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0)
2023(10868)
2022(9624)
2021(9180)
2020(7500)
2019(17514)
2018(17500)
2017(33909)
2016(18773)
2015(21067)
2014(21231)
2013(21140)
2012(19363)
2011(17012)
2010(16964)
2009(15012)
2008(14762)
2007(12516)
2006(10838)
2005(9263)
作者
(52544)
(43218)
(43070)
(41126)
(27550)
(20689)
(19578)
(17234)
(16468)
(15583)
(14899)
(14350)
(13733)
(13503)
(13350)
(13181)
(13022)
(12936)
(12360)
(12088)
(10801)
(10492)
(10409)
(9907)
(9828)
(9612)
(9548)
(9421)
(8653)
(8588)
学科
(71899)
经济(71822)
管理(61294)
(53480)
(46845)
企业(46845)
方法(35422)
数学(30316)
(30314)
数学方法(30015)
中国(18936)
(17750)
(17125)
地方(16483)
业经(15961)
(15575)
环境(15553)
财务(15517)
财务管理(15462)
企业财务(14733)
(14026)
(13351)
财政(13343)
理论(13008)
(12590)
贸易(12586)
(12179)
(12141)
农业(11494)
技术(11161)
机构
大学(258900)
学院(257256)
管理(106669)
(99178)
经济(96974)
理学(93421)
理学院(92425)
管理学(90910)
管理学院(90473)
研究(82318)
中国(60083)
(54502)
(52826)
科学(52494)
(40995)
财经(39225)
业大(38365)
(37786)
研究所(37235)
中心(36645)
(36144)
(35636)
北京(34262)
(33004)
师范(32749)
(30258)
农业(29479)
(29441)
财经大学(29123)
经济学(28903)
基金
项目(180896)
科学(141905)
研究(132897)
基金(131205)
(113452)
国家(112526)
科学基金(97339)
社会(82403)
社会科(78059)
社会科学(78038)
基金项目(70846)
(70790)
自然(64206)
自然科(62678)
自然科学(62664)
自然科学基金(61523)
教育(60406)
(59205)
编号(54376)
资助(53933)
成果(43918)
重点(39878)
(39658)
(37599)
(37514)
课题(36817)
科研(34923)
创新(34879)
项目编号(34255)
教育部(34148)
期刊
(105248)
经济(105248)
研究(76135)
中国(46320)
(43507)
学报(40333)
管理(37683)
科学(37052)
(32970)
大学(30455)
学学(28697)
教育(27342)
农业(23449)
技术(21101)
财经(18660)
(18261)
金融(18261)
业经(16954)
经济研究(16847)
(15717)
图书(13960)
问题(13589)
理论(13292)
科技(12704)
实践(12366)
(12366)
技术经济(12253)
(11757)
财会(11667)
现代(11576)
共检索到365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艳琴  赫永达  许晓晨  
财政分权制度作为中央与地方财政领域的重要调节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竞争行为中的作用,影响着“双碳”目标的实现。财政分权与碳排放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财政分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两难问题,但这种影响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水平等地方竞争行为的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分权和地方竞争行为中的良性引导优势,明确中国环境污染的形成机制,从而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优化经济考核指标、协调要素流动、提高创新技术水平,推动经济低碳化转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群  李永乐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冲  汤二子  
分权体制框架下地级市政府在制定医疗卫生支出决策时往往会受到相邻城市相关策略的影响,从而引发城市间政府卫生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文章选取了2007-2013年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分权体制下地市级政府卫生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并揭示出财政分权及其城市间空间策略互动对政府卫生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市级政府在政府卫生支出上存在显著的互补型策略互动,这种效应在地理距离相近的同省区城市间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促进了政府卫生服务供给;而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地市级政府间财政分权的策略互动对政府卫生支出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较好地解释了政府卫生支出比重徘徊不前的原因。由此,积极利用竞争、激励机制以及实现财政体制安排的优化变革来引导政府的卫生服务供给将是重要的政策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文剑  仉建涛  覃成林  
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与西方联邦国家的不同,财政分权导致中国各个地方政府围绕经济指标为追求政绩而进行锦标赛式的竞争。财政分权程度越大,地方政府竞争辖区外流动性要素的程度就越大。以对FDI的竞争为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是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竞争,中西部地区仅在税收优惠和增加财政支出方面具有明显效果。进一步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导致的地方政府对FDI的激烈竞争,在东中部地区不利于FDI发挥增长效应,在西部地区则得出相反的结果。本文认为应及时改革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和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FDI的增长效应。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英杰  黄晓花  曹鸿杰  
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激励地方政府通过竞争加剧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构性问题。本文以2002年-2015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域,当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早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中西部地区作用正好相反。据此,本文提出了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合理分权,在考核机制方面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在结构层面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慧慧  桑百川  
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下,政治晋升和经济增长双重激励刺激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竞争活动。文章以财政分权为出发点,将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主体整合到区域经济格局中,对中国市际间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环境规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环境规制强度与FDI区位选择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环境成本并不是FDI的主要区位决定因素;政府竞争下的经济分权对FDI的流入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为吸引FDI而导致的策略性博弈显著存在。这说明放松环境规制是地方政府竞争FDI所依赖的一项重要政策手段,地方政府间的这种"竞次"行为与国内地方分权的体制联系在一起,争夺资本的激烈程度与对资源配置的扭曲作用更加...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英杰  黄晓花  曹鸿杰  
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激励地方政府通过竞争加剧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构性问题。本文以2002年-2015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域,当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早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中西部地区作用正好相反。据此,本文提出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晏  
本文在一个两级政府框架下,构造了一个包含初始禀赋差异的FDI税收竞争模型,分析两个地方对FDI的竞争及其效率含义,并考察垂直分权安排对竞争效率的影响。文章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的Nash竞争将损害处于优势地位的地区,采用最小化社会福利损失的中央财政税收政策可以减少地方竞争的扭曲。另外,从竞争公平角度出发的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也可能提高总社会福利,在一定条件下,一刀切的社会最优政策反而不如有差别的公平竞争政策,中央政府可以考虑因地制宜的差别化政策,减少地方政府竞争的损失。文章还对我国地方政府针对FDI的减免税竞争等财政竞争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申亮  
地方政府投资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论工具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研究表明: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往往具有很强的投资冲动,地方政府决策的投资规模总量超过中央政府希望的最优投资规模。尤其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下,这一投资冲动更加突出。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又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政府投资规模的扩大,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全社会的发展质量。因此,矫正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当务之急是要完善财政体制和改革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宗翰   雷良海   段江娇  
在我国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从政府财政行为的角度,探讨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对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微观反应机制。具体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两个维度,研究两种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对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客户集中度与供应商集中度等供应链特征在公司碳排放绩效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竞争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越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竞争会降低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形成的财政压力会促使政府放松环境管理约束,导致上市公司碳排放管理政策较宽松,其碳排放绩效因此降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会降低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具体机制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会挤占金融资源,影响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和经营效率,导致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降低。对供应链客户集中度的研究发现,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竞争对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负面影响下,客户集中度高的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更高;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对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负面影响下,客户集中度高的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更高。而供应商集中度则不具有类似客户集中度的调节效应。因此,为保护环境和消除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竞争对碳排放的不利影响,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进一步规范碳排放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将财政转移支付和上市公司等重点企业碳排放绩效挂钩;消除财政支出竞争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拓宽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鉴于客户集中度对碳排放绩效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可以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供应链碳排放信息披露要求,促使企业提高碳排放绩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任志成  巫强  崔欣欣  
我国整体出口奇迹的背后是省级层面的区域出口增长。本文分别阐述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这两个制度因素促进我国各省出口增长的理论逻辑,并分别采用2002-2012年、1994-2012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两个制度因素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以分税制为代表的财政分权作为经济激励因素,以晋升锦标赛为特征的地方政府竞争作为政治激励因素,两者都直接促进了我国省级出口增长。这一作用没有因为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而发生改变。由于两者的内在联动,财政分权还通过地方政府竞争间接促进了省级出口增长,这些结论在分别采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衡量财政分权变量时均稳健成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江  
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财政分权制度体系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用西部地区的1995—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实证的结果指出,由于西部各省的地方政府竞争主要采取以支出竞争的方式,其对基础建设和大型经济项目的投入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支出竞争同时伴随着较小的乘数效应和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这不仅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会扩大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更为突出,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轶  吴红宇  
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政收支以及晋升的双重压力促使地方政府间展开了激烈的引资竞争。各地为吸引FDI流入竞相提供各种引资优惠,使得外资企业相对内资企业形成了显著的"先天优势",对内资企业发展产生制约,进而引致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本文通过面板数据实证表明,政府引资竞争所导致的FDI挤出效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显著存在,并会随着引资优惠强度的提升而增强。为避免其不利影响,应进一步从制度上规范地方政府引资行为,优化引资环境,避免地区间过度竞争引致的优惠政策比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振  曾津  
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深刻,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的过程中,仍需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本文对省际层面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分析,构建SARAR模型开展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以经济增速为导向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逐底竞争”。环境因素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后,经济增速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负面作用得以弱化。财政分权下,财政自由度的提高增强了地方政府的竞争能力和动机,一定程度上也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直接的负面作用。但财政激励的弱化又间接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经济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强化环境绩效竞争则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本文对引导地方政府从经济增速的“逐底竞争”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逐顶竞争”转型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钱海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67%的速度增长了近30年。自上而下的分权以及由此导致的自下而上、自边缘至核心的帕累托改进的改革是中国经济"奇迹"的深层次原因(Laffond,etal.,1997)。其中,财政分权被认为居功至伟。林毅夫(2000)用1970—1993年的省级数据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