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0)
2023(10081)
2022(8527)
2021(7749)
2020(6184)
2019(14035)
2018(13576)
2017(25495)
2016(13873)
2015(15367)
2014(15455)
2013(15333)
2012(14850)
2011(13335)
2010(13927)
2009(12945)
2008(12825)
2007(11524)
2006(10555)
2005(9928)
作者
(39190)
(32634)
(32546)
(31195)
(20999)
(15446)
(14724)
(12630)
(12386)
(11996)
(11308)
(10757)
(10622)
(10604)
(10478)
(9988)
(9664)
(9403)
(9350)
(9172)
(8482)
(8008)
(7869)
(7724)
(7452)
(7370)
(7214)
(7108)
(6617)
(6518)
学科
(79151)
经济(79079)
管理(45178)
(37130)
(29063)
企业(29063)
(27985)
地方(26054)
中国(23532)
方法(21642)
数学(18507)
数学方法(18424)
(17960)
业经(16212)
地方经济(15454)
财政(14710)
(14045)
(12983)
农业(12490)
(12180)
(12135)
财务(12112)
财务管理(12056)
(11853)
金融(11853)
(11778)
银行(11769)
企业财务(11616)
(11506)
(11343)
机构
学院(199642)
大学(197501)
(94606)
经济(92825)
研究(75156)
管理(73237)
理学(61356)
理学院(60659)
管理学(59984)
管理学院(59597)
中国(58271)
(51634)
(42345)
科学(41405)
(38212)
财经(36165)
研究所(33459)
中心(33058)
(32591)
(32125)
经济学(30165)
(28846)
北京(27706)
经济学院(26744)
(26693)
(26682)
师范(26462)
财经大学(26157)
(25321)
(23811)
基金
项目(120075)
科学(94980)
研究(92383)
基金(86076)
(73253)
国家(72598)
科学基金(62469)
社会(61290)
社会科(58235)
社会科学(58222)
(47137)
基金项目(44823)
教育(41506)
(38376)
编号(37158)
自然(36292)
自然科(35442)
自然科学(35435)
资助(35089)
自然科学基金(34794)
(31949)
成果(31717)
重点(27169)
课题(26836)
(26768)
发展(26607)
(26171)
国家社会(25729)
(24295)
(24042)
期刊
(121859)
经济(121859)
研究(72889)
中国(48393)
(44294)
管理(29581)
(27480)
学报(25109)
科学(24614)
(22531)
金融(22531)
教育(22148)
经济研究(21247)
大学(20093)
财经(19557)
学学(18914)
农业(18661)
业经(18065)
技术(17572)
(16947)
问题(15016)
(11336)
技术经济(11332)
世界(11229)
会计(10123)
商业(9975)
经济管理(9778)
经济问题(9654)
国际(9644)
(9548)
共检索到336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分权背景下财政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分别通过社会性质量维度和经济性质量维度来影响我国经济质量水平;其中地方政府主动性行为对经济效率质量、经济结构质量、经济稳定质量具有抑制作用,而财政分权对人民生活质量、生态环保质量的提升效果明显。同时,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质量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性,两者对东部地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质量都展现了较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性和社会性质量提升主要依赖财政分权的政策激励,地方政府主动行为对中部经济性质量和西部社会性质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总体来说,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在不同质量维度结构标准下作用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影响去有针对性的采取行动,以期早日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振  曾津  
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深刻,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的过程中,仍需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本文对省际层面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分析,构建SARAR模型开展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以经济增速为导向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逐底竞争”。环境因素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后,经济增速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负面作用得以弱化。财政分权下,财政自由度的提高增强了地方政府的竞争能力和动机,一定程度上也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直接的负面作用。但财政激励的弱化又间接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经济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强化环境绩效竞争则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本文对引导地方政府从经济增速的“逐底竞争”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逐顶竞争”转型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群洋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击,与此同时,许多国际经济组织认为,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受到财政透明度的影响。财政的透明度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取决于财政效率是否具备合理性,公共财政由于受到市场效率的影响,因而也具有同等的财政效率。可以说,财政效率的高低是评判公共财政机制有无经济发展成绩及潜力的依据,高水平的财政效率不仅能够推动从自上至下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还能促进全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完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欣亮  刘飞  
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SYS-GMM估计得出:财政纵向失衡与经济发展质量间呈倒"U"型关系,且地方政府投资与规制行为偏向是过度财政纵向失衡引致发展质量损失的原因;在适度财政纵向失衡下,中央财政激励与政治激励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相似的边际影响,但过度时,政治激励对经济发展质量损失的抑制作用将强于财政激励;财政横向失衡会约束纵向失衡与经济发展质量间的关系,致使高度横向失衡地区纵向失衡适度阈值缩小,低度横向失衡地区适度阈值扩大。在横向失衡差异下,中央财政激励与政治激励积极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高度横向失衡地区,单一政治激励或政治激励搭配转移支付作用更强;低度横向失衡地区,单一财政激励中税收分权优于政治激励或其他策略。因此,建议采取加大地方财力支持、实施差异化财税政策、优化晋升激励指标等措施,因地制宜降低财政失衡程度,扭转地方政府行为偏向,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云勇  王炳峰  
基于2005—2018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研究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国层面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对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但金融隐性分权也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定部分产生正向作用;区域层面金融隐性分权在东部地区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生正向作用,而其他地区则更倾向于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因此,需要确立因地制宜的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制度安排,优化各级政府财政体系的建设,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发展,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巍  何庆光  
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享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中央和地方财政需要科学、合理分权,逐步构建最优的财政分配格局,打造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我国经济和谐、稳定、持续增长。一、财政分权的有关理论及综述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将征税权和支出权向地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芬  
笔者探讨了在地方政府以经济产出最大化为目标的条件下,完全集权、完全分权和部分分权的财政制度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完全集权和完全分权的财政制度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是相同的;而在部分分权的财政制度下,地方政府将努力发展能够为地方政府创收的产业,带来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会导致一定的效率损失。本文的结果对理解我国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建筑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帮助,对现阶段通过简政放权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黎明   戴涛   谭朵朵   陈婧  
依据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量财政分权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促进本地经济绿色转型作用显著,但会阻碍相邻地区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地方政府行为在二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财政分权主要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合理竞争、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提高财政分权程度会强化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俊雪  罗理恒  顾嘉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以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为契机,从要素配置视角构建一个相对统一的分析框架,剖析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蕴含的理论内涵。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总体上有利于遏制环境污染的同时,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弱“U”型(近乎“L”型)影响;这体现在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对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随着规制力度增加,不利影响明显减弱、趋于消失。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结果,为基准结论提供了良好的微观证据支持。这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较好地实现“鱼与熊掌兼得”。要素配置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会影响企业自融资机制,进而对要素配置效率产生弱“U”型影响。本文对于完善地方环境治理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恒龙  康艺凡  
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后果,财政分权导致政府间财政竞争,并改变了财政均等状况。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尤其是官员委任制以及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使得政府间财政竞争更易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呈现结构性扭曲。因此,制订合理的政绩考核标准,并相应调整财政体制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当务之急。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刚  
经典的分权理论认为,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能够激励地方政府提高质量,但上述理论命题在中国的情境下尚未得到系统的论证。以中国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采用条件均值和条件分位数回归估计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质量,且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正向影响随着政府质量的提高而递增;财政分权所具有的政府质量提升效应,主要源自政府效率和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建宇  余金湘  南永清  
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选取中国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地方竞争、债务绩效及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债务竞相扩张,且呈现显著的边际效用递减特征;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地方竞争对债务绩效和规模的效应,发现地方政府税收和投资竞争因“棘轮效应”和“挤出效应”均推动了债务规模的快速攀升,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负面效应;行为动机作用下,地方政府发债规模对经济发展质量呈显著的非线性特征;空间准自然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预算约束硬化在限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冲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地区财政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将对新时期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琴  刘成奎  
本文基于2000~2017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选取索洛余值法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检验财政分权体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地区技术创新角度识别财政分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财政分权体制的不完善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财政分权会制约地区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一定负向影响。亟需转型的中国经济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各地区应合理利用资源配置自主权,加大政府创新偏好力度,以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