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0)
2023(8857)
2022(7352)
2021(6641)
2020(5475)
2019(12159)
2018(11448)
2017(22031)
2016(11938)
2015(13323)
2014(13285)
2013(13449)
2012(12883)
2011(11520)
2010(11892)
2009(11240)
2008(11050)
2007(9962)
2006(9235)
2005(8492)
作者
(36301)
(30119)
(29876)
(28823)
(19293)
(14252)
(13600)
(11826)
(11514)
(10861)
(10612)
(10048)
(9936)
(9923)
(9852)
(9394)
(9016)
(8702)
(8603)
(8436)
(7657)
(7552)
(7384)
(7200)
(6963)
(6686)
(6682)
(6419)
(6187)
(5976)
学科
(73117)
经济(73066)
管理(38621)
(30230)
(26685)
(25007)
企业(25007)
方法(22868)
地方(22189)
数学(19939)
数学方法(19822)
中国(17148)
财政(14730)
(14413)
地方经济(14277)
(13270)
业经(13046)
(12243)
(12181)
(10716)
财务(10711)
财务管理(10658)
企业财务(10169)
(9895)
环境(9609)
农业(9283)
(8822)
金融(8821)
(8652)
(8431)
机构
大学(177320)
学院(176973)
(85779)
经济(84267)
研究(69569)
管理(62296)
理学(52779)
中国(52236)
理学院(52129)
管理学(51385)
管理学院(51055)
(46888)
科学(41356)
(37415)
(36673)
研究所(32703)
财经(32684)
中心(29637)
(29604)
经济学(28701)
(28528)
(28296)
经济学院(25532)
(25011)
财经大学(23867)
北京(23733)
业大(23375)
(22544)
农业(22255)
(21580)
基金
项目(112348)
科学(88162)
基金(82154)
研究(80311)
(72686)
国家(72157)
科学基金(60733)
社会(53790)
社会科(51136)
社会科学(51121)
(43336)
基金项目(42255)
自然(37455)
自然科(36542)
自然科学(36527)
(36227)
自然科学基金(35872)
教育(35009)
资助(34154)
编号(30005)
(26379)
重点(26260)
成果(25621)
(24793)
国家社会(23501)
(22452)
课题(22035)
发展(21448)
科研(21322)
创新(21291)
期刊
(104738)
经济(104738)
研究(62006)
(41252)
中国(37972)
学报(28841)
科学(25644)
(25097)
管理(24997)
大学(21661)
学学(20893)
经济研究(19258)
财经(18065)
农业(16843)
(16398)
金融(16398)
(15769)
技术(13999)
问题(13163)
业经(12675)
教育(12619)
(10400)
技术经济(10280)
世界(9581)
统计(9361)
(9254)
财政(9254)
国际(8832)
会计(8790)
(8724)
共检索到288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江  
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财政分权制度体系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用西部地区的1995—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实证的结果指出,由于西部各省的地方政府竞争主要采取以支出竞争的方式,其对基础建设和大型经济项目的投入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支出竞争同时伴随着较小的乘数效应和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这不仅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会扩大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更为突出,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任志成  巫强  崔欣欣  
我国整体出口奇迹的背后是省级层面的区域出口增长。本文分别阐述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这两个制度因素促进我国各省出口增长的理论逻辑,并分别采用2002-2012年、1994-2012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两个制度因素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以分税制为代表的财政分权作为经济激励因素,以晋升锦标赛为特征的地方政府竞争作为政治激励因素,两者都直接促进了我国省级出口增长。这一作用没有因为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而发生改变。由于两者的内在联动,财政分权还通过地方政府竞争间接促进了省级出口增长,这些结论在分别采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衡量财政分权变量时均稳健成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文剑  仉建涛  覃成林  
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与西方联邦国家的不同,财政分权导致中国各个地方政府围绕经济指标为追求政绩而进行锦标赛式的竞争。财政分权程度越大,地方政府竞争辖区外流动性要素的程度就越大。以对FDI的竞争为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是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竞争,中西部地区仅在税收优惠和增加财政支出方面具有明显效果。进一步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导致的地方政府对FDI的激烈竞争,在东中部地区不利于FDI发挥增长效应,在西部地区则得出相反的结果。本文认为应及时改革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和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FDI的增长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宏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源之一。以中部地区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投资有力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与政府投资的投资价值取向和标准有关。针对这一分析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芬  
笔者探讨了在地方政府以经济产出最大化为目标的条件下,完全集权、完全分权和部分分权的财政制度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完全集权和完全分权的财政制度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是相同的;而在部分分权的财政制度下,地方政府将努力发展能够为地方政府创收的产业,带来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会导致一定的效率损失。本文的结果对理解我国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建筑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帮助,对现阶段通过简政放权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巍  何庆光  
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享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中央和地方财政需要科学、合理分权,逐步构建最优的财政分配格局,打造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我国经济和谐、稳定、持续增长。一、财政分权的有关理论及综述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将征税权和支出权向地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建浩  
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作为中国式大国治理结构下的重要机制,具有怎样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引入空间加权项和时间滞后项来分别刻画跨区互动与跨期差异两种特征,从而对省级政府财政竞争的增长效应进行全面研究。结果显示,政府支出规模、基本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以及宏观税负等四项财政政策在跨期互动和跨期差异上存在各不相同的特征;进一步地,本文发现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宏观税负和科教文卫支出的当期增长绩效明显改善,基本建设支出则出现下降。上述不同政策在跨区和跨期上的不同绩效,可以很好地解释支出规模扩张倾向和支出结构扭曲等政策偏向现象,也为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华  郭凯  
本文从分析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入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8-2006年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部门的过度攫取与干预都可能导致经济扭曲,损害本地区经济的整体效率和经济增长。总的来看,基建支出比例的增加有助于地区经济的增长,但行政管理费支出比例过高会损害地区经济效率;经济越发达,科技支出对经济促进的效果越明显,而教育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较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尚植  
分税制背景下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财政竞争,其典型特征表现为税负、公共投入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三种政策工具之间的策略互动,从而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基于1997~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估计交互项系数的符号,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三种政策工具是相辅相成的;交互项的作用也存在着地区的差异;税负、公共服务支出和公共投入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边际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我国省级政府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的策略互动行为、形成机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986~2006年间,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总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各类支出项目(包括经济性、社会性和维持性支出)方面存在显著的策略互动行为,财政竞争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预算内支出、经济性和维持性支出竞争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其中经济性支出竞争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社会性支出竞争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预算外支出竞争的影响则比较模糊。1994年分税制改革明显改变了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模式,有效遏制了地区间过度竞争态势,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但同时也过度削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群  李永乐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婷婷  
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后,地方政府从中央财政的附属机构逐渐转变为具有自利性的独立经济体,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重要的推动力。文章以财政分权这一制度设计作为研究背景,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财政分权改革后,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省的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巫强  崔欣欣  马野青  
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两个重要制度特征,本文研究了它们对我国出口增长的促进机制。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留存税收比例越高,即财政分权程度越高,会导致地方企业选择出口;地方政府竞争激烈程度提高也有相同效应。这两者从转型经济特有的制度层面共同解释了我国出口整体高速扩张的制度背景。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结果也验证了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各省份出口的增长,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选择不同控制变量、采取差分GMM和混合回归估计等情况下保持稳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英杰  黄晓花  曹鸿杰  
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激励地方政府通过竞争加剧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构性问题。本文以2002年-2015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域,当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早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中西部地区作用正好相反。据此,本文提出了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合理分权,在考核机制方面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在结构层面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慧慧  桑百川  
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下,政治晋升和经济增长双重激励刺激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竞争活动。文章以财政分权为出发点,将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主体整合到区域经济格局中,对中国市际间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环境规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环境规制强度与FDI区位选择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环境成本并不是FDI的主要区位决定因素;政府竞争下的经济分权对FDI的流入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为吸引FDI而导致的策略性博弈显著存在。这说明放松环境规制是地方政府竞争FDI所依赖的一项重要政策手段,地方政府间的这种"竞次"行为与国内地方分权的体制联系在一起,争夺资本的激烈程度与对资源配置的扭曲作用更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