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2)
2023(8561)
2022(7110)
2021(6758)
2020(5666)
2019(12656)
2018(12943)
2017(23303)
2016(13249)
2015(14701)
2014(14858)
2013(14028)
2012(12859)
2011(11312)
2010(11669)
2009(11225)
2008(11277)
2007(10177)
2006(9080)
2005(8377)
作者
(35148)
(29406)
(29138)
(28202)
(18619)
(13873)
(13387)
(11246)
(11141)
(10734)
(10163)
(9908)
(9698)
(9675)
(9551)
(8977)
(8685)
(8518)
(8456)
(8362)
(7548)
(7254)
(7065)
(6802)
(6687)
(6588)
(6566)
(6509)
(5926)
(5872)
学科
管理(45996)
(41326)
经济(41234)
(36460)
(32889)
企业(32889)
(28716)
(19004)
中国(15148)
(14471)
财政(14045)
(13754)
财务(13723)
财务管理(13669)
方法(13230)
企业财务(13011)
(12421)
体制(11503)
(11218)
业经(11210)
数学(10679)
(10667)
银行(10650)
数学方法(10546)
(10071)
(10015)
(9595)
金融(9588)
理论(9351)
地方(9173)
机构
大学(174235)
学院(174197)
(68800)
经济(67139)
管理(61007)
研究(60976)
理学(50774)
理学院(50214)
管理学(49422)
管理学院(49082)
中国(48320)
(46962)
(37196)
科学(34838)
财经(31751)
(30850)
(29239)
(28551)
中心(27545)
(26903)
研究所(26891)
北京(23646)
财经大学(23085)
业大(22832)
(22736)
师范(22478)
(22427)
(22141)
经济学(21921)
(21216)
基金
项目(108616)
科学(84646)
研究(84138)
基金(76725)
(65915)
国家(65327)
科学基金(55573)
社会(53085)
社会科(50056)
社会科学(50045)
(43126)
教育(39842)
基金项目(39483)
(35578)
编号(34818)
自然(33196)
自然科(32320)
自然科学(32305)
自然科学基金(31711)
成果(31500)
资助(30793)
(26736)
课题(25909)
重点(24930)
(24576)
(23541)
(22656)
(22653)
国家社会(21952)
项目编号(21745)
期刊
(85553)
经济(85553)
研究(60627)
中国(46246)
(43913)
学报(27172)
教育(26704)
(25344)
管理(24984)
科学(22950)
大学(21547)
学学(20075)
(19473)
金融(19473)
财经(17397)
农业(16183)
(14887)
技术(14672)
经济研究(13895)
业经(12702)
会计(11182)
财会(10610)
问题(10558)
(9589)
财政(9589)
(9204)
(8710)
职业(8339)
(8225)
改革(7985)
共检索到289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肖广  
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后,对新财政体制的改革效应,众多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评价,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模糊认识。一些人认为旧财政体制采用按企事业单位隶属关系划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收支范围的做法,把企业收入与地方财政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地方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就不可避免地要按本地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配置归自己支配的资源、封锁市场、干预企业经营。为此,用分税制代替财政包干制,可以消除上述弊端。因为分税制是按税种来划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地方面对企业,无论是否隶属于自己,都一样能从中取得收入,这样使地区封锁失去了实际意义(何振一,1994)。上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肖广  
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后,对新财政体制的改革效应,尤其是新财政体制在限制和根除地方保护主义方面的作用,众多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评价,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模糊认识。一些人认为旧财政体制采用了“按企事业隶属关系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范围办法,把企业的收入状况与地方财政利益拴得死死的,这样,地方出于增加财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涛  王凤荣  
本文对国内资本流动、地方政府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及其属地总体产出效率改善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国内实体资本的充分流动能够提高所涉及地区的总体产出效率,但此效应只在长期得以体现。财政分权与"晋升锦标赛"制度安排下的短期收益-成本决策成为地方政府管制资本流动的行为逻辑。地方政府旨在促进属地资本自由流动的顺市场力量干预能够逐渐提升资本流动的边际产出效率改善;地方政府逆市场力量管制资本自由流动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属地资本流动的边际产出效率改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是下一步整个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改革的基本趋向是建立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地方分级财政。其目的在于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实现地方财政职能。本文认为,地方财政体制改革需要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赋予省一级适度的调控权,二是体制确定力求规范,三是合理调节省以下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据此,本文就如何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如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地方税体系建设和地方税种划分、地方财政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园晨  徐亚平  
财政体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支,进行财政管理中,划分各级政权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文章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着重分析了自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分灶吃饭”体制向地方包干财政体制演变的原因、作用及利弊,提出了“八五”期间改革地方财政包干制,为实现分税制准备条件的设想,强调财政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事权与财权相适应,中央与地方财权关系应经常调整的大原则。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华  郭玉娇  周玲玲  
地区专业化是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经济一体化和地方保护主义是影响地区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1~2008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就经济一体化、地方保护主义与地区专业化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对外经济一体化对地区专业化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不显著,地方保护主义则会阻碍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应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减少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地区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玲玲  冯懿男  
在对分税制改革完善历程及其对地方财力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渐进式改革的大背景下,目前不宜对分税制的基本框架做大的调整。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一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整合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均衡转移支付;二是中央政府要分享地方土地出让的收益,并建立地方税体系,重构现行房地产税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龙小宁  王俊  
本文考察了在民事诉讼中原被告与审理法院在行政区划上的位置关系对法院判决结果的影响。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自1985年以来所收录的知识产权案例为研究样本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一审诉讼中原告与法院所在地是否一致,对于原告是否能最终获得有利判决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然而,在二审诉讼中并未发现与一审相类似的原告与法院所在地一致能够提高原告胜诉概率的证据。而且二审具有对一审中存在的司法地方保护的纠偏作用。另外,在对司法地方保护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各地区的对外经济依存水平有利于降低当地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的程度。最后,我们还收集五省的知识产权案例作为大样本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最高法院公报案例得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均民  
入世之后,我国各产业将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可是由于我国内统一大市场尚不完善,不少地方仍然对其某些弱势产业实行封闭式保护,而且这种地方保护主义与日俱增。本文就地方保护主义形成机理进行博弈分折,并据此提出地方政府的施政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继光  
土地确权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要不得孙继光进行土地确权工作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怪现象。甲、乙两方为相邻的地界问题争论不休,经过调查,甲方(或乙方)可拿出确凿证明文件,说明其边界的沿革情况;而乙方(或甲方)什么有说服力的证明文件也没有,可地界就是确定不了。后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阎凤桥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较多地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地方性和多样性。在分权管理体制下,这种地方影响容易产生地方保护主义,限制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地方保护主义在不同层次的民办教育中表现程度不同。治理地方保护主义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限制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提高民办学校的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阳国亮  何元庆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推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建设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不仅违背了世贸组织的规则,而且不利于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宏伟  
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平衡性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的根本原因由于经济制度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方式,因此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善性也就从根本上引发了不同地区维护自身局部利益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白远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近10年,然而由于各种有形和无形壁垒的存在,在我国一个统一的内部大市场至今尚未建立,这对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极为不利。究其原因,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是造成国内市场割裂的重要因素。对地方保护主义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经济非效率。为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早日形成,需从法制建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入手,彻底铲除地方保护主义,并且建立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