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2)
- 2023(12996)
- 2022(11386)
- 2021(10617)
- 2020(8767)
- 2019(19994)
- 2018(19808)
- 2017(38462)
- 2016(20608)
- 2015(23356)
- 2014(23301)
- 2013(23330)
- 2012(21512)
- 2011(19280)
- 2010(19438)
- 2009(17839)
- 2008(17374)
- 2007(15116)
- 2006(13406)
- 2005(11613)
- 学科
- 济(102220)
- 经济(102044)
- 管理(64488)
- 业(56690)
- 企(48681)
- 企业(48681)
- 方法(41742)
- 数学(35247)
- 数学方法(34936)
- 财(31909)
- 中国(24211)
- 地方(23983)
- 农(22392)
- 业经(21109)
- 学(20480)
- 制(16732)
- 务(16326)
- 财务(16264)
- 财务管理(16213)
- 和(15717)
- 理论(15677)
- 企业财务(15455)
- 农业(14671)
- 地方经济(14316)
- 环境(14290)
- 财政(13550)
- 贸(13432)
- 贸易(13425)
- 易(12907)
- 体(12673)
- 机构
- 大学(299082)
- 学院(296513)
- 济(127470)
- 经济(124917)
- 管理(119466)
- 理学(103904)
- 理学院(102781)
- 管理学(101207)
- 管理学院(100669)
- 研究(99957)
- 中国(72845)
- 财(63461)
- 京(62460)
- 科学(60219)
- 所(49740)
- 财经(47975)
- 研究所(44920)
- 中心(43911)
- 经(43490)
- 江(42203)
- 农(41688)
- 业大(41037)
- 北京(39606)
- 经济学(39341)
- 范(38242)
- 师范(37974)
- 院(35936)
- 财经大学(35485)
- 经济学院(35210)
- 州(33726)
- 基金
- 项目(201143)
- 科学(158588)
- 研究(149012)
- 基金(146897)
- 家(126268)
- 国家(125222)
- 科学基金(108479)
- 社会(96833)
- 社会科(91095)
- 社会科学(91063)
- 基金项目(78433)
- 省(77419)
- 自然(68823)
- 教育(67441)
- 自然科(67204)
- 自然科学(67193)
- 自然科学基金(65976)
- 划(64310)
- 编号(60277)
- 资助(60242)
- 成果(49153)
- 部(44805)
- 重点(44283)
- 发(42565)
- 创(41241)
- 课题(40772)
- 国家社会(39561)
- 教育部(39100)
- 人文(38435)
- 创新(38426)
- 期刊
- 济(144429)
- 经济(144429)
- 研究(93937)
- 中国(53889)
- 财(51564)
- 学报(44192)
- 管理(43915)
- 科学(41021)
- 农(37715)
- 大学(33994)
- 学学(32105)
- 教育(29238)
- 农业(26327)
- 技术(24930)
- 财经(24505)
- 经济研究(24281)
- 融(23036)
- 金融(23036)
- 业经(21089)
- 经(20942)
- 问题(18181)
- 技术经济(15912)
- 理论(14765)
- 图书(14687)
- 现代(13479)
- 科技(13375)
- 实践(13222)
- 践(13222)
- 商业(12937)
- 版(12712)
共检索到438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储德银 左芯
大力推进财政公开是加快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诉求与制度基础,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所在。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现代财政制度构建的过程中,政府财政信息公开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而且国内理论界有关财政信息公开的经济社会效应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本文系统回顾与全面梳理了国外有关财政公开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首先对财政公开内涵与理论基础进行详细诠释;进而从经济和社会效应两个维度深入分析了财政公开对一国财政可持续、资源配置和公共产品供给、政府治理以及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最后立足于新时代中国财税体制的历史使命与国情背景对未来财政公开理论研究与深入探析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焕祥 郎玫
本文通过对财政分权功效的理论文献的梳理,从财政分权与经济效率、财政分权与社会效率、财政分权对效率评价标准的重新解读三个方面对文献进行了分类综述。总结了财政分权功效研究的最新视角和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财政分权理论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效能 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薇
财政分权(fiscal decentralization)理论的研究是以Tiebout在1956年发表的经典文献《地方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为起点的。Tiebout在Samuelson(1954)对公共支出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公共支出的概念,使之与一般的政府支出相区分,从而引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枫
长时段的中国财政呈现出明显的物质主义倾向:农业税从"以丁为本"向"以地为据"转变;财政制度改革以简化征收程序、保障财政收入为基本着眼点;商业税收与"重商""抑商"并无太多关系;"贡"的实用性、官营事业的追求,主要出自财政考量。由此直接导致国民对于政府财政政策、措施的反向选择,呈现出中国传统经济的若干近似于"经济转型"的变动轨迹,但这些似有变化的经济形态,实际上意味着中国传统经济自身发展不足以产生严格意义上的"经济转型"。
关键词:
财政思想 财政政策 经济转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茂生
随着社会经济总量增加和剩余价值率的提高,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将不断扩大,要求满足的程度也将不断提高,相应地,财政职能也随之增加。目前我国已进入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本文不赞同流行的将财政职能表述为资源配置职能、分配职能、监督职能的提法,提出并阐述了财政的四大具体职能:(1)提供原生意义上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2)调节收入分配和实行社会保障;(3)纠正外部不经济(负的外部效应)和促进广义效率的提高;(4)调节经济和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保持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既是当今世界各国首要的宏观管理目标,也是我国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稳过渡的重要前提条件。为此目的而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制定与实施中,财政政策始终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种种迹象表明,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中,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一点,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一、财政政策与经济社会稳定的相关性 从理论上讲,财政政策与经济社会稳定的直接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财政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枢纽或主渠道,因而是调节宏观经济总量或社会总需求的基本手段,特别是包括税收政策、融资(国债)政策等在内的财政收入政策的走向及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卓珺
改革开放以来,以分权为核心的财政体制转型已经历了30个春秋,从财政包干体制到分税制,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分税分级的财政管理体制,但它并不完善。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步显露和爆发,直接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亟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式财政分权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对财政分权激励下的地方政府行为以及宏观经济绩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廓清了中国式财政分权与经济社会不平衡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社会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2年以来,内蒙古各级财政部门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实现了地方财政收支的历史性跨越。地方财政总收入由2002年的181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264.1亿元,年均递增32.4%,其间2003年、2008年、2010年分别突破了200亿元、1000亿元、2000亿元,一年一个新台阶。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由2002年的392.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989.5亿元,年均增长25.3%。财政收支规模的日益扩大为自治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广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资金短缺,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近年来,广西财政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地方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大力撬动和引导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财政发展、金融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财政引导金融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大局的影响力和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升。一、注重引导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龙正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各级财政部门和全体财政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绩效,有力保障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促进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省财政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2012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关礼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提出加快"六强"型财政建设作为"十三五"财政发展思路,即开源增收强实力,保稳促转强调控,惠民补短强保障,改革创新强职能,依法监管强绩效,从严务实强服务,建设实力型、调控型、保障型、职能型、绩效型、服务型财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开源增收强实力组织财政收入、做大财政蛋糕始终是实施财政调控和做好财政工作的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苏安
今年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宁夏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直面困难,勇于担当,科学谋划,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找准经济"切入点",打好财政"组合拳",注入发展"新动力",综合运用各项财政政策措施,合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主动作为抓收支,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越是在经济发展困难的时候,越要发挥财政保障作用。面对经济下行对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办公室课题组 李杰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建刚 周行健
风险度量方法的演进反映了经济资本计量的新进展,尾部条件期望(TCE)和预期不足(ES)等方法近年来被运用于经济资本计量之中。组合效应是经济资本配置的关键,满足无缩减性等条件的一致性配置原则及相应的梯度配置方法被引入到经济资本配置的研究中;基于风险和成本相统一的风险残余法也被引入到经济资本配置的研究中。关于风险调整资本收益(RAROC)方法的应用近年也有新的进展。
关键词:
经济资本 在险价值 风险残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规则"方式制定、执行财政和货币政策并评价其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一方面,与线性对称货币政策规则相比,因为能更准确捕捉经济现实和各国货币当局政策行为,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成为未来很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框架;另一方面,源于Hamilton的贡献,财政和货币政策规则设计和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也出现应用体制转换模型方法的趋势。因此,本文从采用预防性扩张需求和预防性价格稳定性需求框架的非线性货币政策研究和应用体制转换模型方法研究财政货币政策规则两方面综述财政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的近期最新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