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9)
- 2023(6284)
- 2022(5438)
- 2021(5431)
- 2020(4606)
- 2019(11105)
- 2018(10777)
- 2017(21214)
- 2016(11718)
- 2015(13102)
- 2014(12988)
- 2013(12679)
- 2012(11533)
- 2011(9941)
- 2010(10460)
- 2009(9540)
- 2008(9443)
- 2007(8305)
- 2006(7081)
- 2005(6432)
- 学科
- 济(47918)
- 经济(47874)
- 管理(39686)
- 业(33129)
- 企(29429)
- 企业(29429)
- 财(26904)
- 方法(25557)
- 数学(23148)
- 数学方法(22660)
- 财政(14505)
- 出(13526)
- 贸(13368)
- 贸易(13361)
- 易(13175)
- 中国(12759)
- 政(11974)
- 务(11658)
- 财务(11627)
- 农(11579)
- 财务管理(11569)
- 制(11166)
- 企业财务(10981)
- 地方(9797)
- 业经(9214)
- 体(8759)
- 学(8647)
- 理论(8242)
- 出口(7984)
- 出口贸易(7984)
- 机构
- 学院(155787)
- 大学(155336)
- 济(66800)
- 经济(65624)
- 管理(62853)
- 理学(54903)
- 理学院(54412)
- 管理学(53290)
- 管理学院(53022)
- 研究(47416)
- 财(40843)
- 中国(37469)
- 京(31664)
- 财经(28244)
- 科学(27963)
- 经(25716)
- 所(23317)
- 江(23259)
- 经济学(21778)
- 中心(21651)
- 财经大学(20862)
- 研究所(20585)
- 农(20567)
- 业大(20244)
- 经济学院(19804)
- 北京(19616)
- 州(17829)
- 范(17820)
- 师范(17620)
- 院(17341)
- 基金
- 项目(103298)
- 科学(82262)
- 基金(76633)
- 研究(75485)
- 家(65601)
- 国家(65156)
- 科学基金(57365)
- 社会(49104)
- 社会科(46881)
- 社会科学(46868)
- 省(40269)
- 基金项目(39770)
- 自然(36976)
- 自然科(36236)
- 自然科学(36228)
- 教育(36063)
- 自然科学基金(35570)
- 资助(33342)
- 划(32926)
- 编号(29926)
- 成果(24554)
- 部(23588)
- 重点(23179)
- 创(21615)
- 发(20879)
- 教育部(20853)
- 课题(20715)
- 国家社会(20655)
- 创新(20311)
- 人文(20158)
共检索到233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构建一个最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理论模型,探寻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7—2005年间我国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纵向政府级次减少和辖区政府数量增加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撤乡并镇"改革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滞后负效应。财政支出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财政收入分权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财政收支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对称性影响自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以及在东部地区均相对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财政分权特别是财政收入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组织结构 地方政府支出规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余锦亮 张楠
科学合理的纵向行政管理结构与政府层级设计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化政府的重要环节。市管县与省直管县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纵向行政管理体制两次最重大的变革,政府权力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配与再分配深刻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本文利用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这两次极具对比性的改革对全市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显著提高了全市财政支出规模,而市管县改革对支出规模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一改革内部不同改革类型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差异巨大。进一步分析也发现改革对市本级与市辖县财政支出行为产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余锦亮 张楠
科学合理的纵向行政管理结构与政府层级设计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化政府的重要环节。市管县与省直管县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纵向行政管理体制两次最重大的变革,政府权力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配与再分配深刻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本文利用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这两次极具对比性的改革对全市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显著提高了全市财政支出规模,而市管县改革对支出规模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一改革内部不同改革类型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差异巨大。进一步分析也发现改革对市本级与市辖县财政支出行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应,在缺乏有效约束的背景下,改革容易引起市县政府的策略性博弈行为,从而可能诱发扩张性的财政支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孔刘柳
利用1995~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针对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的地区差异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竞争形式、地方政府父爱主义倾向以及地方政府对境外投资资本优惠力度等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陈 陈庆海
文章首先基于2007-2014年30个省份环保治理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各省环保支出效率,发现环保支出效率普遍不高且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得到环保支出效率的基础上,以财政分权为核心解释变量,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建立面板门槛模型重点分析财政分权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环保支出效率的不同影响。实证发现,财政分权对提升环保支出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财政分权对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激励地方政府行为、改革财税体制和提升民众参与度等措施来提升环保支出效率。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保支出效率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陈 陈庆海
文章首先基于2007-2014年30个省份环保治理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各省环保支出效率,发现环保支出效率普遍不高且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得到环保支出效率的基础上,以财政分权为核心解释变量,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建立面板门槛模型重点分析财政分权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环保支出效率的不同影响。实证发现,财政分权对提升环保支出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财政分权对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激励地方政府行为、改革财税体制和提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保支出效率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爱民
地方政府竞争、政府治理是分权后地方政府行为表现的两种形式。通过分析表明:前者对公共教育支出产生负向影响,后者对公共教育支出产生正向影响。在经济分权政治集权的体制下,中国地方政府更多的是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下级负责,更倾向于以GDP为主要目标进行竞争,而不是地方治理,这是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动机不足,导致公共教育支出偏低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行为 公共教育支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陈 陈庆海
文章首先基于2007-2014年30个省份环保治理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各省环保支出效率,发现环保支出效率普遍不高且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得到环保支出效率的基础上,以财政分权为核心解释变量,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建立面板门槛模型重点分析财政分权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环保支出效率的不同影响。实证发现,财政分权对提升环保支出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财政分权对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激励地方政府行为、改革财税体制和提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保支出效率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瑞姣 王赛德
中国式分权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经济上的分权与政治上的集中管理体制的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在垂直的政治治理体制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分税制改革以来,虽然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相对清晰,但支出责任并没有被正式划分。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也因此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并给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带来风险。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闫先东 廖为鼎
本文基于一个包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家庭及企业四部门,具有内生增长机制的世代交叠模型,讨论了政府举债为基础设施投资进行融资时经济的长期均衡条件。同时,我们对1996-2016年我国分省的非基础设施行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行业资本存量规模进行了估算,通过面板计量模型估计了各类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讨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占GDP比重的最优区间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隐性债务因素,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可能已经超出最优区间[25.4%,47.7%]的上限,导致该结果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基础设施支出中地方政府承担的比重过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红宇 严宏 祝志勇
本文从"利维坦"假说出发,对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规模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选取1997-2012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规模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同质政府财政竞争激励且重点在支出一端;控制空间效应后,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总规模具有显著地抑制效应,"利维坦"假说在中国省级层面得到验证,财政自主性拉大了地方政府规模,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软预算约束问题明显;不同类型地方政府规模对财政分权的反应差异明显,预算内和预算外规模对财政分权和财政自主性的反应完全相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群力
本文根据中国28个省区市1978-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总量和人均财政支出分权指标,以Brennan和Buchanan(1980)与Oates-Wallis's(1988)的财政分权假设和共谋假设为基础,检验了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以及政府共谋程度的提高都导致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大。
关键词:
地方政府规模 财政分权 共谋 财政幻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晓红 王文剑
上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的公共支出规模都呈现出急速扩张的趋势,许多学者对这种扩张趋势提出了质疑,认为应建立一种机制,打破政府公共收入上的垄断性,使公共支出结构和规模更加接近居民的偏好和需求,控制政府恶性膨胀的趋势。Brennan和Buchanan(1980)提出了著名的"怪兽理论",从理论和实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文剑
本文运用1996—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的财政收入、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整体规模正相关,"怪兽"理论在中国不成立,主要原因是,在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在财政竞争和官员晋升竞争的压力下,更加积极地开展财政支出竞争(特别是注重扩大生产性基础设施方面的财政支出规模),导致地方政府规模不断扩张。本文认为应改革官员的考核机制和转移支付体制,适度地扩大地方政府自有收入规模,从而将会有利于改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推动经济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刚
中国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以及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清、地方政府独立财权尚未实现、转移支付未能解决地区间财力均衡等问题,限制了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满足辖区居民需求偏好方面主体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地方政府视角出发,尝试梳理中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分税制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