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5)
- 2023(11525)
- 2022(9824)
- 2021(9364)
- 2020(8127)
- 2019(18926)
- 2018(18595)
- 2017(35629)
- 2016(19347)
- 2015(21887)
- 2014(22003)
- 2013(21835)
- 2012(19931)
- 2011(17549)
- 2010(17267)
- 2009(15939)
- 2008(15837)
- 2007(13864)
- 2006(11379)
- 2005(9861)
- 学科
- 济(78612)
- 经济(78531)
- 管理(59323)
- 业(55709)
- 企(46627)
- 企业(46627)
- 方法(42853)
- 数学(38750)
- 数学方法(38251)
- 财(33833)
- 农(20550)
- 中国(19747)
- 贸(18737)
- 贸易(18736)
- 易(18350)
- 务(18030)
- 财务(17985)
- 财务管理(17923)
- 企业财务(17009)
- 地方(15157)
- 制(15113)
- 业经(15068)
- 学(15068)
- 财政(13886)
- 出(13877)
- 农业(13149)
- 理论(11839)
- 和(11445)
- 技术(11406)
- 政(11402)
- 机构
- 大学(270000)
- 学院(268945)
- 济(113290)
- 经济(111121)
- 管理(107830)
- 理学(94275)
- 理学院(93348)
- 管理学(91571)
- 管理学院(91086)
- 研究(83952)
- 中国(64235)
- 财(59261)
- 京(54766)
- 科学(51518)
- 财经(44341)
- 农(42727)
- 所(41371)
- 中心(40686)
- 经(40318)
- 业大(40023)
- 江(39270)
- 研究所(37443)
- 经济学(36066)
- 农业(33765)
- 北京(33520)
- 经济学院(33029)
- 财经大学(32985)
- 范(32586)
- 师范(32250)
- 院(30448)
- 基金
- 项目(186071)
- 科学(147114)
- 基金(137582)
- 研究(133636)
- 家(119557)
- 国家(118629)
- 科学基金(102918)
- 社会(85692)
- 社会科(81486)
- 社会科学(81465)
- 基金项目(72899)
- 省(72193)
- 自然(67766)
- 自然科(66254)
- 自然科学(66236)
- 自然科学基金(65027)
- 教育(62690)
- 划(60801)
- 资助(57425)
- 编号(53434)
- 成果(42388)
- 部(42345)
- 重点(41676)
- 创(38732)
- 发(38628)
- 科研(37053)
- 教育部(36725)
- 创新(36281)
- 国家社会(36125)
- 课题(35712)
共检索到382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书祥 曾国彪
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双重影响,一定时期内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并不明确。本文将TFP分解为纯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运用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分析了纯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比较显著的负效应,当期技术效率的改善对就业没有显著影响,而滞后期技术效率的改善却对就业量的增加具有负效应;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我国就业总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因此,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我国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安苑 王珺
本文使用非参数逐点估计方法分析了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平均而言,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政府重视经济建设支出而忽视科教文卫支出的偏向;而通过将这一支出偏向效应拓展至动态发现,在财政分权度从低到高变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跳跃点,在此点以下,分权显著地促进了支出偏向,而当分权度达到此点以上时,分权的支出偏向效应则大大减弱。进一步分析随着时间演进分权对支出偏向的影响发现,高分权度地区的支出偏向趋于缓和,而低分权度地区的支出偏向却持续恶化。如果将财政支出模式变化作为增长模式转变的一种表现,这种分化意味着区域间长期增长潜力的差距趋于扩大。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支出偏向 非参数逐点估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昊 李育冬 李子秦
本文将财政支出按性质分为消费性、经济建设、文教科研、转移支付四类,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变参数估计研究各项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中消费性支出挤出居民消费,经济建设支出由促进居民消费转为抑制,转移性支出则促进了居民消费,而文教科研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因此,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应作为财政支出政策的首要选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安苑
使用非参数逐点估计方法,在一个动态框架下考察财政分权对于地方政府支出偏向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分权程度的提高,地方政府对于经济性支出的偏向经历了一个被强化的过程,而当分权程度进一步提高时,这种作用则逐渐弱化,这表明对于支出偏向问题而言,存在一个最优的财政分权度;进一步地,随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分权对支出偏向的影响也经历了一个类似的高峰,而后则变得不再显著,表明分权的支出偏向作用可能是一个收入现象。这种分权影响的动态考察为增长方式转变背景下政府治理模式的调整提供了实证层面的证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支出偏向 非参数逐点估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文骏 刘晔
从预算结构出发,首次基于款级科目对1997-2009年公共财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的省级数据进行分类调整,并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财政分权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但从预算结构来看,生产性支出偏向主要来自政府性基金支出,公共财政支出不具备明显的生产性支出偏向,而是更多地表现出支出刚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政府性基金筹集专项建设资金的作用,完善转移支付结构,彻底取消预算外支出,加大经济开放程度,从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柏檀 周德群 王水娟
实行"地方为主、分级管理"的分权管理和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重中之重"是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特征。本文在此背景下,运用公共经济学中关于财政分权、标尺竞争与公共支出结构偏向的相关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学前教育投入不足的制度原因。通过构造教育财政分权指标、并基于1998年-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证明重心偏下的基础教育财政分权制度以及对"普九"政绩考核的标尺竞争,在公共支出结构上造就了地方教育部门"重义务教育、轻学前教育"的严重偏向,这是导致"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制度诱因。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财政分权 教育公共支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金宇
基于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FVAR),文章检验了全球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危机后期以及经济新常态时期服务性支出、消费性支出以及生产性支出的产出冲击效应。结果表明,各类财政支出仅在短期对产出具有冲击效应,而且在三个典型时期非线性效应显著。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财政支出对产出的增长均产生了抑制作用,生产性支出对产出增长的负向冲击效应最大,消费性支出最小;在经济危机后的复苏时期,财政支出可能给产出增长带来较为频繁的波动,服务性支出对产出冲击效应较大,生产性带来的产出波动更为频繁;在新常态时期,服务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在短期对产出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支出可能造成产出波动。
关键词:
时变参数 冲击效应 财政支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春红 李真
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本文运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4-2019年我国30个省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与评价,并对财政分权与支出偏向如何影响城乡融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地区差异;财政分权对城乡融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支出偏向对城乡融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一结果在替换及增加变量、改变样本省份和时间及更换实证方法的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财政分权与支出偏向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背景、空间地理位置及农业生产规模下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异质性影响;拓展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支出偏向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存在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设计分类政策,促进资本要素双向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支出偏向 城乡融合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林
参数估计是统计推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参数的点估计的目的在于寻找一个适当的统计量作为某未知参数的估计量。对于同一个参数,往往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存在无穷多个)估计量。因而,如何评价不同估计量的优劣就成了参数估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叶
基于2008—2015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新口径城投债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对城投债发行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显著促进了城投债发行,且这种促进作用仅存在于中部地区以及市委书记年龄不超过55岁的城市;土地出让在财政支出偏向对城投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效应,土地出让削弱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对城投债发行的促进作用;考虑到遗漏变量和双向因果导致的内生性,分别采用省级层面财政支出偏向衡量指标以及选取本城市所在省份其他地级市的财政支出偏向年平均值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估计,结果发现财政支出偏向依然显著促进了城投债发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小勇 丁焕峰
通过利用空间面板Durbi n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省及省以下财政分权对财政支出偏向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省级财政分权促使地方政府增加了基本建设性支出比重,而减少了社会发展性支出的比重,省以下财政分权对财政支出结构效应则正好相反。相邻地区GDP增长率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基本建设性支出比重,而降低社会发展性支出比重。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竞争上同时出现了攀比效应和逐底竞争效应。因此,纠正地方政府支出偏向政策,必须推动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小勇
笔者通过构造地理空间权重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1985年~2006年间中国省级财政分权、邻里竞争对财政支出偏向政策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省级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基本建设支出比重无显著影响,而对社会发展性支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相邻地区GDP增长率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而降低社会发展性支出比重。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邻里竞争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丹 唐善永
中国式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严重扭曲了地方政府的支出行为。追根溯源,财政体制和政治考核体制是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根本原因,财政分权、政治晋升锦标赛下的财政竞争、财政体制改革、贪污腐败等都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从财政体制着手,也要从政治体制着手。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中国式分权 政府竞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青 张峁
本文基于1995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GMM分析方法,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角度对财政分权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方面:财政分权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为正,这表明财政分权提高了我国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各地区方面:由于各地生活水平、自然条件以及居民消费偏好不同,财政分权对各地居民消费的影响也不同,财政分权与东部、中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都呈正相关,对中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小,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居民消费 面板数据 GMM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继梅 胡尧
文章基于递归残差的逆序特征和隔离检测研究了回归模型多参数变点的检测方法。首先,构建带有变点的回归模型,考虑到多元正向CUSUM检验能防止协变量均值与偏移量正交时损失功效,但其变点检测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引入修正的检验统计量BCUSUM。其次,结合快速高效的隔离检测技术,提出MCPDP算法用于估计变点数目及位置。最后,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控制检验水平,有更高的功效;评价结果显示,MCPDP算法在变点估计性能方面表现较优;实例分析表明,交通流变点符合实际交通情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所构建的模型可以作为交通参数确定性经验关系的一种修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政支出差异性对创业活动的激励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
我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与Kernel密度估计的实证研究
什么决定了地方财政的支出偏向——基于地方官员的视角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研究
财政分权与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动态效应分析
中国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就业效应
教育支出改革与财政压力分析——基于断点回归方法的估计
中国铁路煤炭运输效率的动态特征:基于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的比较分析
分权程度省际差异、财政压力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以地方政府间权责安排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