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6)
- 2023(11448)
- 2022(9657)
- 2021(8923)
- 2020(7535)
- 2019(16676)
- 2018(16231)
- 2017(30898)
- 2016(17248)
- 2015(18983)
- 2014(19116)
- 2013(18380)
- 2012(17075)
- 2011(14912)
- 2010(15193)
- 2009(14168)
- 2008(14407)
- 2007(13163)
- 2006(11358)
- 2005(10530)
- 学科
- 管理(61987)
- 济(56694)
- 经济(56571)
- 业(52424)
- 企(46248)
- 企业(46248)
- 财(36001)
- 方法(23237)
- 制(21464)
- 数学(19343)
- 务(19211)
- 财务(19174)
- 数学方法(19148)
- 财务管理(19116)
- 企业财务(18344)
- 中国(17999)
- 农(16665)
- 体(15856)
- 财政(15657)
- 业经(14040)
- 银(13629)
- 银行(13607)
- 学(13529)
- 政(12766)
- 行(12750)
- 体制(12447)
- 融(12129)
- 金融(12122)
- 理论(11421)
- 地方(10957)
- 机构
- 大学(235305)
- 学院(234306)
- 济(92260)
- 经济(90152)
- 管理(87380)
- 研究(78810)
- 理学(74658)
- 理学院(73862)
- 管理学(72647)
- 管理学院(72203)
- 中国(62243)
- 财(59712)
- 京(48957)
- 科学(45915)
- 财经(42260)
- 所(39705)
- 经(38271)
- 农(37987)
- 江(37230)
- 中心(36433)
- 研究所(34989)
- 业大(32235)
- 财经大学(31300)
- 北京(30355)
- 农业(29505)
- 范(29233)
- 经济学(29218)
- 师范(28848)
- 州(28813)
- 院(28598)
- 基金
- 项目(153234)
- 科学(121210)
- 研究(113393)
- 基金(112603)
- 家(98327)
- 国家(97520)
- 科学基金(83667)
- 社会(73437)
- 社会科(69510)
- 社会科学(69493)
- 省(58983)
- 基金项目(58677)
- 教育(53076)
- 自然(52853)
- 自然科(51673)
- 自然科学(51658)
- 自然科学基金(50779)
- 划(49716)
- 资助(45521)
- 编号(45095)
- 成果(39492)
- 部(35216)
- 重点(34785)
- 制(34484)
- 课题(32140)
- 性(32086)
- 创(31949)
- 国家社会(31081)
- 发(30783)
- 教育部(30644)
共检索到366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兴龙
一、引言根据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05 789.05亿元,比2010年年底增加38 679.54亿元,年均增长19.97%;风险总体可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如部分地方和行业债务负担较重、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等等。随着新一轮政治周期的开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但被写入中央和各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可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治理问题,已演变成关乎公共财政转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高峥 曾康华
本文利用1978—2007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入和GDP数据,把财政体制作为虚拟变量,构建五线段回归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07年期间我国四次财政体制变迁对地方财力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体制变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变动。
关键词:
财政体制 地方财力 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跃
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确立和调整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一方面财政是政府治理的基础,资金严重匮乏肯定影响政府治理;另一方面财政又建立在辖区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当不适当地追求财政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破坏政府治理的社会基础。上级政府在对待下级以及基层政府在对待辖区百姓时,都有其权力的边界,超出这个边界,不仅会降低地方治理的水平,造成治理混乱,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将会危及上级政府主要领导人的威信和位置。文章通过对安徽省S县财政体制变迁与地方治理关系的考察,从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财源争夺三个方面描述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
关键词:
博弈型财政 利益边界 权力自由度 决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陈莉莉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和财政收入超高速增长的背后,积累了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社会矛盾激化、粮食安全风险、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等问题,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促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模式,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现有财政体制,构建地方政府"税收财政"模式。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审计结果表明,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逐步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以及举债、用债和偿债等方面制度,积极采取措施化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负债等历史债务,审计调查地区的政府性债务有96%用于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但地方财政和政府性债务管理还不够严格和规范,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时间长,总体规模大,历史遗留债务负担仍比较重。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友宏
文章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危机所发生的原因,提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的意义及作用,以此来不断完善我国政府债务理论体系,优化我国政府债务规模和结构,并提出相关的政府债务风险应对措施,不断改革我国财政税收体制。针对养老金的统筹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加强税收种类,引入其他金融服务方,充分发挥我国信用评级机制作用有效实施财政政策,提高我国财政税收。
关键词:
财政税收 体制改革 债务风险 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淼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新时期提高财政税收工作质量,推动国家经济事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通过这一工作的落实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的财务风险,规避一定的隐患和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综合建设注入活力。新时期应该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研究,把握其在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发挥的正确作用,并根据地方实际提出一系列的财政税收改革策略,维护社会的稳定安宁,保证政府的公信力。
关键词:
财政税收 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向辉 俞乔
隐性债务是新预算法实施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关于地方政府行为的模型,探讨债务限额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影响。研究发现,为规避债务限额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加,而增强财政透明度和审计力度有助于约束政府的预算外活动。本文还发现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两种不同的预算外融资方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利用2012-2017年间全国地级市层面的计量分析支持上述推论。
关键词:
隐性债务 债务限额 土地财政 财政透明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安
虽然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但是从当前宏观环境来看,财政收入下滑、财政支出刚性和美元升息“三重压力”叠加,地方政府财政将更加脆弱。尤其是2017年以来有关市县相继发生财政重整事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更是成为稳增长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基于历史演进的视阈,厘清财政重整发生的制度根源,透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特征,并提出相关的风险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近年来,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以各种形式举债,产生了大量与政府有关的债务,债务风险在某些地方已经开始显现,一旦债务风险爆发,将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危及中央财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基于此种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确定为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地方政府要对自身债务负责的要求。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与我国现行财政体制高度相关,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起进 丁风琴
分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负债运行成为一种常态。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局部凸显,成为我国经济财政领域的突出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性债务与财政相关度极高,地方政府性债务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金荣学 宋菲菲 周春英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探讨地方政府性债务成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迫在眉睫。本文从分税制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成因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的税制改革建议,其主要措施包括: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分税制;加快房地产税制改革,构建以财产税为主的地方税体系;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完善省以下的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等。
关键词:
分税制 地方政府性债务 税制优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经济新常态下,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国内外实践看,要实现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有效管控,就需要构建起"开前门、堵侧门"的运行机制。因此,应在强调政府对债务规模、投资领域以及风险处置等进行有效监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积极创新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经济新常态下,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国内外实践看,要实现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有效管控,就需要构建起"开前门、堵侧门"的运行机制。因此,应在强调政府对债务规模、投资领域以及风险处置等进行有效监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积极创新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龙龙
论财政体制改革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问题马龙龙一、行政性分权模式与经济性分权模式之比较所谓财政体制的分权模式,是相对于财政体制的集权模式而言。笼统地说,改革开放前的“统收统支”为基本特征的财政体制属于集权模式,改革开放后,“分灶吃饭”、“分级包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