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0)
- 2023(9896)
- 2022(8416)
- 2021(7734)
- 2020(6737)
- 2019(15433)
- 2018(14958)
- 2017(29577)
- 2016(16215)
- 2015(18360)
- 2014(18580)
- 2013(18895)
- 2012(17682)
- 2011(15640)
- 2010(15844)
- 2009(14621)
- 2008(15034)
- 2007(13469)
- 2006(11321)
- 2005(10169)
- 学科
- 济(64891)
- 经济(64822)
- 管理(49732)
- 业(48466)
- 企(37355)
- 企业(37355)
- 方法(33185)
- 财(31041)
- 数学(29785)
- 数学方法(29529)
- 农(18190)
- 中国(18177)
- 务(15626)
- 财务(15605)
- 财务管理(15548)
- 制(15379)
- 企业财务(14823)
- 学(14624)
- 财政(13740)
- 地方(13395)
- 贸(13340)
- 贸易(13338)
- 易(12996)
- 业经(12651)
- 农业(11592)
- 银(11526)
- 银行(11501)
- 政(11283)
- 行(10819)
- 融(10474)
- 机构
- 大学(234214)
- 学院(231694)
- 济(96599)
- 经济(94457)
- 管理(88805)
- 研究(77407)
- 理学(76741)
- 理学院(75891)
- 管理学(74665)
- 管理学院(74209)
- 中国(58996)
- 财(53782)
- 京(48547)
- 科学(48505)
- 农(42060)
- 所(40387)
- 财经(39200)
- 研究所(36388)
- 中心(36326)
- 业大(35651)
- 经(35530)
- 江(35442)
- 农业(33251)
- 经济学(30781)
- 北京(30166)
- 财经大学(28953)
- 范(28742)
- 师范(28423)
- 经济学院(28185)
- 州(27803)
- 基金
- 项目(155146)
- 科学(120996)
- 基金(113380)
- 研究(110819)
- 家(99623)
- 国家(98840)
- 科学基金(83851)
- 社会(70852)
- 社会科(67229)
- 社会科学(67207)
- 基金项目(60154)
- 省(59876)
- 自然(54179)
- 自然科(52981)
- 自然科学(52958)
- 自然科学基金(52052)
- 教育(50515)
- 划(50412)
- 资助(46581)
- 编号(44609)
- 成果(37243)
- 部(35011)
- 重点(34979)
- 发(32657)
- 创(31901)
- 科研(30646)
- 国家社会(29951)
- 创新(29942)
- 教育部(29843)
- 课题(29742)
- 期刊
- 济(100885)
- 经济(100885)
- 研究(67384)
- 财(47129)
- 中国(45032)
- 学报(40280)
- 农(36529)
- 科学(33859)
- 大学(29704)
- 管理(28802)
- 学学(27999)
- 农业(24176)
- 融(21133)
- 金融(21133)
- 财经(20047)
- 教育(19435)
- 技术(18010)
- 经济研究(17718)
- 经(17180)
- 图书(15511)
- 业经(15430)
- 问题(13840)
- 业(13239)
- 版(12150)
- 贸(12034)
- 财会(11753)
- 技术经济(11469)
- 理论(11451)
- 统计(11328)
- 书馆(11248)
共检索到344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解垩
基于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数据,计算了多维贫困、贫困发生率及贫困脆弱性,多维贫困由健康贫困、教育贫困及生活条件贫困三个维度构成,以多维贫困作为公共服务可及性的代理指标。并结合分组固定效应模型与二阶段最小二乘方法,对由地方政府自主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比值表示的财政分权影响公共服务供给及贫困进行省际层面平衡面板分析。结果显示:财政分权提高了公共服务可及性,但财政分权对贫困发生率及贫困脆弱性影响微弱;财政分权降低了多维贫困中的生活条件贫困,并没有使多维贫困中的教育及健康维度贫困下降;财政分权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提供,对城市地区的公共服务提供没有显著影响,财政分权与多维贫困之间不存在非线性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宏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源之一。以中部地区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投资有力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与政府投资的投资价值取向和标准有关。针对这一分析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涛 刘会
该文以财政联邦主义、环境联邦主义为研究视角与理论基点,探索了中国财政体制与雾霾污染管制的内在逻辑与传导机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加速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这种加速表现出一定的收敛性;引资竞争和支出竞争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动态变化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嘉
笔者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并未有效促进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财政分权对经济性支出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对社会性支出也有正向影响,但对转移性支出影响不明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杰茹
关于财政分权与地方债务的关系,理论界主流观点是财政分权会引致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张;另有观点支持"利维坦假说",认为财政分权可以限制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过度扩大。首先建立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性债务关联的理论框架,继而从支出分权、收入分权和纵向财政不平衡三个角度分析其作用机制。并搜集1998~2013年中国26个地方政府的省级面板数据,先后采用OLS和固定效应以及SYS-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尝试得出两者之间的长期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提高收入分权,降低支出分权,缓解纵向财政不均衡,将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建议严格政府支出管理,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同时适度放松收入管理,赋予地方政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肖建华
财政分权是促使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制度安排,实证发现,不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区域上,我国财政保障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但无法判定这种能力的增强是来源于内在机制还是外在压力。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行政管理体制也直接影响了社会性公共服务的供给。我们应降低财政分权度、建立一套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通过提高人口密度来提升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改善其供给质量。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社会性公共服务 人口密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晓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杰茹
国内理论界普遍认同地方债务内生于财政分权体制,主流观点是收支不平衡引致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张;反对派支持"利维坦假说",认为分权可以限制地方政府支出的过度扩大。但分权究竟如何具体作用于地方债务,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建立了财政分权与地方债务关联的理论框架,从支出、收入和纵向财政不平衡三个角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分权效应不能一概而论,提高收入分权,降低支出分权,缓解纵向财政不均衡,将有助于减少地方债务。构建现代政府间关系,"五五分成"后亟需增加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严格政府支出管理;同时适度放松收入管理,赋予地方政府有限的税收立法权,构建地方税体系至关重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文昌
现阶段,大量文献研究了地区间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制度因素、现状及实现路径。但缺乏动态和实证研究。本文拟通过动态的实证分析,从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角度入手,探究我国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长革
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追逐本地区经济利益的动机和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机制构成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两大动力。在中国的M型经济结构下,上述双重激励机制驱使地方政府为GDP更快增长而激烈竞争。这一方面造就了中国近年来GDP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使地方政府只关心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而长期忽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从而直接导致了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短缺和城乡间、地区间的严重不平衡。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切实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晋升激励 公共服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冯丹
(一)《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2010年12月31日财政部发布《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要求医院对除图书之外的其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反映固定资产因使用中的消耗而发生的价值减少,从而真实反映资产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与企业不同,它要求区分资金来源进行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对于财政补助、非财政科教项目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春
在现有文献对财政分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2007—2017年国内31个省份数据分析,就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地区环境污染呈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排污费的收取和治理环境污染的财政补贴能够对影响效应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引入直辖市变量分析治理环境污染的财政补贴,发现经济发达的直辖市同时在环境治理方面优于其他省份。基于此,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地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理顺地方政府财政分配方式、强化地方环境治理责任机制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治理 门槛效应 区位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森 彭田田
财政分权作为处理不同级次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对财政资源配置方式与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会通过外资竞争和创新偏好的中介效应而促进创新效率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16年30个省的年度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且通过外资竞争与创新偏好间接提高了创新效率,分地区检验发现上述影响在东部地区显著,但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结论,本文认为中国要提高创新效率,应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的财政自主性,鼓励省级政府积极争取外资并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采取措施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督促中西部地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戴晓风 任述康
本文基于2005-2014年681家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公司治理对财务柔性及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与财务柔性水平负相关;第二,公司治理较好的企业,其财务柔性更能有效地促进未来投资。由此可见,财务柔性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储备,对公司未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要推动国有企业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降低因管理层消极怠工、过度追求职务消费等问题所产生的代理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金闲置,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红恒
笔者采用我国实际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过低的重要原因。今后只有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利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加大政府对居民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将以前的投资型财政转变为消费型财政,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从而使经济步入依靠消费拉动的均衡增长路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高安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