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0)
2023(5875)
2022(4813)
2021(4853)
2020(3951)
2019(9321)
2018(9370)
2017(15941)
2016(9919)
2015(11519)
2014(11752)
2013(11057)
2012(10077)
2011(8909)
2010(9314)
2009(8166)
2008(8265)
2007(7249)
2006(6427)
2005(5948)
作者
(23158)
(19371)
(19360)
(18704)
(12223)
(9057)
(9012)
(7460)
(7326)
(7240)
(6449)
(6416)
(6220)
(6179)
(6095)
(6089)
(5918)
(5728)
(5562)
(5525)
(5155)
(4703)
(4521)
(4505)
(4454)
(4392)
(4332)
(4242)
(4017)
(3947)
学科
管理(26683)
(26078)
(23474)
经济(23414)
(22861)
教育(19320)
(17953)
企业(17953)
中国(16181)
财政(12982)
(11369)
(10384)
方法(9972)
(9126)
财务(9113)
财务管理(9071)
数学(8827)
数学方法(8670)
企业财务(8664)
(8644)
理论(8376)
(7993)
制度(7962)
(7460)
服务(6942)
(6557)
工作(6518)
教学(6216)
地方(6082)
(6046)
机构
大学(125457)
学院(119028)
研究(42965)
(40905)
管理(39716)
经济(39591)
理学(33607)
理学院(33157)
管理学(32526)
管理学院(32258)
(30509)
教育(28167)
中国(27813)
(27651)
(25907)
师范(25801)
科学(23515)
师范大学(21361)
(21022)
(20265)
财经(19403)
中心(19074)
北京(18559)
研究所(18348)
(17438)
技术(15640)
(15535)
(15410)
职业(15151)
财经大学(13800)
基金
项目(73544)
研究(63396)
科学(58838)
基金(49748)
(41611)
国家(41074)
社会(38367)
教育(36944)
社会科(35924)
社会科学(35915)
科学基金(34628)
编号(29479)
(29238)
成果(28415)
(26411)
基金项目(25324)
课题(22810)
资助(19782)
(19569)
自然(19061)
项目编号(18674)
自然科(18611)
自然科学(18608)
(18384)
自然科学基金(18263)
重点(17867)
(17854)
规划(17245)
教育部(16858)
(16319)
期刊
研究(49942)
(47302)
经济(47302)
教育(47158)
中国(38611)
(28824)
学报(14879)
大学(13100)
管理(12805)
技术(12661)
科学(12640)
(11701)
职业(11571)
财经(10434)
学学(10322)
(10186)
金融(10186)
图书(10134)
(8956)
经济研究(7887)
技术教育(7635)
职业技术(7635)
职业技术教育(7635)
(7614)
财政(7614)
农业(7536)
书馆(7351)
图书馆(7351)
会计(7310)
(7273)
共检索到203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光俊  周玉玺  
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教育责任分担体制,在地方政府财政资源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教育服务均等化,1994年的财政分权改革保障了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的自由裁量权,加上地方政府预算中存在一定程度政策过程和预算过程相分离的"预算软约束",最终导致教育服务发展受阻,影响了教育服务均等化。作为均衡政府间财力的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均等化效应并不理想,其对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利用1998~2010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发现财政分权对教育服务均等化具有负向效应,转移支付则对教育服务均等化具有很小的正向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吉富星  鲍曙光  
基于县级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在考虑内生性基础上,统分结合地研究了中国式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扩大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而转移支付则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但均等化效果不彰、政策引导效果较差。较为突出的是,不同地区、不同转移支付类型、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均等化调节效果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地方政府支出偏好同时存在博弈与合作。这就需要进行系统的制度改革,重塑激励结构、行为模式,尤其重视教育、医疗等投入,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因而,当前应进一步完善激励相容的政府治理模式,构建效率与公平兼具的转移支付体系,并强化省级政府主体责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付文林  
中国目前地区财力的巨大差异,客观上要求稳步提高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而现行财政预算体制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约束相对有限。本文在地方政府内生化财政选择背景下考察了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财政行为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转移支付总体上对提高落后地区人均财力有积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地方的征税积极性,另外,转移支付规模扩大可能助长了地方财政支出更加偏向于行政性支出。本文认为政府间财政分配体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对地方征税行为和地方公共品供给结构优化的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付文林  沈坤荣  
本文通过一个均等化转移支付条件下的地方财政支出决策模型,对地方财政支出选择中的各种基本因素作了简单分析,并利用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地方财政资金再分配地位与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关系特征。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不仅会带来地方财政支出的粘蝇纸效应;而且地方政府的财力改善后,还可能通过调整现有的财政支出结构,偏离转移支付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即存在地方财政支出的可替换效应;分区域的分析还表明,越是经济欠发达的财政资金净流入地区,地方政府对基本建设、行政管理支出项目的诉求越强烈。本文的研究意味着在地区间财政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不仅要规范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程序,更重要的是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佳莹  
根据俱乐部理论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基于供给与受益维度进行测度。基于2015—2019年31个省(区、市)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几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区域间的差距逐年缩小。(2)转移支付的增加显著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地区财政自给率则表现为阻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转移支付与财政自给率的交互效应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起负向调节作用。(3)转移支付与财政自给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效应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增;而财政自给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的作用依次减小,且在西部地区负向作用尤为明显。需针对不同区域,采取合理政策措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佳莹  
根据俱乐部理论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基于供给与受益维度进行测度。基于2015—2019年31个省(区、市)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几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区域间的差距逐年缩小。(2)转移支付的增加显著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地区财政自给率则表现为阻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转移支付与财政自给率的交互效应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起负向调节作用。(3)转移支付与财政自给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效应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增;而财政自给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的作用依次减小,且在西部地区负向作用尤为明显。需针对不同区域,采取合理政策措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侠  刘小川  
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移支付制度理应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研究发现,由于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管理弱化等原因,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步扩大,其政策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完善转移支付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须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进转移支付法制体系建设、规范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制度以及提高转移支付制度透明度四个方面对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鲍曙光  
本文基于县级财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构建均衡系数,对我国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均等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转移支付缩小了地区财力差异,但地区间财力差距仍极大,且均等效果在2008年以后有所弱化;相对于省际差距,省内差距是地区财力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要重点推进省以下转移支付体系建设;转移支付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但东部地区财力差距问题凸显;一般性转移支付均等的效果和效率都是最高,专项转移支付均等效果也较强,但体制性补助和税收返还均等效率较低。最后,笔者围绕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结构和分配公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强  刘静  
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样本,选定5种公共服务支出,选取4类10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差异系数,动态测算各地区所需的转移支付数额。通过测算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公共服务需求主要由经济水平主导,西部地区主要由跨区服务主导,中部地区主要由人口科教卫生主导,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财力和成本差异。实证结果显示,5个发达省份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远超均等化需求,1个发达省份支出低于均等化需求;西部多数省份和个别中部省份长期低于均等化需求。建议通过立法确定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及其在政府支出中所占比重;全面衡量地方财政收入能力、努力程度;建立财税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反映差异变动,及时调整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熊波  
转移支付是分权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要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必须改革现行分税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构建完善的转移支付法律体系,强化转移支付监督和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转移支付效率,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财政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琛影  
健全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支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先测算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示各区县公共服务总体均衡水平较高。随后评估财政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发现转移支付具有较强的总体财力均衡效应,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中心城区与郊区两大区域内与区域间的财力均衡效应直到2005年后才逐年放大,有效地缩小了区域内与城乡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据此建议:转移支付要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重心应该是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的区域分布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花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县级初始财力差异过大是造成县级最终财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尽管财政转移支付对县际间的财力差异发挥了均等化作用,但在财力初始分配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要显著改变业已不均等的状态,不仅需要转移支付制度本身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更需要深化"省直管县"的财政改革,并应建立规范的省以下财税体制作为根本保障;进一步明确和提升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目标;适时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谷成  
在分权化财政体制下,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收入分配的不对称以及包括要素投入价格和生产能力在内的成本差异都将导致财政差异的产生。为消除财政差异,均等化转移支付要求将财政能力均等化至全国平均水平,并对各地区不同的公共服务需求和成本予以补偿。在中国目前的分权约束条件下,宏观经济指标法是衡量中央以下各级政府财政能力的理想选择。在支出需求方面,应在承认特定地区成本和需求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以支出需求为基础的最低标准的转移支付,使某些公共服务的财政需求简便而客观地得以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