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6)
- 2023(7054)
- 2022(5640)
- 2021(5239)
- 2020(4387)
- 2019(9444)
- 2018(8576)
- 2017(16915)
- 2016(8883)
- 2015(9755)
- 2014(9782)
- 2013(9718)
- 2012(8860)
- 2011(7639)
- 2010(7962)
- 2009(7948)
- 2008(7209)
- 2007(6258)
- 2006(5447)
- 2005(5074)
- 学科
- 济(35933)
- 经济(35901)
- 业(29556)
- 管理(28730)
- 财(26460)
- 融(26192)
- 金融(26191)
- 银(24752)
- 银行(24751)
- 行(23837)
- 企(23319)
- 企业(23319)
- 中国(20676)
- 地方(14841)
- 制(14092)
- 方法(13968)
- 务(13656)
- 财务(13644)
- 财务管理(13600)
- 企业财务(13099)
- 数学(12941)
- 数学方法(12875)
- 财政(12091)
- 中国金融(11191)
- 险(10812)
- 保险(10721)
- 政(9775)
- 度(8794)
- 制度(8792)
- 农(8681)
- 机构
- 学院(115596)
- 大学(113625)
- 济(51790)
- 经济(50676)
- 管理(43403)
- 中国(40794)
- 财(37593)
- 理学(36181)
- 研究(36163)
- 理学院(35833)
- 管理学(35385)
- 管理学院(35179)
- 财经(25400)
- 经(22907)
- 京(22414)
- 融(20405)
- 金融(20047)
- 中心(19893)
- 银(19668)
- 科学(19279)
- 银行(18910)
- 财经大学(18875)
- 经济学(17907)
- 行(17738)
- 江(17634)
- 所(17442)
- 经济学院(16413)
- 人民(15989)
- 研究所(15122)
- 国人(14900)
- 基金
- 项目(73352)
- 科学(58415)
- 研究(56266)
- 基金(54129)
- 家(45168)
- 国家(44768)
- 科学基金(39635)
- 社会(37936)
- 社会科(36142)
- 社会科学(36134)
- 省(28782)
- 基金项目(28289)
- 教育(24418)
- 自然(23365)
- 划(23205)
- 自然科(22836)
- 自然科学(22831)
- 编号(22643)
- 自然科学基金(22410)
- 资助(22386)
- 成果(18608)
- 重点(16709)
- 发(16392)
- 国家社会(16181)
- 部(16175)
- 性(15925)
- 创(15748)
- 课题(15436)
- 制(14948)
- 创新(14852)
共检索到190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霞 刘岳洋
通过熵值法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以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均会抬升区域金融风险,且金融分权的影响更大;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具有协同效应,使区域金融风险进一步上升;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区域、地方债务规模和分权匹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此,提出提高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度、降低金融分权程度并促使地方政府金融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贺俊 王雪蓉 曹苏
通过对中国199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和检验,以金融分权作为门槛变量对我国金融分权与投资消费比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金融分权水平下,中国的金融分权对投资消费比的作用有差异,表现为双门槛效应的非线性特征.(2)这种非线性关系在各省份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在低金融分权省份,金融分权与投资消费比正相关;在中等金融分权省份,金融分权与投资消费比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在高金融分权省份,金融分权与投资消费比负相关.(3)财政分权对金融分权与投资消费比的非线性关系有一定影响,金融分权与财政分权联合效应提高了投资消费比.(4)我国高金融分权省份数量最少,大部分省份仍处于中低金融分权阶段,为了降低投资消费比,应该大力推进中低金融分权省份的金融分权进程.
关键词:
金融分权 财政分权 投资消费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娟娟 李笃蒙 刘溪源
区域金融风险的滋生蔓延与金融体系的权力分配状况密不可分。本文首先从“央—地”之间的金融权力博弈阐析了地方政府“隐性”争权的内涵和历史沿革,然后以此为基础探究了隐性金融分权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机理与溢出机制,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临近、地理位置较为毗邻的地区之间,隐性金融分权与区域金融风险都呈现显著正向的空间自相关。隐性金融分权对本地区和临近地区的区域金融风险皆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中部金融欠发达地区的隐性金融分权的风险效应更为强烈。隐性金融分权抬升区域金融风险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繁荣时,这种风险效应会减弱。由此,推进金融分权制度化建设、弱化地方政府过度干预金融动机对于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隐性金融分权 区域金融风险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勇斌 金照地 付宇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本地财政分权有利于本地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金融分权不利于本地的经济增长但有利于周边区域经济增长,财政金融分权对经济发展并未形成良性互动,且这些影响具有空间上的差异性。我们的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并且随着金融分权实践的成熟,金融分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凸显,财政金融负向联动效应也逐渐降低。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金融分权 经济增长 空间关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余世勇 朱咸永
本文利用2004—2017年全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的动态面板回归的计量方法研究了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金融显性集权能降低金融风险,有利于经济增长;地方金融隐性分权则扩大了经济风险,阻碍经济增长;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金融隐性分权作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和债务融资由动机转化为现实的载体,弱化了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但在弱化效果上财政分权比金融显性集权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重视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同时要加强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路京京 杨思莹 马超
央地间分权改革是我国调节不同层级政府间权责关系的一项制度探索,对于强化地方政府创新职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我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与金融分权制度改革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均能有效促进城市创新,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动态分析发现,随着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两种分权制度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化的动态变化轨迹。此外,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我国财政分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分权制度改革的匹配性较差,两类分权制度缺乏有效协同。因此,在有序推动分权制度改革的同时,要提高财政与金融两个领域分权制度的匹配性,最大化分权制度改革对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金融分权 科技创新 制度协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云勇 王炳峰
基于2005—2018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研究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国层面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对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但金融隐性分权也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定部分产生正向作用;区域层面金融隐性分权在东部地区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生正向作用,而其他地区则更倾向于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因此,需要确立因地制宜的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制度安排,优化各级政府财政体系的建设,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发展,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厉华威
财政、行政分权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以往研究揭示了中国财政、行政分权影响经济绩效的渠道。通过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影响渠道:金融渠道,即财政、行政分权通过影响金融发展程度、投资效率、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影响经济绩效。研究发现:一是由于财政分权改革增加了地区的财政自主性,使地方政府能够将资源集中于更有效率的项目,提高了投资效率。二是行政分权给予地方更多的经济权力和政策灵活性,会有效降低政策干预的影响,进而减少金融资源的错配。三是财政、行政分权对金融发展程度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同时通过倾向匹配得分方法控制内生性,并通过增加控制变量和前期变量回归的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行政分权 资源配置 双重差分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力璇 王耀东
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探究二者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发现若中央政府不进行金融管制,地方政府自发行为会使全国信贷总规模大于最优水平。利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金融分权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其作用存在空间和时间差异。空间上,财政分权对东部地区金融分权无显著影响,对中部地区有抑制作用,对西部地区有促进作用;时间上,金融危机后财政分权对金融分权的促进作用大于金融危机前。存款量和经济规模对金融分权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和转移支付则对金融分权无显著影响。实证研究还发现,地区特性和年度效应显著影响财政分权对金融分权的影响力。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金融分权 信贷规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彤 王文甫
本文基于中国式经济分权的大背景研究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在分析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影响经济结构性失衡的作用机制、提出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进行实证验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相比于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变化导致的经济结构变动更大;金融显性集权会显著改善经济结构,财政分权与金融隐性分权则相反。考虑财政金融联动特征后,本文还发现,金融隐性分权在财政分权影响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机制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需互相配合才可达到缓解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苗文龙
分税制改革激化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争夺,继而影响金融分权结构,导致地方金融体系膨胀,是区域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的隐患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差异性目标函数,求解各级政府的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分析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的内在逻辑,在空间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2012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政策目标不同,其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存在差异,财政与金融成为地方经济增长框架下可以相互替代的融资工具,财政分权制度必然影响金融分权制度;财政分权制度构成了各省财政差异的基础,导致省际财政变量存在一定的空间效应;金融的显性集权隐性分权和财政...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金融分权 空间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松威
文章梳理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结构状况,并对其与金融风险的关联、制度成因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并不一定引致风险,债务结构不合理才是金融风险的重要诱因,而这是一系列制度变迁的结果,为此,我国必须"顶层设计"、协调推进行政管理、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并坚持金融集权化方向。
关键词:
分权 地方政府债务 金融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松威
文章梳理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结构状况,并对其与金融风险的关联、制度成因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并不一定引致风险,债务结构不合理才是金融风险的重要诱因,而这是一系列制度变迁的结果,为此,我国必须"顶层设计"、协调推进行政管理、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并坚持金融集权化方向。
关键词:
分权 地方政府债务 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