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6)
2023(7506)
2022(5873)
2021(5199)
2020(4139)
2019(9257)
2018(8759)
2017(16821)
2016(8947)
2015(9888)
2014(9728)
2013(9761)
2012(9410)
2011(8247)
2010(8596)
2009(8116)
2008(7887)
2007(7048)
2006(6493)
2005(5893)
作者
(24553)
(20653)
(20607)
(19857)
(13106)
(9563)
(9304)
(7994)
(7661)
(7490)
(7186)
(6728)
(6680)
(6667)
(6581)
(6201)
(6179)
(5807)
(5721)
(5598)
(5176)
(4922)
(4912)
(4853)
(4766)
(4639)
(4437)
(4191)
(4134)
(4064)
学科
(60857)
经济(60809)
管理(35052)
(24938)
(24090)
(20795)
企业(20795)
地方(18301)
方法(17089)
数学(15115)
数学方法(15061)
财政(14231)
中国(13298)
地方经济(12261)
(11717)
业经(11053)
(10046)
(9882)
财务(9875)
(9853)
财务管理(9823)
环境(9787)
(9737)
企业财务(9428)
(8377)
经济学(7552)
(7349)
国家(7081)
(7008)
金融(7008)
机构
学院(131287)
大学(130284)
(68620)
经济(67562)
管理(49889)
研究(46948)
理学(42715)
理学院(42323)
管理学(41885)
管理学院(41634)
(39743)
中国(35956)
财经(27167)
(25631)
(24546)
科学(24497)
经济学(23176)
(23041)
经济学院(20580)
中心(20398)
研究所(20095)
(19954)
财经大学(19688)
(16449)
北京(16224)
(15636)
(15088)
(14887)
师范(14784)
业大(14424)
基金
项目(80865)
科学(64740)
研究(60875)
基金(60495)
(51128)
国家(50723)
科学基金(44621)
社会(43270)
社会科(41173)
社会科学(41158)
基金项目(31560)
(30691)
教育(26250)
自然(25664)
自然科(25088)
自然科学(25082)
自然科学基金(24630)
(24429)
资助(24117)
编号(22693)
成果(19064)
国家社会(19051)
(18458)
(18085)
重点(17816)
(16490)
教育部(16273)
人文(16216)
(16098)
(16010)
期刊
(85349)
经济(85349)
研究(47686)
(36151)
中国(26262)
管理(19774)
经济研究(15945)
学报(15913)
财经(15330)
科学(15162)
(13787)
(13295)
(13084)
金融(13084)
大学(13000)
学学(12682)
技术(10369)
业经(10368)
问题(10267)
农业(8933)
(8671)
财政(8671)
技术经济(8312)
会计(7460)
(7322)
统计(7215)
财会(7158)
世界(7090)
教育(6939)
经济管理(6605)
共检索到212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黎明   戴涛   谭朵朵   陈婧  
依据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量财政分权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促进本地经济绿色转型作用显著,但会阻碍相邻地区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地方政府行为在二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财政分权主要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合理竞争、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提高财政分权程度会强化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鹤  
1979年中国改革之初,中央政府由于面临财政压力,首先实行了向地方政府进行财政分权,向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等一系列分权改革措施。近年来,人们逐渐注意到,改革之初及经济转型过程中所进行的这些分权改革对中国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巍  何庆光  
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享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中央和地方财政需要科学、合理分权,逐步构建最优的财政分配格局,打造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我国经济和谐、稳定、持续增长。一、财政分权的有关理论及综述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将征税权和支出权向地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芬  
笔者探讨了在地方政府以经济产出最大化为目标的条件下,完全集权、完全分权和部分分权的财政制度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完全集权和完全分权的财政制度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是相同的;而在部分分权的财政制度下,地方政府将努力发展能够为地方政府创收的产业,带来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会导致一定的效率损失。本文的结果对理解我国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建筑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帮助,对现阶段通过简政放权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恒龙  康艺凡  
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后果,财政分权导致政府间财政竞争,并改变了财政均等状况。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尤其是官员委任制以及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使得政府间财政竞争更易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呈现结构性扭曲。因此,制订合理的政绩考核标准,并相应调整财政体制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当务之急。
[期刊] 改革  [作者] 甘行琼  李玉姣  蒋炳蔚  
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内含劳动和资本双要素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及其影响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视角来看,财政分权会显著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而抑制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从传导机制来看,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通过影响地方政府的投资偏好、市场保护、科技投入、环境保护等行为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从PSTR门槛效应来看,地方政府的多种行为会制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升级效果,呈现非线性关系。优化财政体制、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鹤  
本文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变迁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不同入手,提出了一个基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的中国经济转型理论框架,试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下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各地区市场化进程不一致的现象,以及试点、增量、渐进等改革特征加以解释。基于该理论框架,本文通过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讨论了地区经济结构和财政分权形式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机制及渠道,指出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将取决于财政分权下该地区生产资源的分布状况、地区产出的期望值及其波动性、地方财政边际收益以及财政留成率等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计志英  
以财政收支活动为具体体现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在特定财政体制框架内,对财政资源在中央、地方和各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筹集和分配,其实质是对诸多社会利益主体产权边界重新划分、界定而使其达到均衡。笔者从包含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推出了反映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Laffer曲线;并利用转型期分省宏观经济数据对Laffer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出宏观税负过重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分权背景下财政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分别通过社会性质量维度和经济性质量维度来影响我国经济质量水平;其中地方政府主动性行为对经济效率质量、经济结构质量、经济稳定质量具有抑制作用,而财政分权对人民生活质量、生态环保质量的提升效果明显。同时,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质量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性,两者对东部地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质量都展现了较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性和社会性质量提升主要依赖财政分权的政策激励,地方政府主动行为对中部经济性质量和西部社会性质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总体来说,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在不同质量维度结构标准下作用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影响去有针对性的采取行动,以期早日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彰  郑艳茜  李玉姣  
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形势日趋严峻,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己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政治上集权、经济上分权的财政体制通过影响政府行为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进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首先基于政府行为变化的视角,分析财政分权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理论假设;其次,采用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L指数对我国各省区2001~2016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测算;最后,构建随机效应模型对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一是财政分权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区域差异性明显;二是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通过引进高质量FDI、加大科技投入、改善人力资本以及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等策略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三是财政分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政府行为的扭曲,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根据上述结论,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清晰划分环境事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孔刘柳  
利用1995~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针对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的地区差异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竞争形式、地方政府父爱主义倾向以及地方政府对境外投资资本优惠力度等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刚  
经典的分权理论认为,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能够激励地方政府提高质量,但上述理论命题在中国的情境下尚未得到系统的论证。以中国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采用条件均值和条件分位数回归估计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质量,且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正向影响随着政府质量的提高而递增;财政分权所具有的政府质量提升效应,主要源自政府效率和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韶华  
地方政府能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与一国国家结构弱相关,而与国民政府①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财政分权高度正相关。本文从国家结构形式入手,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结构形式下地方分权与自治的特点,比较财政联邦主义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优劣,并结合中国财政分权的制度变迁历程,研究国家结构与财政权力配置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说明中国的单一制并不构成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障碍,只要存在财政联邦主义,地方政府就有可能行使举债权,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进行融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岳军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的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形成的原因和改善的途径,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财政体制和政府间财政关系上。很多文献据此提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1)完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辉  杨烨  马月  向可  
文章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下,从财政分权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SDM)研究发现:首先,考虑空间溢出和效应分解的财政分权具有"舍己为人"的雾霾污染效应。政府科技支出存在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不利于减轻本地区雾霾污染,但对地理或经济因素邻近地区形成"警示效应"。其次,受财政分权影响的政府产业结构政策调整的结果有: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损人利己"的雾霾污染效应,即证明了"邻避主义"效应的存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利于本地区雾霾污染问题的解决但有助于缓解邻近地区雾霾污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