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8)
- 2023(3477)
- 2022(2791)
- 2021(2655)
- 2020(2144)
- 2019(4783)
- 2018(4415)
- 2017(8148)
- 2016(4807)
- 2015(5448)
- 2014(5299)
- 2013(5366)
- 2012(4981)
- 2011(4110)
- 2010(4086)
- 2009(3600)
- 2008(3985)
- 2007(3180)
- 2006(2676)
- 2005(2276)
- 学科
- 财(20980)
- 管理(17068)
- 济(15225)
- 经济(15204)
- 业(13157)
- 财政(12210)
- 企(11448)
- 企业(11448)
- 政(9842)
- 务(8311)
- 财务(8310)
- 财务管理(8266)
- 企业财务(7939)
- 方法(7076)
- 数学(6475)
- 数学方法(6433)
- 中国(6123)
- 制(5651)
- 地方(5495)
- 税(4505)
- 农(4313)
- 度(4272)
- 税收(4267)
- 制度(4266)
- 收(4208)
- 学(4146)
- 体(4027)
- 家(3677)
- 体制(3675)
- 出(3532)
- 机构
- 大学(58822)
- 学院(58814)
- 济(23459)
- 经济(22980)
- 财(22603)
- 研究(21695)
- 管理(19998)
- 中国(17889)
- 理学(17143)
- 理学院(16927)
- 管理学(16610)
- 管理学院(16506)
- 科学(13728)
- 财经(13335)
- 经(12070)
- 京(11841)
- 所(11557)
- 中心(10349)
- 研究所(10125)
- 江(9612)
- 财经大学(9585)
- 农(9096)
- 财政(9055)
- 省(8404)
- 院(8037)
- 政(7996)
- 经济学(7844)
- 业大(7691)
- 北京(7409)
- 范(7347)
- 基金
- 项目(39593)
- 科学(30878)
- 基金(29093)
- 研究(28147)
- 家(25659)
- 国家(25474)
- 科学基金(21617)
- 社会(18033)
- 社会科(17143)
- 社会科学(17138)
- 基金项目(15453)
- 省(15304)
- 自然(13789)
- 自然科(13481)
- 自然科学(13478)
- 自然科学基金(13224)
- 教育(12948)
- 划(12816)
- 资助(11944)
- 编号(10726)
- 重点(9596)
- 成果(9537)
- 部(8836)
- 性(8411)
- 科研(8229)
- 发(8139)
- 课题(7923)
- 国家社会(7878)
- 创(7849)
- 教育部(7529)
共检索到96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旭杰 郭庆旺 李明
本文试图从制度视角分析我国通胀水平变动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我们同时考察财政分权、官员治理模式下的地方官员任职特征对地方投资结构的影响,进而通过国有经济部门的预算软约束对通胀水平产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979-1997年间,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分别降低和提高了通胀率,年龄较大、任期较长以及曾有中央部门任职经历的地方官员所辖地区通胀率较低。1998-2012年,财政分权对于通胀水平不具有显著影响,而官员治理模式显著降低了通胀水平。因此,在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治理模式下,为了抑制当前通胀水平进一步下降趋势,我国应积极推进稳增长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安 魏建
传统分权理论通常将财政分权视为一个外生变量,未考虑政治结构对财政分权的影响。官员交流制度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不断改变着地方官员的构成。以交流制度实施后省委常委层面官员的构成情况作为衡量指标,本文考察了地方官员结构变动及其他因素对省际财政分权的影响,发现:一是官员交流对财政分权产生了方向相反的双重影响,即随着交流官员比例的提高,以财政收入衡量的分权水平在下降,以财政支出衡量的分权水平却在提高;二是与多数国家表现和研究判断相反,中国城市化降低了财政分权水平。
关键词:
地方官员结构 财政分权 官员交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峰 龙硕 胡军
本文在晋升锦标赛框架下,研究财政分权、政绩偏好与地方官员腐败之间的关系。与现有文献认为财政分权对腐败产生单向影响不同,本文考察了财政分权对腐败的非线性影响。本文在传统研究公共支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腐败因素,建立了一个包含家庭、厂商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我们发现财政分权对腐败呈现倒U型影响,且这一关系受到地方政府对经济绩效偏好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地,使用中国30个省1998—2010年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以上理论假说,即:当财政分权程度较低时,分权会恶化腐败问题,但政绩偏好的提高能够弱化这一恶化效应;而当财政分权较高时,分权会缓解腐败问题,而政绩偏好又可以放大这一缓...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晋升锦标赛 政绩偏好 官员腐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本文在一个框架内考虑了政治激励与财政分权,考察了转型期我国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中央强调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加的考核导向,使得地方财政支出过度偏向基础设施建设而公共品支出不足,同时抑制了其中的官员私人消费支出。在资本不可流动但多期情形下,地方官员通过降低税率和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来积累资本。在资本可流动情形下,地方官员为了吸引资本,有额外的激励降低征税力度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资本可流动情形下,地区初始发展水平差距意味着地区吸引资本能力的差异,这可能导致地区发展差距比资本不可流动情形下更大。由于资本有更好的流动性,地方倾向于将财政压力施加到劳动所得上,从而导致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所得份额偏低。
关键词:
政治激励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地区差距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娟 张克中
利用1996-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下省级官员异质性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权度的提高不利于碳排放量的减少,这说明财政分权会降低官员对碳排放管制的努力。官员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省级官员职位、来源类别和任期长短的不同对碳排放控制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京官而言,本省晋升的省长不利于碳排放的减少;加入省级官员来源类别与财政分权的交互项后,本省晋升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对碳减排的净效应都是正的。随着任期的增加省级官员对碳减排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本省晋升的省委书记对碳排放的影响在直辖市和非直辖市,自治区与非自治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官员异质性 碳排放 财政分权 腐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广珍 李绍平 黄险峰
本文同时考虑财政分权、政治晋升和腐败三个因素对地方官员行为的影响,进而构建了理论模型。从中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在基本模型中,地方官员对政治晋升的偏好程度越高,则其努力程度越高、腐败程度越低。而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官员的努力也越高,但对腐败水平影响却是不确定的。在进一步假设腐败会被惩罚的拓展模型中,基本模型的大部分结论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只是分权程度的对努力的影响也变得不确定了。除此之外,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对官员腐败惩罚的力度和对官员腐败的惩罚准确程度的影响,相关命题表明,如果对官员腐败惩罚的越严厉,并且对官员腐败的惩罚越准确,官员努力水平和官员腐败程度都会变低。通过对研究结论的分析,我们还对以往文...
关键词:
政治晋升 财政分权 腐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杨 王蔚
地方政府有限借债放开之后,如何使得地方政府合理借债是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体制建立的关键。只有找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膨胀的原因,才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笔者建立了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官员晋升激励对债务扩张影响的研究框架,通过对2003—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主要发现:第一,财政集权的不断深化,加重了地方财政负担和债务水平;第二,土地财政与预算内市政投资中的借债资金之间表现出收入上的互补性;第三,省级官员的政治网络形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软约束,且省长比省委书记更为显著。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激励背离了地方政府应有的职能目标是造成地方债务膨胀的重要原因。规范政府融资渠道...
关键词:
地方债务 土地财政 官员特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贤彬 张莉 徐现祥
文章采用全国省级党政首长的官员数据,对地方官员的财政支出行为及其特征和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的识别与分析。研究发现,在"任命制"之下,地方官员的个人特征显著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模式:地方财政支出的扩张偏向随着地方官员的任期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地方官员学历差异导致显著的财政支出结构差异,高学历的官员倾向于降低建设性支出比重而提高科教文卫支出比重。文章基于地方官员微观主体提出了一个考察地方财政支出的新视角,有望为破解公共品供给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扩张偏向 结构偏向 地方官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汤泰劼 罗曼璐 宋献中
本文以2001-2016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市级地方官员任期考核压力对辖区内企业实际税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市委书记与市长的任期越长,距离任期考核时点越近,其对辖区内企业实际税率的提升作用越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地方官员主要通过增强辖区内税收稽查力度来影响企业实际税率。进一步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在官员面临任期考核压力时,企业实际税率提升更多;地方法律制度越完善,官员任期考核对实际税率的提升作用越弱,两者表现为一种替代关系;受地方财政收入压力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企业相较东部地区,官员任期考核对实际税率的提升作用更强。长期均衡检验发现:官员在结束任期考核后,企业实际税率会显著降低,在新主政官员上任后第三年才会实现再次增长。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地方官员任期考核与企业实际税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对认识地方政府行为,制定税收政策以及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等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牧扬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职业生涯考虑的模型,分析了在晋升锦标赛的体制下拥有不完全私人信息的地方官员在地方财政支出方向上的选择。我们发现,在官员自身的私人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事前能力较高的官员倾向于选择容易揭示其能力的"经济性支出",而能力较低的官员则倾向于选择不容易揭示其能力的"社会性支出"。通过对1994—2005年地市级分项财政支出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在个人能力较高的官员任期内,地方财政在基本建设方面的支出比重显著上升,而教育和公检法方面的支出显著下降。这一实证结论与理论模型的结论一致,并且不能被干中学效应和异质性晋升激励所解释。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晋升锦标赛制度下...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尚植
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主义在本质上表现为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相结合,所以中国式标尺竞争就表现为"为增长而竞争"的晋升锦标赛。论文基于政治委托代理的研究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来研究地方官员的行为逻辑,研究表明:一方面,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地方政府官员必然追求本届政府或个人任职期限的短期政绩最大化;另一方面,为了能使自己在政治锦标赛中获胜,各个地方政府在配置财政资源时会竞相模仿从而使财政支出出现"结构趋同",这种趋同性会随着政治锦标赛的升级而一直处于锁定状态。所以,地方官员自利行为是导致财政支出结构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式分权下的地方官员治理。在模型化方面做了一个突破性的尝试,引入了公共选择学派经常使用的竞赛成功函数,基于此发展出了一个总体性分析框架。框架避开了周黎安(2004)所使用的数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可以有效处理陶然(2009)等对官员政治锦标赛在逻辑上提出的政治网络质疑。本文发现,在基准情形下,中央政府赋予地方官员的均衡政治收益随着中央政府对其他可比地区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地方官员对私下收益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地方官员的私下收益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激励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地方官员对政治晋升收益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增加。在扩展情形下,当存在对某个地区...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地方政府 地方官员治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森 孔振焕 王俊燕
中国财政分权的特征决定了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和内部约束条件。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地方政府面临特定约束条件进行理性选择所确定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容易与辖区民众的需求结构脱节。本文通过构建公共产品需求函数、测算供求偏差指数、选择反映财政分权程度的合适评价指标,对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性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扭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指出要优化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应针对地方政府面临的约束条件对中国财政分权制度予以调整和完善。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依妮 易雯
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利用2004年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探讨地方官员特征及相应的晋升激励对地方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的地方官员对当地教育支出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官员晋升激励并未对教育支出形成显著的消极作用:在东部地区,年龄、任期和性别等官员特征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东北地区,市级官员的某些特征呈现了与东部不同的影响关系;而在中西部地区,地方官员对教育支出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韦朕韬 张腾 陶善信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级区域2007—2017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利用产出导向的DEA方法测算工业产能利用率,并采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绿色信贷、地方官员个人特征与工业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有效缓解工业产能过剩,绿色信贷每增长1%,工业产能利用率将上升约0.22%;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绿色信贷发展对工业产能过剩的缓解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省长的学历每上升一个“台阶”,绿色信贷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将平均上升约2.78%;省委书记和省长任职时间的长短对绿色信贷提升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不明显。与本地晋升的官员相比,“异地空降”的省长更能发挥绿色信贷对工业产能过剩的缓解作用;省长在执政期间出现违纪情况,则会抑制绿色信贷对工业产能过剩的缓解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