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0)
- 2023(7585)
- 2022(6233)
- 2021(6155)
- 2020(5004)
- 2019(11835)
- 2018(11010)
- 2017(21059)
- 2016(11283)
- 2015(12644)
- 2014(12294)
- 2013(12499)
- 2012(11759)
- 2011(10413)
- 2010(10405)
- 2009(9571)
- 2008(9608)
- 2007(8114)
- 2006(7110)
- 2005(6641)
- 学科
- 济(52116)
- 经济(52072)
- 管理(35978)
- 业(31285)
- 财(27766)
- 企(24289)
- 企业(24289)
- 方法(23719)
- 数学(22086)
- 数学方法(22004)
- 中国(18543)
- 贸(15195)
- 贸易(15190)
- 易(15023)
- 财政(14544)
- 出(14441)
- 农(13375)
- 制(12065)
- 政(12052)
- 务(11710)
- 财务(11705)
- 财务管理(11652)
- 企业财务(11162)
- 地方(9204)
- 体(9131)
- 业经(8982)
- 口(8758)
- 出口(8757)
- 出口贸易(8757)
- 银(8338)
- 机构
- 大学(161405)
- 学院(157563)
- 济(82932)
- 经济(81930)
- 研究(60215)
- 管理(59286)
- 理学(51297)
- 理学院(50764)
- 管理学(50302)
- 管理学院(50002)
- 中国(48299)
- 财(45771)
- 京(34061)
- 财经(32678)
- 科学(31755)
- 经(30124)
- 所(29771)
- 经济学(29280)
- 研究所(26598)
- 经济学院(26566)
- 中心(25605)
- 财经大学(24395)
- 农(22179)
- 北京(21943)
- 院(21480)
- 江(21479)
- 业大(18661)
- 范(18006)
- 科学院(17870)
- 师范(17854)
- 基金
- 项目(103540)
- 科学(83599)
- 基金(80941)
- 研究(76449)
- 家(70547)
- 国家(70091)
- 科学基金(60172)
- 社会(54337)
- 社会科(51995)
- 社会科学(51985)
- 基金项目(41278)
- 自然(35703)
- 自然科(34991)
- 自然科学(34983)
- 省(34846)
- 自然科学基金(34438)
- 资助(34138)
- 教育(33724)
- 划(30237)
- 编号(27308)
- 部(25923)
- 国家社会(25378)
- 中国(24267)
- 重点(23465)
- 教育部(22898)
- 成果(22658)
- 发(22279)
- 人文(21342)
- 创(21209)
- 性(20546)
共检索到246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本文在区分生产性支出与保障性支出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入分权与支出分权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生产性财政支出比重会随着收入及分权程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非线性变化特征;支出分权程度的增加则会导致该转变临界水平的降低,使财政收入分权与生产性财政支出比重之间更易于呈现负相关关系。通过实证检验证实我国近年来政府对生产性支出的偏好并非由传统意义上的财政分权所引发,而是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收入集权化与财政支出分权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文骏 刘晔
从预算结构出发,首次基于款级科目对1997-2009年公共财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的省级数据进行分类调整,并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财政分权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但从预算结构来看,生产性支出偏向主要来自政府性基金支出,公共财政支出不具备明显的生产性支出偏向,而是更多地表现出支出刚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政府性基金筹集专项建设资金的作用,完善转移支付结构,彻底取消预算外支出,加大经济开放程度,从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 侯伟凤
近年来,如何调整财政支出方向从而有效刺激消费成为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可以探究政府财政支出对消费的影响,进而以消费为指标为政府财政支出提供明确方向。理论研究表明,政府生产性财政支出对促进消费增长具有积极影响,宏观税率与消费增长呈倒U型关系。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利用2006—2015年的数据,使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可以研究生产性财政支出对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0%分位点上,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影响,而在50%和80%点处不具有显著影响,即政府生产性财政支出能够促进贫困地区居民消费,对中等收入地区和富裕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政府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为贫困地区。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消费 分位数回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姚明霞
一、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人均实际GDP是1952年的2.8倍,2007年的人均实际GDP是1978的10.89倍,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这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万如意
新中国建国以来,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转型前期和市场经济转型后期三个经济系统。改革开放以来,在适应经济转型同时,中国政府职能也在发生转变。为了能够对政府职转变过程进行定量观测,该文以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为测度,通过对建国以来财政支出的梳理、统计,可以直观地看到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脉络和趋势,找到"十二五"规划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起点和新目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红琼
本文在假定地方政府是"仁慈型"政府的前提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地方政府支出存在结构偏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轻科教文卫等支出。接着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激励合同出发,分析在"经济人"假设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受激励机制的影响,从追求"社会合意"型向追求"中央合意"转变。而这一转变带来的则是公共品供给效率损失,某些公共品提供不足,而某些公共品供给过度等后果。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支出结构 偏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丹 唐善永
中国式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严重扭曲了地方政府的支出行为。追根溯源,财政体制和政治考核体制是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根本原因,财政分权、政治晋升锦标赛下的财政竞争、财政体制改革、贪污腐败等都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从财政体制着手,也要从政治体制着手。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中国式分权 政府竞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红玲 李建振 宋长善
本文以2007年-2012年省级政府财政支出数据为分析对象,建立"财政支出结构的偏离模型"比较了全国除北京外的省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之间的差异性,在发现财政支出结构偏离程度与各省GDP呈现负相关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聚类方法将各省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分成四类,分别探讨了各类财政支出结构的特征,为各地方政府正确界定自身财政支出结构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永亮 赵德余 辛广海
本文以分权改革为分析框架,认为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助长了地方政府的"灰色"权力,主要通过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偏好(流动性创造)、支出本土偏好(市场分割)与支出结构偏好等因素表现出来,此类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绩效;从实证角度来看,财政分权在无外部性条件下具有积极正面的经济增长收益,引入政府支出三大特征变量后的进一步考察显示政府支出规模扩张(流动性创造)和支出结构偏好促进了经济增长,支出的本土偏好则具有负面效应;总体来看,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目标,而忽视长期社会福利目标(如环境的改善、收入公平等),这需要第二阶段政府治理模式的改革和分权体制的重新设计,从而走向"和谐"发展之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小勇
笔者通过构造地理空间权重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1985年~2006年间中国省级财政分权、邻里竞争对财政支出偏向政策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省级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基本建设支出比重无显著影响,而对社会发展性支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相邻地区GDP增长率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而降低社会发展性支出比重。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邻里竞争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刚
中国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以及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清、地方政府独立财权尚未实现、转移支付未能解决地区间财力均衡等问题,限制了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满足辖区居民需求偏好方面主体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地方政府视角出发,尝试梳理中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分税制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坚 杨光 王智强
通过分析1990-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政府财政支出是否具有挤出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分析显示投资自身具有强烈的自相关性;投资具有通货膨胀效应,而且和消费具有互相抵消的效果;挤入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存在,而在中部则不存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导致了挤入效应上升;分位数回归的结果显示挤入效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在较小和较高水平的私人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上挤入效应比较大。
关键词:
挤出效应 动态面板GMM 分位数回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构建一个最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理论模型,探寻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7—2005年间我国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纵向政府级次减少和辖区政府数量增加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撤乡并镇"改革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滞后负效应。财政支出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财政收入分权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财政收支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对称性影响自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以及在东部地区均相对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财政分权特别是财政收入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组织结构 地方政府支出规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新强 胡永刚
中国财政支出具有生产性且偏向投资建设性支出,本文采用SVAR方法得到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影响就业的经验事实:政府生产性支出增加能够促进就业,但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性依赖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表现在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可以刺激就业,而增加服务性支出则抑制就业。基于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上述事实,政府支出影响就业的程度依赖于政府支出生产性的大小和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中国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投资性支出通过生产性效应、投资流动性约束和价格粘性等渠道刺激就业;然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和体制转轨阶段,增加政府服务性支出将导致结构性劳动替代,从而抑制就业;税收则主要通过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文剑 阮苗苗
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自主权加大,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产生"偏好"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在教育、环境保护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支出偏好,并存在相应的"恶性竞争"、"目标侵蚀"和"饮鸩止渴"等问题。根据系统基模反馈分析法的管理方针,治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好问题的出路在于: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坚定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治理目标;不断提高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总量并优化医疗卫生支出结构。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偏好 系统基模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