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7)
- 2023(7653)
- 2022(6297)
- 2021(5856)
- 2020(4797)
- 2019(10427)
- 2018(9918)
- 2017(18561)
- 2016(9779)
- 2015(10604)
- 2014(9900)
- 2013(9733)
- 2012(8789)
- 2011(7539)
- 2010(7523)
- 2009(6955)
- 2008(7170)
- 2007(6346)
- 2006(5383)
- 2005(4653)
- 学科
- 济(40745)
- 经济(40721)
- 管理(40628)
- 业(38103)
- 企(34343)
- 企业(34343)
- 财(25568)
- 方法(15737)
- 技术(14946)
- 数学(13585)
- 数学方法(13507)
- 地方(13449)
- 中国(12985)
- 务(12482)
- 财务(12480)
- 财务管理(12440)
- 财政(12425)
- 企业财务(11967)
- 技术管理(11727)
- 政(10077)
- 制(9712)
- 农(9664)
- 业经(9602)
- 地方经济(7765)
- 银(7533)
- 银行(7525)
- 融(7191)
- 金融(7190)
- 行(7038)
- 体(6860)
- 机构
- 学院(128828)
- 大学(127126)
- 济(57028)
- 经济(56072)
- 管理(53505)
- 理学(46554)
- 理学院(46097)
- 管理学(45634)
- 管理学院(45375)
- 研究(40331)
- 财(34907)
- 中国(31984)
- 京(24916)
- 财经(23848)
- 科学(22771)
- 经(21607)
- 江(19702)
- 所(18776)
- 中心(18579)
- 经济学(18219)
- 财经大学(17493)
- 研究所(16581)
- 经济学院(16394)
- 范(15547)
- 商学(15493)
- 师范(15443)
- 商学院(15341)
- 州(15340)
- 北京(15337)
- 院(14961)
- 基金
- 项目(88239)
- 科学(72583)
- 研究(67859)
- 基金(65178)
- 家(55308)
- 国家(54863)
- 科学基金(49405)
- 社会(46694)
- 社会科(44469)
- 社会科学(44459)
- 省(36325)
- 基金项目(35129)
- 教育(30714)
- 自然(29574)
- 划(29128)
- 自然科(28955)
- 自然科学(28950)
- 自然科学基金(28477)
- 编号(25977)
- 创(25392)
- 资助(24125)
- 创新(22622)
- 成果(20432)
- 重点(19998)
- 国家社会(19921)
- 发(19740)
- 部(19369)
- 课题(18442)
- 制(18011)
- 人文(17459)
共检索到195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立赫 石映昕
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01—2018年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超效率DEA模型对各地区的资本错配程度和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地区的资本错配程度,减缓了因资本错配带来的创新效率损失;分区域来看,在产能过剩程度较低的省份,财政分权通过抑制资本错配减少了创新效率损失,对创新效率产生了促进作用;但在产能过剩程度较高的地区,虽然财政分权通过缓解资本错配降低了创新效率损失,但是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仍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资本错配表现为遮掩效应而非中介效应。为了提升区域创新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完善财政分权制度,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丙泉 田晨 马占新
视区域技术创新是成果产出与成果转化两阶段构成的系统,运用链式网络DEA方法对全国28个省份2011~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运用Tobit回归分析了财政分权对技术创新整体及各阶段效率的影响。测评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技术创新效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区域差异显著,多数省市依然没有摆脱高产出、低转化的技术创新发展模式;财政分权不利于成果产出效率及技术创新整体效率的提升,对成果转化的影响并不显著;技术创新各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累积效应,对外开放有助于技术创新各阶段效率提升,而人力资本恰恰相反,教育水平有助于成果产出阶段效率提升,却不利于成果转化阶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政 杨思莹
财政分权作为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力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政资源配置的方式、效率与水平。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和面板联立方程,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促进了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但也会抑制政府创新偏好,导致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发挥不够,引起创新效率损失;就综合作用效果而言,财政分权仍能够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分地区考察发现,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与政府创新偏好的遮掩效应均存在区域差异。从综合作用来看,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财政分权能够提升区域创新效率;但在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就作用机制而言,在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在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同时,也会抑制地方政府创新偏好,导致创新效率损失;而在西部地区,控制政府创新偏好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财政分权会降低政府对区域创新活动的过度干预,间接提升区域创新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易杏花 程亚男
基于创新价值链,测度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和效率为中介变量构建Tobit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在转化阶段对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在研发阶段的影响不显著。财政支出结构所起到的中介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并且在研发阶段的遮掩效应更大;而分权会降低财政支出效率,对双阶段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抑制作用。
关键词:
创新效率 财政分权 创新价值链 中介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志安 刘子硕
财政分权作为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限的财政制度,是财税政策的重要内容,对区域创新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具有深刻影响。文章通过构建我国31个省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地方科技投入与区域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创新水平,有效改善区域创新产出状况;在中央政府政绩考核压力下,地方政府会加大科技投入以提升区域创新水平、驱动经济增长,使得财政分权对地方科技投入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不仅具有直接影响效应,而且会通过影响地方科技投入对区域创新产生间接效应;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的联系具有区域异质特性,地方科技投入为东部地区财政分权赋能区域创新的主路径,但在中西部地区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因此,应继续推进财政分权改革,构建对地方政府的综合考核机制,关注政府科研保障资金的具体流向,积极推进区域创新发展进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阳 薛冲 冯银虎 胡丽娜
文章运用2015—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即财政分权不利于促进区域创新。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为负,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为正,“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区域创新”中介路径有效。亦即财政分权会抑制地方政府债务,而地方政府债务的适度扩大有助于促进区域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永彩
文章基于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区域数字创新分为创新效果与创新效率两大维度,研究政府偏好、财政分权对区域数字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偏好能够显著提升区域数字创新效果,但对区域数字创新效率的激励作用并不显著;财政分权在政府偏好与区域数字创新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空间效应检验下,政府偏好对本区域及周边区域数字创新效果产生积极影响,但仅对本区域数字创新效率起到促进作用。而在财政分权调节下,政府偏好对区域数字创新效果与效率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有明显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强
FDI、财政分权是影响区域基础创新的重要因素,文章在详细探析FDI、财政分权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6年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FDI质量可以显著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而FDI规模则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阈值转换特征,且适度地提升地区财政分权,有利于从直接或者FDI间接渠道促进区域技术创。根据上述研究结论,认为可从并重FDI规模和质量、优化财政分权度、深化金融改革、推进产业转型等方面提升区域技术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志安 邱国庆
以财政分权改革为视角,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说明深化财政分权体制改革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将有助于激励区域创新产出。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会因地区差异而表现出不同效应,在东部地区,财政分权能够提高区域创新水平,但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区域创新 财政科技支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喜 蒋薇薇
资本流动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从基础设施建设、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以及地方政府的"攫取之手"分析财政分权对区域资本流动的影响机理,并利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和区域资本流动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抑制了区域资本流动,有必要通过完善财政分权体制来缓解其负面效应,以促进区域资本流动和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区域经济 资本流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安勇 原玉廷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演化特征,并实证检验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法、空间面板滞后模型。研究结果:中国创新效率整体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但地域分异明显;区域创新效率具有典型的空间集聚特征;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阻碍了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且该效应在东西中部三个区域依次减弱;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挤占企业创新资金投入、扭曲企业家创业精神以及引发权利寻租等路径实现的。研究结论:缓解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及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变现有政绩考核机制;同时应完善土地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心怡
本文以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的公共部门投入和产出数据为样本,基于Bootstrap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方法,测算地方公共部门2004~2017年以及各个连续时间段的公共服务生产率、效率和技术的变动情况。进而通过构建Tobit回归模型,检验财政分权对地方义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就业服务和基本民生公共服务的效率提高或实施技术创新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除了医疗卫生服务外,财政分权对地方其他基本民生公共服务的生产率变动和技术进步指数均为显著负相关,分权程度越高的地区,地方公共部门推行技术创新的意愿越低,其公共服务生产技术退步的可能性就越大,且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生产率具有不利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程广斌 侯林岐
使用2005-2017年中国267个地级市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不同竞争模式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能够显著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相比于"围绕增长而竞争",地方政府"围绕创新而竞争"的竞争模式更能够发挥财政分权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规模异质性,相比于中西部城市,东部城市"围绕创新而竞争"能够更好地发挥财政分权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相比于Ⅰ型和Ⅱ型大城市,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财政分权更能够显著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要素投人和创新制度环境可能是地方政府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作用渠道,即区域技术创新的提高需要依靠地方政府来调动企业研发积极性以及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市场化制度环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亮亮 贺俊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为此,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从财政纵向失衡这一全新视域探究区域创新效率问题。基于1998—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纵向失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财政纵向失衡显著抑制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即给区域创新效率带来了损失。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之间的“为增长而竞争”强化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负向影响,而“为创新而竞争”弱化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负向影响。因此,需要改善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程度、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完善地方官员的政治考核体系等措施,以适度缩小财政纵向失衡程度,引导地方政府由“为增长而竞争”向“为创新而竞争”转变,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森 彭田田
财政分权作为处理不同级次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对财政资源配置方式与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会通过外资竞争和创新偏好的中介效应而促进创新效率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16年30个省的年度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且通过外资竞争与创新偏好间接提高了创新效率,分地区检验发现上述影响在东部地区显著,但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结论,本文认为中国要提高创新效率,应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的财政自主性,鼓励省级政府积极争取外资并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采取措施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督促中西部地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