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5)
- 2023(14007)
- 2022(12251)
- 2021(11483)
- 2020(9521)
- 2019(21477)
- 2018(21245)
- 2017(41057)
- 2016(22350)
- 2015(24872)
- 2014(25028)
- 2013(24861)
- 2012(23012)
- 2011(20576)
- 2010(20795)
- 2009(19049)
- 2008(18609)
- 2007(16043)
- 2006(14149)
- 2005(12526)
- 学科
- 济(104490)
- 经济(104389)
- 管理(69301)
- 业(60797)
- 企(51824)
- 企业(51824)
- 方法(42187)
- 数学(36558)
- 数学方法(36205)
- 财(33658)
- 中国(24557)
- 地方(24390)
- 农(22928)
- 学(22562)
- 业经(20867)
- 制(18682)
- 务(17830)
- 财务(17768)
- 财务管理(17714)
- 企业财务(16939)
- 理论(15265)
- 农业(14936)
- 和(14810)
- 环境(14713)
- 地方经济(14353)
- 体(14291)
- 财政(13938)
- 贸(13867)
- 贸易(13860)
- 银(13557)
- 机构
- 大学(319521)
- 学院(316991)
- 济(132532)
- 经济(129782)
- 管理(125812)
- 理学(109175)
- 研究(108402)
- 理学院(107961)
- 管理学(106251)
- 管理学院(105663)
- 中国(78930)
- 京(67131)
- 财(66935)
- 科学(66301)
- 所(54465)
- 财经(50525)
- 研究所(49316)
- 中心(47643)
- 农(47521)
- 经(45829)
- 江(45525)
- 业大(45181)
- 北京(42380)
- 范(40828)
- 经济学(40802)
- 师范(40479)
- 院(39214)
- 财经大学(37517)
- 农业(36908)
- 州(36781)
- 基金
- 项目(215565)
- 科学(169046)
- 研究(157851)
- 基金(156948)
- 家(136371)
- 国家(135251)
- 科学基金(116043)
- 社会(100846)
- 社会科(95538)
- 社会科学(95509)
- 基金项目(83332)
- 省(83104)
- 自然(74390)
- 自然科(72621)
- 自然科学(72606)
- 自然科学基金(71292)
- 教育(71237)
- 划(69545)
- 资助(64396)
- 编号(63561)
- 成果(52411)
- 重点(47811)
- 部(47648)
- 发(45512)
- 创(44169)
- 课题(43274)
- 国家社会(41716)
- 创新(41269)
- 教育部(41198)
- 科研(41015)
- 期刊
- 济(149519)
- 经济(149519)
- 研究(98359)
- 中国(57664)
- 财(54930)
- 学报(50421)
- 管理(46041)
- 科学(45817)
- 农(43092)
- 大学(38197)
- 学学(36259)
- 教育(30831)
- 农业(29895)
- 技术(26065)
- 财经(25941)
- 融(25665)
- 金融(25665)
- 经济研究(25076)
- 经(22181)
- 业经(21670)
- 问题(18939)
- 图书(17054)
- 技术经济(16328)
- 理论(15442)
- 版(14646)
- 科技(14463)
- 业(14386)
- 现代(14248)
- 实践(13868)
- 践(13868)
共检索到468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海林 孙群力
隐性经济是中国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利用MIMIC模型法测算了中国地区公共治理水平,并利用中国1995-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和公共治理对隐性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公共治理总体水平从1995年的2.72%上升到2018年的6.85%,但存在地区差异;提高财政分权程度和公共治理水平都可以显著降低地区隐性经济规模,但公共治理对隐性经济的抑制效应存在时间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财政分权和公共治理对隐性经济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在公共治理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财政分权对隐性经济的抑制效应更加强烈,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公共治理对隐性经济的抑制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公共治理 隐性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傅勇
本文研究了分权背景下的财政体制和政府治理对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且可观地降低了基础教育的质量,也减少了城市公用设施的供给。本文还发现,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未能发挥规模灵活调整的优势;反腐败力度的增强,改善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却减少了城市公用设施的供给,显示出公共部门存在明显的寻租空间。此外,中央政府的向下转移支付促进了非经济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并且基础教育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这支持了中央财政在公共部门具有发挥更大作用的必要性的结论。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治理 基础教育 公用设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海涛 顾东芳 蒋云赟 任若恩
该文利用代际核算体系来分析我国2014-2050年的全口径公共养老金体系收支情况,结果显示,在不考虑财政补贴的情况下,自2031年开始,公共养老金体系出现收支缺口;若考虑财政补贴,收支缺口将从2033年开始出现。两种情况下估算的2014年公共养老金体系隐性负债分别相当于当年GDP的28.25%、7.77%,各年基金收支缺口将分别引致相当于2014年全国财政总支出的2.09%和1.74%的额外支出。该文还模拟了主要参数不同假设下的情形,发现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生育率、折现率均与基金隐性负债呈反向变动,其中折现
关键词:
代际核算 公共养老保险 隐性负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彤 王文甫
本文基于中国式经济分权的大背景研究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在分析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影响经济结构性失衡的作用机制、提出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进行实证验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相比于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变化导致的经济结构变动更大;金融显性集权会显著改善经济结构,财政分权与金融隐性分权则相反。考虑财政金融联动特征后,本文还发现,金融隐性分权在财政分权影响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机制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需互相配合才可达到缓解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效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熊小林 李拓
本文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城乡收入收敛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衡量指标,同时在考虑地区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和财政分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5年河南省108个县的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及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从整体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与财政分权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从按财政属性进行县域分类的视角看,上述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不具有特殊财政属性的普通县层面;从按经济水平分类视角看,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作用于经济基础好的中心县与经济落后的农区县;从按地理位置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财政分权 县域经济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智慧
基于公共支出结构视角,采用两阶段回归方法,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具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地方财政支出占比每提高1%,人均实际GDP增长12个百分点;经济建设支出具有挤出效应,教育支出则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城乡居民收入以及增加地方税收收入是财政分权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智慧
基于公共支出结构视角,采用两阶段回归方法,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具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地方财政支出占比每提高1%,人均实际GDP增长1~2个百分点;经济建设支出具有挤出效应,教育支出则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城乡居民收入以及增加地方税收收入是财政分权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瑞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舫 郑洁 李红勋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本文初步构建一个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的理论新框架。研究认为:(1)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存在正向的收入效应和负向的替代效应,而其总效应取决于这两方面效应的大小。(2)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主效应不同;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以负向的替代效应为主;而到了经济发展后期阶段,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以正向的收入效应为主。(3)财政分权的不同程度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不同,存在最优的财政分权度;并且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最优的财政分权程度不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鼎 赵文哲
文章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教育财政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有利于扩大地方政府预算内和预算外教育支出,而收入分权不利于地方政府预算内教育支出,但有利于预算外教育支出,尤其是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更是如此。文章从新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阐释,收入分权反映了地方政府的自利性,支出分权反映了地方政府的利他性,而收入分权升高会刺激落后地区地方政府的自利性,支出分权会增强落后地区的利他性。另外,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可以从预算外支出中获得更多的私利,因此财政分权会导致预算外教育支出增加。提高地方政府教育支出需要从财政分权和激励两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教育投资 新政治经济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崔光庆
财政赤字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适度的财政赤字,对一国经济的增长起着推动作用,过度的、巨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敏 王腾 严良 谢雄标
改善能源生态效率是实现"十三五"节能降耗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本文考虑生态和社会福利因素,以2000—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样本为基础,利用SBM-DEA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中国区域能源生态效率,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从财政分权、经济竞争的内生经济增长和制度层面探究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近17年来中国中西部地区能源生态效率水平较东部地区差,其中中部地区呈现持续恶化趋势。财政分权显著改善了能源生态效率,而地方政府间经济竞争降低了能源生态效率。地区虚拟变量揭示经济竞争使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生态效率显著下降,但有助于西部地区提高能源生态效率。基于反事实分析,如果能够遏制经济竞争加剧,能源生态效率年均能够获得1.38%额外改善。最后,本文提出从改革财政激励制度,强化审计监督问责,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等政策建议,鼓励地方政府形成经济竞争与合作,以期提升中国能源生态效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雄 高志刚 韩延玲
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城市贸易经济韧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及空间杜宾模型,探究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能够显著增强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科技创新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空间杜宾效应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于邻近城市贸易经济韧性。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位和贸易经济韧性水平差异,在中西部地区及贸易经济韧性水平较低的城市中其作用效果越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珏
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财政政策的风险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债、赤字等问题尤为引人注目。但财政政策风险中的隐性风险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将从我国隐性财政风险的基本状况、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入手,提出要正确认识我国的财政政策隐性风险,并对控制隐性财政风险的关键——控制隐性财政负债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 Review(CFER,《中国财政与经济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的英文学术季刊, 2012年12月创刊。CFER接受电子投稿,并以Open Access(公开获取)方式在线上发行(www.chinafinanceandeconomicreview.com)。CFER主要刊发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等方面的成果,致力于增进中外学术交流,提升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