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0)
2023(7792)
2022(6630)
2021(5950)
2020(5052)
2019(11465)
2018(10900)
2017(21626)
2016(11154)
2015(12707)
2014(12518)
2013(12795)
2012(12410)
2011(11117)
2010(11386)
2009(10764)
2008(10625)
2007(9233)
2006(8364)
2005(7500)
作者
(31796)
(26775)
(26637)
(25700)
(17723)
(12793)
(12057)
(10379)
(10151)
(9790)
(9313)
(9148)
(8749)
(8613)
(8521)
(8292)
(7884)
(7873)
(7819)
(7421)
(6923)
(6471)
(6450)
(6287)
(6203)
(6164)
(5715)
(5511)
(5388)
(5142)
学科
(78923)
经济(78871)
管理(40317)
(32902)
方法(30349)
数学(27980)
数学方法(27898)
(27374)
(27144)
企业(27144)
地方(20957)
中国(15539)
环境(13978)
地方经济(13355)
(13191)
财务(13189)
(13168)
财务管理(13142)
财政(12725)
企业财务(12678)
(12267)
业经(11751)
(11223)
(10358)
(9536)
(8966)
金融(8966)
(8894)
贸易(8891)
(8865)
机构
学院(169814)
大学(169631)
(88016)
经济(86745)
管理(64519)
研究(58599)
理学(55844)
理学院(55312)
管理学(54744)
管理学院(54435)
(46950)
中国(44901)
财经(34120)
(34029)
科学(31471)
(30871)
(30782)
经济学(30029)
(28921)
经济学院(27063)
中心(26033)
研究所(25588)
财经大学(24994)
(21281)
(20953)
北京(20317)
业大(19810)
(19620)
商学(19246)
(19239)
基金
项目(108547)
科学(86982)
基金(82004)
研究(80217)
(69429)
国家(68927)
科学基金(60535)
社会(56469)
社会科(53847)
社会科学(53832)
基金项目(43099)
(41950)
自然(36464)
教育(35701)
自然科(35556)
自然科学(35548)
自然科学基金(34913)
资助(34706)
(33139)
编号(29719)
(25612)
国家社会(24539)
重点(24512)
(24232)
成果(23876)
教育部(22753)
人文(22372)
(21941)
大学(21085)
科研(20847)
期刊
(102051)
经济(102051)
研究(56492)
(41202)
中国(30499)
管理(24096)
学报(21527)
科学(19885)
财经(19291)
经济研究(18616)
(17402)
金融(17402)
大学(17216)
(17168)
学学(16740)
(16565)
技术(13570)
问题(13091)
业经(12836)
农业(11201)
(10699)
技术经济(10558)
统计(9717)
世界(8850)
会计(8845)
(8533)
国际(8466)
财会(8455)
商业(8177)
经济问题(8020)
共检索到263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文章利用长江经济带2003—2015年104个市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对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降低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水平,意味着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引入两者交互项的实证研究表明,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表明财政分权和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替代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强  左静娴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2001—2013年104个城市面板数据,在控制城镇化、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和制度质量对中国城市蔓延的影响,研究发现:(1)制度质量是促进城市蔓延的重要因素,制度质量更优越的地区在吸引外资、集聚人口上的优势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城市人口的扩张速度;(2)财政分权抑制了城市的快速蔓延,意味着财政分权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大于土地城镇化,即财政分权对人口的集聚效应大于其对土地的扩张效应;(3)城镇化、工业发展和服务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快速蔓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城市的快速扩张是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强  左静娴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2001—2013年104个城市面板数据,在控制城镇化、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和制度质量对中国城市蔓延的影响,研究发现:(1)制度质量是促进城市蔓延的重要因素,制度质量更优越的地区在吸引外资、集聚人口上的优势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城市人口的扩张速度;(2)财政分权抑制了城市的快速蔓延,意味着财政分权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大于土地城镇化,即财政分权对人口的集聚效应大于其对土地的扩张效应;(3)城镇化、工业发展和服务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快速蔓延。在此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恺钧  王婵  
利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6—2016年的数据构建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对双向FDI影响环境污染的基于环境规制水平门限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IFDI和OFDI都能有效地降低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污染水平,但在不同的环境规制水平下其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较高或者较低的环境约束水平都会抑制I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和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会阻碍环境改善效应的充分发挥。因此,只有制定适度的环境规制强度,才能使双向FDI最大化地发挥其节能减排的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洁  付才辉  张彩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董昕灵  张月友  
在长江经济带严重的"重化工围江"背景下,为将环境修复与经济发展同时兼顾,通过借鉴投入产出分析思路,采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6年面板数据,分析了该区域分工、污染与经济的总体特征,并应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考察重化工业分工水平对地区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带中游已经摆脱了与上游基本重合的区域分工角色,不断向下游贴近;经济带的重化工业分工、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均存在空间依赖性;中上游地区重化工分工水平的降低促进了地区污染水平下降,"污染转移"并未随着经济带内重化工产业的转移而发生;地区重化工业分工弱化会带动地区在经济带中经济规模比重的提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云岭  吴传清  周西一敏  
基于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区位商指数测度制造业集聚水平,从大气环境、水环境、能源消耗3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环境污染指数;在厘清制造业集聚的环境效应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基准回归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最高,中游地区次之,上游地区最低。(2)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下游地区城市环境污染改善速度高于中上游地区。(3)长江经济带整体及中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表现出先促增、后抑制、再加剧的“N”型曲线关系,而上游地区制造业集聚仍处于加剧污染的阶段。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应统筹兼顾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因地制宜推动制造业差异化发展,实施更严格的环境规制标准,提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智敏  吴晗晗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21世纪以来,长江经济带经历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能源消耗的同时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过去20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变化趋势紧密相关,并极大地影响着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及雾霾污染。产业作为能源要素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连接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纽带作用至关重要。要解决长江经济带由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及雾霾等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就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工业为突破口,突出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强化绿色创新产业链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协同创新,不断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钢  潘孝珍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它可以通过支出分权度和收入分权度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从理论上分析,大多数研究结论都认为财政分权与污染量排放存在负激励,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1998年到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分权与污染物排放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选取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衡量污染物排放规模的指标,选择支出分权度与收入分权度作为解释变量,选择人均GDP、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外商投资总额、工业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本文还将所有省份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贲友红  李向东  
采用2004—2014年中国各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控制环境污染可能存在的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上,从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分权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财政支出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说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分权恶化了环境污染,财政支出分权则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文章研究结论为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贲友红  李向东  
采用2004—2014年中国各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控制环境污染可能存在的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上,从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分权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财政支出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说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分权恶化了环境污染,财政支出分权则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文章研究结论为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唐幼明  
有序推进城市蔓延对实现城市可持续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统一化夜间灯光数据测度城市蔓延,匹配2003—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探究城市蔓延的环境效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传导机制进行检验,最后进行城市异质性和空间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蔓延显著减缓了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环境污染,且减排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城市、财政压力低的城市以及中小城市中更为明显;考虑外溢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本地的城市蔓延同样抑制了周边城市的环境污染;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蔓延通过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抑制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合理化是重要的中介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波  项成  
基于财政分权视角,以2003~2013年中国11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联立方程,探讨城市级层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人均GDP与工业SO2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呈倒N型、负相关关系;外资的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确定,但能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东滨  蔡洪鹏  
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利用中国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就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财政分权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方向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程度与财政分权度是负相关的;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环境污染程度与财政分权度是正相关的。依据数据测算,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2007年达到这一临界值,即财政分权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第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寰  杨梅  王珏  
我国经济发展正逐步从追求数量、粗放式扩张模式向追求质量和环境效益的模式转化,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其实质是实现二者绝对脱钩.本文运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6年~2017年面板数据,通过Tapio脱钩弹性指数首先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效应,对其进行时空分异研究;其次运用Stata 15.1采用GMM估计方法研究经济集聚、人口集聚、环境规制等驱动因素对脱钩的影响大小和方向,并进一步探讨环境规制影响脱钩状态的作用路径.结果显示:1)从时间分异来看,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从2006年~2017年整体呈现为绝对脱钩-扩张负脱钩-绝对脱钩的周期性特征.多数省市在2017年脱钩程度都最高.2)从空间分异来看,脱钩指数平均值都处于绝对脱钩状态的省市包括湖南、四川、浙江和重庆,所有省市最近两年的平均水平都处于绝对脱钩状态,预示良好的绝对脱钩发展趋势.3)从脱钩的驱动因素来看,经济集聚与脱钩为"倒U"型曲线关系;人口集聚与脱钩为"U"型曲线关系;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脱钩发展,适当的环境规制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技术创新进而助推其脱钩,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对脱钩的影响力度远大于技术创新;此外,"倒U"型曲线关系显著存在于脱钩指数和人均GDP之间.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适当提高经济集聚水平,保持适当的人口集聚度,制定适当环境规制政策,积极促进产业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