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1)
- 2023(16746)
- 2022(14716)
- 2021(14108)
- 2020(12033)
- 2019(28223)
- 2018(28067)
- 2017(54201)
- 2016(29648)
- 2015(33827)
- 2014(34252)
- 2013(33810)
- 2012(30985)
- 2011(27653)
- 2010(27907)
- 2009(25841)
- 2008(25439)
- 2007(22409)
- 2006(19077)
- 2005(16556)
- 学科
- 济(117180)
- 经济(117047)
- 管理(91060)
- 业(83015)
- 企(69782)
- 企业(69782)
- 方法(60001)
- 数学(52879)
- 数学方法(52042)
- 财(40351)
- 农(31319)
- 中国(29808)
- 学(25920)
- 业经(24664)
- 地方(23787)
- 务(22405)
- 财务(22309)
- 财务管理(22239)
- 制(21929)
- 企业财务(21064)
- 理论(20705)
- 贸(20633)
- 贸易(20625)
- 农业(20525)
- 易(19993)
- 和(18263)
- 技术(17989)
- 环境(17341)
- 银(16999)
- 银行(16943)
- 机构
- 大学(421749)
- 学院(420872)
- 管理(168365)
- 济(163431)
- 经济(159744)
- 理学(146757)
- 理学院(145160)
- 管理学(142227)
- 管理学院(141472)
- 研究(134095)
- 中国(100099)
- 京(89086)
- 科学(86277)
- 财(81650)
- 农(68312)
- 所(67958)
- 业大(64685)
- 财经(62524)
- 中心(62212)
- 研究所(61897)
- 江(61138)
- 经(56707)
- 北京(56019)
- 范(54311)
- 农业(53789)
- 师范(53757)
- 州(49311)
- 经济学(48836)
- 院(48657)
- 财经大学(46479)
- 基金
- 项目(288632)
- 科学(225547)
- 基金(208483)
- 研究(207755)
- 家(181558)
- 国家(180080)
- 科学基金(154848)
- 社会(128179)
- 社会科(121433)
- 社会科学(121400)
- 省(113571)
- 基金项目(110723)
- 自然(103308)
- 自然科(100897)
- 自然科学(100870)
- 自然科学基金(99017)
- 教育(97384)
- 划(95428)
- 资助(87896)
- 编号(85668)
- 成果(68909)
- 重点(64347)
- 部(63478)
- 发(59936)
- 创(59384)
- 课题(58626)
- 科研(55918)
- 创新(55391)
- 教育部(54340)
- 大学(54163)
- 期刊
- 济(172212)
- 经济(172212)
- 研究(118219)
- 中国(77297)
- 学报(67999)
- 财(67395)
- 科学(61011)
- 农(60182)
- 管理(59560)
- 大学(51285)
- 学学(48266)
- 教育(44715)
- 农业(41563)
- 技术(38789)
- 融(31295)
- 金融(31295)
- 财经(30025)
- 业经(28595)
- 经济研究(28090)
- 经(25502)
- 问题(22424)
- 业(21970)
- 图书(21735)
- 统计(21269)
- 技术经济(21050)
- 版(20402)
- 理论(19847)
- 科技(19515)
- 策(19196)
- 财会(18982)
共检索到599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锻炼
以公务员工资作为财政分权影响政府规模的传导途径和微观基础,利用我国1995-2009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动态回归方法—系统广义矩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分权会扩大政府支出规模,而财政收入分权有利于地方政府缩减支出规模;公务员工资水平对政府支出规模扩张有推动作用;(2)财政收入分权与公务员工资水平正相关;全社会工资水平和人均GDP对公务员工资水平有增长作用;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却与公务员工资水平负相关;(3)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务员工资水平还不能成为财政分权影响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微观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友才 赖敏晖
本文基于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汉森(Hansen,1996,2000)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以实际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为门槛变量,并以拉姆(Ram,1986)的两部门生产模型构造本文的实证检验模型,来检验我国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的Armey曲线关系,以及确定我国的最优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Aremy曲线关系,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存在门槛效应,我国的最优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为11.6%,实证结果还显示:在本文的研究样本范围内,政府财政支出规模超过最优规模水平且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样本数为284个,小于最优规模且促进经济增长样本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志广
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务员规模受到政府间政治关系和财政关系的显著影响。地方相对于中央的政治影响力由关联中央委员的政治影响力加总而来,它对"官民比"指示的公务员规模发挥正向作用。地方相对于中央的财政分权,测度指标包括收入分权、支出分权和财政依赖,亦均对公务员规模发挥正向作用。因此,控制和优化地方政府公务员规模,可行的策略包括优化各种权责利配置、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完善地方自主制度建设和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谭中和 贾东岚 苏鹏
本文通过分位回归方法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工资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三类群体工资差异及工资构成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工资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工资满意度进行分析,讨论了工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红宇 严宏 祝志勇
本文从"利维坦"假说出发,对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规模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选取1997-2012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规模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同质政府财政竞争激励且重点在支出一端;控制空间效应后,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总规模具有显著地抑制效应,"利维坦"假说在中国省级层面得到验证,财政自主性拉大了地方政府规模,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软预算约束问题明显;不同类型地方政府规模对财政分权的反应差异明显,预算内和预算外规模对财政分权和财政自主性的反应完全相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能 李万明
本文引入财政支出作为传导机制,运用庇古的公共物品最优配置边际效用理论分析财政分权、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基于1978—2013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分权、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财政分权、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分权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显著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从短期来看,财政分权却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反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对其自身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储德银 张婷
采用财政分权组合指标和三种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对中国式财政分权水平与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财政分权水平是高还是低,财政分权与收入不平等始终呈现负相关关系,即财政分权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财政分权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不同的分权区制下呈现非线性特征,且会随着分权水平的提升而下降;财政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政策效果表现为总体居民收入不平等<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冯严超 王晓红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测算出2007~2016年中国省域循环经济绩效值,并基于动态广义空间模型,检验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为负,且这种负向影响通过区域间的"空间溢出"作用进一步导致循环经济绩效的下降;地方政府竞争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特征;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中并不稳定。最后,本文就如何提升循环经济绩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青 张峁
本文基于1995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GMM分析方法,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角度对财政分权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方面:财政分权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为正,这表明财政分权提高了我国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各地区方面:由于各地生活水平、自然条件以及居民消费偏好不同,财政分权对各地居民消费的影响也不同,财政分权与东部、中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都呈正相关,对中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小,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居民消费 面板数据 GMM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孝珍 燕洪国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利维坦假说认为财政分权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规模。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财政分权格局与地方政府规模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构建了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我国1994-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财政分权水平与地方政府规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利维坦假说在我国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并不成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群力
一、引言财政分权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要不要分权和怎样分权,在理论上对财政分权的利弊也争论不休。然而,财政分权作为控制公共部门增长、提高公共物品和服务效率的一个重要机制,从20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创练 陈国进 陈娟
本文采用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1978~2008年间29个省份(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政府消费性支出在促进私人消费和带动内需上是否存在Armey曲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命题在我国并不成立,即政府规模扩张并不会导致政府消费对私人消费挤入(促进)效应的大幅度下降或者逆转。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规模高于17.74%的省份(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如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新疆等地),这些地区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而与私人消费呈互补关系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相对较为匮乏。政府消费规模扩张并不会直接导致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替代效应的进一步凸现,从而使得两者关系在某种...
关键词:
挤出效应 挤入效应 门限回归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曙霄 戴永安
本文使用2001~2008年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和参数异质性的基础上,基于Koenker(2004)提出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方法,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确实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但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样本分组的稳健性检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考虑地方政府财政分权的空间策略性互动竞争行为的情况下,财政分权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依然是显著为正的,而政府间财政分权的空间策略性竞争却抑制了绝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模型 财政分权 城市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瑞 钟辰
政府间财政上的预算软约束通常由动态承诺问题所导致,然而,实证上却很难观测到政府间预算软约束的相关证据。文章利用试点营改增的地区差别及时间先后构建双重差分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营改增政策导致地级市政府科学事业支出占其财政支出比重提高28.5%至32.5%。地方政府预期营业税收入减少之后,仍然呈现出显著的财政扩张冲动,意味着地方政府财政层面的预算软约束。由于试点营改增的地区与当地政府科学事业支出占其财政支出之比可能存在相互影响,文章进一步利用相关测度预算软约束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即使在财政预算内支出普遍并且经常小于预算内收入的情形,地方政府仍然倾向于进行财政扩张,预算软约束以及关于未来财政红利的预期最终使得地方政府倾向于维持经常性以及普遍性的财政赤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对财政扩张激励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地级市营改增试点的双重差分回归分析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地方政府规模——基于区域差异的视角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公共教育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的回归
财政分权、政府组织结构与地方政府支出规模
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
政府收入回归财政问题初探
省直管县体制变革、财政分权与县级政府规模——基于规模经济视角的县级面板数据分析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基于经验的假说与解释
地区差距、财政分权与中国地方政府规模
财政分权、政府规模扩张与官员腐败——基于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