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7)
- 2023(13686)
- 2022(11525)
- 2021(11156)
- 2020(9368)
- 2019(21530)
- 2018(20648)
- 2017(39439)
- 2016(20953)
- 2015(23520)
- 2014(22917)
- 2013(22493)
- 2012(20548)
- 2011(18017)
- 2010(17668)
- 2009(16184)
- 2008(15920)
- 2007(13121)
- 2006(11102)
- 2005(9699)
- 学科
- 济(89258)
- 经济(89175)
- 管理(69094)
- 业(61855)
- 企(52521)
- 企业(52521)
- 方法(47410)
- 数学(43003)
- 数学方法(42597)
- 财(35280)
- 中国(25182)
- 农(21592)
- 务(19202)
- 财务(19168)
- 财务管理(19110)
- 企业财务(18297)
- 贸(17855)
- 贸易(17847)
- 业经(17602)
- 易(17451)
- 制(17384)
- 环境(15948)
- 地方(14937)
- 学(13949)
- 财政(13690)
- 农业(13642)
- 划(13547)
- 技术(13028)
- 银(12963)
- 银行(12953)
- 机构
- 大学(289405)
- 学院(285482)
- 济(128123)
- 经济(126128)
- 管理(118103)
- 理学(103924)
- 理学院(102951)
- 管理学(101446)
- 管理学院(100917)
- 研究(91591)
- 中国(72783)
- 财(65688)
- 京(59120)
- 科学(51528)
- 财经(50135)
- 经(46014)
- 中心(43201)
- 所(42773)
- 经济学(41169)
- 研究所(38649)
- 江(38443)
- 财经大学(37624)
- 农(37480)
- 业大(37453)
- 经济学院(37385)
- 北京(36787)
- 范(33811)
- 院(33559)
- 师范(33541)
- 商学(32436)
- 基金
- 项目(199588)
- 科学(160906)
- 基金(151969)
- 研究(146351)
- 家(131218)
- 国家(130210)
- 科学基金(114570)
- 社会(99122)
- 社会科(94325)
- 社会科学(94303)
- 基金项目(79683)
- 省(72832)
- 自然(72488)
- 自然科(70935)
- 自然科学(70920)
- 自然科学基金(69738)
- 教育(67296)
- 资助(62479)
- 划(61984)
- 编号(56663)
- 部(46654)
- 成果(45180)
- 重点(44227)
- 国家社会(43423)
- 创(42044)
- 教育部(41384)
- 发(40817)
- 人文(39938)
- 创新(39363)
- 科研(38950)
- 期刊
- 济(125648)
- 经济(125648)
- 研究(82971)
- 财(55375)
- 中国(51522)
- 管理(42273)
- 学报(39243)
- 科学(38404)
- 大学(31879)
- 农(31471)
- 学学(29961)
- 财经(25264)
- 融(24234)
- 金融(24234)
- 技术(23676)
- 经济研究(22915)
- 教育(22264)
- 农业(21851)
- 经(21648)
- 业经(18133)
- 问题(16816)
- 贸(16084)
- 统计(16043)
- 策(14607)
- 财会(14208)
- 世界(13907)
- 技术经济(13885)
- 会计(13730)
- 国际(13183)
- 理论(13049)
共检索到410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强化财政分权改革对环境治理的作用被提升为"十三五"国家战略的高度。基于此,本文选择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探讨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从基准回归分析来看,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分权异质性来看,不同的财政分权水平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也是有所差异的。故此,应继续强化财政分权改革措施,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促进环境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治理绩效 系统GMM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丽娜 薛阳
提升创新质量是解决创新领域“卡脖子”问题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之举。文章在分析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影响机理基础上,运用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财政分权、财政压力与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有助于促进创新质量明显改善,且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财政分权对低分位数样本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要明显强于高分位数样本;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受财政压力影响,财政压力相对较大的样本,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表现更强;随着财政压力持续加大,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呈现下降趋势,且财政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呈现出抑制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应敏 杨野 陈文川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广为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基于2008-2013年我国31个省级政府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审计监督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以期找到规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财政分权程度越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大;审计监督力度越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受审计监督的制约,即审计监督对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风险较高地区增加审计投入力度、在风险较低地区增强审计问责力度,更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结果为确立国家审计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中的定位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凯 黎友焕
通过利用197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FMOLS估计法和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财政分权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长期内,财政分权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短期内,在全国和东部,两者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中部和西部,两者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面板协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基于中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对财政科技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均抑制了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投资热情,地方政府竞争则对其产生了促进作用。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的内在联动,使得地方政府竞争进一步强化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支出结构的负向影响效应。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科技支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斌
通过使用中国1994~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体制外分权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发现:体制外分权不但没有增加地方财政风险,反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财政风险。这意味着,在样本数据期间内,体制外分权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风险,但进一步分地区检验发现,体制外分权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地方财政风险的降低,这表明体制外分权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存在一个最优适度分权水平。
关键词:
体制外分权 地方财政风险 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斌 祁源 李倩
利用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考虑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的情况下,选用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L指数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分解项,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使用动态GMM方法实证检验财政分权、FDI及其交互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处于较低水平,且增长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效率的改善;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对绿色技术进步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在较大程度上恶化了绿色技术效率,总体上不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FDI的引入既不利于绿色技术进步也未能有效改善绿色技术效率,但与财政分权的良性互动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财政分权、FDI对绿色...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温娇秀
在Barro、Davoodi和Zou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一个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并利用1980-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分阶段实证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总体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且我国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的跨区差异,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优势高于中西部地区。作者认为,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差异与公共支出构成的差异是造成我国财政分权经济增长效应跨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财政分权 跨区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雪彬 胡建光
笔者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2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广义矩分析,考察区域金融发展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与经济福利的关系。得到的结果是: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福利的影响较为微弱,财政支出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福利的提高,但是当地政府同时面临着"福利磁铁"的矛盾。在分省区研究中发现: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财政支出对当地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财政支出 经济福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晓钰 李强谊 郭莹莹
笔者利用我国30个省1999年~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权度的提高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也说明了财政分权可能会降低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的管制力度。同时笔者还发现,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和上一期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将加重本期环境污染程度,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污染 静态与动态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志安 李梦涵
基于中国2001—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支出角度和自有收入角度来构建财政分权指标体系,探讨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与全国作用效果保持高度一致。中西部地区作用效果则不然,该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志安 李梦涵
基于中国2001—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支出角度和自有收入角度来构建财政分权指标体系,探讨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与全国作用效果保持高度一致。中西部地区作用效果则不然,该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姚霞飞 张浩
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央地政府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是促进生态福利绩效、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文章理论上分析了财政纵向失衡、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作用机制,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纵向失衡、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探讨了财政纵向失衡与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经济实力和财政纵向失衡两个角度进行异质性检验。研究表明:(1)财政纵向失衡对生态福利绩效具有显著负向抑制作用,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提升。(2)加入财政纵向失衡与环境规制的交互项后,财政纵向失衡与环境规制交互项对生态福利绩效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3)财政纵向失衡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发达地区财政纵向失衡的负向影响显著,欠发达地区其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同时财政纵向失衡高的地区相较于财政纵向失衡低的地区其负向影响更强。结合研究结果,文章提出政策启示:一是摒弃中央-地方不平衡的财政关系,构建更加平衡的新型政府间财政关系;二是鼓励政府更加主动地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提升森林覆盖率,推进城市分布格局优化进程;三是完善环境政策,充分利用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四是加强财政政策和环境政策联动作用,互相取长补短,以多元化政策组合改善生态福利绩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凡凡 文宏
作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干部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之一,地方安全生产治理绩效对官员晋升的影响效果有待检验。文章基于晋升激励的视角,利用2001~2018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作为衡量地方安全生产治理绩效的逆向指标,检验安全生产治理绩效对官员晋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安全生产治理绩效对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晋升概率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而经济绩效仅对省委书记的晋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官员年龄越大,地方安全生产治理绩效对其晋升的影响就越明显;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的官员,东部地区官员的安全生产治理绩效带来了更高的晋升几率。上述发现不仅为近年来地方官员考核机制的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也有利于理解我国干部管理体制和绩效考核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凌荣安
政府对待自筹税收与转移支付所愿意付出的财政努力是有很大差异的,但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并没有充分考虑地方财政自给的问题,这不利于激励地方财政自给的积极性,随着地方税收分享比例的下降以及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大,这一问题将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2003~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多数地方财政自给水平呈下降趋势,财政自给率对其产生正向激励,财政依赖问题则会产生反向作用。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财政自给 转移支付 财政自给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政竞争扭曲了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性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规模估算及动机检验——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财政支出对环境治理的门槛效应及检验——基于2003—2013年省际水环境治理面板数据
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影响的门限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财政分权与地方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财政分权对中国环境治理绩效的合意性研究——基于系统GMM及门槛效应的检验
财政分权、制度安排与公共服务供给——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