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4)
- 2023(7301)
- 2022(5922)
- 2021(5324)
- 2020(4322)
- 2019(9638)
- 2018(9226)
- 2017(17255)
- 2016(9426)
- 2015(10687)
- 2014(10742)
- 2013(10875)
- 2012(10486)
- 2011(9178)
- 2010(9750)
- 2009(9032)
- 2008(9039)
- 2007(8448)
- 2006(7782)
- 2005(6874)
- 学科
- 济(60861)
- 经济(60831)
- 管理(30666)
- 财(23516)
- 业(21913)
- 地方(20142)
- 企(17424)
- 企业(17424)
- 方法(15897)
- 中国(15599)
- 数学(13948)
- 数学方法(13890)
- 财政(12913)
- 地方经济(12631)
- 农(11948)
- 业经(10865)
- 政(10466)
- 制(10269)
- 学(9759)
- 务(9586)
- 财务(9570)
- 财务管理(9524)
- 企业财务(9055)
- 体(8151)
- 农业(8151)
- 环境(7607)
- 经济学(7354)
- 策(7335)
- 及其(7206)
- 融(7040)
- 机构
- 学院(133313)
- 大学(131565)
- 济(66877)
- 经济(65594)
- 研究(51345)
- 管理(44964)
- 中国(39800)
- 财(39104)
- 理学(36744)
- 理学院(36327)
- 管理学(35849)
- 管理学院(35591)
- 科学(27729)
- 京(27639)
- 财经(26151)
- 所(26022)
- 经(23570)
- 中心(22672)
- 江(22659)
- 研究所(22587)
- 经济学(22548)
- 经济学院(19949)
- 财经大学(18737)
- 农(18656)
- 院(18256)
- 省(18062)
- 北京(17991)
- 州(17279)
- 范(16680)
- 师范(16561)
- 基金
- 项目(77522)
- 研究(60678)
- 科学(59679)
- 基金(54016)
- 家(46115)
- 国家(45708)
- 社会(39980)
- 科学基金(38398)
- 社会科(37837)
- 社会科学(37825)
- 省(30728)
- 基金项目(27511)
- 教育(27385)
- 划(24580)
- 编号(24171)
- 资助(22226)
- 成果(21384)
- 自然(20965)
- 自然科(20397)
- 自然科学(20387)
- 自然科学基金(19994)
- 发(18692)
- 课题(18352)
- 重点(18046)
- 部(17294)
- 国家社会(17033)
- 性(16652)
- 发展(15796)
- 展(15564)
- 济(15474)
共检索到235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一花 骆永民
以往研究财政分权促进经济增长的若干实证分析文献大多忽略基础设施的作用。本文认为,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不但具有基于制度层面的直接促进作用,而且财政分权还通过影响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为此本文采用我国1998-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综合使用因素分析法和面板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分权显著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且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但上述两类分析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的分析方法一方面弥补了传统的估算方式因忽略基础设施而低估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不足,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结论也为政府优化地区基础设施的结构投入提供了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石涛
基础设施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了正外部性效应、结构差异效应、时空效应以及挤出效应等复杂性效应,这些复杂性因素的存在使以通过投入基础设施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此次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可能受到挑战。当前必须要处理好政府投入和政府经营的关系。只有把基础设施放在系统协同中才能提高投入效率,只有与转型时期的政府规制相同步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关联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树才,李华,袁国敏 ,韩云虹
It has been an open researching subject which is in great need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so far that the invest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s might give rise to economic growth.By means of CES production function of the three elements of Rank Two,this paper will provide a method of assessment on this,as well as a practical testing analysis of it.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新民 刘金全 方毅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总量数据和面板数据探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并未出现剧烈波动和显著下降的现象,其贡献率约为12%;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人均产出与交通基础设施贡献度间的关系表现为U型曲线。当前,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较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其投资布局上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龚定勇 蒋爱民
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具有实质性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并指出适应城市经济增长应选择最佳的基础设施发展模式 ,以及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应满足的前提条件和所要采取的若干相应措施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城市经济增长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新民 刘金全 方毅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总量数据和面板数据探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并未出现剧烈波动和显著下降的现象,其贡献率约为12%;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人均产出与交通基础设施贡献度间的关系表现为U型曲线。当前,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较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其投资布局上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穷志 陈澄
文章以省域异质性为研究视角,在面板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构建ECM模型,以PMG方法研究了省际基础设施对地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效应。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在考虑地方异质性导致的短期效应差异化前提下,基础设施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平均短期影响并非明显的正向效应,但是从长期来看,省域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有一个收敛的显著正向关系。此外,资本存量、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因素也对地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有不同效应。
关键词:
省域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PMG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田
本文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向量自回归法,对中国1952~2006年间公路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正向的推动作用,并且显著影响经济结构转型与工业发展,但经济增长并非公路投资增加的原因。
关键词:
公路建设 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志雄
笔者借鉴Dipankar模型,将外商直接投资引入到产品生产和基础设施生产函数中,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在保持用于产品生产的资本一定的条件下,将引进的外资更多地运用于国内基础设施的积累,有利于产出的进一步增加。对我国的实证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我国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因而需要将外资更多地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汤玉刚 陈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的基础设施存量迅猛增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试图为理解中国的基础设施改善机制提供一个整合的理论和实证框架。研究表明:财政分权体制的确立与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启动是促成中国基础设施起飞的关键条件。分权化经济治理模式所产生的辖区间竞争与土地融资创新分别历史性地改变了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和供给能力,尤其在城市部门。进一步,我们详细分析了显性和隐性土地财政与城市基础设施提供之间的理论逻辑,并运用资本存量法和实物存量法两种方法对相关假说进行了初步实证检验,1999~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提供了某些支持性证据。本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勇斌 金照地 付宇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本地财政分权有利于本地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金融分权不利于本地的经济增长但有利于周边区域经济增长,财政金融分权对经济发展并未形成良性互动,且这些影响具有空间上的差异性。我们的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并且随着金融分权实践的成熟,金融分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凸显,财政金融负向联动效应也逐渐降低。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金融分权 经济增长 空间关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世林 周黎安 何维达
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电信基础设施刺激计划,试图借力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然而,电信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利用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电信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克服电信基础设施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电信改革所引起的各省电信市场结构的外生变化作为工具变量。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电信行业发展初期(1990—1999年),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基础设施的发展共同促进了经济增长;进入2000年以后,虽然移动电话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仍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渐递减,而固定电话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四虎 周大鹏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还是内生,文章从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地理学理论两方面对已有文献做了相应整理,以期对已有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公共基础设施 经济 增长 促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春苗 董梅生 陈东
该文把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偏向纳入三部门均衡的动态分析框架,证明了政府增加高级基础设施投资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当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处于上升通道时,政府增加对高级基础设施投资短期内会抑制经济增长,长期内却会促进经济增长。该文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模型结论进行SYS-GMM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和中部地区,高级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增长呈"U型"特征,在东部地区呈"倒U型"特征。说明当前继续增加高级基础设施投资将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利,而对东部地区不利;如果东部地区希望通过增加高级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以上结论既为"林毅夫命题"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坚
当前,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长期快速增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对此必须从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和把握。然而现有经济理论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缺乏令人满意的理论模型。本文试图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结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