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3)
2023(11534)
2022(9225)
2021(8544)
2020(7296)
2019(16066)
2018(15460)
2017(30056)
2016(15624)
2015(17201)
2014(16478)
2013(16483)
2012(14812)
2011(12661)
2010(13246)
2009(12957)
2008(12506)
2007(11374)
2006(9923)
2005(9260)
作者
(40834)
(33912)
(33773)
(31919)
(21539)
(15900)
(15136)
(12823)
(12815)
(12242)
(11406)
(11328)
(11137)
(10543)
(10481)
(10278)
(10064)
(9717)
(9530)
(9492)
(8448)
(8067)
(8064)
(7720)
(7587)
(7533)
(7533)
(7489)
(6770)
(6529)
学科
(83655)
(79258)
企业(79258)
(68657)
经济(68589)
管理(67304)
(37746)
业经(28859)
方法(27766)
(25939)
金融(25939)
中国(24333)
(24027)
银行(24017)
(23528)
财务(23515)
财务管理(23468)
(23203)
(22944)
企业财务(22348)
(21269)
数学(19887)
数学方法(19789)
技术(19469)
农业(17205)
(16337)
(15918)
地方(15253)
体制(14995)
理论(14844)
机构
学院(216265)
大学(207969)
(98991)
经济(97360)
管理(90815)
理学(77374)
理学院(76759)
管理学(76096)
管理学院(75677)
研究(63622)
中国(60089)
(56561)
(41651)
财经(40769)
(36859)
(34143)
科学(33354)
中心(31138)
经济学(30776)
(30495)
(30239)
财经大学(29806)
经济学院(27919)
商学(27727)
商学院(27503)
(26964)
研究所(26286)
北京(25950)
业大(25898)
经济管理(24632)
基金
项目(134100)
科学(109047)
研究(103915)
基金(99135)
(82802)
国家(81983)
科学基金(74342)
社会(70108)
社会科(66856)
社会科学(66842)
(54922)
基金项目(52504)
教育(45814)
自然(44928)
自然科(44014)
自然科学(44006)
自然科学基金(43361)
(42459)
编号(40656)
资助(38982)
(35842)
(33642)
创新(32358)
成果(31855)
(29885)
重点(29732)
(29652)
国家社会(29435)
(29095)
课题(27764)
期刊
(114892)
经济(114892)
研究(69940)
(52432)
中国(45419)
管理(41333)
(35977)
金融(35977)
(29376)
科学(24826)
学报(22772)
财经(21771)
技术(20850)
业经(20532)
大学(19401)
农业(19286)
经济研究(19094)
(18842)
学学(18773)
教育(16200)
财会(14759)
技术经济(14260)
问题(14057)
会计(13194)
(12829)
现代(11991)
商业(11638)
(11079)
科技(10777)
经济管理(10566)
共检索到343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权飞过  王晓芳  
本文从理论上将财政分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划分为两个渠道:一是财政分权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企业创新的财政补助,直接推动了企业创新;二是财政分权通过优化地区金融结构,发挥了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间接推动了企业创新。利用2008~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和省级层面数据相结合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企业创新确实存在双重影响,并且对民营企业、处于成长期及公司高管具有研发背景的企业的研发创新有显著激励作用。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分权对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而财政收入分权则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本文认为,应在完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考核基础上,适当提高地方财政自主权,强化对处于成长期民营企业创新的财政扶持力度,并发挥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以更好地推动企业创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路京京  杨思莹  马超  
央地间分权改革是我国调节不同层级政府间权责关系的一项制度探索,对于强化地方政府创新职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我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与金融分权制度改革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均能有效促进城市创新,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动态分析发现,随着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两种分权制度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化的动态变化轨迹。此外,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我国财政分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分权制度改革的匹配性较差,两类分权制度缺乏有效协同。因此,在有序推动分权制度改革的同时,要提高财政与金融两个领域分权制度的匹配性,最大化分权制度改革对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琳  周一成  
基于2000—2015年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中国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与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对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将从"援助之手"向"攫取之手"转变,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轨道。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的技术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差异,财政分权对工业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从中部依次向东部和西部递减,同时,财政分权显著促进了非国有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对国有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比较微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台航  张凯强  孙瑞  
(2018年第1期)企业的创新行为是经济实现稳定持续增长、实现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基础,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服务、采取特定的财税措施来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因此,国家关于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能够通过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来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财政分权对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地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台航  张凯强  孙瑞  
企业的创新行为是经济实现稳定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而国家关于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能够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内生增长框架下将财政分权变量引入到政府的预算约束方程当中,并通过最优化求解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进而通过提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边际生产率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比例。在实证方面,本文以县级的财政数据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分析,并采取多种指标衡量财政分权和企业的研发强度;最终的回归结果和稳健性分析表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恩极  李群  
针对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问题,文章在中国式分权框架下,通过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三层博弈,对财政分权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偏好,进而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解释。进一步地,利用2007—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城市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会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偏好的形成,且收支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具有非对称影响。财政收入分权会使地方政府的投资性偏好下降,而在财政支出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会出现短期倾向,更偏好经济效益明显的短期投资。(2)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会抑制企业创新,且这种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有关联企业和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明显。(3)官员绩效考核指标的变化对分权影响地方政府偏好具有调节作用,官员绩效考核变革强化了财政收入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的抑制作用,弱化了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静凤  
文章采用熵值法测度2007—2020年中国293个地级城市数字创新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财政压力、金融分权与数字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压力对数字创新的影响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非线性特征。这一结论在采用赤字率作为工具变量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东部地区与中心城市相对于中西部与外围城市,财政压力对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金融分权是财政压力推动数字创新的重要机制;财政压力对数字创新的溢出效应呈倒“U”型非线性变化态势,且在经济依赖性较强的地区作用更突出。由此,应该从实施差异化财政分权策略、适度提高金融分权水平与发挥财政和金融合力作用方面,形塑数字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静凤  
文章采用熵值法测度2007—2020年中国293个地级城市数字创新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财政压力、金融分权与数字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压力对数字创新的影响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非线性特征。这一结论在采用赤字率作为工具变量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东部地区与中心城市相对于中西部与外围城市,财政压力对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金融分权是财政压力推动数字创新的重要机制;财政压力对数字创新的溢出效应呈倒“U”型非线性变化态势,且在经济依赖性较强的地区作用更突出。由此,应该从实施差异化财政分权策略、适度提高金融分权水平与发挥财政和金融合力作用方面,形塑数字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谭小芬   朱茜俣   邹静娴  
本文旨在探讨地方财政分权对于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省级财政数据以及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本文发现地方财政分权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研发创新。就作用机制而言,一方面,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企业补贴、税收优惠以及工业用地价格补贴等成本收益直接激励企业研发创新;另一方面,财政分权还可以通过改善当地制度环境以及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从而为企业研发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同时,本文并未发现金融分权在财政分权促进企业研发创新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异质性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于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政企联系越弱和地方税收净上缴越少的省份,以及融资约束越小的企业中表现越明显。最后,本文还就财政分权对于企业研发的促进效果在国企—非国企间的差异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发现尽管财政分权下,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资源,但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在创新激励效果上,表明财政分权带来的研发促进效果存在一定资源配置扭曲问题,为进一步探索中国式分权激励体系运作提供一定政策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钱丽  汪美鑫  肖仁桥  
基于异质环境分权理论,采用2009—2020年我国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GMM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和检验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和环保立法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探讨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因素的中介效应,最后分析财政分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环保人事分权、环保立法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呈倒U型关系,而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域的3种环境分权均未跨过拐点,环保人事分权、立法(或资金)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处于促进(或抑制)阶段;(2)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是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作用的主要传导路径,其中,绿色研发人员投入、绿色研发经费投入、绿色技术产出与绿色经济产出均呈现出显著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3)财政分权正向调节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对环保立法分权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钱丽  汪美鑫  肖仁桥  
基于异质环境分权理论,采用2009-2020年我国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GMM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和检验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和环保立法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探讨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因素的中介效应,最后分析财政分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环保人事分权、环保立法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呈倒U型关系,而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域的3种环境分权均未跨过拐点,环保人事分权、立法(或资金)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处于促进(或抑制)阶段;(2)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是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作用的主要传导路径,其中,绿色研发人员投入、绿色研发经费投入、绿色技术产出与绿色经济产出均呈现出显著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3)财政分权正向调节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对环保立法分权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雨柯  
环境规制引致企业技术创新的"弱波特假说"得到诸多研究文献的实证检验,但创新活动提高企业绩效以补偿环境遵循成本的"强波特假说"却很少得到相关研究的验证。本文利用2007-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Homamoto的两阶段法对"强波特假说"进行分析,并讨论政府财政分权是否会产生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会促进企业环保研发投入,但会抑制企业非环保研发投入,环保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与竞争力不产生显著影响,非环保研发投入则存在显著正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与强制型环境规制驱使企业将研发资金转向环保创新,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晓菊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和重要源泉。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财政金融支持系统包括金融体系支持和金融环境支持两大部分,金融体系包括政策性金融支持、商业性金融支持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混合性金融支持。本文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财政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进行系统阐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建新  罗祎  
已有研究表明,地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具有过度投资严重、投资效率低下、资本结构呈现负债率过高的特征。对此,本文以2003~2011年间沪深两市所有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地方国有企业负债比率偏高的现象是否与其过度投资产生的高融资需求有关,以及财政分权这一制度因素是否会影响投资需求对负债比率的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国有企业的负债比率与其过度投资程度显著正相关;财政分权程度高的地区,地方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对负债比率的影响明显更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彤  王文甫  
本文基于中国式经济分权的大背景研究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在分析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影响经济结构性失衡的作用机制、提出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进行实证验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相比于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变化导致的经济结构变动更大;金融显性集权会显著改善经济结构,财政分权与金融隐性分权则相反。考虑财政金融联动特征后,本文还发现,金融隐性分权在财政分权影响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机制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需互相配合才可达到缓解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