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0)
- 2023(13369)
- 2022(11390)
- 2021(11181)
- 2020(9614)
- 2019(22390)
- 2018(21807)
- 2017(41662)
- 2016(22529)
- 2015(25980)
- 2014(25783)
- 2013(25390)
- 2012(23627)
- 2011(20897)
- 2010(20590)
- 2009(19115)
- 2008(19144)
- 2007(16675)
- 2006(13901)
- 2005(12413)
- 学科
- 济(93008)
- 经济(92896)
- 管理(69058)
- 业(62481)
- 企(51753)
- 企业(51753)
- 方法(46858)
- 数学(42096)
- 数学方法(41630)
- 财(36834)
- 中国(26481)
- 农(24060)
- 贸(19097)
- 贸易(19088)
- 务(19053)
- 财务(19008)
- 财务管理(18946)
- 易(18675)
- 制(18591)
- 企业财务(18049)
- 业经(17852)
- 学(17790)
- 地方(16867)
- 财政(15430)
- 农业(15424)
- 银(14293)
- 银行(14262)
- 和(13651)
- 融(13584)
- 金融(13581)
- 机构
- 大学(320422)
- 学院(316609)
- 济(138368)
- 经济(135975)
- 管理(125046)
- 理学(108906)
- 理学院(107759)
- 管理学(106083)
- 研究(105924)
- 管理学院(105473)
- 中国(81557)
- 财(70778)
- 京(66332)
- 科学(62241)
- 财经(53397)
- 所(52434)
- 中心(49436)
- 农(49063)
- 经(48758)
- 研究所(47458)
- 江(44969)
- 业大(44732)
- 经济学(44161)
- 北京(41668)
- 经济学院(40010)
- 财经大学(39824)
- 范(39153)
- 师范(38746)
- 农业(38708)
- 院(37640)
- 基金
- 项目(213763)
- 科学(169712)
- 基金(159392)
- 研究(155395)
- 家(138340)
- 国家(137272)
- 科学基金(118625)
- 社会(101293)
- 社会科(96158)
- 社会科学(96135)
- 基金项目(84109)
- 省(80078)
- 自然(76381)
- 自然科(74700)
- 自然科学(74679)
- 自然科学基金(73406)
- 教育(72353)
- 划(68326)
- 资助(66220)
- 编号(61310)
- 成果(50271)
- 部(49813)
- 重点(47845)
- 发(44617)
- 创(44308)
- 教育部(43325)
- 国家社会(43025)
- 科研(41827)
- 创新(41587)
- 人文(41508)
共检索到460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丹丹
基于中国与俄罗斯两个转型国家财政分权安排的比较分析,采用一个理论模型讨论了分权下的政治激励是如何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增长的,发现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强调政治激励的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有益的作用,而政治权力的分散化是俄罗斯转型前期经济绩效相对贫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治激励 地方政府行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俊雪 应世为
本文以2000—2008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地级市数据为基础,测算了企业有效平均税率和有效边际税率,以此刻画企业税收激励,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企业税收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期内企业税收激励不断减弱,不同所有制企业存在税收差别待遇,民营企业的有效税率最高。财政收支分权对企业有效平均税率具有非对称影响:收入分权会促使地方政府运用低税负竞争策略,加大企业税收激励;支出分权则导致地方政府更多运用高支出竞争策略,削弱企业税收激励。收支分权对企业有效边际税率的影响很弱,表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进而税收激励的着力点在于吸引企业进入,对企业边际投资关注较少。纵向财政失衡会促使地方政府通过公共池渠道转嫁支出成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叙果 张广婷 沈红波
本文针对我国当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严重的局面,深入剖析地方政府偏好于大量建立地方债务融资平台的深层次原因和内在逻辑等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式财政分权并不是影响地方政府建立融资平台进行大量负债的全部激励,而政府的"经济参与人"和"政治参与人"的双重角色以及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软预算约束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过度负债的重要原因。在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和银行软预算约束的共同作用下,促使了地方政府倾向于大量建立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借贷。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普照 孙超 赵宝廷
在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及土地财政负面效应外溢的经济背景下,本文基于官员晋升激励和地方财政压力的双重视角,通过构建"中央—地方—居民"三部门博弈下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行为的决策机理模型,剖析了土地财政扩张的体制根源,并利用1999—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维度估计了官员晋升激励与财政压力影响土地财政的空间滞后模型,探究地方政府间土地财政行为的策略互动特征及其增长惯性。研究发现:官员晋升激励和财政压力均显著推动了土地财政扩张,且前者的估计结果十分稳健,而后者在统计上并不稳健;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存在明显的策略互动特征;土地财政存在惯性增长的"棘轮效应"和动态累积态势,这是地方政府难以摆脱土地财政路径依赖的关键。进一步地,通过构建官员晋升激励综合指数、测算包含转移支付收入的财政压力及更换土地财政度量指标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也支持了以上结论。这对于完善地方官员考核体系、理顺不同级次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改革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连成
调整和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是俄罗斯在经济转轨时期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俄罗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发展现状入手 ,深入研究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两大特点即实行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完善及发展趋势。最后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财政资金的相对集中化与财政权限的分权化原则并重 ,将是俄罗斯今后一个时期调整和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点 ;建立一个有效运行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体系 ,特别是建立有法律保证的明确而稳定的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划分体系 ,对俄罗斯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 财政关系 基本特点 发展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林 侯林岐 程广斌
文章利用2012—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在“中国式分权”下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自主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抑制并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救助预期会助长其举债行为的“道德风险”,促进地方政府扩大债务规模。在晋升激励方面,增长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呈现显著的扩张效应,财政可持续晋升激励有利于控制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包含民生服务的综合绩效晋升激励会助长地方政府举债冲动。在债务异质性方面,就显性债务而言,财政自主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财政分权与晋升激励双重制度则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构成约束效应;就隐形债务而言,地方政府财政自主度的增加会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乔昕 孔刘柳 张宇
对于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关系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多不涉及晋升激励问题。然而,由于中国高度集中政治体制的存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晋升对于地方政府官员行为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晋升激励与财政分权条件下地方政府行为模式进行探讨,认为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的横向比较政绩考核方式在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的情况下会促使一些地方政府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追求财政收入增长的努力中,从而推动地方政府规模的不适度扩张。
关键词:
晋升竞争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规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领娣 张磊
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具有自利性和策略性,这与制度变量财政分权以及晋升激励相关。本文使用1978-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方法,检验了财政分权、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着显著且正向的跨期关联;财政分权、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呈显著的负向关系以及不容忽视的跨期以及跨区域效应;分税制改革和科教兴国战略的作用截然不同,前者抑制而后者促进了地方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热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江 孙辉 黄亮雄
我国财政分权的实践在不受"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约束的条件下,不能促进义务教育的供给。本文使用1978-2008年28个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在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的义务教育供给情况。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的义务教育供给起负作用,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政府扩大义务教育供给和发展经济增长处于顾此失彼的境地。原因在于:在以GDP为考核指标的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更热衷于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方面的支出而压缩短期内不拉动GDP增长的义务教育支出。另外,本文发现财政分权对教育供给存在地区差异并且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些政策启示。
关键词:
义务教育供给 财政分权 晋升激励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梁河 西宝
财政分权体制的建立,促使我国地方政府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而集权性政治体制又使地方政府竞争问题更加复杂。本文利用我国23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行为的特性及激励机制。研究发现,隶属于同一省份的城市在支出规模、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和维持性支出上皆存在显著的互补性策略互动,而隶属于不同省份的城市在各项财政支出上的策略互动相对较弱。此外,省级政府在支出规模和经济性支出上对辖区内市级政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在社会性支出项目上则未能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这一实证结果表明政绩考核及官员任免制度带来的政治激励在我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形成机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建国 关文 齐默达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地方发展的新标尺。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框架,选取2007—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限效应模型,探究财政分权、引资竞争对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和引资竞争对科技创新水平均起到正向激励效应;引资竞争达到一定层次,财政分权的激励效应会提升1.243倍以上;引资竞争的门限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为加速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中国应进一步深化财政分权,探索非规范性财政分权的制度体系;并进一步扩大整体开放,引导地方引资竞争重心转向营商环境优化和引资管理创新;同时,强化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鼓励中西部探索多层次引资竞争并给予多维度创新激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菁 李建发
本文从城投债的视角来研究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行为,通过对2005-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来探析推动我国城投债规模持续扩张的制度性因素。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固定资产投资、财政转移支付等潜在影响因素后,财政分权程度与晋升激励强度对我国各省区的城投债规模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不同模型设定下,估计结果依然稳健。最后,在该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深化财政分权改革、改革官员考核与晋升制度、完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及债务信息披露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恒龙 康艺凡
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后果,财政分权导致政府间财政竞争,并改变了财政均等状况。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尤其是官员委任制以及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使得政府间财政竞争更易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呈现结构性扭曲。因此,制订合理的政绩考核标准,并相应调整财政体制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行为 地方政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祥云 祁毓
劳动保护的弱化是造成当前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财政分权的激励和约束之下,地方政府的劳动保护行为会发生扭曲,即为实现经济增长和晋升的目标,将放松劳动保护作为其"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建立2000~2008年全国范围内和区域范围内的省级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财政分权对劳动保护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区域差异。建议改进目前以GDP作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机制,扶持工会的发展,公正地处理各类劳资纠纷,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质量,从而有利于从制度上强化劳动保护、提高劳动收入占比。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劳动保护 政府行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欣亮 刘飞
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SYS-GMM估计得出:财政纵向失衡与经济发展质量间呈倒"U"型关系,且地方政府投资与规制行为偏向是过度财政纵向失衡引致发展质量损失的原因;在适度财政纵向失衡下,中央财政激励与政治激励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相似的边际影响,但过度时,政治激励对经济发展质量损失的抑制作用将强于财政激励;财政横向失衡会约束纵向失衡与经济发展质量间的关系,致使高度横向失衡地区纵向失衡适度阈值缩小,低度横向失衡地区适度阈值扩大。在横向失衡差异下,中央财政激励与政治激励积极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高度横向失衡地区,单一政治激励或政治激励搭配转移支付作用更强;低度横向失衡地区,单一财政激励中税收分权优于政治激励或其他策略。因此,建议采取加大地方财力支持、实施差异化财税政策、优化晋升激励指标等措施,因地制宜降低财政失衡程度,扭转地方政府行为偏向,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