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9)
- 2023(10051)
- 2022(8588)
- 2021(7913)
- 2020(6331)
- 2019(14683)
- 2018(14067)
- 2017(27542)
- 2016(15126)
- 2015(16937)
- 2014(16927)
- 2013(17006)
- 2012(16612)
- 2011(14761)
- 2010(15021)
- 2009(13659)
- 2008(13743)
- 2007(12010)
- 2006(10589)
- 2005(9580)
- 学科
- 济(75697)
- 经济(75630)
- 管理(42455)
- 业(41684)
- 企(30112)
- 企业(30112)
- 方法(28951)
- 财(28251)
- 数学(26498)
- 数学方法(26398)
- 地方(26295)
- 中国(23103)
- 农(22675)
- 农业(15882)
- 业经(15255)
- 制(13852)
- 财政(13624)
- 地方经济(13569)
- 学(13305)
- 务(13120)
- 财务(13104)
- 财务管理(13050)
- 企业财务(12587)
- 融(12168)
- 金融(12167)
- 发(11654)
- 银(11604)
- 银行(11590)
- 贸(11463)
- 贸易(11451)
- 机构
- 学院(210912)
- 大学(208132)
- 济(92337)
- 经济(90557)
- 管理(77515)
- 研究(76689)
- 理学(65917)
- 理学院(65097)
- 管理学(64259)
- 管理学院(63874)
- 中国(59898)
- 财(51035)
- 科学(45628)
- 京(44380)
- 所(39351)
- 农(38653)
- 财经(36289)
- 中心(35692)
- 研究所(34892)
- 江(34233)
- 经(32871)
- 业大(30404)
- 农业(29832)
- 经济学(29539)
- 范(28690)
- 师范(28422)
- 北京(28008)
- 省(27656)
- 院(27648)
- 州(27073)
- 基金
- 项目(137142)
- 科学(108487)
- 研究(102591)
- 基金(98803)
- 家(84873)
- 国家(84099)
- 科学基金(72443)
- 社会(66559)
- 社会科(63163)
- 社会科学(63146)
- 省(56572)
- 基金项目(52518)
- 教育(46421)
- 划(45572)
- 自然(44550)
- 自然科(43466)
- 自然科学(43455)
- 自然科学基金(42666)
- 编号(40875)
- 资助(40173)
- 发(35518)
- 成果(33739)
- 重点(31291)
- 部(30855)
- 课题(29822)
- 发展(29266)
- 展(28795)
- 创(28509)
- 国家社会(27540)
- 创新(26762)
共检索到338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匡小平 卢小祁
现行的财政支出式分权导致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状况日益严重,而地方政府在收入自主能力受约束的条件下,只能依赖土地财政来缓解地方财政赤字压力。现行的政绩考评体系、预算制度不完善是造成土地财政的重要根源。本文以中部欠发达地区J省为例,验证了地方财政赤字对土地财政的正向影响效应,建议通过完善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财权,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的归一性,同时构建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绩考评机制来根治土地财政问题。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财政赤字 土地财政 地方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贯成 汪勋杰
本文基于地方财政赤字的视角,研究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策略的内在作用逻辑。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所造成的地方财政赤字扩大化,激励了地方政府在利益觉醒后利用预算制度缺口,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进而驱动地方政府通过积极的土地财政手段来实现财政增收的政策目标。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财政分权、地方财政赤字对土地财政的正向驱动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雄奇 张宗益 康继军
中国财政赤字与贸易差额的关系不能用利率、汇率的变动予以解释,而与储蓄-投资缺口密切相关。本文以此为基础,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在5变量系统内检验了中国财政赤字与贸易差额的关系。结果显示:贸易差额、财政赤字、利率、汇率及 GDP(PPP)等5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财政赤字、GDP 对贸易差额具有 Granger 影响,财政赤字的增加导致贸易顺差增加,GDP 的增加导致贸易顺差减少;利率、汇率对贸易差额无 Granger 影响。其政策含义在于,通过控制包括财政赤字在内的有关宏观经济变量可以有效地调节中国的贸易收支。同时,解决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如高储蓄、低消费、外资的“超国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霞 刘江华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国家实施大规模的刺激经济计划,财政赤字激增,致使未来财政政策空间缩小,通胀风险加大,债务负担加重。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财政收入趋稳,但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可以预见,要解决财政赤字问题,财政刺激政策将逐渐退出,应加大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其他改革力度,进行税收规划,鼓励居民储蓄。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通胀 债务 制度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华
中国地方财政赤字问题透视张志华传统上,有关财政赤字问题的讨论通常限于国家财政赤字,而地方财政赤字问题则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实,在分级财政体制的背景下,合适的做法是将地方财政赤字同国家财政赤字问题分别加以研究。因为相对于作为一个总合概念的国家财政赤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忠良 张永
经济不发达地区县级财政赤字因由新探李忠良,张永财政是国家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公共权利在经济上实现的需要,凭借其强制力对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人所进行的一次再分配。财政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铎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确立的财政分权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日益膨胀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日益膨胀的财政赤字规模是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权和事权割裂、公共泳池问题、横向策略互动以及"政治锦标赛"引发的激励扭曲和为增长而过度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基于全国1998-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了我们的理论预期,即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膨胀具有显著的正面激励作用。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为强化财政制度安排、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铎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确立的财政分权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日益膨胀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日益膨胀的财政赤字规模是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权和事权割裂、公共池问题、横向策略互动以及"政治锦标赛"引发的激励扭曲和为增长而过度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基于全国1998~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了我们的理论预期,即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膨胀具有显著的正面激励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南昌 杨庆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一花 化兵
房价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民生问题。但在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房价的快速上涨大大凸显了房价的经济属性,其民生属性则被极大削弱。对于房价过快增长有多种理论解释,但基于政府财政状况的实证研究证据比较缺乏。笔者沿着政府财政赤字—土地财政—房价的逻辑探究房价上涨的成因,通过使用2002—2015年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的研究发现,市级政府"土地财政"规模对房价存在正向影响;在进一步考虑财政赤字的影响后,发现财政赤字水平越高、"土地财政"规模对房价的促进作用越强。对此,本文认为,当前行政调控房价的手段具有局限性。从长远来看,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将财税体制改革与住房制度和土地供应制度结合起来,是建立房价调控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土地财政 房价 门限面板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雄奇 张勋杰
财政赤字增加是否提高了利率水平的问题是国内外理论界争论的焦点。综合考虑影响利率水平变动的诸种因素,在5变量系统内检验了我国财政赤字与名义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财政赤字增加导致名义利率水平提高。其政策含义在于:在制定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时,不能完全忽略和否认财政赤字增加对名义利率水平的影响;同时,需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增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潮
财政赤字可以产生货币扩张效应,造成通货膨胀压力,传导至宏观金融稳定层面,加大了潜在的金融风险。本文在构建财政赤字影响金融稳定传导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1978~2007年我国财政赤字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雍君
财政赤字是判断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常用的指标。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和预决算报告披露,2016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但人们很少设问:现行口径计算的财政赤字是否正确?其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实际上,现行口径计算的财政赤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问题,容易产生误导性。鉴于财政赤字及其涉及的收入和支出都是影响宏观经济管理和财政政策分析的最重要的数据,有必要重新界定并正确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景明
本文梳理出了2008-2018十年来我国财政赤字特点,总结出十年间中央与地方两方赤字占赤字总额的比重。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有两点内在联系:一是政府发行债务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二是偿还债务会推高财政赤字。近十年我国积极实行财政政策扩大赤字规模,使债务规模急剧放大。从总体制度安排来看,福利型财政赤字在我国将是一种长期性的现象而且具有强烈的增长冲动,具体原因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结构变化、税收中低速增长三点。我国将从调整财政赤字弥补方式,从预算资源状况出发筹划发展和建立地方债指标分配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挂钩机制三个层面严格管控财政赤字,制定出务实可行兼顾多方利益的财政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春荣
随着《预算法》的出台和财政制度的规范化, 关于财政赤字是“硬赤字”,还是“软赤字”已无需争论了, 但关于财政赤字统计口径, 仍有一些误解需要澄清, 本文通过对几个方面的讨论, 以期对财政赤字口径有较为确切的认识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预算外 收支赤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