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7)
- 2023(13730)
- 2022(11317)
- 2021(10462)
- 2020(8718)
- 2019(19293)
- 2018(18917)
- 2017(36783)
- 2016(19278)
- 2015(21181)
- 2014(20426)
- 2013(20223)
- 2012(18123)
- 2011(15659)
- 2010(15917)
- 2009(15162)
- 2008(15065)
- 2007(13315)
- 2006(11446)
- 2005(10135)
- 学科
- 业(90803)
- 济(86079)
- 经济(85985)
- 企(84196)
- 企业(84196)
- 管理(78248)
- 方法(40863)
- 财(40011)
- 数学(32386)
- 数学方法(32198)
- 业经(29718)
- 农(27328)
- 务(24783)
- 财务(24772)
- 财务管理(24720)
- 企业财务(23532)
- 中国(21694)
- 技术(20513)
- 制(19316)
- 农业(19233)
- 策(16751)
- 理论(15969)
- 划(15207)
- 地方(14889)
- 体(14874)
- 贸(14642)
- 贸易(14632)
- 易(14220)
- 和(14146)
- 技术管理(13897)
- 机构
- 学院(267823)
- 大学(259875)
- 济(119099)
- 经济(117220)
- 管理(113029)
- 理学(97873)
- 理学院(97092)
- 管理学(96011)
- 管理学院(95504)
- 研究(75254)
- 财(65220)
- 中国(63113)
- 京(50860)
- 财经(48420)
- 经(44054)
- 江(40712)
- 科学(39935)
- 经济学(37245)
- 农(36007)
- 中心(35887)
- 财经大学(35628)
- 所(34568)
- 经济学院(33936)
- 商学(33522)
- 商学院(33213)
- 业大(32702)
- 州(31737)
- 北京(31037)
- 经济管理(30336)
- 研究所(30108)
- 基金
- 项目(172414)
- 科学(140591)
- 研究(133325)
- 基金(128575)
- 家(107598)
- 国家(106595)
- 科学基金(96315)
- 社会(89878)
- 社会科(85547)
- 社会科学(85530)
- 省(68817)
- 基金项目(67658)
- 教育(61312)
- 自然(58936)
- 自然科(57726)
- 自然科学(57716)
- 自然科学基金(56817)
- 划(54812)
- 编号(53132)
- 资助(51264)
- 创(42738)
- 成果(41864)
- 部(39171)
- 创新(38844)
- 业(38002)
- 国家社会(37653)
- 重点(37632)
- 发(36923)
- 制(36499)
- 人文(35870)
- 期刊
- 济(133144)
- 经济(133144)
- 研究(81274)
- 财(58550)
- 中国(50780)
- 管理(48150)
- 农(33889)
- 科学(30713)
- 学报(29051)
- 融(27226)
- 金融(27226)
- 财经(25470)
- 技术(25231)
- 大学(24530)
- 业经(24394)
- 教育(24030)
- 学学(23444)
- 农业(23187)
- 经济研究(22479)
- 经(21953)
- 问题(16849)
- 技术经济(16419)
- 财会(16287)
- 会计(15033)
- 业(14914)
- 商业(14520)
- 贸(14103)
- 现代(13722)
- 策(12627)
- 统计(12161)
共检索到400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雨柯
环境规制引致企业技术创新的"弱波特假说"得到诸多研究文献的实证检验,但创新活动提高企业绩效以补偿环境遵循成本的"强波特假说"却很少得到相关研究的验证。本文利用2007-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Homamoto的两阶段法对"强波特假说"进行分析,并讨论政府财政分权是否会产生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会促进企业环保研发投入,但会抑制企业非环保研发投入,环保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与竞争力不产生显著影响,非环保研发投入则存在显著正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与强制型环境规制驱使企业将研发资金转向环保创新,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志勇 汤学良 刘馨
环境、出口和创新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然而,研究三者综合关系的"波特假说"并未取得一致结论。本文利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在识别行政命令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自主参与型三种环境规制政策的基础上,对环境规制、企业创新和出口行为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对三类"波特假说"进行系统检验,即检验环境规制是否可以促进企业创新?何种类型的环境规制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环境规制是否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间接促进企业出口,达到优化环境和发展贸易的双赢目标?研究发现,"弱波特假说"在行政命令型与公众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上成立;对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则未能检验出"弱波特假说";三种类型环境规制都体现出与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认为"狭义波特假说"成立;在行政命令型与公众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下可以通过倒逼企业创新来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即"强波特假说"成立。本文的结论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实现环境与出口贸易双赢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波特假说 企业创新 出口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动 王国印
反传统经济学理论下的捍卫环保主张的"波特假说",认为严格而恰当的环保政策不仅可能抵消企业的环保成本,而且对于促进中长期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及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更具战略意义。本文对我国东中部地区有关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较发达东部地区的情况支持"波特假说",而较落后的中部地区则不支持。这一结论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解释。同时,本文提出了相应适合我国国情并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蒋秀兰 沈志渔
在环境规制对企业生态创新及生态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问题上,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环境规制虽然会增加社会福利,但由于增加了成本而不利于企业绩效提升;波特假说则认为环境规制会激励企业进行生态创新,引导企业寻找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法,通过先发优势减少企业成本或者提高销售收入,从而建立竞争优势。本文对波特假说提出以来学术界围绕企业生态创新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从企业生态创新的概念界定、生态创新的驱动机理以及生态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三个主要方面,比较了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观点和研究结论,对现有文献成果进行了评述,指出关于企业生态创新的驱动机制及创新绩效的研究仍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一些有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唐大鹏 杨真真
地方政府承担着落实中央生态环保政策和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责任,那么地方环境支出能促进当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吗?本文以我国2011—2018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重点考察了地方环境支出的微观企业创新效应。研究发现,地方环境支出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而在微观企业获得的财政环保补助中,环保研发补助和环保非研发补助都能成为两者之间的传导路径。进一步地,地方环境支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政府环保压力较大的地区、重污染的行业、国有产权、董事会治理积极性较高的企业。最后,这种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本文为地方政府科学设定环境支出规模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效果评估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地方环境支出 财政环保补助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倩
基于"波特假说"提出先验假设,本文通过设计案例研究法,探讨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丰富作用机理研究。环境规制主要包括市场激励型的弹性环境规制和命令控制型的非弹性环境规制。弹性规制激励企业实施前瞻性环境管理策略,将规制压力转化为创新动力。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位、经济压力和绿色消费偏好的综合影响下,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能力,形成动态调整策略,积极开展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活动,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环境成本,供给环境友好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创新补偿效应,提升环境绩效、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水平,实现个体可持续利益和公共可持续利益的"双赢"。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国印 王动
"波特假说"主张积极的环保政策,它认为严格而恰当的环保政策能够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其创新效益可冲抵甚而超过环保成本,从而确保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我国中东部地区1999-2007年有关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波特假说"在较落后的中部地区得不到支持,而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则得到了很好的支持。根据这一具有对比性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做出合理解释,并在差异分析基础上提出统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秀梅 温素彬 李冰冰
经济转型时期,社会面临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政府环境规制举措及企业内部创新举动调和两者的矛盾。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波特假说"及合法性理论,探究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质量高低干扰企业创新投入份额的提升;环境规制程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显著正相关;在环境规制调节作用下,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挤出作用。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环境规制 企业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蒙大斌 于莹莹
构建了一个创新生态与“波特假说”相结合的框架,重新解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机理,并对关键变量进行识别和检验。结果表明:(1)正式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具有“U型”关系;非正式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2)在绿色创新网络中,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对创造新的绿色知识是积极的,其中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贡献效果更显著;(3)绿色创新网络在正式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非正式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过程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4)绿色创新网络的调节效应可以通过网络广度和网络深度发挥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琳 周一成
基于2000—2015年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中国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与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对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将从"援助之手"向"攫取之手"转变,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轨道。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的技术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差异,财政分权对工业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从中部依次向东部和西部递减,同时,财政分权显著促进了非国有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对国有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比较微弱。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创新 空间计量 倒U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权飞过 王晓芳
本文从理论上将财政分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划分为两个渠道:一是财政分权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企业创新的财政补助,直接推动了企业创新;二是财政分权通过优化地区金融结构,发挥了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间接推动了企业创新。利用2008~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和省级层面数据相结合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企业创新确实存在双重影响,并且对民营企业、处于成长期及公司高管具有研发背景的企业的研发创新有显著激励作用。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分权对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而财政收入分权则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本文认为,应在完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考核基础上,适当提高地方财政自主权,强化对处于成长期民营企业创新的财政扶持力度,并发挥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以更好地推动企业创新。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金融结构 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台航 张凯强 孙瑞
(2018年第1期)企业的创新行为是经济实现稳定持续增长、实现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基础,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服务、采取特定的财税措施来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因此,国家关于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能够通过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来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财政分权对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地方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创新行为 创新激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台航 张凯强 孙瑞
企业的创新行为是经济实现稳定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而国家关于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能够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内生增长框架下将财政分权变量引入到政府的预算约束方程当中,并通过最优化求解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进而通过提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边际生产率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比例。在实证方面,本文以县级的财政数据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分析,并采取多种指标衡量财政分权和企业的研发强度;最终的回归结果和稳健性分析表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恩极 李群
针对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问题,文章在中国式分权框架下,通过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三层博弈,对财政分权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偏好,进而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解释。进一步地,利用2007—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城市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会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偏好的形成,且收支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具有非对称影响。财政收入分权会使地方政府的投资性偏好下降,而在财政支出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会出现短期倾向,更偏好经济效益明显的短期投资。(2)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会抑制企业创新,且这种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有关联企业和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明显。(3)官员绩效考核指标的变化对分权影响地方政府偏好具有调节作用,官员绩效考核变革强化了财政收入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的抑制作用,弱化了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绿色发展与治理转型的“波特假说之谜”——基于碳风险下企业降杠杆的证据
高强度的环境规制真能促进技术创新吗?——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动态关联——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环境规制趋紧阻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吗?——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生态省建设对生态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波特假说的拓展
波特假说框架下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对贸易的影响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对“波特假说”的实证检验
财政政策组合与企业创新:“增强”还是“削弱”?——基于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
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
新《环保法》对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效率的影响——基于“波特假说”的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