻画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比较适合,刻画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在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改革开放前经济周期波动十分明显,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征;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比较平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华冬芳 洪敏
文章利用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之进行模拟。分析了加速数、边际消费倾向与政府宏观调控时间、力度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呈平稳且收敛的阶梯波动。
关键词:
乘数—加速数模型 经济周期波动 收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连平 吴金友
本文首先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概况及不同学者的经济周期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不同滤波方法,对1978~2009年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并对产生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深入分析。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传导机制 滤波分解 向量自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