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4)
- 2023(11355)
- 2022(9224)
- 2021(8498)
- 2020(6874)
- 2019(15248)
- 2018(14685)
- 2017(27406)
- 2016(15052)
- 2015(16902)
- 2014(16950)
- 2013(16392)
- 2012(15010)
- 2011(13356)
- 2010(13721)
- 2009(12891)
- 2008(13324)
- 2007(12021)
- 2006(10559)
- 2005(9821)
- 学科
- 济(60881)
- 经济(60779)
- 管理(53269)
- 业(46043)
- 企(40532)
- 企业(40532)
- 财(29975)
- 方法(21899)
- 中国(18742)
- 制(18494)
- 数学(17440)
- 数学方法(17235)
- 农(16889)
- 业经(15442)
- 地方(15314)
- 务(14953)
- 财务(14931)
- 财务管理(14884)
- 企业财务(14208)
- 财政(13813)
- 体(13158)
- 学(12817)
- 理论(11859)
- 银(11442)
- 银行(11432)
- 政(11121)
- 融(11085)
- 金融(11081)
- 体制(11003)
- 行(10810)
- 机构
- 大学(214950)
- 学院(214003)
- 济(88225)
- 经济(86346)
- 管理(80528)
- 研究(72775)
- 理学(68731)
- 理学院(67938)
- 管理学(66963)
- 管理学院(66551)
- 中国(55877)
- 财(53481)
- 京(45025)
- 科学(41556)
- 财经(38088)
- 所(35603)
- 经(34338)
- 江(33359)
- 中心(32781)
- 研究所(31498)
- 范(28851)
- 师范(28640)
- 北京(28271)
- 农(28268)
- 经济学(28222)
- 财经大学(27998)
- 院(26754)
- 业大(26071)
- 州(25907)
- 经济学院(25204)
- 基金
- 项目(139579)
- 科学(111613)
- 研究(107148)
- 基金(101920)
- 家(88227)
- 国家(87088)
- 科学基金(75123)
- 社会(70869)
- 社会科(67066)
- 社会科学(67046)
- 省(53882)
- 基金项目(52956)
- 教育(49595)
- 划(45054)
- 自然(44619)
- 自然科(43513)
- 编号(43512)
- 自然科学(43501)
- 自然科学基金(42696)
- 资助(39728)
- 成果(37641)
- 重点(32279)
- 制(32102)
- 部(31710)
- 课题(30871)
- 国家社会(30180)
- 发(29820)
- 创(29331)
- 性(28403)
- 教育部(27896)
共检索到335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龙小燕
本文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背景下,提出以"财政全域国家治理"理论框架支持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是新历史时期、新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和财政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命题。基于财政基础理论层面"国家分配论"、"社会集中分配论"的本质认识和"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的型态认识,论述了财政是现代化"五位一体"国家治理的基础、重要支柱及全面改革的支撑,进而提出创新构建"财政全域国家治理"理论框架以服务于建立全面渗透和优化经济社会生活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认识,强调这一框架是新历史时期客观现实需要与时俱进财政理论创新所引发的逻辑性延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付敏杰
本文以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发展蓝图和制度框架为基础,结合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现代化强国的内在逻辑去理解作为改革和制度发展目标的现代财政制度。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新时代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两大支柱"。中国的现代财政制度以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为发展目标,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汲取之源,支撑新时代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构,成为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第三支柱"。以现代财政制度来支撑和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治理模式和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正义,推进财政收入侧的法治化和支出侧的民主化。以税制和预算制度现代化来推进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科学化,建立以国家信用为核心的现代宏观调控体系等关键制度,通过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私人产品需要,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公共需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军 孙永军 余应敏
现代财政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转型中发挥着基础作用,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对财政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财税体制还存在不足: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财政支出效益不高、税收征管水平不高、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解决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合理。财政审计虽然在我国财税体制完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仍然不能适应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推动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是财政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免疫系统"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首先,财政审计应该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推动绩效预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次,加快税收征管审计发展,促进税务机关提高征管水平;再次,转移支付资金审计要聚焦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财政审计要采取针...
关键词:
财政审计 现代财政制度 国家治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安拓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对财政本质、职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尤其是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大"的召开,将财政的认识更是提高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现今的财政理论相比财政实践已大大滞后也是不争的事实。财政学的许多理论问题还停留在收支平管以及通过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财政收支的范围等技术层面,这显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中国崛起的步伐。中国的实践已经从"追赶时代"迈向了"引领时代",再一味地借鉴西方的理论特别是财政理论已经明显不合时宜。我国财政学科建设由于受到财政现有理论的影响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笔者从对"财政"本源理念的认识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财政制度框架的实践入手,展开对财政理论及财政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试图为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科框架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一些探索而力尽绵薄、抛砖引玉。
关键词:
中国特色 财政学科 现代财政制度 框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司彤
本文阐述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内涵,从财政本身的特性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解释了财政何以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并从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匹配事权和支出责任等方面给出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现代财政制度 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骁 周克清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的持续实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不断加快,国家治理机制正在发生重大改变。我国传统的政府治理与市场治理的二元结构将被政府治理、市场治理与社会治理三体系替代,必将导致公共产品供求格局发生裂变,政府必须转变为法治政府、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此,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必须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及政府角色的变化,制定财政基本法及相关法律,实现税收法治与财政支出活动的法治化;加强民主协商,增进参与主体间的协商沟通实现民主理财;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促进社会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政府角色 现代财政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克清 马骁
现代国家治理要求重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及政府间的关系,其对法治、民主和社会公正的追求正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目标,二者在价值追求上具有天然的同一性。但我国的财政实践与现代国家治理和现代财政制度的共同价值追求尚有较大距离,故而亟需按照现代国家治理的价值导向,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岳军 王杰茹
财政作为国家的一种公共治理活动,归根结底要维护公共利益。建立现代公共治理的框架体系,促使现代财政制度体现受托责任、公开透明、可预见性和公众参与的要求,这是未来财税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要实现法治财政,必须从法律和制度两个层面保障。只有法律健全、制度完善、内容科学、管理高效的财税体制,才是现代财政制度。未来可以借鉴美国"进步时代"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经验,继续增强预算公开透明度,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促进税负公平;在公共决策中引入公众参与和行政听证制度,优化需求表达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冰洋
现代财政制度的理论基础不仅在于提供公共产品,还在于建设合理的公共秩序,实现发展与安全的统筹。与公共产品强调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不同,公共秩序强调历史性和社会性特征。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基础上的现代财政制度,对多元社会整合、建设良好公共秩序具有重要作用。现代财政制度的职能为保护性职能、生产性职能和分配性职能,财政政策既包括经济政策也包括秩序政策。中国财政制度沿着"建设财政—公共财政—现代财政"的演变逻辑,呈现"嵌入企业—嵌入经济—嵌入社会"的递进演变。中国现代财政制度构建中,预算制度建设要民主法治、透明高效;财政收入制度要法定统一、嵌入社会;财政支出制度要社会参与、保护社会;政府间财政关系要寓活力于秩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财税体制改革,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提出明确要求,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于服务党和人民事业,立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于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一个要搬家的蜂群,并没有蜂王的指挥,但在盲目的试错之后,总能找到合适的路。一个庞大的鱼群,在海中进退趋避之际,尽管只是每个个体简单的本能,但那种分合之间的整齐划一却令人惊叹。世界各个角落的电脑终端都在干着自己的事,但联接在一起,就涌现出人类史上最大的奇迹之一。在上述过程中,每个分散的个体都在独立地决策和行动,最后却促成理性的结果,群盲们貌似杂乱的背后,却体现出非凡的效率。是有谁在控制这一切吗?还是正因为没有所谓的控制,才造就了上述的神奇?对一个复杂系统而言,能否保持活力,实现良性运行,与控制紧密相关。不同的控制方式和程度,将带来迥异的结果。在极端的全面控制与失控之间,是现实世界的各类控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雍君
为系统回应日益迫近的智识挑战,对照真实世界而将体量庞大凌乱的财政知识抽丝剥茧地进行智识性整合至关紧要。本文由此建构的智识财政学框架以集体物品、财政偏好和财政共同体三个核心概念为支柱,通过融合偏好话语与共同体话语而将所有次级概念乃至整个研究体系自然牵出,从而可望获得宏大而不失精微的完整叙事能力,为所有公共财政问题的统一解释和公共财政学朝向一级学科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将“治理”与“现代化”两个重要概念紧密结合,并依“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认识,合乎逻辑地延伸至“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命题。本文从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取向切入,考察了其所要求的现代市场体系和应与之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意义,进而展开论述了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性质的以财政全域国家治理框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相关基本问题和重点要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岳军 王杰茹
财政监督是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财政监督应是监督主体宽泛、覆盖政府行为全过程的"大监督",这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体现公共权力受托责任、构建法治财政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财政监督立法层次高,监督程序标准,注重绩效监督和信息披露。新形势下,一方面,要求财政监督法治化,明确监督行为合法、监督要件法定、监督要件明确和违法处罚原则;另一方面,强化财政监督各主体责任,加快财政监督行为立法,建立财政信息披露机制,将绩效评价与财政监督有机融合,依靠群众评价,重视社会监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津
2016年,北京财政将积极适应新常态和新形势,深入构建财政监督大格局,把"严预算、严管理、严纪律;强化绩效、强化检查、强化问责"作为导向和标杆,紧紧围绕"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的目标任务,突出供给侧改革对资金供给方式、效率的新要求,把深化改革与强化监管紧密结合,推动"十三五"财政工作扎实开局起步。统筹聚力"理财要向挖潜转"一是统筹衔接事权和支出责任。2016年,要以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