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9)
2023(8333)
2022(6894)
2021(6318)
2020(5209)
2019(11314)
2018(10751)
2017(21150)
2016(11333)
2015(12105)
2014(12187)
2013(12067)
2012(11696)
2011(10356)
2010(10761)
2009(9996)
2008(10035)
2007(8852)
2006(7924)
2005(7271)
作者
(31415)
(26283)
(26038)
(25460)
(16917)
(12348)
(11932)
(10014)
(9846)
(9563)
(9161)
(8662)
(8556)
(8542)
(8483)
(8028)
(7733)
(7458)
(7396)
(7317)
(6692)
(6365)
(6287)
(6151)
(6023)
(5868)
(5825)
(5476)
(5391)
(5141)
学科
(66859)
经济(66804)
管理(39443)
(30247)
(27829)
(25724)
企业(25724)
方法(21192)
数学(18769)
数学方法(18663)
地方(18153)
中国(15066)
财政(14585)
(12959)
(12314)
地方经济(12177)
(12162)
财务(12155)
财务管理(12104)
(12063)
(11889)
企业财务(11693)
业经(11400)
(10619)
(8747)
(8426)
金融(8426)
国家(8354)
(8246)
银行(8240)
机构
大学(163224)
学院(162637)
(79551)
经济(78167)
管理(60014)
研究(59384)
理学(51338)
理学院(50774)
管理学(50211)
管理学院(49863)
(46405)
中国(44380)
(32612)
科学(32604)
财经(32559)
(29923)
(29522)
经济学(27090)
研究所(26419)
中心(25599)
(24349)
经济学院(24071)
财经大学(23990)
(22377)
(20892)
北京(20469)
业大(19289)
(18964)
(18905)
师范(18804)
基金
项目(102413)
科学(80972)
基金(76308)
研究(75547)
(66030)
国家(65518)
科学基金(56017)
社会(52556)
社会科(49937)
社会科学(49921)
基金项目(39259)
(38221)
教育(33051)
自然(32909)
自然科(32154)
自然科学(32146)
自然科学基金(31581)
(31563)
资助(30944)
编号(28260)
成果(24618)
(23436)
国家社会(23311)
重点(23187)
(22348)
(22068)
教育部(20712)
(20607)
人文(19997)
(19915)
期刊
(95726)
经济(95726)
研究(56459)
(42063)
中国(31791)
学报(24120)
管理(22828)
科学(21581)
(20538)
大学(18908)
财经(18454)
学学(18372)
经济研究(17789)
(15982)
(15934)
金融(15934)
农业(13430)
问题(12019)
技术(11848)
业经(11477)
教育(10029)
(9168)
财政(9168)
技术经济(9075)
财会(8811)
(8654)
会计(8573)
统计(8460)
世界(8326)
(7628)
共检索到257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傅勇  
本文研究了分权背景下的财政体制和政府治理对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且可观地降低了基础教育的质量,也减少了城市公用设施的供给。本文还发现,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未能发挥规模灵活调整的优势;反腐败力度的增强,改善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却减少了城市公用设施的供给,显示出公共部门存在明显的寻租空间。此外,中央政府的向下转移支付促进了非经济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并且基础教育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这支持了中央财政在公共部门具有发挥更大作用的必要性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健  
利用2003—2010年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科技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环境保护支出五类非经济性公共物品支出需求函数进行了估计,实证检验了与公共支出需求相关的因素。结果显示:非经济性公共物品需求与人均收入、人口规模和城市化率正相关;在温饱问题解决后,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即使居民的税收负担有所上升,居民对教育、医疗和科技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失业率的上升会减少居民对教育、科技和医疗的需求,但会增加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环境保护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可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健  杨德才  
文章利用2003—2010年中国内地地区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估计了4类非经济性公共物品居民需求函数,实证检验与公共支出需求相关的因素,并分析非经济性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与居民需求的匹配指数。实证结果显示:非经济性公共物品需求与人均收入,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比重正相关。收入增加对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居民税收负担增加,居民对公共服务的偏好就越小,但从总体上来讲,非经济公共物品供给矛盾在逐步缓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立国  张洪伟  
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一些制度的设立对地方政府经济性投资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度、专项性转移支付、政府治理水平会提高地方政府的经济性投资效率,而政府预算外收入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并没有很好地提升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因此,要想提高地方政府的经济性投资效率,需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管理,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水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曾莲  张敏  
选取2007-2015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为研究对象,利用门槛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不同程度的财政分权水平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得出如下结论,财政分权只有处于合理的区间时,才能够有效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财政分权程度低于第一门槛值47.5%时,无法有效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当处于47.5%-80.1%的合理区间时,财政分权程度能够有效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而当高于第二门槛值80.1%时,财政分权与政府治理能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各省财政分权的分布情况,进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曾莲  张敏  
选取2007-2015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为研究对象,利用门槛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不同程度的财政分权水平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得出如下结论,财政分权只有处于合理的区间时,才能够有效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财政分权程度低于第一门槛值47.5%时,无法有效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当处于47.5%-80.1%的合理区间时,财政分权程度能够有效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而当高于第二门槛值80.1%时,财政分权与政府治理能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各省财政分权的分布情况,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财政分权程度受地区经济水平、政府规模、城镇化率及人口规模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桂芬  李真  
运用DEA模型对2004—2017年我国省域政府治理效率进行测算与评价,并使用受限Tobit模型对人口流动与财政分权如何影响地方政府治理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政府治理效率总体虽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一定的效率损失及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政府治理效率远低于东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及地区间的人口流动对地方政府治理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流动与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治理效率的负向影响在西部地区及人口流入地区更为明显。结合各地区政府治理情况,应优化政府投入规模和支出结构,改善流动人口生活环境和质量,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水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宁静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5年间县级面板数据,从财政自给能力角度出发,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在促进我国县级财政解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财政收支分权在县级财政解困中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财政收入分权水平提高有助于增强县级财政的自给能力,实现县级财政解困;财政支出分权水平提高则会显著加剧县级财政困难程度。2002年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以来,财政收支分权的不对称性作用明显减弱。另外,近年来我国推行的政府治理结构改革,包括撤乡并镇改革和省直管县体制创新,在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和改善财政状况方面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其中省直管县体制创新反而不利于县级财政自给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辛方坤  
本文结合中国分税制改革变迁的实践,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公共服务产出模型,在控制相关内生变量的基础上,采用LSDV分析方法研究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进而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异化的GDP激励下,东部地区财政配置能力扭曲,更偏向于经济性产出,恶化了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境况,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西部地区较低的财政均衡水平弱化了财政汲取能力,进而导致了公共服务呈现供给不足的状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蒋团标  邓紫薇  
通过构建合理的公共财政模式实现低碳发展是财税改革的重要努力方向。文章基于2007年-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系统GMM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非经济性财政支出对区域低碳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口城镇化在这个过程中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受自身前期水平的影响,增加非经济性公共支出能够减少区域碳排放,该作用在西部和以胡焕庸线为分界线的东南侧地区显著,在南北对比的区域差异中不明显,但人口城镇化发挥的遮掩效应弱化了这种直接效应。基于此,应考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绿色政绩考核,注重财政支出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积极应对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绿色发展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金丽  秦鹏飞  
"互联网+"的本质是要发挥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反映了资源基础观,兼具长尾效应并颠覆了传统二八原则。"互联网+"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是中国产业升级耗散结构的动力与引擎、促成了交易费用的显著降低及商业世界变革并蓬勃了物流业、互联网金融及创业。外部非经济性主要体现在网络安全问题、政府监管难度加大。非经济性规避措施包括完善和细化互联网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互联网+"时代信息与技术人才、完善"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提升网络参与者的安全意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海林  孙群力  
隐性经济是中国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利用MIMIC模型法测算了中国地区公共治理水平,并利用中国1995-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和公共治理对隐性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公共治理总体水平从1995年的2.72%上升到2018年的6.85%,但存在地区差异;提高财政分权程度和公共治理水平都可以显著降低地区隐性经济规模,但公共治理对隐性经济的抑制效应存在时间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财政分权和公共治理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在公共治理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财政分权对隐性经济的抑制效应更加强烈,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公共治理对隐性经济的抑制效应不显著。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彦林  李齐云  
按照财政分权理论,公共文化服务由地方政府供给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基于1999年~2013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财政分权度量指标对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不同,且对于不同区域财政分权作用的影响力也不相同。以财政支出衡量的财政分权和以财政收入衡量的财政分权对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影响较大;以财政自主度衡量的财政分权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反向影响,其中中部地区影响最大;三种分权方法中财政支出分权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程度最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菊红  邓可斌  
转型经济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偏好上的差异会深刻影响财政分权程度,同时改变着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从而对公共品供给带来不同效果。本文在Besley模型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这种偏好差异的形成过程,建立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解释了中国分权改革进程及最优分权程度的决定问题。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彦林  李齐云  
按照财政分权理论,公共文化服务由地方政府供给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基于1999年2013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财政分权度量指标对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不同,且对于不同区域财政分权作用的影响力也不相同。以财政支出衡量的财政分权和以财政收入衡量的财政分权对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影响较大;以财政自主度衡量的财政分权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反向影响,其中中部地区影响最大;三种分权方法中财政支出分权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程度最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