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7)
- 2023(10093)
- 2022(8520)
- 2021(7899)
- 2020(6726)
- 2019(14992)
- 2018(14659)
- 2017(27799)
- 2016(15515)
- 2015(17136)
- 2014(17219)
- 2013(16581)
- 2012(15232)
- 2011(13370)
- 2010(13715)
- 2009(12835)
- 2008(12688)
- 2007(11707)
- 2006(10121)
- 2005(9507)
- 学科
- 济(54556)
- 经济(54458)
- 管理(54120)
- 业(44698)
- 企(39187)
- 企业(39187)
- 财(33075)
- 方法(21122)
- 制(19595)
- 数学(18086)
- 数学方法(17932)
- 中国(17687)
- 务(16275)
- 财务(16242)
- 财务管理(16179)
- 财政(15628)
- 企业财务(15411)
- 农(15155)
- 体(14963)
- 出(14068)
- 贸(13852)
- 贸易(13847)
- 易(13624)
- 政(12839)
- 业经(12616)
- 学(12086)
- 体制(11862)
- 地方(11630)
- 银(11287)
- 银行(11264)
- 机构
- 大学(209907)
- 学院(209163)
- 济(87904)
- 经济(86070)
- 管理(76901)
- 研究(70534)
- 理学(65466)
- 理学院(64790)
- 管理学(63792)
- 管理学院(63393)
- 中国(55209)
- 财(54649)
- 京(43718)
- 科学(39854)
- 财经(38495)
- 所(34906)
- 经(34848)
- 江(33640)
- 中心(32145)
- 农(31291)
- 研究所(30684)
- 经济学(28985)
- 财经大学(28260)
- 业大(27540)
- 北京(27151)
- 经济学院(26124)
- 院(25919)
- 范(25403)
- 州(25392)
- 师范(25088)
- 基金
- 项目(135607)
- 科学(107190)
- 研究(102438)
- 基金(99009)
- 家(85144)
- 国家(84459)
- 科学基金(72750)
- 社会(66917)
- 社会科(63526)
- 社会科学(63512)
- 省(52738)
- 基金项目(51247)
- 教育(47947)
- 自然(44312)
- 划(43592)
- 自然科(43324)
- 自然科学(43310)
- 自然科学基金(42565)
- 编号(41086)
- 资助(40512)
- 成果(35779)
- 部(31374)
- 制(31259)
- 重点(30798)
- 课题(29526)
- 国家社会(28358)
- 创(28308)
- 发(28216)
- 性(27674)
- 教育部(27521)
共检索到332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丹 唐善永
中国式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严重扭曲了地方政府的支出行为。追根溯源,财政体制和政治考核体制是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根本原因,财政分权、政治晋升锦标赛下的财政竞争、财政体制改革、贪污腐败等都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从财政体制着手,也要从政治体制着手。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中国式分权 政府竞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红琼
本文在假定地方政府是"仁慈型"政府的前提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地方政府支出存在结构偏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轻科教文卫等支出。接着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激励合同出发,分析在"经济人"假设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受激励机制的影响,从追求"社会合意"型向追求"中央合意"转变。而这一转变带来的则是公共品供给效率损失,某些公共品提供不足,而某些公共品供给过度等后果。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支出结构 偏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小勇
笔者通过构造地理空间权重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1985年~2006年间中国省级财政分权、邻里竞争对财政支出偏向政策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省级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基本建设支出比重无显著影响,而对社会发展性支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相邻地区GDP增长率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而降低社会发展性支出比重。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邻里竞争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文骏 刘晔
从预算结构出发,首次基于款级科目对1997-2009年公共财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的省级数据进行分类调整,并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财政分权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但从预算结构来看,生产性支出偏向主要来自政府性基金支出,公共财政支出不具备明显的生产性支出偏向,而是更多地表现出支出刚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政府性基金筹集专项建设资金的作用,完善转移支付结构,彻底取消预算外支出,加大经济开放程度,从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叶 邱磊 刘小兵
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2008—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专利申请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偏向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超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2)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开发区建设是财政支出偏向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可能渠道;(3)基于土地出让行为能放松地方政府预算约束这一基本事实,进一步检验了土地出让在财政支出偏向与区域技术创新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发现土地出让行为减弱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4)考虑空间因素可能给估计结果带来的影响,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存在策略性互动行为,且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的策略性互动行为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开 张磊
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是科学划分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本文以地方政府间权责安排为视角,收集并整理286个地级市层面2015—201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分析财政分权程度省际差异下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地方上下级政府间权责关系基本协调、匹配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加不会显著影响其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但当地方上下级政府间存在权责错配时,财政压力的增加则会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因此,在确保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基本协调和一一对应的基础上,省级政府应逐级下放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至县级政府,或者上收部分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来维持省级与县级政府在承担事权与支出责任上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分权程度 支出偏向 权责安排 财政压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卞彬
财政分权以及基于政绩考核下的财政竞争等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偏向,单纯依靠理顺财政收支关系无法根除此种扭曲,必须在制度和体制上做文章,从治本上考虑。因此,厘清法治下的财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中的法治的关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从财政体制改革着手,也要从法治建设着手。健全地方政府权力运行的制约和财政支出的监督机制、减少自由裁量权,有效避免财政政策制定和财政支出分配过程中的公共权力滥用。构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制约体系极为重要,依法设定权力、制约权力、行使权力、监督权力,以规则至上、权利本位、权力控制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关键词:
财政支出 财政分权 支出偏好 制度约束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刚
中国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以及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清、地方政府独立财权尚未实现、转移支付未能解决地区间财力均衡等问题,限制了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满足辖区居民需求偏好方面主体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地方政府视角出发,尝试梳理中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分税制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新强 胡永刚
中国财政支出具有生产性且偏向投资建设性支出,本文采用SVAR方法得到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影响就业的经验事实:政府生产性支出增加能够促进就业,但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性依赖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表现在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可以刺激就业,而增加服务性支出则抑制就业。基于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上述事实,政府支出影响就业的程度依赖于政府支出生产性的大小和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中国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投资性支出通过生产性效应、投资流动性约束和价格粘性等渠道刺激就业;然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和体制转轨阶段,增加政府服务性支出将导致结构性劳动替代,从而抑制就业;税收则主要通过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开 张磊
本文以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为出发点,基于2009—2017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审视财政压力、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民生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政府竞争而言,财政压力才是降低地方政府民生支出偏向的主要原因。财政压力对政府竞争具有调节作用,政府竞争对民生支出偏向的反向作用程度显著依赖于财政压力。具体而言,政府竞争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偏向不具有直接效应,但在财政压力的调节作用下显著影响上述三项支出。本文进一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政府竞争与民生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越不显著;地方政府在执行多任务导向型的中央决策时,具有较为明显的自我选择倾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构建一个最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理论模型,探寻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7—2005年间我国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纵向政府级次减少和辖区政府数量增加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撤乡并镇"改革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滞后负效应。财政支出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财政收入分权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财政收支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对称性影响自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以及在东部地区均相对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财政分权特别是财政收入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组织结构 地方政府支出规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余锦亮 张楠
科学合理的纵向行政管理结构与政府层级设计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化政府的重要环节。市管县与省直管县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纵向行政管理体制两次最重大的变革,政府权力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配与再分配深刻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本文利用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这两次极具对比性的改革对全市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显著提高了全市财政支出规模,而市管县改革对支出规模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一改革内部不同改革类型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差异巨大。进一步分析也发现改革对市本级与市辖县财政支出行为产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余锦亮 张楠
科学合理的纵向行政管理结构与政府层级设计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化政府的重要环节。市管县与省直管县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纵向行政管理体制两次最重大的变革,政府权力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配与再分配深刻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本文利用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这两次极具对比性的改革对全市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显著提高了全市财政支出规模,而市管县改革对支出规模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一改革内部不同改革类型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差异巨大。进一步分析也发现改革对市本级与市辖县财政支出行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应,在缺乏有效约束的背景下,改革容易引起市县政府的策略性博弈行为,从而可能诱发扩张性的财政支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基于CES生产函数,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和可行广义三阶段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21年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并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省际技术进步整体上偏向资本;财政分权通过地方政府投资偏好、引资竞争和市场分割行为的中介效应促进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财政分权通过地理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促进了本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但弱化了邻近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基于CES生产函数,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和可行广义三阶段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21年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并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省际技术进步整体上偏向资本;财政分权通过地方政府投资偏好、引资竞争和市场分割行为的中介效应促进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财政分权通过地理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促进了本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但弱化了邻近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