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8)
- 2023(9857)
- 2022(8029)
- 2021(7324)
- 2020(6057)
- 2019(13489)
- 2018(12603)
- 2017(24664)
- 2016(12946)
- 2015(14353)
- 2014(14473)
- 2013(14484)
- 2012(13743)
- 2011(12218)
- 2010(12775)
- 2009(12243)
- 2008(11438)
- 2007(10106)
- 2006(9064)
- 2005(8496)
- 学科
- 济(76034)
- 经济(75984)
- 管理(41639)
- 业(39029)
- 企(33348)
- 企业(33348)
- 财(31001)
- 融(26502)
- 金融(26502)
- 方法(25694)
- 银(24198)
- 银行(24187)
- 中国(23938)
- 行(23326)
- 数学(23120)
- 数学方法(22977)
- 地方(22044)
- 制(17775)
- 务(16614)
- 财务(16596)
- 财务管理(16546)
- 企业财务(15996)
- 业经(14159)
- 学(13834)
- 农(13493)
- 体(13117)
- 地方经济(13060)
- 财政(12810)
- 中国金融(11323)
- 体制(10596)
- 机构
- 学院(189145)
- 大学(188106)
- 济(94116)
- 经济(92458)
- 研究(68136)
- 管理(67111)
- 中国(58461)
- 理学(57185)
- 理学院(56557)
- 管理学(55749)
- 管理学院(55400)
- 财(52114)
- 财经(37880)
- 京(37705)
- 科学(37691)
- 所(34667)
- 经(34237)
- 经济学(32598)
- 中心(31628)
- 研究所(30867)
- 经济学院(29238)
- 江(28345)
- 财经大学(28054)
- 农(27247)
- 北京(23947)
- 院(23864)
- 融(23532)
- 金融(23160)
- 业大(23044)
- 州(22611)
- 基金
- 项目(117974)
- 科学(93297)
- 基金(87714)
- 研究(85751)
- 家(75614)
- 国家(75016)
- 科学基金(64608)
- 社会(58606)
- 社会科(56000)
- 社会科学(55985)
- 省(45530)
- 基金项目(45450)
- 自然(39249)
- 自然科(38376)
- 自然科学(38366)
- 教育(38108)
- 自然科学基金(37719)
- 划(36988)
- 资助(36916)
- 编号(31726)
- 重点(27110)
- 发(26757)
- 部(26620)
- 成果(26521)
- 国家社会(25503)
- 性(24837)
- 创(24448)
- 教育部(23450)
- 创新(23096)
- 人文(22812)
共检索到303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彤 王文甫
本文基于中国式经济分权的大背景研究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在分析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影响经济结构性失衡的作用机制、提出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进行实证验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相比于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变化导致的经济结构变动更大;金融显性集权会显著改善经济结构,财政分权与金融隐性分权则相反。考虑财政金融联动特征后,本文还发现,金融隐性分权在财政分权影响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机制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需互相配合才可达到缓解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甫 王召卿 郭柃沂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结构调整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财政分权和经济结构失衡的基础上,选择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经济发达、经济欠发达两个地区和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的模型来研究财政分权对经济结构失衡的作用,然后对其作用的内在机制进行探讨。模型模拟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而且一个地区的财政分权对另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有溢出效应;在这一作用机制中,财政分权所引起的地方政府投资水平、地方政府之间竞争、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上升和地方政府投资的正外部性担任着重要角色。本文研究结论意味着,促使地方政府由投资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可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芬
笔者探讨了在地方政府以经济产出最大化为目标的条件下,完全集权、完全分权和部分分权的财政制度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完全集权和完全分权的财政制度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是相同的;而在部分分权的财政制度下,地方政府将努力发展能够为地方政府创收的产业,带来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会导致一定的效率损失。本文的结果对理解我国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建筑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帮助,对现阶段通过简政放权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财政分权 区域经济结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勇斌 金照地 付宇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本地财政分权有利于本地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金融分权不利于本地的经济增长但有利于周边区域经济增长,财政金融分权对经济发展并未形成良性互动,且这些影响具有空间上的差异性。我们的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并且随着金融分权实践的成熟,金融分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凸显,财政金融负向联动效应也逐渐降低。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金融分权 经济增长 空间关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余世勇 朱咸永
本文利用2004—2017年全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的动态面板回归的计量方法研究了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金融显性集权能降低金融风险,有利于经济增长;地方金融隐性分权则扩大了经济风险,阻碍经济增长;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金融隐性分权作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和债务融资由动机转化为现实的载体,弱化了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但在弱化效果上财政分权比金融显性集权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重视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同时要加强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云勇 王炳峰
基于2005—2018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研究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国层面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对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但金融隐性分权也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定部分产生正向作用;区域层面金融隐性分权在东部地区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生正向作用,而其他地区则更倾向于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因此,需要确立因地制宜的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制度安排,优化各级政府财政体系的建设,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发展,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浩天 李鑫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分权体制在激励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却开始出现了失衡的现象。本文采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剧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但是收入分权与支出分权有着不同的效应。从地区来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程度受财政分权影响大于中东部地区。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产业结构 失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浩天 李鑫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分权体制在激励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却开始出现了失衡的现象。本文采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剧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但是收入分权与支出分权有着不同的效应。从地区来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程度受财政分权影响大于中东部地区。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产业结构 失衡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贺俊 王雪蓉 曹苏
通过对中国199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和检验,以金融分权作为门槛变量对我国金融分权与投资消费比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金融分权水平下,中国的金融分权对投资消费比的作用有差异,表现为双门槛效应的非线性特征.(2)这种非线性关系在各省份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在低金融分权省份,金融分权与投资消费比正相关;在中等金融分权省份,金融分权与投资消费比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在高金融分权省份,金融分权与投资消费比负相关.(3)财政分权对金融分权与投资消费比的非线性关系有一定影响,金融分权与财政分权联合效应提高了投资消费比.(4)我国高金融分权省份数量最少,大部分省份仍处于中低金融分权阶段,为了降低投资消费比,应该大力推进中低金融分权省份的金融分权进程.
关键词:
金融分权 财政分权 投资消费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辉
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对城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9-2019年我国28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联动效应下的经济分权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在推动地方城镇化水平上效果显著;金融分权不利于区域内部城镇化建设,但是对周边地区城镇化存在着明显促进效应;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联动作用并不利于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且对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阻碍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伟丽 覃成林
通过对我国28个省份1990—2004年的数据进行面板分析,考察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以及与金融联系紧密的财政分权对于这种影响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东部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中部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却没有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良性机制。而财政分权对金融发挥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也各不相同,其中仅在东北地区和西部有利于金融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其他地区则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还考虑了金融政策因素,以及经济的非国有化等反映市场经济制度的变量对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影响。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区域金融的角度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财政分权 地区经济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文甫 李雨晴 王赟龙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愈为凸显。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视角,探求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有偏性与经济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文章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建立面板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长期关系,并分析了财政支出变动对经济结构造成的短期动态冲击效应。研究认为,长期看我国的财政支出有偏性与经济结构失衡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公共投资促进了社会总投资的增加,但对居民消费和劳动报酬相对份额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在短期内,公共投资对社会总投资有正向的冲击作用,而对劳动者报酬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文甫 李雨晴 王赟龙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愈为凸显。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视角,探求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有偏性与经济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文章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建立面板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长期关系,并分析了财政支出变动对经济结构造成的短期动态冲击效应。研究认为,长期看我国的财政支出有偏性与经济结构失衡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公共投资促进了社会总投资的增加,但对居民消费和劳动报酬相对份额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在短期内,公共投资对社会总投资有正向的冲击作用,而对劳动者报酬有负向的冲击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结构性减少公共投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夫增
本文认为,亚洲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帐户失衡是其枢纽。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性变化,即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膨胀。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和廉价出口抑制了商品通胀,为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扩张政策提供了空间,后者转而推动了金融膨胀。基于金融膨胀的负债消费扩大了美国的需求和进口,因此美国与亚洲为主的其他国家之间形成经常帐户失衡。但失衡局面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模式不可持续,因此利益各方将会追求渐进式调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庆修
从经济结构角度看,结构性失衡是经济全球化格局中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和发展基础上的结构性再平衡。综合治理经济结构性失衡,要抓住国内外危机中的有利因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努力提高产业素质和装备水平,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国民收入,建立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网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在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坐标上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