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64)
- 2023(19174)
- 2022(16435)
- 2021(15437)
- 2020(12953)
- 2019(30039)
- 2018(29430)
- 2017(56690)
- 2016(30396)
- 2015(34493)
- 2014(34433)
- 2013(33924)
- 2012(31155)
- 2011(27825)
- 2010(28025)
- 2009(25830)
- 2008(25065)
- 2007(21648)
- 2006(19050)
- 2005(16975)
- 学科
- 济(138348)
- 经济(138205)
- 管理(89988)
- 业(82349)
- 企(67549)
- 企业(67549)
- 方法(61181)
- 数学(54197)
- 数学方法(53419)
- 财(39994)
- 中国(36867)
- 农(33638)
- 地方(28368)
- 业经(27874)
- 学(26578)
- 制(23676)
- 贸(23652)
- 贸易(23638)
- 易(22936)
- 农业(22572)
- 务(21948)
- 财务(21863)
- 财务管理(21797)
- 企业财务(20667)
- 理论(20562)
- 和(19291)
- 环境(18867)
- 银(18773)
- 银行(18733)
- 融(18431)
- 机构
- 大学(431869)
- 学院(429076)
- 济(184210)
- 经济(180662)
- 管理(170490)
- 理学(147858)
- 理学院(146298)
- 研究(144738)
- 管理学(143603)
- 管理学院(142825)
- 中国(110158)
- 京(91640)
- 财(88699)
- 科学(86221)
- 所(71472)
- 财经(68385)
- 中心(65252)
- 研究所(64682)
- 农(62919)
- 经(62291)
- 江(61334)
- 业大(60049)
- 北京(58328)
- 经济学(57241)
- 范(54630)
- 师范(54157)
- 院(52587)
- 经济学院(51435)
- 财经大学(50796)
- 州(49116)
- 基金
- 项目(290421)
- 科学(229344)
- 基金(213044)
- 研究(212959)
- 家(184844)
- 国家(183373)
- 科学基金(158636)
- 社会(136656)
- 社会科(129727)
- 社会科学(129694)
- 基金项目(111403)
- 省(110263)
- 自然(101940)
- 自然科(99645)
- 自然科学(99623)
- 教育(97892)
- 自然科学基金(97838)
- 划(92805)
- 资助(89564)
- 编号(86148)
- 成果(69966)
- 部(64827)
- 重点(64430)
- 发(61116)
- 创(59561)
- 课题(58436)
- 国家社会(57384)
- 教育部(56400)
- 创新(55629)
- 科研(55449)
- 期刊
- 济(199376)
- 经济(199376)
- 研究(130407)
- 中国(81831)
- 财(71154)
- 学报(63650)
- 管理(63150)
- 科学(59512)
- 农(56054)
- 大学(49606)
- 学学(46635)
- 教育(44085)
- 技术(39023)
- 农业(38827)
- 融(36026)
- 金融(36026)
- 财经(34191)
- 经济研究(34185)
- 业经(29650)
- 经(29338)
- 问题(25376)
- 统计(23078)
- 图书(22874)
- 技术经济(22321)
- 贸(21152)
- 业(20589)
- 策(20449)
- 理论(19626)
- 世界(19404)
- 版(18819)
共检索到638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尚植
基于1994—2010年省级数据,建立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和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对公共部门就业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的公共部门就业规模并非呈现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总体来看,经济增长与公共部门就业符合瓦格纳法则,经济增长促进了公共部门就业水平的提高,但是两者之间在散点图上呈现为抛物线形态,即存在一个经济增长的转折点,在此点之前,经济增长对于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为正;而在此点之后,经济增长对于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为负。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公共部门就业规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温娇秀
在Barro、Davoodi和Zou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一个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并利用1980-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分阶段实证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总体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且我国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的跨区差异,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优势高于中西部地区。作者认为,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差异与公共支出构成的差异是造成我国财政分权经济增长效应跨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财政分权 跨区差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东明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财政分权无疑对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采用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1986~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分权对省际名义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总体上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支出分权比收入分权对经济的影响更大;财政分权对各区域经济影响不同,财政分权的系数西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居中,东部地区最小,表明财政分权将会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和中部地区较东部地区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浩天 李鑫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分权体制在激励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却开始出现了失衡的现象。本文采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剧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但是收入分权与支出分权有着不同的效应。从地区来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程度受财政分权影响大于中东部地区。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产业结构 失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浩天 李鑫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分权体制在激励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却开始出现了失衡的现象。本文采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剧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但是收入分权与支出分权有着不同的效应。从地区来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程度受财政分权影响大于中东部地区。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产业结构 失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东滨 蔡洪鹏
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利用中国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就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财政分权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方向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程度与财政分权度是负相关的;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环境污染程度与财政分权度是正相关的。依据数据测算,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2007年达到这一临界值,即财政分权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第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污染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涛 周业安
本文利用1994~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政府竞争、公共支出、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发现包括:其他地区的总体财政支出或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财政支出水平的增加能够显著地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其他地区的基本建设财政支出或行政管理费财政支出的水平或比重的增加的作用截然相反;本地区更低的预算外财政支出水平、更多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更高的贸易开放度都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地区财政分权程度的空间策略性互动以及地区财政分权本身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且稳定的影响。
关键词:
分权 支出竞争 经济增长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凯 黎友焕
通过利用197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FMOLS估计法和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财政分权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长期内,财政分权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短期内,在全国和东部,两者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中部和西部,两者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面板协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波 项成
基于财政分权视角,以2003~2013年中国11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联立方程,探讨城市级层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人均GDP与工业SO2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呈倒N型、负相关关系;外资的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确定,但能改善环境质量。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污染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方文全
本文在概括性描述我国金融发展的典型事实并重新构造度量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证实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对我国金融发展有显著的作用,其中财政赤字对经济货币化指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重新构造的金融相关比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以股票资产交易额衡量的资本市场发展指标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而金融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显著,政府的扩张性支出行为驱动的金融发展即通过提高资本积累而不是资本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不容乐观的。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深化财政体制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金融发展 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尚植
分税制背景下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财政竞争,其典型特征表现为税负、公共投入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三种政策工具之间的策略互动,从而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基于1997~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估计交互项系数的符号,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三种政策工具是相辅相成的;交互项的作用也存在着地区的差异;税负、公共服务支出和公共投入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边际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峰
研究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一个三部门模型,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区域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中国1997~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财政支出整体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其中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外溢效应,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外溢效应;(2)区域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出结构外溢效应的影响有所不同;(3)整体上看,购买性支出部门不具备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优势,而转移性支出部门的生产效率优势较为明显。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区域发展水平 外溢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勋 王雨晨
随着减少腐败存量与遏制腐败增量成为反腐败的践行趋势,腐败治理问题开始引起理论界关注。运用2008-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财政分权、经济责任审计功能对于官员腐败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和经济责任审计预防功能显著影响官员腐败,经济责任审计揭示功能与抵御功能对于官员腐败影响不显著。优化财政分权体制,建立反腐败基础的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机制对于抑制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责任审计 官员腐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淑翠
文章基于我国1997-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数据本身隐含信息进行内分组的面板平滑转移模型来检验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效应,并进一步拓展了Armey曲线推论。研究发现,我国省级政府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和财政支出结构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Armey曲线所描绘的非线性效应,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最优规模为9.32%,财政支出最优结构为1.643,并且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与财政支出结构都在最优值两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相比而言,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的转换速度似乎更快。这意味着现阶段我国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与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黎友焕 王凯
文章利用改革开放3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支出与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性的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能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全国、东部和中部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而在西部是"挤出效应"。经济增长变动是财政支出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瓦格纳法则"在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都是成立的。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瓦格纳法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府支出规模、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政激励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政分权、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基于1996-2007年分省面板数据的研究
应急产业集聚和应急财政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财政分权与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政分权、制度安排与公共服务供给——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企业数量、规模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工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财政分权与中国环境治理绩效关系——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投资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异质性、财政分权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