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4)
- 2023(7296)
- 2022(6027)
- 2021(5659)
- 2020(4674)
- 2019(10344)
- 2018(9681)
- 2017(18248)
- 2016(10296)
- 2015(11131)
- 2014(10685)
- 2013(10309)
- 2012(9321)
- 2011(7895)
- 2010(7891)
- 2009(7176)
- 2008(7161)
- 2007(6132)
- 2006(5047)
- 2005(4256)
- 学科
- 管理(37146)
- 济(34296)
- 经济(34241)
- 业(31502)
- 财(27202)
- 企(25648)
- 企业(25648)
- 方法(16816)
- 数学(15127)
- 数学方法(15058)
- 财政(14120)
- 中国(12126)
- 务(12010)
- 财务(12005)
- 财务管理(11953)
- 政(11620)
- 企业财务(11463)
- 农(10889)
- 制(8940)
- 业经(7800)
- 家(7510)
- 地方(7437)
- 出(7366)
- 贸(7344)
- 贸易(7343)
- 农业(7313)
- 易(7179)
- 学(6969)
- 国家(6904)
- 体(6363)
- 机构
- 大学(136382)
- 学院(136182)
- 济(56551)
- 经济(55672)
- 管理(54034)
- 理学(48328)
- 理学院(47855)
- 管理学(47193)
- 管理学院(46964)
- 研究(43755)
- 财(36200)
- 中国(32537)
- 科学(27842)
- 农(27587)
- 京(26730)
- 财经(24894)
- 业大(23504)
- 经(22812)
- 所(22382)
- 农业(21990)
- 研究所(20214)
- 中心(20020)
- 江(19179)
- 财经大学(18410)
- 经济学(17959)
- 经济学院(16559)
- 北京(15993)
- 院(15328)
- 农业大学(15256)
- 商学(15106)
- 基金
- 项目(98065)
- 科学(77202)
- 基金(73744)
- 研究(66494)
- 家(66256)
- 国家(65688)
- 科学基金(56295)
- 社会(45098)
- 社会科(42854)
- 社会科学(42841)
- 基金项目(40117)
- 省(37702)
- 自然(37566)
- 自然科(36795)
- 自然科学(36780)
- 自然科学基金(36183)
- 划(31860)
- 教育(30199)
- 资助(28720)
- 编号(24812)
- 部(21861)
- 重点(21786)
- 创(20960)
- 科研(19696)
- 发(19561)
- 国家社会(19551)
- 创新(19547)
- 成果(19323)
- 教育部(18818)
- 计划(18714)
共检索到192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国年
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投资冲动,但投资又是推动区域就业的重要手段。对我国财政分权与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财政分权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协整关系,短期内虽然会偏离,但会以较慢的速度向长期均衡调整,且两者间在长期和短期内都互为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肯定了我国地方政府行为下的财政分权对就业的贡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行为 协整分析 就业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恒龙 康艺凡
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后果,财政分权导致政府间财政竞争,并改变了财政均等状况。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尤其是官员委任制以及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使得政府间财政竞争更易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呈现结构性扭曲。因此,制订合理的政绩考核标准,并相应调整财政体制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行为 地方政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巍 何庆光
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享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中央和地方财政需要科学、合理分权,逐步构建最优的财政分配格局,打造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我国经济和谐、稳定、持续增长。一、财政分权的有关理论及综述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将征税权和支出权向地方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孔刘柳
利用1995~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针对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的地区差异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竞争形式、地方政府父爱主义倾向以及地方政府对境外投资资本优惠力度等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佳 杨运忠
文章将财政分权和支出行为纳入一个分析框架,运用31个省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就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制度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促进社会公平有积极作用;在财政分权制度下的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社会保障支出和支农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公共管理支出、科教文卫支出与基础建设支出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文章从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两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刚
经典的分权理论认为,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能够激励地方政府提高质量,但上述理论命题在中国的情境下尚未得到系统的论证。以中国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采用条件均值和条件分位数回归估计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质量,且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正向影响随着政府质量的提高而递增;财政分权所具有的政府质量提升效应,主要源自政府效率和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韶华
地方政府能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与一国国家结构弱相关,而与国民政府①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财政分权高度正相关。本文从国家结构形式入手,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结构形式下地方分权与自治的特点,比较财政联邦主义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优劣,并结合中国财政分权的制度变迁历程,研究国家结构与财政权力配置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说明中国的单一制并不构成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障碍,只要存在财政联邦主义,地方政府就有可能行使举债权,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进行融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岳军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的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形成的原因和改善的途径,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财政体制和政府间财政关系上。很多文献据此提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1)完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辉 杨烨 马月 向可
文章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下,从财政分权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SDM)研究发现:首先,考虑空间溢出和效应分解的财政分权具有"舍己为人"的雾霾污染效应。政府科技支出存在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不利于减轻本地区雾霾污染,但对地理或经济因素邻近地区形成"警示效应"。其次,受财政分权影响的政府产业结构政策调整的结果有: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损人利己"的雾霾污染效应,即证明了"邻避主义"效应的存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利于本地区雾霾污染问题的解决但有助于缓解邻近地区雾霾污染。
[期刊] 改革
[作者]
甘行琼 李玉姣 蒋炳蔚
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内含劳动和资本双要素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及其影响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视角来看,财政分权会显著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而抑制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从传导机制来看,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通过影响地方政府的投资偏好、市场保护、科技投入、环境保护等行为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从PSTR门槛效应来看,地方政府的多种行为会制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升级效果,呈现非线性关系。优化财政体制、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行为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张文婧
基于1998—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企业杠杆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平均而言当地企业杠杆率水平越低。财政分权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表现为挤入效应,而对非国有企业则表现为挤出效应。背后的机制在于,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当地金融机构和企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改变了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造成国企和民企在融资能力上的差异。企业与地方政府政治联系越密切或者信贷约束程度越低,财政分权对其杠杆率的挤出效应就会越小。本文认为,企业杠杆率的结构性失衡是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微观表现,应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针对不同部门分类施策,同时规范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加强金融统一监管、强化地方政府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稳定宏观杠杆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芬 肖育才
以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为研究出发点的财政分权理论兴起的同时,世界各国也纷纷实行分权改革,但是各国分权改革实践的绩效却存在较大差异,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对财政分权理论的演进与公共产品供给的联系进行了理论回顾和分析,然后结合中国的实践,对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中国财政分权下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行为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互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为中国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爱民
地方政府竞争、政府治理是分权后地方政府行为表现的两种形式。通过分析表明:前者对公共教育支出产生负向影响,后者对公共教育支出产生正向影响。在经济分权政治集权的体制下,中国地方政府更多的是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下级负责,更倾向于以GDP为主要目标进行竞争,而不是地方治理,这是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动机不足,导致公共教育支出偏低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行为 公共教育支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基于CES生产函数,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和可行广义三阶段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21年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并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省际技术进步整体上偏向资本;财政分权通过地方政府投资偏好、引资竞争和市场分割行为的中介效应促进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财政分权通过地理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促进了本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但弱化了邻近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晏
本文在一个两级政府框架下,构造了一个包含初始禀赋差异的FDI税收竞争模型,分析两个地方对FDI的竞争及其效率含义,并考察垂直分权安排对竞争效率的影响。文章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的Nash竞争将损害处于优势地位的地区,采用最小化社会福利损失的中央财政税收政策可以减少地方竞争的扭曲。另外,从竞争公平角度出发的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也可能提高总社会福利,在一定条件下,一刀切的社会最优政策反而不如有差别的公平竞争政策,中央政府可以考虑因地制宜的差别化政策,减少地方政府竞争的损失。文章还对我国地方政府针对FDI的减免税竞争等财政竞争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税收优惠 财政竞争 FDI 财政分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