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24)
2023(17005)
2022(14147)
2021(13276)
2020(11100)
2019(25235)
2018(24415)
2017(45063)
2016(24008)
2015(26946)
2014(26326)
2013(26130)
2012(24106)
2011(21527)
2010(21085)
2009(19468)
2008(18876)
2007(15765)
2006(13651)
2005(12054)
作者
(67770)
(56910)
(56419)
(53818)
(35955)
(27070)
(25531)
(22216)
(21640)
(19646)
(19442)
(18844)
(17789)
(17767)
(17550)
(17468)
(16830)
(16418)
(16320)
(16019)
(13887)
(13817)
(13535)
(13017)
(13010)
(12756)
(12219)
(11806)
(11306)
(11007)
学科
(117661)
经济(117555)
管理(72280)
(65173)
(52813)
企业(52813)
方法(51456)
数学(46871)
数学方法(46438)
(36349)
中国(30795)
(26101)
地方(23957)
业经(21816)
(21352)
贸易(21342)
(20792)
(20364)
(19547)
(19359)
财务(19325)
财务管理(19267)
企业财务(18391)
农业(17303)
环境(16260)
(16005)
金融(16004)
(15790)
银行(15755)
(14957)
机构
大学(342091)
学院(337668)
(156780)
经济(154364)
管理(132776)
研究(118523)
理学(115824)
理学院(114638)
管理学(112913)
管理学院(112301)
中国(91634)
(74644)
(70474)
科学(68759)
(58070)
财经(57352)
中心(54612)
(54224)
研究所(52674)
(52577)
经济学(50220)
业大(49154)
(46767)
经济学院(45288)
北京(44146)
财经大学(42808)
农业(42567)
(42470)
(39926)
师范(39446)
基金
项目(233314)
科学(185594)
基金(175692)
研究(165417)
(154757)
国家(153580)
科学基金(132473)
社会(111243)
社会科(105914)
社会科学(105888)
基金项目(92356)
(86587)
自然(85387)
自然科(83517)
自然科学(83493)
自然科学基金(82071)
教育(74822)
(74165)
资助(71684)
编号(62781)
(52927)
重点(52657)
(49720)
成果(49632)
国家社会(48740)
(48700)
教育部(46104)
创新(45788)
科研(45588)
人文(44292)
期刊
(163607)
经济(163607)
研究(101250)
中国(63079)
(61046)
学报(53624)
科学(49420)
管理(48594)
(46573)
大学(41417)
学学(39408)
农业(31701)
(30510)
金融(30510)
经济研究(29689)
财经(29516)
技术(28104)
(25423)
教育(24403)
业经(22806)
问题(21427)
(20244)
统计(18656)
(18020)
技术经济(17792)
国际(17757)
世界(17721)
(16670)
(15575)
理论(15473)
共检索到503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五七  
基于1988~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经济开放对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效应及其地区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分权与地区能源强度正相关,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与地区能源强度负相关,但外资开放比贸易开放对地区能源强度下降的促进作用更强;出口依存度与地区能源强度正相关,进口依存度与地区能源强度负相关;财政分权、经济开放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财政分权对东部地区能源强度的负面影响最弱,对中部地区能源强度的负面影响最大,外资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对中部地区能源强度下降的促进效应最强,出口依存度对中部地区能源强度的负面作用最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俊  秦俏寒  
利用2003—2014年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在相同的时空范围内,分析并比较四种类型的经济开放度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探讨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存量两个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国的技术效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强,外商直接投资次之,出口、进口分别产生正向和负向影响,但都不显著;人力资本提高了技术效率,而研发资本存量的作用相反,但两者均表现出多样化的门槛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俊  秦俏寒  
利用2003—2014年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在相同的时空范围内,分析并比较四种类型的经济开放度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探讨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存量两个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国的技术效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强,外商直接投资次之,出口、进口分别产生正向和负向影响,但都不显著;人力资本提高了技术效率,而研发资本存量的作用相反,但两者均表现出多样化的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甘  李唐  杨威  
利用1998—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结合Pooled OLS方法、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教育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结果显示:各省的财政教育支出对各省的教育水平具有稳健且显著的正向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度越高,这种正向影响越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温娇秀  
在Barro、Davoodi和Zou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一个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并利用1980-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分阶段实证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总体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且我国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的跨区差异,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优势高于中西部地区。作者认为,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差异与公共支出构成的差异是造成我国财政分权经济增长效应跨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伦来  童梦怡  
文章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环境规制下能源强度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有利于降低能源强度,但影响程度较弱;R&D投资强度对能源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君  
运用2000~2010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假说"、"经济开放假说"两个假说进行了检验。使用LSDV方法分析发现,在"建设财政"时期,财政分权程度对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开放程度对经济建设支出没有影响;而在现今的"公共财政"时期,经济开放程度增加会促使政府的社保支出增加,同时财政分权对社保支出没有影响。这个发现意味着,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需要进一步增强;同时,财政分权的态势也可以继续保持,而不必担心其在社保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此,对政府职能向理想的公共财政体系的转变持乐观判断。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立佳  李媛  
国务院2010年"9号文"的公布表明我国已经开始逐步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围绕这一文件政府、学界和外企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本文以198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FDI率和经济增长率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对外资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第二,1997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长率与FDI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第三,从区域上看,东部和中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与FDI率的动态关系较紧密,二者在西部省份的关系不显著。最后,FDI率目前在中国将长期稳定,2010年国务院9号文的出台不会给中国的FD...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肖建华  
财政分权是促使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制度安排,实证发现,不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区域上,我国财政保障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但无法判定这种能力的增强是来源于内在机制还是外在压力。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行政管理体制也直接影响了社会性公共服务的供给。我们应降低财政分权度、建立一套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通过提高人口密度来提升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改善其供给质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凯  席晶  
本文通过跨期替代模型,利用面板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量和结构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2、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但后者的效应较弱;3、由于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额对城镇居民消费虽然具有挤入效应,但挤入效应较弱。此研究结果为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引导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鸿伟  杨旭琛  
在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干预技术选择从而影响经济绩效内在机制后,通过DEA方法测算出我国省际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得到了我国技术选择与经济绩效、财政支出与技术选择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的结论。论文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财政支出影响下的技术选择是阻碍经济绩效进一步改善的原因之一,并提出了应完善政府财政决策监督机制及政府官员升迁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军  谢芬  肖育才  
在测算1979年~2008年中国29个省区财政收支横向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协整、VECM和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研究经济开放对我国地区财政收支横向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开放对地区财政收入横向差异的影响不显著。从长期来看,经济开放有助于降低地区财政支出不平衡;在短期内,贸易开放将减轻地区财政支出横向不平衡,而投资开放度提高则会强化地区财政支出横向不平衡。分析表明,分税制、转移支付、梯度开放模式、地方间的FDI竞争等,是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横向差异之间动态关系产生的内在原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亮  陈乐一  
基于1999-2012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房价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房价的上涨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两者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具体表现为:财政分权对东部地区房价上涨的影响要大于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依次递减;房价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东明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财政分权无疑对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采用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1986~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分权对省际名义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总体上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支出分权比收入分权对经济的影响更大;财政分权对各区域经济影响不同,财政分权的系数西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居中,东部地区最小,表明财政分权将会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和中部地区较东部地区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尚植  
基于1994—2010年省级数据,建立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和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对公共部门就业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的公共部门就业规模并非呈现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总体来看,经济增长与公共部门就业符合瓦格纳法则,经济增长促进了公共部门就业水平的提高,但是两者之间在散点图上呈现为抛物线形态,即存在一个经济增长的转折点,在此点之前,经济增长对于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为正;而在此点之后,经济增长对于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为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