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8)
2023(15752)
2022(13683)
2021(12931)
2020(10863)
2019(24950)
2018(24355)
2017(47013)
2016(25132)
2015(28362)
2014(28124)
2013(27647)
2012(25122)
2011(22044)
2010(21841)
2009(19601)
2008(18885)
2007(15996)
2006(13623)
2005(11518)
作者
(68731)
(57454)
(56653)
(54318)
(36493)
(27348)
(25971)
(22521)
(21643)
(20176)
(19452)
(19048)
(17910)
(17824)
(17570)
(17419)
(17130)
(17088)
(16323)
(16238)
(13951)
(13719)
(13636)
(13085)
(12944)
(12643)
(12372)
(12371)
(11342)
(11237)
学科
(97218)
经济(97105)
管理(76172)
(71676)
(60192)
企业(60192)
方法(49226)
数学(43535)
数学方法(42971)
(36513)
(26268)
中国(25919)
(21602)
贸易(21597)
(21080)
业经(20947)
(19812)
(19674)
财务(19603)
财务管理(19540)
地方(19147)
企业财务(18545)
(17593)
农业(17282)
理论(16150)
技术(15488)
环境(15056)
(14946)
财政(14421)
(14397)
机构
大学(346268)
学院(344068)
管理(141098)
(138886)
经济(136148)
理学(123922)
理学院(122644)
管理学(120363)
管理学院(119759)
研究(108641)
中国(80498)
(71524)
(69988)
科学(66972)
财经(53930)
(52431)
(50436)
业大(50223)
中心(50153)
(49248)
研究所(47763)
(47703)
北京(44437)
(44189)
师范(43790)
经济学(42682)
财经大学(40433)
(40163)
农业(39339)
经济学院(38862)
基金
项目(245565)
科学(194232)
基金(180654)
研究(179450)
(157053)
国家(155559)
科学基金(135126)
社会(114566)
社会科(108670)
社会科学(108641)
基金项目(96054)
(94454)
自然(88269)
自然科(86281)
自然科学(86261)
自然科学基金(84676)
教育(82840)
(79233)
资助(74582)
编号(72632)
成果(57316)
(54821)
重点(54037)
(51041)
(50752)
课题(48503)
教育部(47755)
国家社会(47658)
创新(47566)
科研(47499)
期刊
(142598)
经济(142598)
研究(100177)
中国(60266)
(56581)
学报(52939)
管理(49943)
科学(48402)
(44262)
大学(41239)
学学(38823)
教育(35360)
农业(31232)
技术(29689)
财经(25657)
(25208)
金融(25208)
经济研究(24084)
业经(23443)
(21824)
问题(18552)
图书(17586)
科技(16276)
技术经济(16263)
理论(16185)
(16141)
(16084)
统计(15575)
商业(15496)
财会(15402)
共检索到487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华  
财政支出究竟是挤入还是挤出了私人消费,与财政支出的构成有关。本文基于18个OECD国家的数据样本,在对财政支出采用了更加细致的分类基础上,用PVAR方法分析了各种财政支出对私人消费的冲击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首先,财政总支出挤出了私人消费;其次,财政投资支出也是挤出了私人消费;而财政消费支出对私人消费的冲击效应却是正的;从趋势来看,财政投资支出对私人消费的冲击效应大于财政消费支出的冲击效应,而且更具持久性;最后,从财政消费的分项看,财政工资消费挤出了私人消费而财政非工资消费挤入了私人消费,但是财政非工资消费对私人消费的挤入效应大于财政工资消费对私人消费的挤出效应。本文的研究对相关的理论研究、实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少华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冲击会影响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外部均衡。本文采用PVAR方法研究了OECD国家的各种财政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冲击效应,不但与财政支出的分类有关,而且与汇率制度有关。在固定汇率制度框架下,实际汇率倾向于升值;在浮动汇率制度框架下,实际汇率倾向于贬值。而对于冲击效应的大小和持久性而言,各种财政支出具有显著的差异,相对于财政消费支出,财政投资支出具有更大更持久的冲击效应;相对于财政非工资消费支出,财政工资消费支出具有更大更持久的冲击效应。就时间维度而言,实际汇率的财政支出冲击效应存在着与时弱化现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创练  
分析了1978~2008年我国29个省(市)政府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了政府支出规模、税负水平以及债务融资对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影响,以期评价财政政策在宏观需求管理中的有效性。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消费性支出挤入了居民消费,而税负和债务融资占用了居民可支配的消费资源,降低了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从而减弱了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和扩大内需上的乘数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东波  
本文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阐释了基础设施投资如何影响私人投资,实证结果发现:从全国平均意义上来看,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上并未出现供给过度或低效使用,基础设施投资对于私人投资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并且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开放水平的提升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正向作用。倘若市场环境和开放程度足够低,基础设施投资的挤入效应几乎可以忽略。分地区来看,东部的基础设施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依然大于中部和西部。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如果市场环境和开放水平过低,基础设施投资甚至会挤出私人投资。总体而言,市场环境和开放水平对于基础设施投资边际效应的正向影响从东到西,依次递增。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我们提出了有关改善基础设施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成谢军  张伟  
运用我国1985年~2011年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政府支出变动水平以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等数据,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对政府支出变动如何影响城镇居民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出变动短期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长期则具有挤入效应;决定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对政府支出变动较为敏感,对可支配收入变动则非常敏感。根据这些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鹏  张秀群  
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30多年里,中国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协整检验、脉冲响应等动态经济学计量方法,对财政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短期内,财政投资对私人投资具有较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在长期内,财政投资对私人投资具有一定的挤入效应。也就是说从长远看来,财政投资能带动私人投资。同时表明了我国在各个时期所实施的财政政策推动了市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轶  熊思敏  
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针对FDI展开了激烈的引资竞争,各地针对FDI的优惠措施不断强化,使得外资企业对国内私人投资企业形成了过度的竞争优势,导致FDI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实证表明:各地对FDI的引资优惠引致并强化了FDI对我国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资的优惠强度明显高于东部,由此导致的挤出效应也最为显著。即使在"两税合并"后,分权体制所导致的引资冲动仍使得地方政府有足够激励采取各种变相优惠吸引FDI,因此,应从根本上调整地方政府激励机制,规范区域间引资竞争行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方超  黄斌  
公共教育财政投入与家庭教育支出的关系事关义务教育结果公平。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纠正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对于家庭教育支出具有挤入效应;机制分析利用IV-Probit发现,生均财政经费拨款导致非贫困家陷入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军备竞赛"引发基础教育阶段校外教育的过度竞争;异质性分析中通过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发现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对高分位点上家庭教育支出的挤入效应高于低分位点,说明不同分位点上的家庭教育支出水平业已产生了马太效应。未来,应从改革公共教育财政投入模式、提高公共教育政策弹性、扩大教育精准补贴覆盖面等方面推进义务教育结果公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文甫  王子成  
开放经济下中国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特征:财政政策对净出口具有挤入效应,即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净出口增加,而收入税率的减低会增加净出口。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政府支出正外部性和居民消费习惯角度,建立一个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通过引入垄断竞争、价格粘性、政府支出的正外部性以及消费习惯等非完全竞争因素来加以考察,经济模拟结果发现:政府支出正外部性和居民消费习惯是解释开放经济下中国财政政策效应经验特征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帅雯君  董秀良  胡淳  
文章利用1990-2012年的季度数据,采用变参数的MS-VECM模型考察了我国财政支出与私人投资的区制状态、转移概率和区制相关性。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不同,表现出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交替的区制转移特征。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挤出效应主要发生在财政支出增速较快和经济过热、通胀压力较大的阶段。文章结果表明,为了避免挤出效应的发生,在财政支出的融资安排上应考虑私人部门的融资约束,避免对私人投资的挤占,并且在经济过热或通胀压力较大时应适时淡出扩张性财政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群峰  王迪  阚大学  
在对民间投资发展因素分析和动态调整模型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2000—2008年中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关系,结果表明:除2003年政府投资挤出民间投资外,其余年份均为政府投资挤入了民间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莉  
本文基于东道国视角,在阿戈辛的FDI资本挤入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实际利率、汇率、开放度、劳动力水平等控制变量影响因素,对1992—2009年"金砖四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FDI对"金砖四国"国内投资总体上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汇率、开放度、劳动力水平等控制变量可以显著影响挤出效应的大小,从而对东道国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薇  
本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该省国内投资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湖北省来说,FDI对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入效应,其大小为1.87。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令岩  
FDI是资本、技术、管理等一揽子要素的综合载体,对中国各地区国内资本和经济增长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86-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eviews6.0计量软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FE)实证研究FDI对中国各地区国内资本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对影响的力度和方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DI对各地区国内资本都产生了积极的正向作用,即对国内资本产生了挤入效应,但是这种挤入效应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呈现出由东至西依次转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FDI挤入效应产生地区差异的成因进行系统地剖析和说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宋福铁  
文章采用Granger因果测试模型和1980~2000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国债融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即对挤出效应理论(crowdingouteffect)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国债融资实际上尚未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