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43)
- 2023(4641)
- 2022(3917)
- 2021(3616)
- 2020(2913)
- 2019(6725)
- 2018(6386)
- 2017(13136)
- 2016(7105)
- 2015(7874)
- 2014(7809)
- 2013(8124)
- 2012(7512)
- 2011(6249)
- 2010(6393)
- 2009(5960)
- 2008(6236)
- 2007(5305)
- 2006(4806)
- 2005(4187)
- 学科
- 济(31044)
- 经济(31016)
- 财(26236)
- 管理(23437)
- 税(22135)
- 税收(20697)
- 收(20528)
- 业(20176)
- 企(15043)
- 企业(15043)
- 财政(14892)
- 中国(13273)
- 政(12274)
- 方法(12032)
- 数学(11326)
- 数学方法(11283)
- 地方(10815)
- 务(10358)
- 财务(10357)
- 财务管理(10319)
- 企业财务(9843)
- 农(7681)
- 制(7218)
- 城市(6349)
- 收入(6047)
- 出(5679)
- 农业(5535)
- 度(5525)
- 制度(5523)
- 银(5260)
- 机构
- 学院(92002)
- 大学(91703)
- 济(42073)
- 经济(41147)
- 财(34885)
- 管理(33344)
- 研究(31320)
- 理学(28481)
- 理学院(28163)
- 管理学(27869)
- 管理学院(27702)
- 中国(24874)
- 财经(22079)
- 经(19920)
- 京(18900)
- 科学(17517)
- 财经大学(15956)
- 所(15501)
- 经济学(14629)
- 江(14565)
- 中心(13847)
- 经济学院(13464)
- 研究所(13061)
- 财政(12938)
- 税(12417)
- 省(11977)
- 北京(11855)
- 政(11776)
- 院(11210)
- 州(11199)
- 基金
- 项目(57613)
- 科学(45635)
- 基金(43407)
- 研究(42038)
- 家(37163)
- 国家(36899)
- 科学基金(32345)
- 社会(29419)
- 社会科(28137)
- 社会科学(28129)
- 基金项目(23246)
- 省(21010)
- 自然(19362)
- 自然科(18966)
- 自然科学(18964)
- 自然科学基金(18590)
- 教育(17755)
- 资助(17557)
- 划(17398)
- 编号(16382)
- 成果(13953)
- 国家社会(13272)
- 部(12761)
- 重点(12550)
- 发(12147)
- 性(12116)
- 创(11353)
- 教育部(11313)
- 制(11302)
- 人文(11160)
共检索到151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超
中国的财政分权所带来的财权调整使得各省区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发生一系列变化。本文基于中国27个省区2000-2012年的数据样本,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财政分权背景下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对于首位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对于抑制首位城市规模增加,平衡区域发展缺乏效率;对于中央政府财政依赖度越高的省区,其首位城市规模规模越大;省级政府对于外围城市偏向性的转移支付政策无法有效阻止首位城市的扩张。另外,首位城市能够借助相对优惠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扩大规模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以及城市发展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税收优惠 首位城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白宇飞 杨武建
本文分析了转移支付、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的作用机制,基于201 2~201 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GMM)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有效抑制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的增长,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则会导致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的膨胀。此外,空间计量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发现,非税收入在地方政府间存在着"横向策略互动",即相邻省份非税收入规模的攀升会"刺激"本省非税收入规模的增长。据此,本文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多元化政绩考核体系、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财政分权 非税收入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湖北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许建国 彭继旺 李波 李进都 毛鑫 梅勇
本文首先阐述了税收分配与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当前的分配模式及特点,进而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区域间税收分配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在借鉴国外区域间税收分配和财政转移支付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就我国应如何建立和完善区域间税收分配制度提出了总体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
税收分配 财政转移支付 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高立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级政府框架下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究最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中国现实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分析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最优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主要取决于财政收支分权水平。1995年以来中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总体上较为合理,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影响并不显著;2002年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增长过快,与中国的财政收支分权水平不相适应,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东部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偏大,进而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显著性不够稳健;地方公共资本投资和财政收入政策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庆光
本文在对我国财政分权问题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转移支付、地方税收入和财政分权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这一研究主题,并基于1985-2006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的转移支付、地方税收入和财政分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面板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除部分省份外,我国的转移支付和地方税收入与财政分权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且从影响程度上来看,地方税收入对财政分权的影响程度大于转移支付对财政分权的影响。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地方税收入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有为
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是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措施。在启用这两个措施时应注意并加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持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数额适度的原则;逐步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建立完善的分税制;等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强 李楠
本文选取1997—2014年除西藏外的30个省级行政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的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法,实证分析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大规模变动对地方财力均等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果明显,专项转移支付扩大了区际财力差距,部分抵消了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效果;税收返还在2004年以前是区际财力差距扩大的主因,2004年以后,其所占比重大幅下降,作用越来越微弱。20年来,我国省际间平均基尼系数仅有5%的下降,均等化效果不明显原因在于:我国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有1/3难以支出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弱化了应有的"均等化"效果;贫困地区往往因为拿不出配套资金而失去专项补助,使得专项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龚锋 陶鹏
本文基于我国县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和非对称反应模型,考察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地区间税收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存在显著的税收竞争行为,并且以“竞次”特征为主,而转移支付制度整体上能够有效地缓解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同时,转移支付的政策效应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当转移支付力度过高时,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从不同类型转移支付的影响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能够发挥弱化地区间税收竞争行为的作用,税收返还在考虑经济因素后则会加剧地区间的税收竞争,专项转移支付则没有显著影响。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对地区间财政支出竞争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从而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参与税收竞争的力度。本文的研究对于完善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引导地区间良性税收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谭君 文超
在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安排中,体现中央政策意图的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过高,而最具均等化效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过低,这要归因于财政分权所导致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激励结构的差异。现有体制无法消除这种激励结构的差异,中央政府对专项转移支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所采取的还是等级制的办法,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是消除地区间财力不平衡的发展方向,这有赖于一系列的制度建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乔宝云 张晓云 彭骥鸣
一、引言财政分权作为提高公共服务提供效率的有效机制已经被主流经济理论广泛接受。但是,正如国际经验所显示的那样,并非所有财政分权实践的结果都是积极和令人满意的(Bahl和Linn,1992)。从中国的实践看,财政改革主要集中在支出分权。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组成部分,财政支出分权对于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乔宝云等,2005),同时,赋予省和省级以下政府相当程度的支出自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子英 张军
财政分权体制下产生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却是地方政府的一个理性选择。本文认为给予落后地区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其可以分享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好处,并且当转移支付的量能够使得落后地区参与分工的效用超过分割时的效用时,则即使是在分权的体系下,落后地区也会主动放弃市场分割,而采取策略性分工的政策,进而提高了市场的规模效应。利用1995—2005年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转移支付能够显著带来国内市场整合;并且三大转移支付中的专项转移支付的作用最显著也最大,而财力性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的结论表明中央政府确实在利用专项转移支付协调地方政府的行为,但该政策的负面...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市场整合 分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贤彬 周海燕
基于经济增长目标与计划外实际增长分解的新视角,本文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目标值设定的地区差异的理论假说。本文实证发现,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逐年递减,对实际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计划外的增长实现的,对目标值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在东部沿海和内陆地区呈现出巨大的异质性。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受到转移支付显著的正面影响,当地方获得更多或者预期到将会有更多的中央财政支持时,地方官员倾向于制定更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值;而在内陆地区则呈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央对内陆地区倾斜的转移支付政策降低了该地区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实际经济增长。这表明,区域间的增长目标管理存在差异,东部沿...
关键词:
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丽艳 马光荣
本文基于中国28个省份的县域层面统计数据,通过西部大开发这一自然实验以及空间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转移支付显著地促进了获得地的GDP增长。人均转移支付每增加1%,将导致人均GDP增加约1%。为了解决GDP的统计质量问题,我们还利用夜间灯光亮度作为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发现转移支付的正向作用依旧存在。机制分析发现,转移支付显著地促进了县级政府的生产性财政支出,但是对教育、医疗等民生性公共品的改善作用有限。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除了支持地方基本建设外
关键词:
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空间断点设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明 华磊 彭小建
基于索洛增长模型,以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作为门槛变量,利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财政自给的视角实证考察了1994-2012年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央转移支付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随着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分水岭"为67%的财政自给水平。通过对各省级行政区的财政自给能力进行分区发现,当前绝大多数省份处于中下及低财政自给能力的"尴尬区间"。从整体上看,1994-2012年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率是在下降的,其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也呈现下降趋势,提升地方财政自给能...
关键词:
财政自给 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昱辉
文章以泰尔指数衡量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差异,并且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分析经济增长、中央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差异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扩大了地方财政支出差异,而中央转移支付缩小了地方财政支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