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4)
- 2023(16863)
- 2022(14541)
- 2021(13763)
- 2020(11508)
- 2019(26649)
- 2018(26084)
- 2017(51209)
- 2016(27550)
- 2015(30786)
- 2014(30537)
- 2013(29919)
- 2012(27160)
- 2011(23978)
- 2010(23981)
- 2009(21495)
- 2008(20882)
- 2007(17839)
- 2006(15155)
- 2005(12792)
- 学科
- 济(110702)
- 经济(110586)
- 管理(81847)
- 业(77791)
- 企(65727)
- 企业(65727)
- 方法(54278)
- 数学(47911)
- 数学方法(47151)
- 财(37436)
- 农(29184)
- 中国(27870)
- 业经(25072)
- 地方(23416)
- 学(22355)
- 务(21054)
- 财务(20972)
- 财务管理(20910)
- 制(20574)
- 企业财务(19902)
- 农业(19135)
- 理论(18847)
- 贸(18220)
- 贸易(18210)
- 技术(17871)
- 易(17659)
- 和(16609)
- 环境(16402)
- 体(15163)
- 产业(15002)
- 机构
- 学院(379129)
- 大学(377745)
- 管理(153602)
- 济(151333)
- 经济(148253)
- 理学(135072)
- 理学院(133636)
- 管理学(130966)
- 管理学院(130300)
- 研究(120552)
- 中国(87989)
- 京(78793)
- 科学(75836)
- 财(74178)
- 所(58819)
- 农(57650)
- 财经(57395)
- 业大(56536)
- 中心(55124)
- 研究所(53738)
- 江(53351)
- 经(52334)
- 北京(48833)
- 范(48482)
- 师范(47991)
- 经济学(46225)
- 农业(45092)
- 院(44736)
- 财经大学(42987)
- 州(42869)
- 基金
- 项目(269495)
- 科学(213514)
- 基金(196982)
- 研究(195611)
- 家(171478)
- 国家(170115)
- 科学基金(148106)
- 社会(123690)
- 社会科(117486)
- 社会科学(117457)
- 省(105596)
- 基金项目(104870)
- 自然(97681)
- 自然科(95506)
- 自然科学(95487)
- 自然科学基金(93745)
- 教育(90831)
- 划(88336)
- 资助(81751)
- 编号(78995)
- 成果(62232)
- 重点(60218)
- 部(59349)
- 发(57057)
- 创(56458)
- 课题(54069)
- 创新(52606)
- 科研(51803)
- 教育部(51360)
- 国家社会(51087)
- 期刊
- 济(155698)
- 经济(155698)
- 研究(107317)
- 中国(66192)
- 财(59643)
- 学报(58271)
- 管理(55002)
- 科学(53817)
- 农(51136)
- 大学(44957)
- 学学(42647)
- 教育(39657)
- 农业(36042)
- 技术(34538)
- 财经(27533)
- 融(27008)
- 金融(27008)
- 业经(26501)
- 经济研究(26251)
- 经(23568)
- 问题(20352)
- 业(18813)
- 技术经济(18532)
- 科技(18163)
- 统计(18100)
- 版(17373)
- 图书(17354)
- 商业(17049)
- 理论(16879)
- 策(16734)
共检索到529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民 胡小梅
基于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考察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以及由此引致的策略性竞争效应,研究表明:财政分权等经济社会因素存在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非对称的空间溢出效应。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支出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相邻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均产生抑制效应,但较之于收入分权,支出分权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民 胡小梅
基于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考察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以及由此引致的策略性竞争效应,研究表明:财政分权等经济社会因素存在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非对称的空间溢出效应。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支出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相邻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均产生抑制效应,但较之于收入分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开 沈安媛
基于现行财政体制,本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财政收入、支出分权对学历教育不同阶段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财政分权的影响作用存在地区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学历教育在空间分布上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财政收支分权对学历教育各阶段的影响作用不尽相同,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程度的提高不利于本地区学历教育的发展,但对相邻地区学历教育的发展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分权程度的加深有利于本地区学历教育水平的提升,但对相邻地区学历教育水平的提高产生抑制效应。财政收支分权对学历教育各阶段的作用大小整体呈现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影响程度最高,高中教育次之,高等教育阶段影响程度最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敬全 陶冶
文章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第一,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的提升推动邻地产业结构升级,但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截然相反;第三,分区域看,中部地区城市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效应,而东部地区城市影响效应与其并不一致。因此,应继续深化财政分权制度改革,加强区域协同合作;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营造优质区域创新系统;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实施差异化财政分权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杏村 田淑英 王晓玲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263个地级城市的生态效率,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与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专业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均对生态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财政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在多样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支出分权负向影响生态效率,产业集聚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收入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但财政支出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负向影响生态效率。经济水平、工业化程度及第三产业、投资、对外开放、科技、教育、人口等因素也对我国城市生态效率产生不同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玉胭
文章采用中国200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影响;同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对财政分权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传导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体上看,地区间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对本地区与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总效应显著为正,且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第二,分地区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仅体现在西部地区,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并不显著;第三,财政分权通过推动金融发展和提高区域创新效率而间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最后,给出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玉胭
文章采用中国200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影响;同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对财政分权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传导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体上看,地区间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对本地区与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总效应显著为正,且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第二,分地区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仅体现在西部地区,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并不显著;第三,财政分权通过推动金融发展和提高区域创新效率而间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最后,给出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敬全 殷李松
将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定向诱导"突破到"区位定向诱导"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文章从决定产业结构的地区异质性、财政支出的本地效应与外部性以及遗漏因素出发,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技术,构建了财政支出-产业结构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并以安徽省为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在产业升级方面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与总效应等。研究表明:(1)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技术,可以将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定向诱导"突破至"区位定向诱导";(2)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研究与评估,要从本地效应转向空间外部效应;(3)应遵循"区位定向诱导"原则,充分释放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面效应,抑制负面效应,最大化叠...
关键词:
财政支出 产业升级 外部性 空间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璇 李冉冉
从理论上分析晋升激励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机理,并根据1998—2015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晋升激励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晋升激励有利于本地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财政分权能促进整体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对发展程度相近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空间竞争效应。为此,从晋升激励角度提出促进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对策建议,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万吉 叶阿忠
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SLM)结合工具变量法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增长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该作用随财政分权度的增大而先增后减,由抑制到促进再到抑制;重工业发展会促进本地区碳排放的增加,而周边省份的重工业发展则会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上升压力;自身对外贸易发展虽然对碳排放影响不显著,不过区域间的外贸合作却是降低碳排放增长的有效途径;R&D研发强度增加有助于减缓碳排放增长,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不平衡阻碍了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万吉 叶阿忠
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SLM)结合工具变量法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增长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该作用随财政分权度的增大而先增后减,由抑制到促进再到抑制;重工业发展会促进本地区碳排放的增加,而周边省份的重工业发展则会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上升压力;自身对外贸易发展虽然对碳排放影响不显著,不过区域间的外贸合作却是降低碳排放增长的有效途径;R&D研发强度增加有助于减缓碳排放增长,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不平衡阻碍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文章基于构建空间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检验,并利用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空间依赖性和区域聚集特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科研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信息技术市场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没有显著的影响等研究成果。文章提出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政策扶持、完善数字经济创新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发挥数字经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文章基于构建空间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检验,并利用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空间依赖性和区域聚集特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科研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信息技术市场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没有显著的影响等研究成果。文章提出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政策扶持、完善数字经济创新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发挥数字经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先柱 吴蕾
在分税制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作用下,房价变动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呈现高度重合,这构成了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7-2016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探究土地财政、房价上涨和产业结构升级三者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和房价上涨存在正向的反馈机制,二者相互影响。(2)在土地财政和房价上涨的互动作用下,通过改变劳动力供给结构和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3)土地财政和房价上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地区性差异。所以,地方政府要合理利用土地财政和房价上涨,完善财政体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土地财政 房价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齐鹰飞 LI Yuanfei
本文通过将生产网络引入一个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出的部门配置对GDP、福利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证明在较为一般的假设条件下,GDP(从而财政支出乘数)以及家庭福利与财政支出的部门配置无关,但产业结构受财政支出部门配置的影响。基于对部门财政支出结构效应的分解,本文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了财政支出部门配置的边际调整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将财政支出从"高污染、高耗能"的限制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调整1元最多可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与限制产业相比提高0.9958元。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财政支出政策的运用有望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即先从"稳增长"视角决定财政支出总量,再从"调结构"视角将财政支出配置在不同部门,从而为财政政策实施提供了新启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