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1)
- 2023(8144)
- 2022(6547)
- 2021(6364)
- 2020(5032)
- 2019(11077)
- 2018(10855)
- 2017(20045)
- 2016(11193)
- 2015(12475)
- 2014(12498)
- 2013(12438)
- 2012(11645)
- 2011(10259)
- 2010(10837)
- 2009(10145)
- 2008(10243)
- 2007(9573)
- 2006(8678)
- 2005(7930)
- 学科
- 农(48705)
- 济(46397)
- 经济(46247)
- 业(39332)
- 农业(32463)
- 管理(29745)
- 财(22962)
- 企(20020)
- 企业(20020)
- 业经(18961)
- 中国(16612)
- 地方(13933)
- 制(13910)
- 财政(12986)
- 农业经济(12401)
- 方法(12305)
- 发(10704)
- 政(10587)
- 体(9922)
- 村(9723)
- 农村(9706)
- 策(9659)
- 发展(9135)
- 展(9118)
- 务(9076)
- 财务(9054)
- 财务管理(9011)
- 及其(8986)
- 数学(8739)
- 数学方法(8642)
- 机构
- 学院(150840)
- 大学(145221)
- 济(62136)
- 经济(60673)
- 管理(55623)
- 研究(51605)
- 理学(46741)
- 理学院(46289)
- 管理学(45636)
- 管理学院(45362)
- 农(44624)
- 中国(43244)
- 财(37020)
- 农业(33117)
- 京(30618)
- 科学(29254)
- 江(27116)
- 业大(26950)
- 中心(26234)
- 所(25435)
- 财经(24218)
- 省(21964)
- 研究所(21883)
- 经(21815)
- 范(21333)
- 师范(21217)
- 州(20562)
- 农业大学(20142)
- 北京(19000)
- 经济管理(18012)
- 基金
- 项目(92061)
- 研究(75959)
- 科学(71938)
- 基金(63973)
- 家(53638)
- 国家(52913)
- 社会(49765)
- 社会科(45472)
- 社会科学(45458)
- 科学基金(45286)
- 省(38534)
- 编号(34379)
- 教育(33814)
- 基金项目(33768)
- 划(29767)
- 成果(29438)
- 农(27210)
- 自然(24845)
- 自然科(24202)
- 自然科学(24199)
- 资助(24099)
- 自然科学基金(23762)
- 课题(23379)
- 发(21258)
- 性(20923)
- 部(20873)
- 重点(20157)
- 制(19747)
- 年(19706)
- 国家社会(19689)
共检索到259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文基
本文论述了财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分析了目前财政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对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财政 支持 投入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关礼
一、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进一步理清财政支农工作思路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概括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我们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建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从“新”字立意开始分析,在寻找差异的过程中发现财政投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投入领域,并针对实际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了控制预案。
关键词:
财政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制度对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一、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分析(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界定。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重点,不是直接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素娟
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农村双向流通低成本的模式,其核心为将分工理论运用到农村流通中,加强流通业内专业化分工,梳理农村分散流通趋向大流通,在现有的“万村千乡”工程基础上,将农产品流通纳入流通已有流通主道,在流通渠道上实现环节共用,实现了“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三位一体”的低成本流通模式。
关键词:
农村 双向 低成本 流通 新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丽华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清峰 郭晓枫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双赢选择。整理好农村建设用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节约化、集约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农用地整理日益受到资源潜力以及环境保护限制的情况下,拓宽土地整理发展空间,实现由单纯的农用地整理转向农用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并重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学东 苑广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方面工作都与财政工作密切相关,财政大有可为。本期推出的这组专题"建设新农村,财政做什么"只能算是破题,今后本刊将继续报道这方面的内容,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储德银 胡子燕
本文在分析“十五”时期国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展望、提出“十一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建立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促进农村社会事业进步的财政政策体系。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财政政策 建设 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财政体制作保障。本文以此立意,分析了1994年财政体制取向与新农村建设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评价了1998年以来财政政策性安排对于缓和农村矛盾、强化农村财政保障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研究建立财政保障的长效机制的思路。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财政保障机制 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少春
一、为什么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经过六年的改革实践,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历史性重大成效。中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承包经营、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农村迈出的第三步重大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家庭承包经营主要解决耕者有其权的问题,即生产经营自主权、土地承包及依法流转权、农产品处置权、自由择业权和村民民主决策权;农村税费改革主要解决耕者有其利的问题,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取消了农业税和各种不合法、不合理收费,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开启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代;农村综合改革主要解决农民权益有保障的问题,通过促进改革完善农村上层建筑和农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做好当前及“十一五”时期的金融工作尤其是农村金融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首先分析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强调的八个方面内容,包括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大意义 强调内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虽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但是新的历史时期强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四川是农业大省,四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川 十六届五中全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志勇 向一丹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鉴于我国农村的复杂性,新农村建设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实施方案,各地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农民减负增收、建设资金来源、农民素质提高等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以期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逐步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